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邊境賊情
字數:4729 加入書籤
聽到蔣師仁詢問自己盜賊團的具體情況,拉金德拉不禁老臉一紅,他常年在泥婆羅國王城內陪伴國王納倫德拉左右,最近幾年,年齡大了,也很少出去王城,對國家大事基本都是從各地匯報到王城的文書中看到基本情況。最近這段時間,天竺國的盜賊越境劫掠事件時有發生,他雖然憂心忡忡,一來他是泥婆羅國百官之首,基本都是和國王商議大政方針,對具體執行的一些細節確實過問不是很多,所以對盜賊團的情況,他除了在文書中略知大概,具體這盜賊團的規模大小和是否同一個團夥,這些具體情報,他倒是沒有太過留意。
但是如果承認自己對盜賊團的情況的所知不多的話,拉金德拉卻也實在說不出口。拉金德拉不清楚具體情況,不代表其他不知道,拉金德拉在泥婆羅國為相多年,雖然不負責軍事這塊,但是負責軍事的將領他卻是非常熟悉的。
想到這裏,拉金德拉對蔣師仁誠懇地道:“副使所言甚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盜賊劫掠我國邊境,老夫也是從邊境各地報告文書中知道此事,也從王城派出了將軍山塔努前去邊境地區了解具體情況。目前盜賊團規模確切人數雖然尚不太清楚,但是這幾起劫掠事件中,據當事人報告盜賊人數時多時少,有時三五十人,有時卻也有二三百人,他們來去如風,劫掠到人口財貨就呼嘯而去到中天竺躲避。我泥婆羅大軍卻也不好越境追擊,這些盜賊團到底有多少人卻也不甚清楚。算算日子,再過兩天,我王派往邊境地區了解事情詳情的山塔努將軍,應該就可以返回王城,到時候我再帶山塔努將軍同來驛館,向貴使詳細匯報盜賊團情況,您看如何?這幾天就麻煩貴使先暫住驛館,耽誤了貴使行程,還望恕罪!”
說罷,拉金德拉看看了門外的天色,又說道:“這天色眼看也不早了,貴使一路鞍馬勞頓,今晚也早點休息,我就先行告辭。”說罷,起身站起,向王玄策和蔣師仁施禮告別。
“丞相大人為國是日夜操勞,也要注意保重身體,早點休息。這次出使貴國,我特意為丞相大人準備了上好絲綢兩匹、我大唐最好的瓷器唐三彩兩套,懇請丞相大人笑納。以後還希望和丞相大人多加親近。”見拉金德拉要告辭離開,王玄策連忙向拉金德拉說道。
拉金德拉本來沒想到大唐使團居然還單獨為自己準備了一份禮物,雖然他在泥婆羅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家中也頗為富裕,但是大唐的絲綢和瓷器,在泥婆羅乃至整個天竺都稀缺萬分,俗話說物依稀為貴,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得到。聞聽王玄策一下子就送自己兩匹絲綢和兩套珍貴的唐三彩瓷器,也不由得連聲道謝。
王玄策、蔣師仁和辯機和尚站起來,將拉金德拉送出驛館大門,然後三人又返回驛館內。王玄策對辯機和尚道:“法師陪使團一路西行,也萬分辛苦,今晚也請法師好好休息。”
辯機和尚是個冰雪聰明之人,知道王玄策、蔣師仁和剛才泥婆羅國丞相拉金德拉交流了不少信息,特別是得知有盜賊團阻礙前往天竺的邊境道路,兩人等下也必有一番商議,也就頗為知趣地告退道:“小僧受師傅之命,隨大人西行天竺,一方麵是替師傅拜見戒日王,以慰師傅和戒日王多年情誼;另外小僧自從跟隨師傅以來,蒙師傅重視,得師傅傳我佛**,更親耳聽師傅口述,小僧有幸記錄《大唐西域記》一書,小僧在記錄師傅所言之時,也發下宏願,此生一定要像師傅一樣,親自西行天竺一趟,拜見佛祖佛誕之地。這次小僧有機會跟隨大人前來天竺,也圓了小僧發的誓願。小僧對大人隻有感激之情,何談辛苦二字?”說罷,雙手合十,向王玄策、蔣師仁施禮離開,回到驛館內自己的臥房休息。
王玄策也是佛教信徒,雖然沒有出家,但是平日裏也頗為禮佛敬佛。見辯機和尚如此說法,對蔣師仁正色道:“二弟,前有玄奘大師不辭萬苦孤身西行天竺取經,今又有辯機和尚再次來天竺禮佛,我佛有知,一定佛心甚慰。相信佛教在我大唐一定可以發揚廣大。上次為兄出使天竺,因行程緊急,尚未來得及到釋迦牟尼佛祖的佛誕地藍毗尼參拜禮佛,這次無論如何都要去藍比尼禮拜我佛。”說罷,也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停了下,又對蔣師仁道:“對了,二弟,你先不忙休息,且隨我到房間內商議一下行程事宜。”
王玄策、蔣師仁又回到王玄策的臥房內,早有驛館內的女侍把房間內燈燭點亮,奉上茶水、點心和水果之後,恭敬後退出門。王玄策喝了口茶,正準備說話,忽然看到李威探頭探腦地走了進來,臉上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大哥和二哥在聊事呀!”李威看著王玄策和蔣師仁,討好地笑道。
“剛送走泥婆羅國的拉金德拉丞相,我正準備和你二哥商議下接下來的一些行程安排事宜。”王玄策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那,大哥和二哥要是有大事商議的話,我就不打擾了。”說罷,李威從盤子裏,捏起一塊菠蘿,放進口中。“這泥婆羅的水果真是不錯。”李威不住稱讚道,說這,又捏著幾塊水果,丟進口中。
