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飛鴿傳書

字數:3049   加入書籤

A+A-


    “郡王,出大事情了!”

    兩個人一見麵,溫正陽頭一句話,就把清河郡王張俊給嚇了一跳,“出什麽事了?不要慌,你慢慢講,天塌不下來!”張俊到底是經多見廣,吃了一驚之後迅速鎮定下來。

    “是張憲!有人要對張憲不利!”溫正陽就把今天朝廷裏頭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對張俊講說了一遍。

    張俊聽著聽著眉頭就皺了起來,到最後不由得火往上撞,“哼!都是一群鼠目寸光之輩!他們難道就不知道張憲北征對我朝意味著什麽嗎?太祖開創的江山,靖康之變損失大半!”

    “現在好不容易出了個張憲,看到一些收複失地的希望,他們就準備自毀長城,自斷臂膀!這群隻知道朝堂內鬥之徒!這次我豈能再讓你們如意?來人,去請恩平郡王,就說小王我有要事相商!”

    這回恩平郡王來的比以往哪回都快。趙璩也有自己的內線,他也聽說了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兩位郡王一見麵,關上門就開始商量應對之策。上一回沒注意,張憲的家眷差點兒出了事,這一次,他們倆豈能再出紕漏?

    倆人商量的結果就是讓張憲家裏的那幾個女人分成兩批,慶陽公主帶幾個人搬到恩平郡王府去暫住,侯爵夫人嶽銀瓶和張繡娘以及剩下的人搬到他的清河郡王府暫住。兩個郡王一人保護一半,免得有人突然對張憲的家眷下手!

    同時,張俊寫封信,把朝廷裏頭發生的這些事全部講明白。用飛鴿傳書,快速的通報給張憲!讓張憲來之前就做好準備,省的回朝之後措手不及!

    信鴿傳書,絕對不是張憲首創的。據史書記載,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曾經養信鴿傳遞家書。張浚部將曲端也曾經用信鴿在軍中傳遞訊息。張憲隻不過是把信鴿和養鴿人單獨編成了一支部隊而已。

    作為清河郡王張俊來說,家裏養信鴿並不是稀罕事。張憲率軍北伐之前,和張俊互換幾隻信鴿以便有事能夠及時聯係也是應有之意。

    信鴿,帶著張俊的信展翅北飛。鴿子在天上飛行的速度,當然要比人在地下走快得多。據說有良種信鴿一天能飛上千公裏。從臨安到洛陽的距離基本上也就是一千公裏左右,張俊放出去的信鴿縱然達不到一天能飛千公裏,兩天時間足夠了吧?

    實際情況是,信鴿落到張憲眼前的時候,離臨安的朝堂爭吵僅僅才過去了一天半。這時候,張憲還沒啟程呢。

    看這隻灰色的小精靈在自己眼前咕咕的叫著,小巧的腦袋左看右看,張憲把手掌伸開,鴿子撲棱著翅膀落到了手掌上。張憲仔細一看,鴿子的一隻小腿上綁著個小小的竹管。他把竹管取下來,從裏頭抽出一個小紙條,展開。

    看完了,張憲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我說好好的,趙構怎麽讓我班師回朝呢?原來還是秦檜這老賊從中搗亂!也許趙構在裏頭的作用也不小,不過張憲既然不想推翻大宋自己當皇帝,他就不能對皇帝發難。

    至於說發動政變,把趙構從皇帝寶座上攆下來,再換上個新皇帝,張憲不是沒考慮過。和他關係好的皇族人隻有一個恩平郡王趙璩,問題是他要支持趙璩上位的話,太子趙昚怎麽辦?他把太子也廢了?

    太子趙昚作為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他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班子,這個班子就是為了將來他繼承皇位用的。趙璩當然也有一套班子,他的班子是為了做一位富貴閑王準備的。

    如果非要把趙璩推上皇位的話,他能不能坐穩那個位置?真到那一天的話,恐怕張憲在相當一段時間之內都得待在臨安幫助趙璩穩定皇權了。

    然而,張憲的誌向卻並不在此,他喜歡的是縱橫沙場、是在戰場上和敵人鬥智鬥勇!讓他留到京城幾年甚至十幾年,整天在一幫大臣和皇帝之間勾心鬥角,張憲還真不願意幹。

    這些事情想多了,腦子都是亂的。張憲把李若虛、牛皋叫到一起,商量他該采取什麽樣的形式班師回朝?是把整個北路軍都帶回去,把長安、洛陽都讓出去呢?還是說他隻帶少量快速部隊回去?

    這問題還用討論嗎?無論是李若虛還是牛皋,全都讚成張憲帶領一支精銳部隊會臨安。誰也不讚成他把整個北路軍都帶回去。更不用說把已經取得的長安、洛陽重新讓給金兵了。那樣就是犯罪,是對陝西河南兩省百姓的犯罪!

    說到這裏問題就來了,快速反應部隊從哪兒派呢?以前張憲還有個第五軍,結果他的第五軍沒有被金兀術的大軍打敗,卻被田師中輕而易舉給搞垮了。

    第五軍不用考慮,第一軍是牛皋的主力部隊,需要留守洛陽。現在張憲能帶著的也就是騎兵團、空軍師、警衛營、軍士營,情報局的兩個處、偵查總隊直屬隊這些部隊了。

    算一算,這些部隊湊到一起人也不少,差不多得有四五千人了。這些部隊原本離得也不遠,張憲把幾位指揮官叫到一起開了個短會,大家夥兒立刻回去收拾行裝、整頓部隊,準備出發。

    這是臨走之前的早晨,張憲披掛整齊,走到馬跟前,檢查了一遍馬鞍馬蹬轡頭,確定一切安好正打算翻身上馬,牛皋突然興衝衝從外麵闖了進來。

    “張憲,梁興回來了!”

    張憲一走神,一腳踩空差點兒沒摔到地下。幸虧關鍵時刻他抱住了馬鞍子,這才沒摔倒。不過,張憲卻並沒有責怪牛皋,他立刻追問:“人呢?梁興在哪裏?”

    “梁小哥就在外頭,他馬上進來。”

    就高話音剛落,就聽見外麵有人朗聲叫到:“大帥可在此處?梁興前來報到了!”噔噔噔腳步聲響,從大門口走進來一個人。見此人三十幾歲的年紀、身材魁梧、兩眼放光。這正是忠義保社總瓢把子、靖國軍新五軍軍長梁興!

    “梁興!我可看見你了!”張憲過去一把拉住了梁興的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