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宇宙大爆炸
字數:4589 加入書籤
蘇徹覺得自己就像墜入無盡海域中的隕石。在衝擊暗星表麵的瞬間,他感到一股柔和的阻力將自身包裹,隨著他不斷往下衝擊,那股阻力越來越大。
那無盡的海水以撞擊點為圓心,泛起一圈一圈的漣漪,隨著中心點的深入,周圍的漣漪也向下塌陷。這些漣漪的表麵並非平滑,更像是一輪一輪的柱狀玄武岩,那一根根六邊形棱柱致密地排列,沉降,在暗星表麵上一層層傳遞。
蘇徹無心去理會這些變化,他此時正在全力與那股柔和又倔強地阻力拉鋸。為了不過多地喪失速度,他不斷在意念中加壓,他感到構成自身的整顆光球都爆燃起來,不斷地釋放著光和熱,推動他前進,向著暗星的核心衝去。
就在前方,在不遠處,那裏有他此行的目的,是他的歸宿。蘇徹不顧一切地向前衝去。那股柔和的阻力已經悄然消失,蘇徹毫無阻礙地進入暗星內部,向著一團七彩紛呈的光團飄去。
在暗星的核心中,這兩個光團吸引、碰撞、融合。一切都歸於寂靜,他感到一場劇變正在那光團醞釀。
整個暗星的表麵都已經向著中心塌陷,它的體積縮小了數萬倍。這層表麵保護在核心周圍,將紫黑色霧氣隔絕於外。星球表麵之外,那兩片紫黑色的天幕已經閉合,籠罩四方。
蘇徹發現自己的意識已經從光團中脫離出來,四周一片靜默,仿佛所有的維度都被凍結。隻有他可以在暗星表麵與核心之間自由來去。蘇徹觀察著暗星的核心,它正在無限度的塌縮,體積不斷縮小,沒過多久,它已經從蘇徹感知中消失,蘇徹知道它還在那裏,隻是已經微小到他無法感知的程度。他控製著意念,在原地一轉,周圍的景象跟著變化,他成為一團熾紅的精純能量,這是他與暗星黑心融合後領悟的本領。在生死競速中,世界的麵貌曾經發生了三次變化,分別對應著物質、能量、靈魂三個維度。這個奇幻宇宙,就是由這三個主維度與其他分支維度構成的多元宇宙。
在能量維中,他依然看不到暗星的核心,但他可以感受到屬於它的磅礴熾烈的能量。蘇徹再次轉換到靈魂維,他感受到一個胚胎,一個萌芽,一個意誌。
蘇徹突然明白那顆暗星核心是什麽東西了。那是一個奇點。是大爆炸之前,宇宙存在的方式。它具有無限大的物質密度,無限彎曲的時空,以及無限趨近與零的熵值。它是宇宙的起點。
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致密熾熱的奇點,在140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而奇幻宇宙冥想法的開端其實是甘地教授透過自己那奇大無比的腦洞,對大爆炸之前的情景做出的想象
這時,蘇徹感到了暗星核心處傳來的一陣波動,像是有什麽東西在其中蘇醒。
那波動與蘇徹擦身而過,他的靈魂之火立即劇烈地搖曳起來。
大爆炸,要開始了!
蘇徹不知道接下來要麵臨怎樣的劇變,他感到一瞬的恍惚,再睜眼已經回到了紐約市警局的看守所中。
頭腦中多出一條信息:“用戶當前意誌力未達標,不可開啟下一階段。”
好吧,他估計要真得來一場宇宙大爆炸,他很可能也吃不消。
一看時間,已經是第二天早上。這一番冥想足足用了十六個小時。
蘇徹在原地呆坐了許久,回憶著冥想法中那些神奇的經曆。雖然很離奇,甚至離經叛道,不過蘇徹大致明白甘地教授的用意。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感知和意誌都在這次旅程中得到了大幅增強。這就夠了。
想到這裏,蘇徹並不急於起身。他將感知釋放出來,控製著八條感知的細絲去接觸脖子上套著的線圈。八條感知末梢在線圈上以45度間隔分布,蘇徹集中精神,感知末梢同時向外刺出。
線圈在這一刺之下膨脹了一倍有餘,卻還是沒有斷裂。線圈與感知末梢直線似乎形成了某種平衡,不管蘇徹如何用力,線圈依舊保持著形態,並沒有潰散的跡象。
蘇徹再次集中意念,這一次,他並沒有全力去刺出感知的末梢,而是在靈魂深處發出一次震顫。這股震顫順著銀白的感知絲線向外傳導,像在鏡麵般的水潭中蕩起一圈漣漪,這圈漣漪很快擴散到了感知末梢,傳進了漆黑的線圈之中。
震顫沒入線圈,在其中引發了持續的震蕩。蘇徹感知著震蕩的頻率,抓住那一閃即逝的靈光,再次從靈魂深處發出一股震顫。然後,他循著線圈中的頻率,持續在靈魂中激發一股又一股的震顫。
