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如何贏得他人的讚同(1)
字數:7451 加入書籤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人性的弱點最新章節!
1 成功不需要爭辯不休
卡耐基成功金言
1隻有一種方法,可以得到辯論的最大勝利,那就是盡量避免辯論。避免辯論,就像避開毒蛇和地震一樣。
2一場辯論的終了,十次中有九次,那些辯論的人都更堅持他們的見解,相信自己是絕對正確的,不會錯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有個晚上我在倫敦得到一個極其寶貴的教訓。
那時我是澳洲飛行家史密斯的經理人。在戰爭期間,他曾代表澳大利亞在巴勒斯坦擔任澳國的航空首領。戰事結束宣布和平後沒多久,史密斯在30天的時間裏,完成了環繞地球飛行半周的壯舉,震驚了全世界,澳洲政府頒贈5萬元獎金,英皇封授了他爵位。
這段時間,在英國國旗下,史密斯爵士是一個備受矚目的人物,可以稱譽他是不列顛帝國的英雄。有一天晚上,我去赴歡迎史密斯爵士的一個宴會,坐在我旁邊的一位來賓,講了一段很幽默的故事,還用了一句成語。
這位講故事的來賓,指出那句成語是出自《聖經》!其實他錯了。我知道這句話的來曆,確實知道,那時,我為了要滿足自己的自重感,並且想要顯出自己的優越和突出,毫無顧忌地糾正了他的錯誤。
那人堅持自己的見解:“……什麽?這句話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這句話是出自《聖經》。”他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
這位來賓坐在我右邊,我的老朋友賈蒙坐在我左邊。賈蒙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究莎士比亞的作品,所以那個來賓和我,都同意把這問題交給賈蒙先生來判定。賈蒙靜靜地聽著,在桌子下麵用腳踢了我一下,然後說:“戴爾,是你錯了……這位先生才對,那句話是出自《聖經》。”
那晚在回家的路上,我對賈蒙說:“你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的作品,為什麽竟說我不對呢?”
賈蒙回答說:“是的,一點也不錯……那是在莎翁作品《哈姆雷特》的第五幕第二場中的句子。但是,我相信你也應該知道,我們是這個盛大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麽一定要找出一個證明,去指責人家的錯誤呢?”
“你這樣做會讓人家喜歡你,對你產生好感嗎?為什麽不給人家留一點麵子呢?他並沒有征求你的意見,也不需要你的意見,你何必要跟他爭辯呢?最後我要告訴你:戴爾,永遠避免正麵衝突,那才是正確的。”
這個教訓使我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我原本是個固執而拗強的人。而這次使我得到一個結論,也是一個真理:世界上隻有一種方法,可以得到辯論的最大勝利,那就是盡量避免辯論。避免辯論,就像避開毒蛇和地震一樣。
在一場辯論的終了,十次中有九次,那些辯論的人都更堅持他們的見解,相信自己是絕對正確,不會錯的。
你的辯論不能獲勝,是因為你真的失敗了,但你如果勝了,還是跟失敗一樣。為什麽呢?假使你的辯論勝了對方,把對方的意見指責得體無完膚,而結果又怎麽樣呢?你自然很高興,可對方如何呢?你使他感覺到自卑,你傷了他的尊嚴,他自然對你獲得的勝利感到不滿。
你必須知道,當人們逆著自己的意見被人家說服時,他依然會固執地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
巴恩互助人壽保險公司為他們的職員定下一條規則:不要爭辯。
一個真正成功的推銷員,是絕不會跟顧客爭辯的,即使是輕微的爭辯,也應加以避免……人類的思想,不是那麽容易被改變的。
有這樣一個例子:數年前,有一個叫奧哈爾的愛爾蘭人很好爭辯,他來我的講習班聽講。他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卻喜歡爭辯和挑剔別人。他做過司機,後來做汽車公司的推銷員,由於他發現自己的業務表現並不理想,因此來找我。跟他說過話後,我知道他推銷汽車的時候,常常因為不願意接受顧客的批評而發生口角。他對我說:我聽了就不服氣,就教訓那家夥幾句,結果,他就不買我的東西了。
對於奧哈爾,我開始不是教他如何講話,而是訓練他如何減少講話,以及如何避免跟他人爭論。
現在奧哈爾已經是紐約懷特汽車公司中的一位成功的推銷員了。
奧哈爾是如何做的?
