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規矩

字數:2923   加入書籤

A+A-




    “紅薯苗就這樣插進土裏,然後用土掩埋上就好,以後隻需要等藤蔓生長出來,除一除周圍的雜草就好。”李天養帶著長生、得財手把手地教導著牛老漢如何耕種紅薯。

    “那、那就不需要施肥,除蟲嗎?”第一次種紅薯,牛老漢還是不大放心的。

    “您老就放心吧,這紅薯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太過多家照料,隻要插種成活了,基本上三五個月就能有收成了!”李天養給牛老漢打著包票,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這回流民們地裏和李天養他們自己開荒出來的地裏,十之七八都是種上的紅薯,隻因為這紅薯的勞動成本低,對土地肥力要求不大,正好適合這些剛開荒出來的土地種植。因此,李天養他們在幫助大家種地的同時,還教導著流民們如何種植紅薯,畢竟紅薯這一產物,不是大明朝土生土長的東西,對於老百姓來講,屬於陌生的物種。

    而且,李天養也有深層次的考量,養殖場已經開辦起來了,不像在譚門那裏一樣,受到土地的限製,譚門營地的養殖場一直無法擴大生產。然而到了這裏,大批的原始森林等待著李天養他們的開發,所以,從一開始,李天養就把養殖場的場地設計得很大,當然,受限於人力的缺口,至今隻有雞鴨的養殖進入了正軌,豬、牛、羊等家畜的養殖則一直處於小規模的飼養。

    等到過一段日子,流民們的生活進入正軌,土著們也習慣了營地生活以後,李天養就可以從他們當中招聘人手,來幫忙養殖了。那麽,種植紅薯,就成了養殖場飼料的一大來源,家畜不比家禽,大規模飼養,每日消耗的食物比營地所有人口需要的食物都要多得多。而紅薯藤蔓,則是最合適、也最容易獲得的飼料來源。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因素,是李天養下定決心,讓營地大規模種植紅薯的誘因。

    自從得知山東、河南大旱以後,李天養就已經在思考,該如何利用這個機會,來幫助營地獲得最大的價值。所謂價值,在如今的營地方麵,其實也就是人口勞力對大家有些吸引力了。而要想獲得更多的勞力,那麽前期的準備工作必須要做足,糧食,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李天養他們所掌握的農作物當中,生長迅速,產量豐富的農作物,也就那麽幾樣,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紅薯這一作物了。前麵說過,雖然玉米、土豆較之水稻和小麥這些農產品的產量要高上一點,其實際卻也高不了多少,隻有紅薯,一畝地尋常收獲都能上三石以上,四五石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比之其他作物,紅薯的成熟期要短得多,一般來說,隻要肥力充足,三個多月下來就能收獲一季。一年下來,流民們最少也能種上兩季以上,滿足他們的日常消耗絕對是綽綽有餘,還能有多餘的糧食提供給營地,為李天養他們收留難民做出貢獻。

    “對了,牛大爺,營地裏每家每戶都會分配一批漚好的肥料,你有時間的話,去營地,找甘大彪他們簽收一下。”李天養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給牛金寶提了一下:“要是你搬不動的話,找我背後這兩個家夥,他們會幫你運到地裏來的。”

    “哪裏還敢勞煩你們哦,你們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了,還想著我們。”牛老漢感激涕零地看著眼前的人,為對方的這些照顧所感動:“我兒子他們的病也快好了,到時候讓他們自己去領取就好了!”

    “那就好,等他們回來,您可要監督好他們,千萬不能再喝生水,多注意自己的衛生習慣啊!”

    “放心吧,這次生病以後,看他們還敢把你們定下的這些規定當兒戲!”老人一聽這話,心裏就犯怵。

    一輩子沒想過講究衛生,這一上島來就被各種條條框框給束縛了,要擱誰身上,誰都會很不自在的。

    每天早上洗臉刷牙就不說了,一般人家都會做這些事情,隻是沒有這麽精美的牙刷給吞他們使用。

    開飯之前,大家都必須要強製洗手,否則就不能給飯吃,這還真是麻煩得很啊,以前即使在家裏,誰家不是到了飯點兒就抓著筷子就吃飯的,又不是用手抓著吃,隻要筷子幹淨不就完了嗎?

    開挖的井水也不能隨便亂喝,必須要燒開以後才能喝;采摘下來的新鮮水果也不能隨便進食,要用清水洗過才可以;河海當中的生猛海鮮也不能吃個生鮮了,必須要完全煮熟以後才能食用;生活垃圾不能隨便亂倒,必須倒在規定的垃圾池裏……

    就連上個廁所,也必須到規定的茅房裏去如廁,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自由自在地隨便找個角落就地解決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新鮮,又是如此的繁瑣,對於這些粗俗的流民們來說,真的是很麻煩、很麻煩。因此,明麵上有人監督的時候,大家做的有模有樣,至少還記得有這些個規矩在那裏;但是一到了暗地裏,沒了監督,大家還是我行我素,以前怎麽做的,現在還是這樣做。

    這,也是到如今,生病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直到這時,流民們才對營地裏設置的這些規定重視起來,人啊,就是這麽下賤,隻有切身體會到了痛楚之時,才會追悔莫及。

    至於李天養提到的配給肥料,其實就是營地茅房裏的產出,五六百人每天的產生的糞便,那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除了要運送一批糞便到製硝場去以外,剩下的就是加入許多碎葉雜草,進行發酵催肥了。到得如今,已經在營地外囤積了大批的農家肥,正好給這些剛種植的薯苗加加餐。

    當然了,這些肥料也不是免費的,雖然流民們也參與製造了這些農肥(他們自己也產生了大量的糞便),但是最大的功臣還是營地的少年們。所以,作為回報,每家每戶領取這些糞肥的時候,也要為營地多開墾出幾畝荒地來;你也可以不領,但是你地裏的糧食會長成什麽樣,那人家可就不知道嘍。

    為了自家的土地,流民們還是咬咬牙,領取了一份糞肥,埋在薯苗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