在這一內一外兩股波動的夾擊之下,線圈開始劇烈的搖曳起來,像颶風中的殘燭之火瘋狂地扭曲。終於,那線圈再也無法承受這劇烈的共振之力,被八條感知切成八段烏黑的煙霧,很快消失不見。
崩斷那條漆黑線圈的力量,就是靈魂的共振之力。
共振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物體都具有固有頻率,當物理係統在固有頻率下振蕩,係統的能量就會被積累。在這種情況下,隻要很小的周期振動就能產生很大的振幅。這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四兩撥千斤。
根據記載,在十九世紀初,一隊拿破侖士兵在指揮官的口令下,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通過法國昂熱市中的一座橋梁。當隊伍行進到大橋中間時,橋梁突然發生強烈的振動,且最終斷裂坍塌,導致許多士兵喪生。實際上,造成這起慘劇的元凶就是共振現象。究其原因,就是部隊行進時,士兵跨步的頻率接近了橋梁的固有頻率,致使橋梁在共振下分崩離析。實際上,蘇徹在特訓中經常遇到大隊人馬一起拉練的情況,每當隊伍經過橋梁時,教官總會命令大家由齊步前進改為便步前進。這一舉措正是為了避免引發共振。
……
布魯克林的某間公寓裏,織猛地從沙發中彈起。一股強大無匹的氣勢立即充斥在客廳之內,電視屏幕都在這股氣機的幹擾之下化作黑白交錯的斑點。
“怎麽了?突然間這麽緊張?”羅滄海收起《左傳》,饒有興致地詢問。
織在客廳裏來回踱著步子,之後又坦然坐回沙發。
“我剛才突然心有所感,留在某個目標身上的戒環消失了。”織盯著羅滄海看了一眼,“應該是警察局裏的那個。”
羅滄海聞言放下了手中的《左傳》,他沉吟良久才繼續開口:“下次見到那個小子,給我在第一時間宰了他!”
織撇撇嘴,她不再說話,繼續看起電視來。
……
中午時分,蘇徹回到海岸線酒店。
他按捺住心中的興奮,完成了奇幻宇宙冥想法之後,他發感到活力肆意,虛擬身軀,感知和意誌都得到了大幅增強。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驗證一番。
反手關上房門,蘇徹身形一閃,已經來到臥室窗前。這一閃的速度已經大大超越了從前。之前他即使初次破壁,在全力衝鋒時速度也隻有40米每秒。而剛才他並沒有破障,且速度還略微勝出一線。
蘇徹嚐試著放出感知,立即陷入狂喜。他之前的感知隻能覆蓋附近50米距離,且並不穩定,對於某些細節的捕捉總會有所遺漏。在冥想法的靈魂維中,他曾看到了感知的形態,就像自由生長的樹杈。
得益於速度競賽中蘇徹對感知的重塑。它現在已經可以覆蓋方圓150米的範圍,同時,經過蛛網式嚴密地排列,他的感知更加敏銳,更加細膩。它所覆蓋的範圍內,任何變化都清晰地映射在蘇徹心靈中。較之從前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還不止如此。蘇徹在意念中重塑感知的形狀,將它向著前方不斷延伸,直向這酒店大堂探去。蘇徹的住處距離酒店大堂足有400米距離,但當感知延伸到極限後,他可以清晰觀察到大堂中來往的客人,忙碌的工作人員,以及巡邏的保安隊伍。
按捺住心中的喜悅,蘇徹將感知向著東方館修竹廳延伸而去。穿過小橋流水,穿過曲折的回廊,越過繁茂的竹林,進入那間竹木小樓。他看到了安仁傑正佇立在落地窗前,看著竹林出神,他的搭檔正坐在客廳沙發上,無聊地翻看著雜誌。那人突然抬起頭來,在房間中掃視了幾圈。蘇徹心中暗驚,立即讓感知蟄伏不動。那人從沙發中站起,圍著房屋走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麽異常。他招來手下,讓他們在院落中巡查一番,仍沒有任何異常。鬧騰了一番之後,那中年漢子終於躺回沙發裏,繼續看他的雜誌。
原地蟄伏了半小時,直到意識不斷傳來刺痛,蘇徹才一點一點,慢慢地把感知收回。這半小時的功夫,他已是大汗淋漓,精神也非常疲憊,就像被鋼針在神經中穿刺,頭痛欲裂。
暗罵自己有些忘形,安仁傑的搭檔實力深不可測。要是給他察覺就糟了。
蘇徹不敢大意,他原地休息了半小時,確定無人造訪,才趕緊爬到床上。他得馬上休息,讓精神自行修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