他講了自己的那一段經曆:
假如我現在走進人家的辦公室,對方如果說:“什麽?懷特汽車?那太不行了,就是送給我,我也不會要的。我打算買胡雪公司的卡車。”我聽完這樣的話後,不但不反對,而且會順著他的口氣說:“老兄,你說得不錯,胡雪的卡車確實不錯。我相信,你買他們的卡車不會有錯。胡雪牌汽車是大公司的產品,它們的推銷員也很能幹。”
他聽我這樣說之後,就沒有話好說了,想爭論也無從爭起。他如何說胡雪牌車子好,我都不反對,他就不得不把話停住了。他不會一直指著胡雪牌車子,說起來沒完。這時,我就找到了一個機會,向他介紹懷特牌車的優點。
如果在過去,我遇到這種情形一定會冒火,我會指出胡雪牌汽車是如何不好。我如果說那家公司出品的汽車不好,那對方一定會指出它如何好,爭辯也就愈激烈,更使對方決心不買我的汽車。
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過去是如何推銷貨物的,因為這樣的爭論,不知道使我失去了多少寶貴的時間和金錢。現在我學會了如何避免爭論,如何少講話,這使我得到了很多好處。
聰明的富蘭克林常說:“如果你辯論和反駁,或許你可以得到勝利,但那勝利是短暫而空虛的,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對你的好感。”
你不妨替自己作這樣的衡量:你想得到的是空虛的勝利,還是人們賦予你的好感?
瑪度是威爾遜總統在任時的財政總長,他從自己多年從事政治的經驗中得到一個教訓:“我們絕不可能用辯論讓一個無知的人心服口服。”
瑪度先生說得太溫和了。據我的經驗,不僅僅是無知的人,其實任何人你都別想用辯論去改變他的意誌。
顧問派遜同一位政府的稅收稽查員,就一筆9000元的賬目產生了分歧,爭論了將近一個小時。派遜指出:“這是一筆永遠無法收回的呆賬,所以不應該征人家的所得稅。”而那個稽查員卻反對說:“呆賬?我認為這是必須要繳稅的。”
派遜在講習班上說:“跟這種冷厲、傲慢且固執的稽查員講理,簡直就等於是在講廢話。跟他爭辯得愈久,他愈是固執,所以我決定避免跟他爭論,換個話題,讚賞他幾句。
“我這樣說:‘這問題對你來說,是一件很小的事,你處理過很多這一類的問題。而我,雖然研究過稅務,但都是一些從書上得來的知識,而你所知道的,都是從實際經驗中得來的。我羨慕你有這樣一個職位,跟你在一起,使我獲益不少。’”
“我跟他說的,句句都是實在話。那位稽查員在座椅上挺了挺腰,開始談他的工作經驗,講了許多他發現的舞弊案件。他的語氣漸漸平和下來,接著又說到他的孩子身上。臨走的時候,他對我說:‘回去後再把這個問題考慮一下,過幾天給我答複。’”
“三天後,他又來找我,並告訴我那筆稅按照稅目辦理,決定不征了。”
這位稽查員,顯露了一種最常見到的人性的弱點:他需要一種自重感。
釋迦牟尼曾說過:“恨永遠無法止恨,隻有愛才可以止恨。所以誤會是不能用爭論來解決的,而需要用外交的手腕以及賦予對方同情來解決。”所以,要贏得他人的讚同,首先要避免與他人發生爭論。
小結:
1一個真正成功的推銷員,是絕不會跟顧客爭辯的,即使是輕微的爭辯,也應加以避免……人類的思想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
2爭論,不知道使我失去了多少寶貴的時間和金錢。現在我學會了如何避免爭論,如何少講話,這使我得到了很多好處。
3你不妨替自己作這樣的衡量:你想得到的是空虛的勝利,還是人們賦予你的好感?
2 千萬不要指責他人的錯誤
卡耐基成功金言
1如果你不能確定,你55%的時候是對的,那你便沒有指責別人的資格。
2你可以用神態、聲調或是手勢,告訴一個人他錯了,就像我們用話語一樣的有效。
3如果你承認,自己隨時都可能犯錯,就能免去一切麻煩,也不需跟任何人辯論了。而別人受到你的影響,也會使他承認他自己有難免的錯誤。
當羅斯福在白宮的時候,他曾這樣承認:如果他每天有75%的時候是對的,那是到達他最高程度的標準了。
如果這最高的標準是20世紀一位最受人矚目的人希望的,你我又該如何呢?
如果你能確定,在你一整天55%的時候是對的,你可以到華爾街,一天賺進百萬元,買遊艇,娶美女了。如果你不能確定,你55%的時候是對的,你憑什麽要指責人家的錯誤呢?
