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來信
字數:3067 加入書籤
“嗯!”晨啟隻回答了一個字,因為此刻再多的言語也道不盡心中萬千。隻有心中的那份酸楚不斷醞釀,從眼中湧了出來。
而後他又補充道,“從明天起,再一起去學堂吧!”兩人無話,隻是再度抱到了一起,靜靜感受著彼此的體溫。夏天的蟬鳴,禽鳥的鳴叫在此刻仿佛那樣悅耳動聽。
兩人相擁了很久,很久,最終伴隨著幾句問候分開了。晨啟心中感慨萬千,向著家中趕去。
一座低矮的小房子,外圍的籬笆上爬滿了葫蘆的藤蔓,這是晨啟在父母走後不久種下的。現如今葫蘆已經枝繁葉茂,朵朵漂亮的花穿雜其中,很是美麗。籬笆院中有一位佝僂著身子的老婦人正在洗衣服,他身上穿著的衣服有很多塊補丁,不知道縫縫補補了多少次,正是晨啟的祖母。
見到晨啟歸來,祖母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抱著年幼的晨啟,久久不願放手。這一年多不見,祖母很是擔心。
隻是出來迎接的隻有祖母,未見著祖父,平時祖父和祖母總是在一起,很少分開,這讓晨啟心中充滿了疑惑。晨啟詢問祖母,卻得知祖父已經病倒,正躺在屋內。
屋內的祖父見到晨啟歸來,隻是說了句:“你回來了。”聲音虛弱的不成樣子!他將晨啟換到床邊,用手摸了又摸晨啟的臉,然後欣慰的笑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祖父指了指床頭的一個小罐子,示意晨啟去拿,小罐子中放的是一些冰糖。晨啟走過去看了看,停了下來,這糖已經放了有些時間,散發出黴味,晨啟並不想吃。
祖母說道,“你祖父一直舍不得吃,就是為了等你回來留給你。”晨啟勉為其難的咽下了一顆,甜味還是不變,隻是確實有些難吃。
祖父於三個月前病倒,這一病便再也起不來了,家中的大小事務都由祖母收拾。晨啟有些愧疚,是不是自己的離開帶給了祖父太大的衝擊,從而身體垮掉了。
“祖父,你這是為什麽成了這樣”其心中很不是滋味,一回到家祖父便病倒了。
“唉!年紀大了,歲月不饒人啊!”
“當初你被帶走時,那神秘的聲音曾與我交談過,也告訴我不要擔心,隻需等待便可。我也依照他的話等待著,一直到幾個月前。我的身體撐不住,在農田中倒了下來。從此以後,什麽事都需要你祖母的照顧。我今年已經80歲了,什麽時候離去也不奇怪。”
一口氣說這麽多話對於祖父來說似乎有些辛苦,說完便不停的咳嗽起來。祖母趕忙走過來,拍著祖父的胸口幫他順氣。
晨啟點了點頭,祖父確實是太老了,什麽時候離去也不稀奇。
祖母從小櫃子中翻出來一件衣服交給晨啟,“這是半年前你祖父身體還好的時候,去集市上買來的,就是為了等你回來給你。但沒想到這一年多你沒怎麽長高,所以衣服實在是大了一些。”
晨啟感動的收下,偶爾也穿上這件衣服,雖然大了些,滑稽了些,這畢竟是祖父的一番心意。
晨啟的日常仿佛再次回到正軌,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練習仙術。陵墓中的一行使得他的仙術突飛猛進,現在他已成為學堂同輩中最厲害的仙術師,就連女老師也對他讚歎不已!
轉眼之間又過去了一個多月。晨啟忽然在後半夜被叫醒,家中的祖母正穿著白衣,頭上戴著白布,在一旁燒著黃紙。家中還多了一個人,是平時晨啟都沒怎麽見過的二姑,二姑嫁到隔壁的一個村子,平時基本不和晨啟他們見麵,今天卻來到了這裏。
醒來的晨啟還不懂是怎麽回事,隻是看著屋中的氣氛好像有些壓抑,屋中的祖父好像睡著了一般,毫無動靜。
晨啟被祖母強行戴上了一塊白布,看起來有些奇怪。隨後晨啟才得知,祖父在這天夜裏已經駕鶴西去,也終於要從病床上解脫,前往另一個世界了。
晨啟心中不是滋味,祖父平時雖然對他嚴厲,但也很疼愛他,祖父的離去對他來說無疑是一件辛酸的事情。
祖父一直在堂廳“躺了”三天才下葬。期間總有不少晨啟不認識的人前來看望祖父,有的哭的昏天黑地,有的在祖父跟前說著些不知所謂的話。但這些人無一例外的在外麵的宴席上高談闊論,麵容親切和藹。隻是晨啟從始至終一聲也沒哭過,甚至在祖父身前一句話也沒說過,隻是在這幾天的宴席中又瘦了好些。
從這以後,隻剩祖母與晨啟在這個家中相依為命。沒有了祖父,生活變得更加貧困。晨啟也穿上了祖父給他的那件衣服,學習仙術更加刻苦認真。
轉眼間,又是三年過去了。
今年晨啟已經十歲了,個子長高了不少,臉龐也變得濃眉大眼,有些英俊。但比起同齡人來說,還是有些瘦小。今年也是晨啟在仙術學院的第四年,若算上消失的那一年,便是第五年。那隨他一同回來的小狐狸也早已經被晨啟趕走了,害怕這一去又是多年,晨啟終究是沒有跟著小狐狸一起走。但小狐狸總是在那裏等著,晨啟又害怕它遇見危險,所以隻能狠下心來將它趕走。而君瑤仍和晨啟那般要好,仿佛彼此已經成了對方的不可或缺之人。
這一天,一封突如其來的信打破了家中的寧靜。這是從晨啟闊別多年的父母那寄來的。信上說,他們已經在長安城外的一個小鎮中落地生根,母親正和父親一起,他們再過不久便會來接晨啟同他們一起生活。
一別多年,父親和母親終究走到了一起。晨啟很高興,父母終於又要回來了!隻是家中還有年邁的祖母,這可如何是好晨啟用詢問的眼神看著祖母,祖母也勸說晨啟和父母一起走,說自己年紀太大,已經照顧不了他了。晨啟走後,祖母將會由二姑撫養,安享晚年。
沒想到,這一等,又是幾個月,從接到父母的來信到父母來次,又是一段很長的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