中國的國家情報機關——國家安全部(二)
字數:2746 加入書籤
怎樣才能進入國安係統
進入國家安全機關,分成為三大途徑。
一是公務員。現在,國家安全機關一般在公務員招錄期間都會把職位公布出來,讓應屆畢業生報考。一般來說,安全機關招的應屆畢業生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國際關係學院的畢業生,國關學院是跟國家安全部有密切聯係的,所以會從國際關係學院招一些(大家聽清楚了,隻是一些,n年前則是基本上都能到安全係統工作);二是公安、政法院校的畢業生。公安大學、刑警學院和西南政法學院等公安、政法院校是安全部國內部分工作人員主要來源,尤其是公安院校,有些專業知識隻能是公安和安全才能知道的。三是地方大學的畢業生。教育部主管的各大高校的優秀畢業生也是安全部的主要來源,比如安全部在浙江大學在某年招了8個人,要求很多,像什麽長相端正,身高1米8啊,感覺不像在招警察,倒有點像那啥什麽日薪一萬學生可兼職在酒店工作的。這些畢業生的去向大概是兩個,一個是去國外,一個是搞技術工作。
二是領導調任和工作人員交流。就是從外單位的領導調任到安全係統擔任領導職位和與安全係統有相關工作聯係的單位相互之間的幹部相互交流。一般從非安全部門調任安全部門領導的不是上級領導重視該幹部要麽就是這領導快退休了。安全機關是屬於政法係統的,再加上和公安的密切關係。所以政法係統內部經常會有些幹部交流,今天你到我這,明天我到你那。當然也會有非政法係統的幹部會調到安全機關,這些人一般是研究相關技術的人才,比如研究情報學、情報史和什麽計算機啊,通信什麽的。
三是軍轉幹部安排工作。根據國家政策,一部分軍隊轉業幹部會轉到安全係統。一般來說,總參二部、三部,總政保衛部、聯絡部(聯絡部的軍轉幹部還有些會去各地的台辦)等去的比較多,武警也多。轉業之後去各省的安全廳和市安全局。
國家安全部職責
國家安全部的任務角色,主要是執行中國政府對於世界情勢的掌握為重點,除了廣泛收集各國的軍備動態之外,對於各國對於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態度,以及該國對中國的經貿前景等,均列入情報收集的範圍。因此,一般外界預估整個國家安全部分散在世界各國的諜報人員,人數絕不會低於4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以新聞工作者、學者、商人,甚至以政治流亡人士做為身份掩護,以進行一國的國家資源搜集工作。不過,國家安全部分散在中國大陸內部的「偵察員」,總人數也在五萬餘人,因此國家安全部是中國國家機構中,一個「裏外通吃」的超級情治單位。
國家安全部對於他國的軍備動態極為重視,但在執行情報搜集的過程,卻與屬於中國解放軍方總參謀部的第二、第三部所做的工作迥然不同。因為國家安全部所派出去的諜報人員並不具備任何軍事背景,絕大多數也都沒有在解放軍中服過役,因而外界對於這些缺乏軍人氣質的人,並不會直覺的加以警覺或防範。
由目前已知的情資研判,國家安全部每一季均會依國際情報人員的「慣例」及「傳統」,將新舊任駐外的情報工作人員名冊公布給所在國,以做為國際情報市場的「禮貌行為」。不過,列名在這些名冊中的正牌或所謂合法諜報人員,事實上根本就是以駐外使館或少數短期滯留該國的軍事交流人員為主,完全無益於該當地國的反情報工作,隻能算是一種國與國之間的情報默契。而且中國方麵也時常出於「善意」,凡是「合法」諜報人員,都統一依照英譯音而改姓「李」。在另一方麵,由國家安全部所付與任務的地下諜報人員,卻以各種可能掩護的身份向外積極拓展情報來源,這批學有專精的民間人士多半具備了一個並不起眼的身份,其中尤以學術上具備科技專長的學者的比例最高。
另外對於新聞媒體的相互交流工作,也呈現積極的態度。隻不過在我國,由於國內多數新聞工作者並未具備國家高層技術之專業研究,因此由中國國家安全部所指派的傳媒,來台搜集情報多半徒勞無功。此外,國家安全部也培養一批專以至外國做臨時工的勞工,每人付與一項簡單的工作,例如在某重要路口計算政府高層人士的交通習慣等等。
由於國家安全部所派遣至外國的情報人員數目極多,且「流動率」也很大,造成各國對於來自中國的人士,均會相對產生一種避免接觸的現象,同時由中國政府所提供的「合法」諜報人員名冊,又是常常虛實不定,使的當地國往往要耗費巨大人力去「盯哨」,但總會發生一位訓練有素的反情報人員,卻長期對一位根本就缺乏警覺的平凡中國人進行追蹤,平白浪費優秀人力。而這也是國家安全部的「人海戰術」之一。
如同中國解放軍總參謀部的情報機構,國家安全部所編製的單位亦極為眾多,由最新的情資顯示,屬於國家安全部管理的下遊單位在15個部門左右,主要包括了技術局、外事局、特勤局、港澳局、台灣局、交通局、訓練所、計劃局、保衛局、通訊局,以及內政局等。較值得關切的是台灣局以及訓練局。這其中尤以後者更為適於成為對外滲透的管道,因為由國家安全部所直屬的訓練局,是由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學院以及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等三個「學術機構」所組成,而且每一年均參與北京地區普通大學的招生活動,一般外界並不了解這是屬於中國國家安全部的直屬學術機構。這些學術機構並定期發行「現代國際關係」雜誌。
台灣局的工作,主要針對台灣內部大小事務的資訊處理為主。每天上午10時,國家安全部便會將台灣各大小媒體的政治、經濟、軍事、民生、社會動態等,匯編成冊,並且立即研判有關政治、軍事及經濟等三大類資訊,以做為每天下午3時30分,由國家安全部總部舉行內部信息報告的主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