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研發小組
字數:5022 加入書籤
辛亥革命時期,武漢三鎮倒真形成了,“坐地擁兵,天下有”的格局,革命軍占領武漢三鎮不久,滿清就果真滅亡了。
“爭霸天下”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三年後中日大決戰,才是劉鄖真正擔心的問題,鋼鐵可是一個現代國家的骨骼,1937年華夏的鋼鐵總產量,不過幾十萬噸,日本卻高達950萬噸,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如,至於武器生產和軍隊訓練,更加相去甚遠了。
也不知南京政府吹噓的“黃金十年”,是怎麽黃金起來的,比起1911年的鋼鐵產量,毫不占優勢,簡直就是白活了,難怪小鬼子要打上門來,劉鄖很想親自問問孔財神,莫非全靠什麽中美銀本位製,導致華夏貨幣升值,形成了如今一片繁榮的假象。
理論上來講,劉鄖手上的螞蟻機器人,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一年可以生產幾萬噸鋼鐵,嗯,目前還是10級,若能升到100級,誰說比日本的鋼鐵少,然而究竟如何升級,他一時也沒什麽頭緒,難道去找長孫明月,要一塊隕石,好像也不靠譜。
漢陽兵工廠緊鄰鋼鐵廠,30年代的漢江上,還無大橋聯通,主要是靠渡船交通,劉鄖與龐太師下了船後,沒走幾步,就到了國民革命軍漢陽兵工廠,門口還有衛兵把守,閑雜人等不得輕易出入。
龐學忠抖抖索索的拿出證件,衛兵還沒看完就驚喜的說道,秦國洞長官靜候各位已久,一個電話過去,很快就有一個年青人跑來,立刻帶著龐劉二人,去了秦廠長的辦公室。
倆人剛踏進辦公室,秦少將就哈哈大笑,分別拉住劉鄖與龐學忠,久久不放,很高興的說道,“謝天謝地,你們終於來了”。
龐學忠與劉鄖都有些受寵若驚,甚至忘了回禮,秦國洞也察覺自己失態了,連忙要倆人坐下,一邊吩咐先前的年青人,錢秘書,打電話通知德國專家過來開會,一邊親自給龐劉倆人倒茶水。
劉鄖實在搶不過老上司,隻好享受少將廠長的熱情服務,秦國洞似乎真的很高興,問起話來竟不歇氣,諸如劉龐二人怎麽來的,現在住在哪裏,今後有什麽打算,這裏的生活習不習慣等等。
搞得龐劉兩人頭大的時候,洋專家與土專家已經都到了,經秦廠長介紹,德國鋼材專家李·漢斯,德國機械專家馮·施諾德,以及本土火炮專家胡佑兵,本土汽車專家張斯理。
李·漢斯其實是煉鋼顧問,由漢陽鋼鐵廠所聘,由於漢陽兵工廠的廢品率,一直是居高不下,最後被專家組鑒定為,鋼材質量不合格,所以兵工廠的領導小組,才專門請他兼任兵工廠的顧問。
馮·施諾德是真正的兵工專家,曾在德國毛瑟兵工廠供職,是協助華夏仿製德製1924式毛瑟步槍,也就是現在的中正式步槍,順便維修兵工廠的各類機械,因此是個難得的多麵手,而且對於汽車坦克也有所涉獵,倒令劉鄖多看他了幾眼。
至於胡佑兵,就不說那麽多了,隻說此人正肩負漢陽兵工廠122mm口徑,與240mm口徑的火炮仿製任務,就知道他有多牛了。
張斯理據說是張之洞的後人,可也不是吃白飯的,在大江南北亂跑的外國小車中,有四分之一,就是此人在兵工廠秘密仿製的,而且曾受南京委托,成功仿製過“雷諾”ft-17坦克。
人員到齊後,秦少將嚴令其他人回避,根據南京軍委的命令,宣布成立“中德聯合研發小組”,組長秦少將自己,副組長馮·施諾德,總工程師劉鄖,槍炮工程師胡佑兵,材料工程師李·漢斯,特殊車輛工程師張斯理,以及川西縣兵工廠籌備主任龐學忠,一共七人。
預研新型發動機,是研發小組的第一個議題,先根據德國方麵的研製要求,微調新型坦克的數據,再由劉鄖匯總後通報給大家。
會議最後統一決定,由劉鄖、張斯理和德國專家,專門負責預研發動機,胡佑兵預研75mm、88mm坦克炮,龐學忠將挑選部分兵工專家,去川西縣為新的兵工廠選址,秦少將為總調度人。
略略看完具體數據後,兩位德國專家對新型坦克的研發,一再表示質疑,對於預研發動機的800馬力要求,也被看成是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倆個土專家倒是無所謂,迷信洋人萬能的秦少將,卻有些如坐針氈,頻頻的看向劉鄖,希望他能說點什麽。
本想低調再低調的劉鄖,也不得不站出來了,清了清嗓子,露出一副迷人的微笑,“各位都是前輩,關於專業方麵的問題,應該不用我來累敘,我先說說目前各個國家的坦克研製現狀”。
首先盯上倆個德國專家,劉鄖一針見血的說道,“貴國的1號坦克,已在今年的9月量產,實際上是一款裝甲車,2號坦克已經有了樣車,但是故障重重,根本無法按時定型”。
