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佛誕聖地

字數:4501   加入書籤

A+A-


    瑪納卡瑪納神廟坐落在泥婆羅國加德滿都穀地西北廓爾喀地區。瑪納卡瑪納神廟是一座多層的古塔,以喜馬拉雅大雪山為背景,風光非常漂亮,而且神廟擁有悠久的曆史,是泥婆羅國中部山區最重要的廟宇之一。

    瑪納卡瑪納(manakamana),在尼語中,mana表心,kamana表願望,manakaman,就是實現心中願望的地方,這裏是泥婆羅最神聖的巴格沃蒂女神廟,她有讓願望成真的力量。平時就有數不清的朝拜者蜂擁至此,今天泥婆羅國王納倫德拉親自帶領文武大臣來到這裏,這裏更是人山人海。

    泥婆羅國王帶領眾多朝聖者隊伍,排著長長的隊伍,在山間小路艱難行進。山路崎嶇狹窄,山風呼嘯,但是泥婆羅朝聖隊伍卻安安靜靜、整整齊齊,隻有婆羅門祭祀在低聲地念誦著經文。

    這些人不畏山路崎嶇,連夜上山,隻為在新年的第一天,能親自到神的家門前,獻上自己最誠摯的祝福和祈願家人健康平安。

    夜已深,星空下,山腳處,傳來陣陣似有似無的歌聲。沒有資格跟隨國王上山朝聖的人群在山腳下燃起熊熊篝火,載歌載舞,慶祝泥婆羅國新年的到來。

    篝火旁邊,還有人不斷把錢幣扔進火堆。泥婆羅國錢幣和大唐錢幣一樣都是銅鑄,不過不像大唐錢幣一樣是外圓內方,中間有孔,方便用繩子穿起攜帶。泥婆羅國錢幣也是圓形,不過中間沒孔,一麵是婆羅門教濕婆大神像,一麵是牛的形象。

    新年慶典後,如果能從篝火的灰燼中扒出別人扔的硬幣,就可以直接帶走,據說這錢幣可以為自己一年都帶來好運。

    在眾人的應和中,一位老者唱著一首不知名的泥婆羅民歌。他的歌聲,曠古悠遠,在夜空中格外清晰,十分動人。同一片天空下,有人歡聚,有人歌唱,有人分別,有人謀劃,蔣師仁不由得讚歎道:這世界真大,也真奇妙。

    山頂上,瑪納卡瑪納神廟廣場上早已經點燃了上千盞油燈,遠遠望去就像上千顆落入人間的星星,在人間傳播著神靈的光輝和榮耀。

    到了清晨,太陽普照在山頂,瑪納卡瑪納神廟在東升的朝陽照射下,更顯得莊嚴肅穆。

    山上是藍天白雲,山下卻起了濃濃的霧。大唐使團昨晚在神廟山腳下的驛站內休息了一晚,在天一放亮,就繼續啟程前往泥婆羅國和中天竺交界的佛誕聖地藍毗尼。

    趁著濃霧,山塔努將軍也帶領著一千精銳騎兵,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瑪納卡瑪納神廟山腳下的宿營地,跟隨在大唐使團身後,保持著十幾裏的距離,迅速前往藍毗尼方向挺進。

    從瑪納卡瑪納神廟到藍毗尼,約兩百多裏路程。王玄策、蔣師仁等大唐使團在泥婆羅國換了兩輛馬車用來裝載使團行李和禮物,所以這段行程和當時翻越喜馬拉雅大雪山的時候相比,可是輕鬆了許多,行程也快了許多。

    蔣師仁按照山塔努送給他的天竺各國地圖上標注的線路,順利走了兩天,終於接近了泥婆羅國和中天竺交界地帶藍毗尼。

    兩天後的下午,使團隊伍已經到佛誕聖地藍毗尼郊外,距離藍毗尼佛寺隻有不到十裏的路程。藍毗尼作為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佛教徒心目中最重要的聖地。王玄策和辯機和尚作為虔誠的佛教徒,路過佛誕之地,當然要去參拜禮佛。

    此刻正是下午時分,天竺半島四月初的氣溫已經很高了,一路風塵仆仆,又被來自印度洋的熱風吹的眾人頗為困頓。王玄策坐在馬車上,正在打著盹。

    而作為軍事長官的蔣師仁,要全權負責使團的安全,所以雖然仍然在泥婆羅國國境之內,後麵不遠處還有泥婆羅國一千精騎在後麵,蔣師仁仍然不敢放鬆警惕,騎在馬上,遠遠地眺望著前方的藍毗尼,突然發現三道粗黑的濃煙出現在藍毗尼寺廟方向,隱隱約約中還聽到傳來兵器格鬥的廝殺聲。

    蔣師仁頓時一驚,暗道不好,難道前方有敵人埋伏?蔣師仁連忙喝止使團隊伍,讓大家小心謹慎。蔣師仁命令隨行三十名騎兵精銳把弓箭上弦,橫刀出鞘,小心戒備四周。

    隨行的這三十名騎兵果然不虧是大唐安西軍中的精銳,雖然事發突然,但是迅速把行軍的一字長蛇陣隊形換成防守的圓形陣,圍攏住使團的兩輛馬車。

    王玄策此時已經被使團隊伍的動靜給驚醒,也看到了藍毗尼方向的黑煙,把蔣師仁叫到身邊詢問情況,蔣師仁沉聲道:“暫時還不明敵情,我這就帶人去前方打探情況。”又把李威叫到身邊,把三十名騎兵分為兩隊,自己帶領一隊去前方打探敵情,讓李威帶領另外一半人馬守住使團車輛。

