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民以食為天

字數:2947   加入書籤

A+A-




    南京既定,黃複華率領一部分中華軍,還有政務院的一些官員,擇日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正式成為了南京城的新主宰。

    金陵王氣一朝收,南京城的易主,使得吳王政權得到了極大的認同。淮、揚諸府的廣大民眾聽說這兩年暗中給予他們活路的“大富商”就是如今入主南京的吳王殿下,頓時群情激憤,往往是兵鋒未至,旗幟已易。就是這些地方的大小官員,也是見風使舵,紛紛投降中華新朝。一時,中華新朝的勢力和地盤急劇擴大,而黃複華為避免出現根基不穩的情況,也下令暫時停止軍事進攻,轉為消化吸收,鞏固成果為主。

    其實,江南廣大民眾對於中華新朝還是十分歡迎的,因為新朝極大地豐富了大家的物質文化生活。除了大量新產品,新作物的問世,免費醫療製度,普及教育製度的推廣也是深入人心,最為人們稱道的,是新朝初步解決了人民群眾“吃”的問題。

    江南雖然是“魚米之鄉”,可是在這個天災不斷的明末,廣大勞苦大眾要解決“吃飽肚子”的問題,還是常常會發生困難的。而黃複華治下的地區除了積極推廣高產新作物的種植,教授合理管理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之外,還傳播了許多新的知識和觀念,使大家充分意識到:原來,好吃的東西這麽多!

    一個重要的食物來源,自然是海產品。可由於以前的禁海政策和一些實用知識的缺乏,卻使得一些現代常見的海產品,在這個時代幾乎無人問津。

    烏賊,本名烏鰂,又稱花枝、墨鬥魚或墨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的肉可食,它的墨囊裏邊的墨汁可加工為工業所用,墨囊也是一種藥材,內殼可喂籠鳥以補充鈣質。烏賊是我國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之一,漁業捕撈量很大,肉質鮮美,富有營養。現代燒烤攤位上最常見的原料之一——魷魚,就屬於軟體動物類,是烏賊的一種。

    然而,如此美味的海產品,此時卻是沒人要的東西,怎麽處理這種玩意,怎麽烹製它呢?

    如今這就不再是問題了:先在水裏放些白醋,然後把鮮魷魚在醋水中泡十分鍾,結蒂組織的膠原蛋白就會和醋發生反應,變成了動物膠,於是結蒂組織的連接功能就被破壞了。之後取出魷魚,在魷魚背上的中間部分劃一個“十”字,一手捏住魷魚頭,一手扯住十字打開的口的一邊,一撕,魷魚的皮就會下來一大片。

    曬幹,水發,鐵板燒烤,有了這從頭到尾的處理方法,烏賊很快就以它的美味征服了無數的食客,烏賊再也不是沒用的海產垃圾了。

    還有一種量產豐富,如今司空見慣的美味,在此時的江南,也是少有問津。這就是池塘,田間隨處可見的螺螄和田螺。

    螺螄一般在鄉下池塘、小河的淺水處,它們喜歡群居,喜歡在一起疊“羅漢”。在江南地區,經常可以看見水下長著綠苔的石頭或石板上盤踞著一窩窩的螺螄。如果,陽光射進水中,還能清晰地看見它們在水裏蠕動的身形,好似一群懶散的閑人,無憂無慮。

    然而,大家夥兒並不愛吃螺螄,嫌它腥味重,嫌它髒……隻有城裏的大老爺才有錢有閑,讓人專門幫著剔好了螺螄肉,炒得香噴噴的。而在廣大的農村,對於這種有殼的螺螄,就是讓小孩子們用石塊拍,用手指摳,讓它的軟體與外殼分離,然後,把軟體用來喂雞鴨。

    如今,現代吃貨——黃複華同誌帶回明末的可不光是那些新奇的科學技術,關於“吃”的各種門道也是一樣不拉。結果,這江南隨處可見,原本“與世無爭”的螺螄可就遭了大殃。許多原本的山間荒塘,堆積了數以噸計的大量螺螄,如今卻被人一網打盡,換成了錢財。

    產量大增的鋼材除了造槍造炮,還有許多就製成了鉗子,剪刀,核桃夾子之類的小工具。如今,江南各處的集市裏都有賣螺螄或者螺螄肉的,價格既不象以前那麽低廉,倒也不算昂貴。使用老虎鉗子把螺螄的屁股後的外殼先夾掉,成了眾人皆知的美食秘密。嗜好這一口的食客都說:炒螺螄,賽肥鵝。的確,黑不溜秋的螺螄肉盡管賣相一般,加了油,配上蔥、薑等作料,做出來的味道卻極其鮮嫩,還很能下飯。許多人還就喜歡吃那些帶殼的螺螄,尖著嘴巴,和著節奏,用勁去吮吸那殼內的湯汁,往往還要帶著聲響,仿佛要把自己的指尖、嘴角和螺螄肉都吞進肚中,才會感到心滿意足的舒坦。

    諸如此類,這些新的食品來源為填飽,舒服人們的肚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當然,這些食品都需要食用油的參與,才能美味可口。因此,對於食用油的需求,也是增長迅速。而迅速推廣開來的花生,以及不斷改進的蒸汽機器,則為大家帶來了大量的優質食用油。

    花生除了成為“宮保雞丁”這些名菜的原料,它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上佳的油料作物。大明朝的老百姓,原來平時使用的是(芝)麻油、菜籽油、棉籽油等。許多人就是因為缺少油的原因,對於那些“費油”的食品來源,才會棄之不用。采用了壓榨工藝生產出來的花生油,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當秋收結束後,農民們把收獲的花生曬幹去皮,再去除掉雜質,然後把一顆顆飽滿、紅亮的花生米被裝進袋子裏,就可以開始榨取花生油了。榨油所用到的物品,除了榨油機,其它的炒鍋、桶、盆、鏟等都是一些常見的工具。

    首先,把花生米用機器粉碎了,變成花生糝,再把花生糝按一定的分量稱好,放到旺火燒著的鍋裏開始翻炒。這個炒花生糝可是一個極具技術的活兒,炒老了出不了油,炒嫩了出油少而且不香。

    然後,馬上把炒好的花生糝裝進袋子,放到鐵製的壓榨盤裏,隻需要旋轉把手擠壓花生糝,噴噴香、清清亮、熱乎乎的頂級綠色食品——花生油就能從機器內流進事先備好的容器裏。剛出鍋的花生糝裏加些白糖再榨去油,剩下的糝就變成了香甜的花生餅。出門時帶上一些,那個香甜啊……,保準你不再有想吃山珍海味的欲望!

    出油之時,整個小村莊都會沉浸在誘人的香氣裏,農民們一年的食用油也就有了保障。而由老牌股份公司,中糧股份,采用這般工藝,大規模製作的“胡姬花”壓榨花生油,則成為了如今江南大戶人家的廚房必備用品的新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