不顧德國專家一副見了鬼的眼神,劉鄖聳了聳肩,繼續他的打擊樂趣,“放心,貴國已經打算降低標準了,重量將定在8噸左右,動力180馬力以下,炮火口徑30mm以下,預計明年就會量產”。
“至於3號的戰鬥坦克,與4號的支援坦克,目前隻搞出了底盤,諸如動力、裝甲和火力之類,根本還在黑暗中摸索,嗯,各種性能參數,也就比我們這款低了一點點”。
哼哼,現在所研製的這款坦克,正是借鑒了未來的5號與6號坦克,性能參數麽,哪裏隻會低了一點點,劉鄖微笑的想到,於是繼續透露其他國家機密,“今年真是一個坦克研發的高潮期”。
秦國洞看見德國專家,被劉鄖打擊得目瞪口呆、一臉蒼白,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興奮感,張斯理與胡佑兵有點隔行,反倒沒那麽大的衝擊,對前沿研究的趣味性,超過了學術性。
龐學忠更好,對於專業技術反正一竅不通,一副老神在在的喝茶,反倒是令其他幾個組員,有點高深莫測,頻頻給予關注。
“蘇俄也是今年,定下了新型坦克的研發計劃,代號t34,具體內容不明,發動機要求700馬力,重量40噸,火炮口徑85mm”。
劉鄖這廝不愧是學文的,很狡猾的將敵人的坦克參數誇大,反正大家都是搞預研而已,性能定高一些,實際的可操作性,以及可回環的餘地就大一些,這也是古今中外軍工設計界的潛規則。
“美國今年也有類似的提案,隻是沒通過,但是據可靠情報,軍隊已經向某些私家公司,下達了預研m3與m4坦克的計劃,標準也要低一些,重量30噸,動力550馬力,炮火口徑75mm”。
反正各個國家的坦克預研,本就是一件秘密任務,劉鄖當然也不知道,他是根據二戰的優秀坦克,進行逆推的數據,因此這些半真半假的說法,就是美國與蘇俄的軍方,也弄不清個中的真假。
“法國早在歐戰末期,也就是1918年,就有了fcm-2c超重型坦克,重量70噸,有兩台250馬力的發動機,火炮口徑75mm,近年來一部分改進型,甚至已裝備了155mm火炮”。
劉鄖說到這裏時,特別強調了一下,“據我所知,這款坦克及其改進型,所采用的發動機,是源自於當年的德國,齊柏林飛艇發動機,這也是新型發動機研發的技術路線”。
此言一出,大家的腦袋都開始活泛起來了,甚至兩位德國專家也不在唱反調了,隻是苦苦的思考如何做出來。
“另外,法國人在1921年,就研製了一款步兵支援型坦克,采用了施奈德-雷諾公司的srb樣車,重15噸,動力180-250馬力,火炮75mm,因效果良好,1926年定型,1930-1931年兩次改進,重量達28噸,裝甲厚度40mm”。
“今年1934年,法國再次擬定新的研製計劃,代號charb1中型坦克,重量32噸,發動機300-350馬力,火炮口徑47-75mm,預計明年將會量產,計劃四年之內生產400-500輛”。
劉鄖的話還沒說完,倆個德國佬就渾身發抖,汗漿如雨,牙關不由自主的格格作響,德國的宿敵就是法國人,而且他們的元首希特勒,天天叫囂複仇,叫囂德意誌複興,舉世皆知德法必有一戰,而法國人卻有70噸坦克和32噸坦克,簡直膽都嚇破了。
看著這倆個德國貨的表現,其他組員都心領神會了,尤其秦少將也終於知道個中原委了,“中德聯合研發”還真是應運而生。
如果換做自己,最先進坦克不過幾噸,火炮口徑不過20-30mm,敵人卻有32-70噸,口徑75-155mm,多半也好不到哪裏去,大家在心有餘悸的同時,又暗暗慶幸小鬼子沒有法國那麽強大。
劉鄖也懶得理會這些人的想法,要將打擊事業進行到底,“英國在今年,也擬定了三個研製計劃,一是‘瑪蒂爾達’坦克的改進型,代號a12,重27噸,火炮口徑40-76mm,兩台190馬力發動機,裝甲正麵厚度104mm,堪稱防護之王,預計三年之內就會成功”。
“其次是a20計劃,坦克重量40噸,兩台350馬力發動機,火炮40-76mm,研發難度,不比我們現在這款坦克低”。
“最後一個,就是今明兩年的重點,a9巡洋坦克和a10步兵坦克”,劉鄖話音一轉,“這係列坦克,英國已經派人去蘇俄取經”。
“準備參考bt快速坦克,設計重量15-20噸,火炮口徑40-57mm,動力150-350馬力,已經開始量產,今明兩年預產400-500輛,預計三年之後,這些型號一旦成熟,就會直接生產上萬輛”。
由於文科生不是軍工專家,其實還是記錯了,1937年英國僅a13巡洋型,即“盟約者”坦克,生產了1771輛,1938年a15巡洋型,即“挑戰者”坦克,生產了5300輛。
與之同時,1938年的a10步兵型,即“瓦倫丁”輕型坦克,生產了8275輛,1938-1939年a12步兵型,即“瑪蒂爾達”2中型坦克,生產了2987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