你可以用神態、聲調或是手勢,告訴一個人他錯了,就像我們用話語一樣的有效……而如果你告訴他錯了,你以為他會感激你?不,永遠不會!因為你對他的智力、判斷、自信、自尊都直接地給予了打擊,他不但不會改變他的意誌,而且還想向你反擊。如果你運用柏拉圖、康德的邏輯來跟他理論,他還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意誌,因為你已傷了他的自尊。
你千萬別這樣說:“你不承認自己有錯,我拿證明來給你看。”你這話,等於是說:“我比你聰明,我要用事實來糾正你的錯誤。”
那是一種挑戰,會引起對方的反感,不需要等你再開口,他已準備接受你的挑戰了。
即使你用了最溫和的措辭,要改變別人的意誌,也是極不容易的,何況處於那種極不自然的情況下,你為什麽不阻止你自己呢?
如果你要糾正某人的錯誤,就不應該直率地告訴他,而要運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法,才不會得罪對方。
就像吉士爵士向他兒子說的:“我們要比人家聰明,可是你卻不能告訴他,你比他聰明。”
人們的觀念是隨時在改變的,二十年前我認為對的事,現在看來卻似乎是不對了。甚至當我研讀愛因斯坦理論時,我也開始存著懷疑的態度去看。再過二十年,我或許不相信自己在這本書上所寫下的東西。現在我對任何事情,都不像從前那樣敢於確定。蘇格拉底屢次跟他的門徒這樣說:“我所知道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麽也不知道。”
我不希望比蘇格拉底更聰明,所以我也避免告訴人們說他錯了。同時我也覺得,那確實對我有益。
如果有人說了一句你認為錯誤的話,你知道他是說錯了。若是用下麵的口氣來說,似乎比較好一些:“好吧,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可是我有另外一種看法;當然也許是不對的,因為我也經常把事情弄錯,如果我錯了,我願意改正過來……現在讓我們看看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普天下的人,絕不會責怪你說這樣的話:“或許是不對的,讓我們看看,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即使是科學家,也是如此。有一次,我去訪問史蒂文生,他不但是科學家,也是一位探險家,他曾在北極圈一帶住了11年。其中6年的生活,除了水和肉外,吃不到其他的任何東西。他告訴我,他正在進行一項實驗。我問他這項實驗,是作哪方麵的求證?他所回答的話,是我永遠無法忘記的。他說:“一個科學家,永遠不敢求證些什麽,我隻試著去尋求事實。”
你希望自己的思想科學化,是不是?是的,除了你自己外,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你。
如果你承認,自己隨時都可能犯錯,就能免去一切麻煩,也不需跟任何人辯論了。而別人受到你的影響,也會承認他自己有難免的錯誤。
如果你知道,有個人確實犯了錯誤,而你直率地告訴了他,並指責了他,你知道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嗎?下麵是一個特殊的例子:s君是紐約一位年輕的律師,最近在美國最高法院辯護一件重要案子,這樁案件牽涉一筆巨額的金錢,和一個重要的法律問題。
在辯護過程中,一位法官對s君說:“《海軍法》的申訴期限是6年,是不是?”s君沉默了一下,目注法官片刻,然後就說:“法官閣下,《海軍法》中並沒有這樣限製的條文。”
s君在講習班中,敘述當時的情形時說:“當我說出這句話後,整個法庭頓時沉寂下來,而這間屋子裏的氣溫,似乎就在那瞬間降到了零度。我是對的,法官是錯了,我告訴了他。可是,他是不是會對我友善,不……我相信我有法律的根據,而且我也知道那次講的比以前都好。但是我並沒有說服那位法官,我犯了大錯,我直接告訴一位極有學問而著名的人物,他錯了……”
有邏輯性的人很少,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懷有成見,我們之間,都受到嫉妒、猜疑、恐懼和傲慢所帶來的毀傷。很多人不願意改變他的宗教、意誌,甚至於包括他的發型。所以,假如你準備告訴別人他們有錯誤時,請你每天早餐前,把魯賓遜教授所寫的一段文章讀一遍。他是這樣寫的:
我們有時發現,自己會在毫無抵抗和阻力中,改變自己的意念。可是,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所犯的錯誤,我們卻會感到懊惱和懷恨。我們不會去注意一種意念的養成,可是當有人要抹去我們那份意念時,我們對這份意念會突然堅實而固執起來。這並非是我們對那份意念有強烈的偏愛,而是我們的自尊受到了損傷。
“我的”兩字,在人與人之間,是個極其重要的措辭,如果能恰當地運用這兩個字,便是智能的開端。無論是“我的”飯,“我的”狗,“我的”屋子,“我的”父親,“我的”上帝,這些名詞都具有同樣的力量。
我們不隻反對有人指出我們的錯誤,或是我們的汽車太舊,而是不願意有人糾正我們的任何錯誤。對一樁我們認為“對”的事,總樂意繼續相信它。如果有人對我們有了某種懷疑,就會激起我們強烈的反感,而用各種方法來為自己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