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捭闔之道
字數:2509 加入書籤
捭闔的本義是開合,一開一合是事物生存變化的普遍規律,幾乎大多數版本注解《鬼穀子》時都是這樣開頭的。《鬼穀子》做為遊說交往、謀略策劃之書,用捭闔來總領其中的理論,其思想基礎和當時的陰陽觀是一致的。的確,一開一合、一陰一陽構成了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麵,將其運用在遊說謀略當中,使本來變幻莫測不易把握的遊說之術有了準確的描述和認識,第一篇捭闔就是鬼穀子如何闡釋遊說謀略的基本理論的,讓我們跟著鬼穀子老先生的筆觸去領略縱橫世界的景象:
鬼穀子開篇就說:“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為什麽聖明的人從古到今都能成為眾生之先知呢?答案在接下來的話中:聖人“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其中‘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這樣非常普通的一句道理,但卻是非常容易被我們大家忽略的大學問,‘命物’是研究一切事物的基礎,記得小時候,做為老師的父母言必談哪個孩子聰明、哪個孩子死記硬背。死記固然不可取,但過分強調聰明,久之容易養成不求甚解、耍聰明的毛病。回想我的青少年時代,深受唯聰明論之害。一直到大學時候,我還是最煩教科書上的概念、定義、性質、特點、類別、作用、意義等東西,以為這些都是沒有實用價值的八股。直到工作後,偶然翻看《魏書生教育論文選》,才知道這是自己的毛病,這才真正理解了什麽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人的智力構成首先是感知,然後是知覺、表象、概念、判斷、推理。其中感知、知覺、表象構成感性認識,就是鬼穀子說的‘命物’,給萬物命名準確、全麵、科學、清晰,層次井然,是人的理性認識(父母所說的聰明)的基礎。看到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先鬼穀子就已經論及此,做為今人的我真是感到慚愧。有人說《鬼穀子》是講權謀詐變和巧舌翻雨的書,我認為不盡然,鬼穀子開篇就講了‘命物’這樣一個符合人類認知世界的科學論斷,後麵還有多處論及到重視實踐、重視客觀具體細節的地方,現在有一本汪中求作的《細節決定成敗》,很有名的一部書,其實我們老祖宗鬼穀子早就闡述及此了,感覺今天的我們缺的正是這點。
‘命物’後麵的幾句話,屬於理性認識範疇,可以說概括了人類認知與改造世界的精髓所在:“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知道事物生存滅亡的關鍵所在,掌握事物從始到終的過程規律,行事能夠通曉人性和心理,洞察事物變化的征兆,把握通曉了這些,最終應用在‘而守司其門戶’上。工作十幾年來深刻體會到:把握關鍵(門戶)是做事的不二法門,所以,鬼穀子接著說:“自古及今,其道一也。”事物的變化雖然無窮無盡,但卻不是紛亂無章的,而是‘各有所歸’的,‘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這種按照事物陰陽二特性進行規類的思維,就是上麵說的探知萬物門戶的方法,所以聖明的人在把握事情關鍵時,必然是‘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這種短長反映到人身上,具體舉例來說,如:‘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這種差別構成了各自的門戶不同,決定了與其交談策略的不同,即‘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學問皆在最後這句話上,‘無為以牧之’。我的理解,無為並不是‘不作為’,鬼穀子講的無為是做事絲毫不要有人為斧鑿痕跡的意思,即不要主觀地去硬為。這種無為就像牧羊一樣,放之牧野令其自由而食。看來人不管怎麽進化,在某些方麵也遵循和動物一樣的規律。如果不是根據各人的能力品質短長去做工作,大概多數會適得其反,至少是收效不理想。這在今天恐怕已經是普遍知曉的常識了,而這樣以人為本的做工作方法,就必須首先遵循‘無為以牧之’。
接下來鬼穀子具體闡述在遊說交往過程中如何才能做到‘無為以牧之’:“審定有無,與其虛實,隨其嗜欲以見其誌意。”情況不太清楚時再“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實得其指。”如果判斷與對方情投意合,就敞開心扉,把真意展示給對方,如果彼此誠意相異,就‘闔而閉之’,這裏應該不是閉嘴不交流的意思,而是暫時關閉心扉,反而有利於交往的正常開展。接下來鬼穀子又說:“離合有守,先從其誌。”意為敞開關閉心扉自有它遵守的規律,首先做到的是應當摸清並尊重對方的意誌,這樣在‘異其誠’的情況才不至於陷入僵局。所以,開闔的關鍵在於‘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以下全是具體闡述遊說交往(無為以牧之)的原則、原理、方式、方法的文字。
說到敞開關閉,自然引出了如何開閉的技巧,鬼穀子說:“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捭闔貴在周密,而周密的關鍵在‘貴微’,即具體細節。具體細節做到周密是有規律可循的,或者說要符合其固有的規律。其最基本的規律就是:捭之的目的是為了判斷對方的情況,闔之是為了鞏固彼此的誠意。所以,通常的做法都是進行權衡輕重、揣測對方思想本意及態度的程度。這是聖明的人思考問題的方法。思慮與捭闔的周密對事情來說不是萬能的,總會有不按規律出牌的人,對這樣的人如何對待鬼穀子沒有說,隻說:“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我想不按規律走的人一定自取其果,即使成於一時也不會長久,不足為慮,於是聖人隻要‘自為之慮’就行了。
正是由於存在中與不中權衡的情況,捭闔的結局才變得不那麽簡單,捭之可以用之,也可以不用;闔之可以獲取,也可以放棄。由此觀之,捭闔是天地間最基本的人與人交往規律,就像陰陽變動、四季交替那樣,生化出萬物霜天競自由,循環往複,皆遵循捭闔這個基本原理。
-------------------------------------在三國貼吧看到的經典文章與喜歡的朋友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