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野火角鬥場

字數:3316   加入書籤

A+A-


    快餐店裏,蘇徹看著潘狼吞虎咽地席卷著桌上的食物,暗自在心裏歎了口氣。

    潘就是蘇徹從幾名非裔地痞手下救出的男孩,一名樂土“托孤”。像他這樣不是孤兒的孤兒在紐約還有數百名。這是一群不幸的孩子,他們在小小的年紀便因為疾病或意外生命垂危,因而被允許接受手術,將意識遷入樂土。而他們的父母通常不具備簽約資格,隻能將他們委托給未成年人監護中心(mgc)代為撫養。

    使這些家庭骨肉分離的根源就是虛擬世界法第一修正案。

    樂土降臨之初,並不存在簽約資格審查製度。然而隨著簽約者大量湧入,政府很快發現:樂土是一項從各方麵衝擊著現代社會根基的變革。政界精英們以為,這樣一個危險的東西,必須給它套上枷鎖。簽約資質審查製度就是最早被拋出的枷鎖之一。

    虛擬世界法第一修正案規定,公民隻有到達退休年齡才可自主選擇成為樂土用戶。未達到年齡的公民,隻有在將死的情況下,由指定醫療機構出具證明,經過多部門嚴密審查,才可被允許接受意識轉移手術。

    第一修正案的鐵律之下,許多像潘這樣的未成年人彷徨地進入樂土,也成就了托孤行業的繁榮。紐約市監護中心實際上是小指黨旗下的產業,以小指黨聲名狼藉的程度,和紐約市民對其的厭惡和懼怕程度,可以猜想到潘在監護中心過著怎樣的生活。

    少年潘是個戒備心嚴重的小家夥,不過在蘇徹邀請他大餐一頓之後,還是勉為其難地打開了話匣子。

    蘇徹好奇地看著潘的戰鬥夥伴,一隻蛛形機器人。它外形粗糙,甚至有點破爛,身上的零件新舊不一,大小也不怎麽匹配,到處都顯露著拚湊的痕跡。很難想象,它還能發揮出可觀的戰鬥力。蘇徹很想拿起機器人仔細研究一番,不過潘明確表達了禁止觸摸的信號,蘇徹隻好訕訕收回手臂。

    初次見麵的時候,潘正帶著彼得—他的機械夥伴獲勝而歸,在不久前的地下比賽中,他打敗了兩個難纏的對手。對於初顯身手的彼得來說,這已是難得的勝利。潘希冀著有一天可以和彼得登上野火角鬥場,成為萬人敬仰的角鬥士。為此,他把過去兩年的時間都傾注在彼得身上。得益於家庭的耳濡目染,潘在擺弄機械方麵頗有天賦。正當他為了日後的遠大前程誌得意滿之際,那些輸不起的混蛋偷襲了他。這就是蘇徹在街角看到的一幕。

    雖然被打了一頓,彼得也在偷襲中不幸報廢,但是在飽餐之後,少年潘已經不再沮喪。他才十四歲,距離成人還有很長時間,這一次勝利讓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決定繼續在機械格鬥的道路上走下去。

    作為對蘇徹的報答,潘答應晚上帶他去野火角鬥場長長見識。

    說起野火角鬥場,不得不提及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黑道人物—漢斯老爹。樂土降臨前,漢斯·沃爾夫隻是紐約黑幫的一位045年,漢斯老爹說服全家老小,一起投入到簽約樂土的人潮中,成為首批樂土用戶。在樂土裏,他發掘了全新的機遇—殊死搏殺。

    角鬥士和角鬥比賽曾在奴隸社會風靡一時,在重大的節慶和祭祀活動中,不同訓練營培養的角鬥士在角鬥場中展開不死不休的搏殺,用鮮血、激戰和生命來取悅神靈,當然還有觀眾。這種賭上榮耀和生命的慘烈搏殺最能激發人類靈魂深處的嗜血欲望。

    隨著奴隸製被推翻,角鬥士的榮光已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在現代,人們擁有更加文明的對抗項目:拳擊、武術、自由搏擊……這些項目都衍生出了係統完善的規則,在保證競技性和觀賞性的同時,極力保證選手的安全。