    蔣師仁怕遇到天竺或泥婆羅人,自己不懂天竺語言,無法溝通,就把辯機和尚也帶上。蔣師仁和辯機和尚帶領十五名騎士,迅速奔向藍毗尼寺廟方向,隨著距離的縮短,聽到傳來的喊殺聲約大。翻過一座小山坡,藍毗尼寺廟出現在眼前,蔣師仁下令手下約束住馬匹,停在山坡上先觀察下情況。

    隻見約五百多人,頭帶黑色麵巾,身穿黑色長袍的騎兵團團圍住藍毗尼寺廟,不停地向藍毗尼寺廟院牆上站著幾十名護院僧兵射箭。不時有護院僧兵慘叫著掉在圍牆下,不幸落入外牆外的僧兵隨即就被黑色騎兵一擁而上,砍下腦袋,並把僧兵的腦袋擺放在寺廟大門處,壘在一起,做成人頭塔。

    三道粗黑的濃煙,正是從寺廟內飄來,想來是寺廟的僧侶們發現敵人太多,抵擋不住,燃放黑煙向附近的人示警求救。雖然這些僧侶也不知道附近有沒有人來救援自己,但是畢竟也聊勝於無。

    圍牆外一個同樣臉蒙黑巾、身穿黑袍、身材魁梧的大漢,正在用天竺語不停地向寺廟院牆上的僧兵喊話,蔣師仁剛才擔心遇到天竺人,已經把辯機和尚帶在身邊。此刻蔣師仁轉頭向辯機和尚問道:“和尚,這人在說什麽?”

    辯機和尚臉色有些發白,不過說話還是頗為利索,連忙回答道:“稟將軍,這人說讓護院僧兵趕緊放下武器,馬上投降,可饒他們不死。不然一旦他們打開寺院大門,攻進寺院後,雞犬不留、全部殺光!”

    辯機和尚說罷,看了看蔣師仁的臉色,有些擔心地道:“將軍,敵人十分凶殘、數量又是我方十倍以上,您看我們是不是匯合後方山塔努將軍大部隊後再過來?”

    蔣師仁沒有回答辯機和尚,隻是揮手叫過一名騎兵,讓其迅速回到使團隊伍,告知王玄策敵人情況,先把使團停在那邊,不要過來。並讓騎兵通知李威去後方找山塔努將軍的大部隊,讓山塔努將軍迅速率軍趕來支援。

    山塔努將軍的一千大軍和大唐使團保持著二十裏左右的距離,如果快馬加鞭過來,應該半個時辰左右就可以趕過來支援。

    這時,隻見圍牆外的盜賊們已經把寺廟旁邊的一棵大樹砍倒,在那個貌似頭領的大漢的指揮下,幾十名盜賊一擁而上,把大樹一人粗的樹幹團團抱起,用樹幹向寺廟大門撞去。

    寺廟大門在大樹樹幹的衝擊下,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寺廟大門頓時塵土飛揚,好在這大門頗為結實,居然抵擋住了這次衝擊。寺廟院牆上的護院僧兵,拚命向抱著樹幹衝擊大門的盜賊們射箭,以阻止盜賊們繼續用樹幹衝擊寺廟大門。

    不過護院僧兵數量實在太少,也許箭矢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從院牆上射下來的箭隻有稀稀拉拉的十幾支,被黑衣盜賊們用盾格擋、用刀揮舞著,除了有兩個盜賊受傷,居然沒有一個盜賊被射中要害死亡。

    蔣師仁數了數,護院僧兵隻有不到五十多人了。而寺廟院牆外的黑衣盜賊還有四五百之多,足足是護院僧兵的十倍。這樣下去,不用幾下,這寺廟大門就要被盜賊們攻破,更不用說堅持半個時辰了。

    蔣師仁決定不再等山塔努大軍到來,否則這寺廟大門一旦被攻破,寺廟內僧侶被屠殺不說,估計這佛誕聖地藍毗尼寺廟也會被盜賊掠奪一空,更可怕的是盜賊如果放火燒寺,則這千年佛誕之地必將遭遇空前浩劫。

    蔣師仁對手下十五名騎兵下令,準備以弓箭攻擊這群黑衣盜賊,吸引敵人注意,減緩敵人攻打寺廟的壓力。

    敵方人多勢眾,也都是騎兵,如果對攻砍殺,自己這方肯定不占優勢。如今之策,隻能以弓箭射殺敵人,吸引一部分敵人注意,讓敵人暫緩攻打寺廟,以便讓寺廟護院僧兵能夠堅持更長時間。

    想到這裏,蔣師仁命令手下騎兵緊緊跟隨自己以弓箭射殺敵人,盡量避免和敵人短兵相接。大唐騎兵全部身穿明光鎧,明光鎧在防禦弓箭方麵的能力是大唐所有盔甲之首,隻要不陷入敵人重圍,自己手下這十五名騎兵也未嚐不能給敵人造成一定的殺傷。

    蔣師仁率領騎兵從山坡上向坡下的黑衣盜賊開始衝鋒,借助山坡的坡度給馬匹加速,沿著盜賊外圍,畫出一個漂亮的弧線。這時候,圍攻寺廟的黑衣盜賊也發現了蔣師仁這一小隊人馬,哪個指揮的黑衣大漢下令分出五十多名騎兵,向蔣師仁他們這隊騎兵衝鋒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