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首戰告捷
字數:6815 加入書籤
飛熊戰機的升限,早超過了1萬米。
令日機機群真正絕望的,還是飛熊的爬升速度,每秒達到了15米,實在不像什麽重型戰機。
日軍轟炸機也很先進,還是新出爐的“九六式”陸上攻擊機。
該機是一款遠程陸基轟炸機,由日本三菱公司研發,采用全金屬單翼殼式結構,融合了很多的先進技術,1936年才正式裝備部隊,內部編號為g3m。
九六式陸攻,空重4.8噸,可裝載油料和彈藥2.8噸,最大航速為350公裏,理論航程4000公裏,升限為7500米,采用3葉定速螺旋槳,配備兩台星型發動機,聯合輸出1580馬力,卻有7名乘員。
這款九六式轟炸機,之所以敢向戰鬥機叫板,還是因為裝甲厚、火力強,不但裝備了四挺7.7毫米機槍,在機身後麵還裝了一門20毫米後射炮,因此除了機動性能差了些外,還真不怕一般的輕型戰機。
遇見飛熊戰機,九六式陸攻算是倒黴透了。
1937年全世界戰機,還是流行航空機槍的時代,比如英國戰機的7.7毫米係列,德國戰機的7.92毫米係列,以及美國戰機的12.7毫米係列等等。
以英國最新裝備的噴火戰機為例,它竟然裝備了8挺7.7毫米機槍,雖然也有兩門機炮與4挺機槍的備用方案,卻是非主流機型,因此皮糙肉厚的轟炸機,確實不怎麽怕戰鬥機。
直到1940年倫敦空戰時,才迎來了航炮的普及時代。
飛熊1型戰機,研發於1934年11月,是以美國的霍克3戰機為模版,以未來的p51為改進方向,目的是克製日軍未來的零式戰機,戰鬥力還算是勉強過得去,這些年劉少將也在孜孜不倦的持續改進。
自從德國飛機設計師,威利·梅塞施密特到了川西後,也幫著改進了一些,據說飛熊的目前性能,已經略勝德國的bf110戰機一籌。
飛熊能否克製零戰,還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想克製日軍的九六式陸攻,還是小菜一碟的,飛熊戰機的動力高達2400馬力,最大航速是722公裏,不但配備了兩挺12.7毫米機槍,還有兩門22.5毫米機炮。
飛熊戰機的最恐怖之處,也正是裝備了兩門機炮。
不要說皮薄的九六式陸攻,即使是超級空中堡壘b29見到了它,都得退避三舍、溜之大吉,基本上是一炮一個大窟窿,沒有哪架飛機能挨上幾炮不墜毀的。
22.5毫米機炮,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看看二戰期間,德軍是如何打蘇軍坦克的就明白了。
用虎式坦克或豹式坦克,對付t34坦克海,那都是一個麻煩事,那可是對付蘇軍步兵的利器,對付坦克海的最佳方式,正是裝備了大量機炮的強擊機群,幾乎幾炮就能解決一輛坦克,坦克的裝甲厚度可比轟炸機強多了。
這才是蘇軍有十倍於德軍的坦克數量,卻總是連連吃癟的真正原因。
而戰機往往還要盡量減輕自重。
因為戰機的裝甲一旦過厚,意味著導致速度降低,一旦參與空戰的話,就是妥妥送菜的份。
因此再牛叉的戰機,其裝甲厚度也厚得有限,更別說與主戰坦克媲美了,即使美軍的p51,一旦被機炮打中,也是非死即爆,因此給戰機加厚裝甲,僅僅是增大飛行員生存率而已。
眼前這十多架日機,僅僅是敵人的前鋒。
為了以防夜長夢多,劉司令也不敢與敵機狗鬥了,而是依仗飛機性能的優勢,像騎兵衝鋒一樣,不斷的拉起戰機,再反複的發起俯衝攻擊。
年輕的川西空軍,卻非常不適應這種空戰戰術。
