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刻畫內心世界的那些麵部表情

字數:255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心理學與讀心術最新章節!

    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赫拉別恩在一係列實驗的基礎上,於1968年提出了這樣一個公式:交流的總效果=7%的文字 38%的音調 55%的麵部表情。從這一公式可以看出,屬於非言語的音調和麵部表情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我們知道,表情的變化是人們內心世界的外在體現,它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不能通過這些表情變化,去了解別人的意圖,去促進交流溝通的效果呢?如果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不但能夠注意到對方的表情變化,還善於用表情說話,那麽,我們在與他人交流溝通時便會變得更為和諧,通暢。因為,表情在人際交往中可以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

    1.協調強化的作用

    協調強化是指在交際過程中,用表情配合話語以圖達到強化的效果,從而使語言的內容更加鮮明突出。在文學名著《圍城》中有這樣的一段:

    飯後談起蘇小姐和曹元朗訂婚的事,辛楣寬宏大度地說:“這樣最好。他們誌同道合,都是研究詩的。”……大家都說辛楣心平氣和得要成“聖人”了。“聖人”笑而不答,好一會兒,取出煙鬥,眼睛頑皮地閃光道:“曹元朗的東西,至少有蘇小姐讀,蘇小姐的東西,至少有曹元朗讀。彼此都不會沒有讀者,還不好麽?”大家笑說辛楣還不是聖人,但可以做朋友。

    蘇小姐是趙辛楣的意中人,但是她並不愛趙辛楣,她追求方鴻漸,可是方鴻漸又不愛她,於是她賭氣嫁給了曹元朗。曹元朗曾經被方鴻漸等人取笑為“四喜丸子”,是個又老又醜又呆的人。大家對蘇、曹的結合感到莫名其妙。趙辛楣所做的解釋是一種幽默的諷刺,他所做的表情“笑而不答”、“眼睛頑皮地閃光”,與說話的內容協調一致,強化了幽默諷刺的意味,使談話場合的詼諧氣氛更加濃烈。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麵部表情在交流時所起到的強化作用,讓我們再看《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中的一段:

    二人鬧著,紫鵑、雪雁等忙來解勸。後來見寶玉下死勁地砸那玉,忙上來奪,又奪不下來。見比往日鬧得大了,少不得去叫襲人。襲人忙趕了來,才奪下來。寶玉冷笑道:“我是砸我的東西,與你們什麽相幹!”襲人見他臉都氣黃了,眉眼都變了,從來沒氣得這麽樣,便拉著他的手,笑道:“你和妹妹拌嘴,不犯著砸他,倘或砸壞了,叫他心裏臉上怎麽過得去呢?”黛玉一行哭著,一行聽了這話,說到自己心坎兒上來,可見寶玉連襲人不如,越發傷心大哭起來。心裏一急,方才吃的香薷飲,便承受不住,“哇”的一聲,都吐出來了。紫鵑忙上來用絹子接住,登時一口一口地,把塊絹子吐濕。雪雁忙上來捶揉。紫鵑道:“雖然生氣,姑娘到底也該保重些。才吃了藥,好些兒,這會子因和寶二爺拌嘴,又吐出來了,倘或犯了病,寶二爺怎麽心裏過得去呢?”寶玉聽了這話,說到自己心坎兒上來,可見黛玉竟還不如紫鵑呢。又見黛玉臉紅頭脹,一行啼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不勝怯弱。寶玉見了這般,又自己後悔:“方才不該和他較真,這會子他這樣光景,我又替不了他。”心裏想著,也由不得滴下淚來了。

    寶玉一邊說,一邊“冷笑”,“臉都氣黃了,眉眼都變了,從來沒氣的這麽樣”,這樣的表情更加強化了他言語中的意思,使得周圍的空氣越發緊張起來,把眾人都嚇壞了。當他看到黛玉“臉紅頭脹,一行啼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不勝怯弱”,又後悔了,“由不得滴下淚來”。這一哭,眉眼於是恢複了原狀,才把緊張的氣氛緩和下來。

    2.彌補暗示的作用

    在交際過程中,有時不便說話,有時話語的力量達不到,有時嘴上說的與心裏想的不一樣……在這樣的場合,人們往往用表情來補充暗示出自己內心的思想感情。

    在有些場合,說者的意思不適合用言語表達時,也可以用表情進行暗示,例如《紅樓夢》第四十二回中的一段:

    寶玉和黛玉使個眼色兒,黛玉會意,便走至裏間,將鏡袱揭起。照了照,隻見兩鬢略鬆了些,忙開了李紈的妝奩,拿出抿子來,對鏡抿了兩抿,仍舊收拾好了,方出來指著李紈道:“這是叫你帶著我們做針線、教道理呢,你反招了我們來大玩大笑的!”

    寶玉和眾姐妹在李紈處一起說笑,忽然看到黛玉的頭發有點亂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寶玉如果當眾說出來,會使黛玉很難堪,如果他親自動手為黛玉整理,更不成體統。他便使了個眼色,向黛玉暗示,既傳遞出進裏屋整妝的信息,又包含著對黛玉的體貼入微。

    下麵再來看一段《紅樓夢》第二十六回的一段:

    這裏小紅剛走至蜂腰橋門前,隻見那邊墜兒引著賈芸來了。那賈芸一麵走,一麵拿眼把小紅一溜。那小紅隻裝著和墜兒說話,也把眼去一溜賈芸,四目恰好相對,小紅不覺把臉一紅,一扭身往蘅蕪苑去了。

    小紅和賈芸相互愛戀,但又不好意思當麵表白。在墜兒麵前就更不好意思交談了,小紅一邊假裝與墜兒說話,一邊用眼神同賈芸傳遞情愛,當四目相對時又害起臊來,羞紅了臉,這“拿眼一溜”、“四目恰好相對”、“不覺把臉一紅”,把眉目傳情描繪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