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神秘古鏡

字數:4164   加入書籤

A+A-




    這陽神萬萬沒想到,張原連道人的畫符之技也掌握了!

    這封字符,原本是道人用來止住身體內出血或者大出血一類的傷情,卻在這含有深厚佛力的血繪之下,變成了他的牢籠!

    這道牢籠,他是可以衝破出去,但代價是恢複不多的神魂再度受創,而張原這麽做的目的,則是剝奪了他他隨意進出,隨意吸取自己的氣血以及窺探自己的權利罷了。

    那陽神登時感覺自己受騙上當,勃然大怒道:“還不夠!老夫吃得還不夠!”

    張原毫不理會……開什麽玩笑!要把你喂到翅膀硬了不成?

    他心中卻打定主意,如果對方不給自己帶來各種有用的信息或好處,是決計不會再給他補充氣血了。

    “在下已經付出了代價,老前輩似乎也該吐露些秘密出來了!”張原淡淡地道,一邊將整支胳膊都畫滿了密密麻麻的封字符,這等於給牢門上了無數把鐵鎖,對方想要強行衝出,付出的代價則更大。

    隨後,他搬運體內氣血,那本已幹癟的手臂又神奇般地恢複了血肉豐滿的狀態,聖僧對身體的掌控之深,委實妙不可言。

    “你……哼!老夫受創不淺,需要沉睡療養,一切等老夫醒來再說罷!”

    說完,再無聲音傳出。

    張原也不在意,對方的要害被自己拿捏住,日後不愁他不吐出所有秘密。於是準備先起身離開這地方,心想或許再找幾個小人嚐一嚐有無增益神魂的妙處……

    對了,這異種蜘蛛的肉身也是寶啊,隻是不知道怎麽利用,實在可惜……張原走近龐大的屍體,略覺浪費地摸了摸那一身堅硬無比的甲殼,隻覺入手冰涼,寒氣透骨。

    驀然,異變陡生!

    恐怖猙獰的屍體之上,忽然冒出一縷縷如霧如水的金色雲氣,爭先恐後地沒入自己的胸口中……

    不!不是自己胸口!

    張原低頭一看,驚駭地發現自己胸口中竟然緩緩飄出一麵古樸的小鏡,平平的鏡麵之上,仿佛一個水桶正飛快地吸納著對麵飄來的氤氳之氣!

    大約七八個呼吸的時間,雲氣消失,那蜘蛛的屍身竟然飛快地腐爛起來,化為了一灘灘黃綠摻半地血水,腐蝕得地上一片呲啦啦的聲音。

    而古鏡也在緩緩地飄回自己的胸口,張原心中一動,連忙伸手一把捏去。

    如同穿過一汪清水,竟然直直的穿過了這突兀出現的古鏡,沒有拿捏住任何實物的感覺,而後,這神奇的物事沒入了胸口內。

    張原愕然頃刻,驀地回憶起前世最後一幕畫麵來……

    “昨夜又有神人巡天,有一寶物自天而降,恰好落到你家中。”

    “交出寶物!獻給仙師!!”

    “螻蟻敢爾!”

    一指之威,令苦苦求生掙紮了十年的他,立馬變成一灘碎肉!

    “這古鏡……就是神人降下的寶物?”

    張原緊緊地捂著自己的胸口,感到心髒在不自禁地迅猛狂跳,委實覺得此事匪夷所思。

    如果時光倒流,這寶物又怎麽仍然在自己身上?

    前世莫非隻是一場大夢?

    他呆呆怔了半響,又往自己胸口抓了抓,似乎要把那神奇的小鏡掏出來,接著又把真氣在胸口內仔細梭巡了一圈,卻一無所獲。

    這種得而複失的感覺,令他隱隱有些失落。

    或許是天地尚未大變,寶物有靈,無法顯出的關係?它能把這隻異種吸得這般模樣,不知又能給我帶來什麽好處,莫非隻有尋到下一隻異種,將其打死之後才能再次看到?