每次俯衝都需要冒著槍林彈雨的危險,誰也不知道自己這次俯衝,是不是最後一次衝鋒了,他們更喜歡仗著嫻熟技術,以及優異的戰機性能,與敵機進行一一的周旋。
比如以戰機優越的性能,以及飛行員自身的飛行技能,外加空中“迷蹤拳”的散手,一轉二轉,就咬住敵機的屁股狠揍,往往一個長點射,就能解決一架敵機,整個戰術過程,如同狗狗之間嬉戲一般。
但是劉鄖的戰術更加殘酷、更加有效。
因為敵機的速度較慢,麵對高速的俯衝攻擊,隻能盲目的亂叫亂打,根本沒有準確性可言。
而敵機機群之間的隊列與陣形,全都成了一個笑話。
麵對裝甲、速度、火力全麵占優的飛熊戰機,九六式陸攻根本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極大的發揮了重型戰機的優點,彌補了川西飛行員實戰經驗幾乎為零的缺點。
事實證明,某人的打法還是比較成功的。
還不到三輪的俯衝攻擊,川西中隊就占據了絕對的空中優勢,十多架九六式陸攻敵機,隻剩下了三五架,甚至被嚇破了膽,正狼狽的向西北方向逃竄,那可是華夏內陸好不好。
此時,南京的上空遍布了硝煙、飛機殘片和降落傘。
市民們開始歡呼,為空戰的勝利而歡呼,而城內的軍警吹響了銅哨,四處抓捕日軍的飛行員,許多外國人不顧飄零的雨水,也想看看華夏空軍的雄姿。
一時萬人齊攢,國人豪情自生。
劉司令本想再接再厲,全殲這夥九六式陸攻機群,這時從東南的杭州方向,又飛來一大群敵機,其數量超過了三十架,飛熊機群隻好放棄追擊,再度拉升戰機,占據高度優勢之後,像猛虎下山一樣直撲而去。
敵機的數量是多了些,大約有近四十架,可惜仍是清一色的九六式陸攻,依然沒有戰鬥機護航。
更倒黴的是,因為連綿細雨的原因,目視條件也不是很好,而彼此之間的通訊,也是時斷時續,對於前方的戰況不是很清楚,大多連800多公斤的航彈,都還沒來得及扔掉,就遭到飛熊戰機的突然襲擊。
一次俯衝之後,敵機被擊落了七八架。
剩餘的敵機紛紛作鳥獸散,在空中的公共通訊頻道中,響起了一陣哇哇亂叫的鳥語。
有些敵機連炸彈都沒來得及扔,就準備直接返航了,而川西的重型機群,卻隻是略微受創而已,從表麵上來看,隻有一架戰機冒著黑煙,斜斜的向田野之中插去,另外還有四五架受了輕傷。
劉少將也顧不得指揮作戰了,連忙呼叫失事的飛行員。
“浣熊13號,聽見了請回答”。
“我以最高指揮官的名義,命令你馬上放棄戰機”。
“戰機,我們川西從不缺少戰機,卻缺少飛行員,我命令你馬上棄機”。
也不知13號飛行員,是不是受傷過於嚴重的原因,半響才傳來低弱的語音。
“13號已收到命令,戰機已嚴重受損,13號即刻棄機”。
在風雨略收的南京上空,飄落了一朵新的傘花。
劉鄖才略略鬆了一口氣,及時的統計受損情況後,即刻命令凡是狀態不佳,又或飛機機體受損較重的戰機,即刻返回蕪湖機場。
附近的空中援軍,已經陸續抵近南京上空。
這些受損的川西戰機能早點返回基地,其實也是好事,若因堅持不下火線,反而成了日軍的戰績就慘了。
“理性,絕對的理性”。
這是川西空軍學院的入校校訓,據說是某個無良的校長,拍腦袋想出來的“空戰妙論”。
不過放在現在這個情形,卻是最恰當不過,因為實際受損的戰機,遠遠不止四五架,甚至是受傷過半,隻有七八架是完好無損,其中包括劉司令自己,不過願意返航的卻隻有五六架。
看到了了無幾的華夏戰機,日軍的機群仿佛又恢複了信心。
它們重新開始整頓飛行隊形,準備一舉殲滅剩餘的飛熊戰機,尤其是轟炸機群的領隊,長石井義大佐,麵對之前的失敗,已經有點惱羞成怒了。
這廝現任鹿屋航空聯隊隊長,領海軍大佐軍銜,眼看就要升少將了,卻被劉鄖等人敲了一悶棒,倘若是以現在這個戰果回去的話,多半是要被勒令剖腹的。