    然而漢斯老爹明白,在內心深處,人類始終渴求更多。他們厭倦於這些不痛不癢的表演,他們想要看到真正的廝殺,鮮血飛濺、骨骼斷裂、髒器拋灑、肢體分離,這是動物與生俱來的好鬥天性所渴望的一切畫麵。他們想要親眼目睹那生命在眼前消逝的強烈衝擊,來喚醒被日複一日的枯燥生活所熄滅的激情。

    樂土世界為這些原始衝動提供了絕佳的發泄途徑,這裏可以上演最真實的廝殺,這裏沒有無趣的規則,殺死對方,取得勝利,滿足觀眾,就是這麽簡單。它可以提供與奴隸年代一般無二的緊張刺激和極致愉悅,又不擔心觸犯法律底線。說到底,沒有人會真得死去,隻需要經過24小時的修複性睡眠,他們又可以再次投入血戰。

    漢斯老爹在內界紐約開辦了第一家野火角鬥場,這種真實、血腥的對抗項目立即如它的名字一般風靡於內外兩界。未等豪強們聞風而動,漢斯老爹已經聯手本土資本把野火角鬥場開遍十大都市,並扶植起最受成年人追捧的終極賽事—血沙聯盟。如今,漢斯·沃爾夫已經躋身十大最成功的樂土用戶之一,成為在樂土中把握機遇脫穎而出的勵誌典範。

    即使在兩年前遭遇殺手李刺殺,靈魂受創嚴重,漢斯老爹仍是黑道巨擎沃爾夫家族的精神領袖。無論何時何地,提起他的崛起史總是能讓青年人熱血沸騰。

    出乎蘇徹意料,野火角鬥場就坐落在曼哈頓黃金地段,毗鄰哈迪遜河,如此的光明正大。蘇徹和潘趕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三十分。當天是乙級賽事舉辦日,十四歲的潘正好可以在成人陪同下觀看。第一場角鬥已經結束,大屏幕中正回放著上場激戰的精彩畫麵。廣播中,主持人正以連珠炮般的語速點評著上一場角鬥士的表現。

    野火場館融合了古今建築成就,大氣美觀。觀眾席采用了現代體育場館的建製,分為普通席位和貴賓包間,總計可容納四萬人在近距離觀看對戰。空間置換技術與數字立體聲源可將內場戰鬥的每一個細節真實地傳遞給所有觀眾。場內任意位置都可以由隨身終端接入局域網,網路中隨時推送著數據統計,最佳鏡頭,精彩回放,專業點評等內容,同時也是觀眾間相互交流的平台。

    內場則完全還原了古代角鬥場的格局。地麵全由厚實的黃沙鋪就,角鬥士入場口被一扇厚重的合金柵欄封鎖,遙遙相對,低沉肅殺之感彌漫其間。圍繞內場的一圈大理石柱頂端燃燒著熊熊烈火,將觀眾的情緒烘托得熾烈無比。

    接下來要進行的一場戰鬥的主題是:美女與野獸。主角凱瑟琳是首次亮相的角鬥士。她是一位標準的金發女郎,金色的卷發隨性地披散在背後。身著古式抹胸和短裙,由皮質束帶穿著紅色亞麻碎布,僅僅將重要部位遮擋,凸顯出傲人身姿。在主持人的介紹下,凱瑟琳不時向觀眾拋出飛吻,引發一波又一波激蕩地浪潮。她的武器是一對鏈刃,數米長地鎖鏈盡頭連著一把鋒利的短刃,尖端打造成倒勾,頗為少見。解說臨近結束,凱特琳配合地舞動雙刃,鏈刃在她手中如兩條靈活的絲帶,隨意揮灑。又如兩條冷血的毒蛇,就要擇人而噬。

    她的對手是一隻放大版的雄獅,被主持人稱為生化猛獸。對它的介紹十分簡短,隻是用一組特寫鏡頭將那具充滿暴發力的身軀展示給觀眾,尤其在利爪,劍齒和變異的尾巴處額外停留,引起一片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