    心中七上八下,想了許久不得要領,張原隻得按下這又喜又憂的心思。

    不過,寶物是我的,是我的!這次,誰也搶不走!!

    此時,異種蜘蛛化成的一大灘汙血,此時仍在腐蝕著地麵,不斷地散發出嗆鼻的怪味來,張原正要離開,忽覺地上一陣輕微地顫抖,心中剛閃過一個“地龍翻身”的念頭,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足下突然一空,整個地麵忽然徹底垮塌下去,連帶他整個身子往著黑暗的深淵墜去。

    糟糕,這種溶洞的地貌極不穩定,想必是方才的打鬥和汙血的腐蝕弄塌了地麵。

    張原一把抓住芝仙,一邊鼓蕩真氣,頓時衣袍翻飛,大大下降了墜落速度,隻是心中暗暗發苦,不知道該怎麽回到地上去了。

    四五個呼吸之後,隻聽得噗通一聲,水花濺射中,張原掉進了一條地下河流,耳鼻中頓時灌進了冰涼刺骨的河水,他連忙劃動手腳,浮出水麵一看,隻見四周皆是低矮的洞壁,顯然無路可攀。

    當下雖無懼於淹死或餓死,但困在這樣一個深不可測、不見天日的地方,徒自讓光陰流逝,不知哪年哪月才能脫身,更有可能,終生淪為地下囚徒……

    一念及此,他有些不寒而栗。

    寒涼的河水在緩緩流動著,張原在水中載浮載沉,無奈地隨波逐流著,隻覺得無比緩慢地過了一兩個時辰,仍舊不見任何轉機,他百無聊賴之下,索性收攝心神,任憑身子漂浮在水麵,默默動念著心聲,暗誦佛經,緩緩地恢複著殘破的金身。

    時間,在絕對的黑暗與死寂中一點點過去,張原偶覺腹饑之時,便隨手抓上一隻從身邊遊過的魚兒,生啖而食,其餘時間則全部用在修持上——恢複聖僧的金身,比他想象中更慢更難。

    山中無時日,但時間的消逝瞞不過那顆明見澄澈的心,就這樣悄然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張原仍然漂浮在這條緩緩流淌的地下河中,周圍仍舊是一成不變的低矮溶洞,不過他已不覺得煩躁,心緒中反而無比的安寧。

    原本因為融合了前世記憶而有些浮躁不定的心性,也漸漸隨之沉澱下來,在這忘憂忘喜的心境下,為他日後的攀登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待金身徹底恢複過來,張原又一頭紮進了清元子所遺留,那如淵如海的道人傳承中。

    原本他對陽神的位份並不如何執著,成亦可喜,不成亦不可惜,反正已經成就了聖僧,也算站穩了一隻腳。

    但自從得了清元子的傳承後,他才明白了陽神是怎樣一種境界!

    如果說聖僧隻是漂浮在人世之海上的一隻小小皮筏,隻能載著一個人隨波逐流,苦苦等待著到達彼岸的那一天,那麽陽神就是一隻大鯨,可以自由的在苦海中遨遊、尋覓,雖然也因此多了許多風險,但道人的精神就是永不止步!永不裹足於一隅一地!

    問天觀傳承的觀想和咒語非常繁複晦澀,比之佛經更難讓人理解和記憶,但在這樣前所未有的安寧環境和無比專注的心境下,張原的進境也不比修佛時更慢。

    時間在無知無覺中過去,他對道術的理解也在一點點增強,有一日屈指而算,驚覺又消逝了三個月……

    三月靜心苦修,張原已修至道士之位份,在屢次嚐試陰魂出殼而不果後,不由後悔自己早早修複了金身來——也許金身殘破,反而利於神魂突破肉身?

    不過這樣的念頭一瞬即逝,道人不應後悔!

    然而眼前仍舊是無邊無際的黑暗,似乎這河流要將他帶進深不可測的九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