李威雖然說著不打擾的話,可是腳步卻停在屋內,怎麽都不往外挪動。一邊吃水果,一邊看著蔣師仁,對著蔣師仁討好地笑。
“有什麽話就直說,別扭扭捏捏的。”蔣師仁向李威沉聲說道。
李威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就是害怕蔣師仁,雖然蔣師仁比李威僅僅隻大了一歲,但是蔣師仁在安西軍中一貫治軍甚嚴,要求嚴格,而且每逢戰事,悍不畏死,處理事情又冷靜多謀,在安西軍中獲得很多士卒的敬重。就算沒有結拜之前,李威對這個比自己僅大一歲的蔣師仁也是服服帖帖,尊敬無比。
“有個事,我想求二哥。”李威頗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什麽事,你就直說,我們既然結拜為兄弟,自當坦誠相待。”蔣師仁說道。
“是這樣,二哥,今天泥婆羅國的國王贈送給您的那株百年雪蓮,二哥,您能送給我嗎?”李威咽了咽吐沫,有些艱難地說道。今天從泥婆羅王宮內參加泥婆羅國王納倫德拉為迎接大唐使團安排的接風宴席後,李威回到驛館,聽驛館內的官員也在議論這株雪蓮的事情,李威好奇地和驛館內的官員聊了下,這才知道這株雪蓮功效神異,居然能夠把僅有一口氣的人給救活,就不由得動了心思。
“我當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原來你想要這株雪蓮呀!自家兄弟,不就是一株雪蓮嘛,有什麽不好意思的!我這就去房間內拿過來給你。”說罷,蔣師仁問也不問李威為什麽要這株雪蓮,徑直去房間內取納倫德拉王贈送給自己的那株雪蓮。
蔣師仁取過裝這雪蓮的木盒,回到王玄策的房間。這株雪蓮存放在一個精美的木盒之中,安安靜靜地躺在木盒中黃色絲綢之上,雖然從喜馬拉雅山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被摘下幾十年,仍然晶瑩如玉,打開木盒一股撲鼻的香氣頓時充滿了整個房間。蔣師仁隻看了一眼,確認無誤,就蓋上木盒,把那株很多人視為珍寶的雪蓮順手遞送給了旁邊的李威。
“多謝二哥!多謝二哥!”拿到雪蓮後的李威大喜過望,忙不迭地連聲向蔣師仁道謝,接過雪蓮,一溜煙地就跑了出去。
“三弟要這株雪蓮幹嘛?”王玄策有些奇怪,低聲問蔣師仁。
“我也沒問三弟,想來自有他的用處。既然三弟沒說,我也不好多問。不過三弟既然開口,我自無不允的道理。別說是一株雪蓮,就是十株百株,和我們兄弟情誼相比,也比不上你我兄弟情誼之萬一。再說,前段時間,大哥不也把文成公主賜給你的佛珠,轉增給小弟,有大哥珠玉在前,小弟豈能落後呀。”蔣師仁隨意說道,似乎根本沒有把這株能夠救人一命的雪蓮放在心上。
“二弟真乃豪爽重誼之士,視金錢如糞土,這麽貴重的雪蓮,轉手就送了人,我能和二弟結拜為兄弟,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王玄策對蔣師仁點頭稱讚道。
“大哥您太誇獎我了,讓小弟實在汗顏。能夠與您和三弟結拜為兄弟,才是小弟的福氣。”蔣師仁對王玄策誠懇地道。
說罷,兩人相視一笑,兄弟情誼,盡在不言之中。
自從拉金德拉那裏得知泥婆羅和中天竺邊境近期不斷有盜賊團入境劫掠一事,王玄策就在不停思考對策,此時就王玄策和蔣師仁二人,王玄策禁不住要問問蔣師仁的意見和想法。
此次大唐使團出使吐蕃、泥婆羅和中天竺各國,所帶禮物雖然重量不是很重,但是其價值卻也極高,主要禮物以上等絲綢為主,還有一些珍貴的瓷器。
其中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由玄奘大師會同三十餘名道士一起翻譯成天竺文的老子《道德經》以及由畫家大師閻立本所繪老子西出函穀像,這可是無價之寶。更不用說使團行禮中還有吐蕃讚普鬆讚幹布回贈給大唐的一些珍貴禮物,雖說吐蕃的回禮中一些不便攜帶的禮物,使團都暫時存放在邏些大昭寺內,但是吐蕃讚蒲鬆讚幹布給大唐太宗皇帝的國書及文成公主寫給大唐親人的書信卻一直由王玄策隨身攜帶。這些物品遠遠要比使團所攜帶的絲綢和瓷器更重要,王玄策就算拚了自己這條性命不要,也萬萬不敢讓這些東西有所損毀。
聽到拉金德拉說,近段時間泥婆羅國前往中天竺的邊境之地盜賊四起,有些劫掠事件中,盜賊人數為數還不少,有兩三百之眾。自己使團隨行護衛騎士雖然說都是百裏挑一的精銳之師,但是畢竟人數隻有三十人,萬一遇到幾百盜賊,使團眾人人身安全和所攜帶國書、禮物和其餘東西萬一有什麽不測,那自己可就萬死難辭其咎了。
想到這裏,王玄策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向蔣師仁問道:“二弟,剛才和這泥婆羅國丞相拉金德拉交流時候,你也在現場,你覺得這泥婆羅和中天竺邊境盜賊團劫掠一事,我們使團要如何應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