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武是能量

字數:4447   加入書籤

A+A-




    …

    馬修定了定神,繼續埋頭苦思。

    隨著意念的波動,眼前的半空中憑空幻化出兩個大字:武體。

    武體構成武學的物質基礎,是武學存在的憑依。

    如果說武學比喻成一個計算機,那麽武體就是決定計算機性能的硬件。

    馬修想了想,在武體之後又寫下兩個字:武術。

    武術決定武學的表達形式,像是操縱係統之於計算機。隻有那些高明的武學才能夠將計算機的硬件性能都發揮出來。

    很快,馬修又在這之後寫下另外兩個字:武器。

    武器是武學的功能單元,是武者使用的工具,像是在計算機上安裝的各種各樣的軟件。

    這些軟件獨立於操作係統之外,又能夠與操作係統兼容,擁有的威力遠超操作係統本身。

    武者的力量,不在於肉體多麽強大,而在於基於武體的硬件,修行武學的操作係統,加載各種各樣的武器後,表達出來的強大而全麵的能力。

    武學從發源起便來自於戰場,那時候武者都是戰場殺伐的大將,寶馬、戰甲、槍戟,而不是使用拳腳的看家護院的武師。

    那時候,太極拳的名字叫做《刀盾兵法》,柔勁圓滑盾卸力,借力蓄勢刀戮心,而不是打人如掛畫。

    那時候馬步是縱馬黃沙血戰場,人馬各一槍無敵,而不是半蹲地上,哼哼哈哈。

    武者放棄刀槍,被迫使用拳腳長劍戰鬥不是榮耀,而是異族政策與“禁武令”後的恥辱與悲哀。

    要知道,使用工具是人類區別於其他非智慧生物的最明顯的區別,也是人類的本能。

    排斥科技文明的進步,迷信肉體力量,盲目堅持赤手空拳或手持刀劍戰鬥,這是野獸的做法,是曆史的倒退。

    槍炮戰艦,人形核彈才是武者的浪漫與未來。

    …

    武體、武器、武術六個大字構成一個正三角形,在半空中來回旋轉。

    這三者是武學的三元素,缺一不可。隻要抓住這三者,武學興盛指日可待。

    馬修卻看著眼前旋轉的正三角形,皺眉不語。

    潛意識中,武體、武器、武術這三者構成了武學的根基,卻依舊相互隔離,仿佛分散的珍珠,看起來是一體,卻缺少一種東西將之串聯起來。

    馬修呆呆望向前方,陷入了苦思。

    意念空間中,冥海深淵依舊堅定不移的繼續旋轉,卷起頂天風浪,浩渺無垠。

    一個人影呆呆端坐在半空中,如一顆頑石,消去了時光流轉,不知歲月。隻看到冥海蒸騰,絲絲霧氣升騰而起,如夢如幻。

    “霧氣!”馬修驀地一驚,如一道閃電在耳邊炸響,半空中武魂也隨之突然大放光明。

    馬修仰天長嘯,笑中帶淚,這缺失的核心,是“氣”!是“武能”!

    生命是什麽?生命是物質與能量結合的產物。

    武是什麽?武也是物質與能量結合的產物。

    就如同電能於計算機,武能串聯起武學三要素的核心,奠定武學的根基。

    沒有了能量,武學根本無從談起。

    文明的升級,不僅僅是因為生產力的提高,或者生產方式的改變。它的根源,有且隻有一個原因,更高級能源的發現與集中使用。

    決定能量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能量密度,與能量間轉化效率。

    農業文明使用的能源,不管是生產過程中的畜牧、人工,還是生產的結果:糧食。這些物質的背後,能量都來源於生物能。

    這之後,工業革命率先發現並使用了第二代能量,火(熱能)的能量密度遠遠高於生物能,因此帶來了生產力的極大提升。

    第三代能量奠定了現代文明的根基,這種能量被稱為電。電的能量密度極高、轉化效率極高。人類基於電能,建立起新世紀文明。

    傳統武學的背後,不管是西方的鬥氣也好,或者是東方的內力也好,都是通過打磨肉體,挖掘肉體的力量,根源還是對於生物能的使用。

    生物能與電能,中間間隔著整整兩個能量層級的巨大鴻溝。這種能量層級間的差距,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所以傳統武學在進入工業革命後,不可逆轉的衰亡。即使有無數武者義士,拋頭顱灑熱血,費盡心思,尋求答案。

    武魂震顫,一閃一閃悠悠光華,一股難以言語的悲傷突然湧來。

    朝聞武道,夕死可矣。

    …

    半空中,閃著金色光輝的武體、武器、武術六個大字旁邊,出現了“武能”兩個字,共同構成了一個正四方體結構。

    光輝在四者之間來回流動,如鑽石一般,璀璨奪目。

    要想實現武道的崛起與複興,首先要做的,便是先找到一種在能量密度、或者能量轉化效率上超過電能的能量。

    諷刺的是,這個答案在數千年前的東方,神秘的東方修道士便已經揭曉。

    這能量便是:氣。

    氣不是一種具體的東西,而是對萬物本源的一種描述,是一種流動的“‘信息-能量-物質’的統一體”。

    漫威宇宙中大多數赫赫有名的強者,力量的根源都在於神奇的能量。

    魔法側的超級英雄奇異博士,的魔力來自於異位麵空間,神奇而玄妙。鐳射眼的鐳射激光來自於“非愛因斯坦”(不符合主流物理學)的異空間。

    變異側綠巨人身體在異變後發生了未知變化,能夠隨著情緒變化產生無窮無盡的能量。

    變異側輻射沙人的力量,來自於沙礫中隱藏的高能原子躍遷產生的核能,核能的能量密度超過電能,也是一種理想的能量來源。

    異變側血族和狼族體內的“柯文納斯”完美血脈能夠共生異種病毒,吸收空氣中的黑暗原力。

    馬修的內息來源於武魂築基的《北冥練氣術》,能量密度與轉化效率超過迄今為止的任何一種能量,能夠與生物能、電能等相互轉化,能量等級超過人類目前科技所能理解的層次。

    這些都可以作為氣,作為武道能量的來源。

    馬修點了點頭,心底暗自羅列了幾個名字,先把這個問題放下。

    如果先不去探究能量背後的科技原理,而隻是簡單利用的話,“氣”的實現並不是難事。

    雷神托爾力量,原本來自於阿薩神族血脈深處的神力,由神入武後,在體內開辟經脈,轉化為雷霆內息。這股五行混沌中誕生的內息保持了神力的特性。

    雷神的成功已經證明了開辟科技武道的可行性。

    科技武道不是一種單一的按部就班的修行方法,而是一種與科技相對應的思維模式,一種生產方式,一種文明,一種信仰。

    “武能”是與武體、武學、武器一體的存在,構成了武道的根基。隻要抓住這四種元素的組合不變,任何一種能量,都能開創一種武學。

    如此,百花齊放。

    如此,武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