至於晉升授勳之事,得等到下輩子了。
正在此時,先前被嚇破了膽的九六式陸攻,又飛了回來,因此日軍的轟炸機數量,又達到了近四十架。
石井義大佐的信心大增,於是將心一橫,打算殲滅了眼前之敵後,就即刻轉進跑路,因為這夥逃兵傳來一個壞消息,蕪湖機場的空軍已經升空,預計在十分多鍾後抵達交戰空域。
“十多分鍾足夠了”。
石井義大佐氣哼哼的想到,即刻向所有九六式陸攻機群下令,“帝國的勇士們,我等越洋暴擊,如同海之荒鶩越海長驅,為天皇效忠就在今朝,大家九段阪(神社)見,亞支給給,板載”。
南京上空出現一大奇觀,三十多架九六式陸攻,竟向他們最鄙視的陸軍馬鹿學習,發動了空軍版“豬突”戰術,將全部機群分成三隊,輪流向十一架飛熊戰機,發起了決死衝鋒。
一時遮天蔽日、來勢洶洶。
劉少將的命,可是金貴著呢,豈肯與“豬突”死拚。
他即刻在公共頻道發布新的作戰命令,將機群分成三四個小集團,利用飛熊的優勢,不斷的高速俯衝,充分發揮“打了就跑”的流氓戰術。
至於戰果之類的問題,大家就別計較了,隻要能等到友軍機群的合圍,就是最大的勝利了。
這下石井義大佐也傻了眼了。
日軍的轟炸機群是有數量上的優勢,問題是他們的飛行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最高時速才區區350公裏。
而飛熊戰機的最高時速是720公裏,還不斷利用自身的性能優勢,不斷的發起俯衝攻擊,甚至在重力加速的幫助下,時速超過了850公裏,這個仗沒法打了。
還沒等石井義大佐下達撤退命令,百來架豹式戰機就圍了過來。
豹式就是川西殲教1型戰機,豹式是它在空軍中的代號,據說在一次例行的空軍演練中,該戰機靈巧而凶猛,極像某種珍稀動物——雲豹,因此被在場的老蔣等人,親自命名為雲豹戰機,被簡稱為豹式戰機。
雲豹,體形比金貓略大,體重16~23千克,體長1米左右,比金錢豹略小,棲息在山地常綠闊葉林內,爬樹本領極高,體側由數個狹長狀的黑斑,連接成雲塊狀大斑,而毛色與周圍環境接近,可形成良好的隱蔽效果,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及陝西、甘肅、台灣等地。
雲豹看似苗條而瘦小,甚至還有“大貓”的別名。
但是說到爆發力,及其頭骨與牙齒之類的,它完全是金錢豹的水準,而且性情隱秘、凶猛、靈活,喜歡大聲咆哮,喜歡吃猩猩、野豬,以及鳥類和魚類,在大自然之中也算是一叢林霸主,與川西殲教機相比,極為神似。
豹式戰機(殲教機),翼展10.8米,全長8米,采用恒速螺旋槳,發動機的功率輸出為750馬力,乘員1~2人,空重1.5噸,最大時速450公裏,經濟巡航時速180公裏,實用升限8000米,理論航程1300公裏,配備2挺12.7毫米口徑機槍,以及2顆60公斤炸彈。
相比九六式陸攻的性能,豹式戰機確實強得有限。
但是該機型是一款輕型戰鬥機,當性能一旦接近時,對轟炸機而言,簡直就是一場災難,何況九六式陸攻的最高航速,還低了不止一個檔次。
而更要命的是,先前為了對付飛熊戰機,整個機群編隊已完全打散,現在想跑都難了。
看到高速而來的豹式戰機,石井義大佐也後悔了。
他現在也不想死了,待返回台灣鬆山基地後,即刻向大本營控告情報部門,此次南京暴擊失敗,全怪這些馬鹿提供了錯誤的情報,不是說華夏盡是一些霍克3戰機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