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武道六境界
字數:5076 加入書籤
…
半空中,武道的四要素組成一個完美的四麵體結構,以神奇玄妙的軌跡,不停轉動。
武體是硬件,承載一切的物質基礎。武術是操作係統,代表武學的使用方法。武器是軟件,最終表現出武學的力量。武能貫穿其中,作為武學的核心,鑄造武學的能量基礎。
馬修伸出手去,眼前的半空中雲霧波湧,隨之凝聚形成一個人像的虛影。
人像甫一開始隻是由一些虛幻的霧氣組成,隻能看見大概的輪廓。接著不停地吸收四周的蒸騰氣霧,越發堅實凝練,栩栩如生。
這是“築基”,馬修說道。
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就如這雲霧,虛渺弱小。隻有通過進食、修行,汲取自然中的能量,固其根基,一步一步強大起來,使生命健康充滿活力。
築基之後,便是覺醒。
就像那水蒸氣飽和之後就會冷凝形成水珠,人體中生命的活力充實到一定程度後,生物能的濃度終於突破意識可以察覺到的最低值,人像中出現一道微弱的光。
這股濃鬱的生物能被武者發現,用意識引導在身體內運轉,與熱能相互轉化,產生溫熱流動的感覺,就像是氣在身體內流動。
因此,被稱為“氣感”,而這種能夠被意識察覺並利用的生物能,被稱為“氣”。
經典武學中,武者通過不停地打磨肉體,壯大生物能,同時通過冥想,保持意識的敏銳。雙管齊下,最終發現並有意識地使用這種生物能。
但這樣的過程,需要經年的修行。或許有一些天生生物能充沛,或者意識敏銳,能夠輕易察覺到生物能的存在的武學奇才,但也是可遇不可求。
武學不夠,科技來湊。
通過注射超級血清,增強肉體生物能的濃度,武者便能夠迅速突破至覺醒期,產生氣感。這也是武道標準化的一個途徑。
覺醒之後,神通自足。
隻見人像中那股明亮的“氣”在身體中四處遊走,像癌細胞一樣迅速擴散到全身,氣所至之處,身體發生了神奇的變化,從內到外隨之光亮起來。
“氣”能夠刺激機體異化,挖掘生物潛力,使器官突破人體極限,產生神奇的效果。這個效果,可稱“神通”。
刺激肌肉二次發育,力大無窮,是“神力”。改造視神經與細胞,為“鷹眼”神通。優化聽覺神經係統,為“天耳”神通。
生命的每個部分不是獨立的,而是個相互聯係的整體。隻有“氣”是唯一,連接起生命的每個部分。
不同的異化器官之間,以氣為聯係,相互組合,形成千萬種不同搭配,最終可出現千萬種不同戰體。
馬修揮了揮手,跳過了神通與戰體的具體內容,量子武魂不斷閃爍,武道繼續往後推演下去。
神通是武學到了覺醒期之後,自然而然出現的效果,隻是武體的一部分,是武道的副產物。
“氣”才是武道的根基,過於迷信神通,則會進入歧途。
…
神通之後,為練氣。
這個階段,武者根據“氣”本質能量的不同,修行不同的練氣術,開始培養壯大身體內的“氣”,表達出不同的能力。
《北冥練氣術》能夠吸收宇宙中的遊離能量,並將之轉化為內息,表現出吸收轉化能量的特性。
或許還有《電磁練氣術》,接引雷電,演變為雷霆內息,能夠對電荷、金屬產生特殊的聯係。
隨著能量的壯大,半空中人像身體內的能量越發壯大,發出耀眼的光芒。
但洶湧的能量像滔天的洪水,仍然保持在混沌而無序的狀態中,像洶湧的洪水,看似強大,實際上脆弱。
洶湧的能量逐漸脫離意念的控製,生命隨時處於崩潰的邊緣。
“要有路!”馬修想道,東方武學中的經脈穴竅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半空中人像虛影中出現一條條虛幻的節點和通道,像交叉的樹根,又像是滿天的繁星,像一張樹根,從內到外蔓延開。
穴竅的出現,像一張大網,穩定了逐漸失控的能量。以穴竅經脈為根基,能量逐漸擺脫了無序的狀態,進行重組,形成一個穩定而高效的能量循環係統。
這個階段叫做“凝穴通脈”,馬修想到。
通脈之後,是天罡。
能量循環係統完成後,武者開始串聯起外層的節點,在外層凝練出一層永恒存在的能量層,可稱“天罡”。
穴竅如骨骼,經脈如血肉,天罡就像人體的表皮皮膚,是內息循環係統的防禦層,同時也將武者與天地自然隔絕開。
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帶來了生物需要的物質和生物能。血液循環係統是碳基生物的生命網絡。
武者通過武學的修行,突破碳基生物的限製,重構能量存在與運轉的結構,在身體內編造出第二套循環係統——內息循環係統,完成生命本質的升華。
意念空間中冥海猛烈旋轉起來,卷起衝天而起的海浪。海麵上方雷鳴電閃,粗若巨蟒的電光不停擊打在浪濤之巔。
馬修的內心也如同這風起雲湧的海麵,翻滾起驚濤駭浪。
武道不是為了強大力量,不是為了殺戮。
武道是為了突破生命的桎梏,將生命的本質升華為血肉生物與內息能量體並存的高維生命形態。
武無高下,眾生平等。
武是生命形態的進化!是生命本質的升華!
…
量子武魂嗡嗡響動,半空中虛幻人影突然砰的炸裂開來。
馬修順勢平息了內心的波動,天罡期生命完成本質的升華,成為血肉生物與內息能量體並存的高維生命形態。
這之後的武學之路,能量生命體的升維方法,超過了馬修目前的認知,終如霧裏看花,杳不可知。
量子武魂仍然在不停閃動,繼續往下推衍。也許必須在億萬次的嚐試後才能找到進一步前進的道路。
即使這樣,從築基到天罡期,武道以科學解析,也已經打破經典武學數千年來的桎梏。
科武之路已經在眼前鋪展開,如大道堂皇,再無疑惑。
築基、覺醒、神通、練氣、通脈、天罡,六重境界,層層推進,完成生命本質的升華。
武體、武術、武器、武能,四大元素,三物一魂,奠定武道大興的關鍵。
然而武道的開辟仍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天花亂墜,紫氣三千丈,世間眾生停經講座便可得道。
在經典武學的低武階段,武學以師徒傳承或宗派傳承為主,但這種精英化的培養形式是落後而低效的。
武學的傳承無法積累,在數千年的傳承中,一直固步自封,甚至出現傳承的斷層,或者有驚才絕豔的弟子能夠突破瓶頸,卻也無力推動整個武學的進步。
武學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重複與循環中走上絕路。
任何一個文明的進步,都不是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夠創造,而是要將文明的火焰點燃世界,集億萬眾生之智慧,合萬千世界的偉力來推動。
電氣文明的背後,有材料科學的進步,有能源技術的突破。既有硬件工程師不斷的升級,也有係統架構師編寫係統,修複漏洞,還有軟件工程師針對性的開發出多種多樣的軟件。
這其中關鍵的一部分,在於社會化的分工與合作。
戰鬥武修專注於戰鬥技巧的提升,通過使用標準化的工業製造及生物改造新技術,提升武體的強度。
研發武修專注探析武學背後的原理,改進武學的性能,推動基礎科學的進步。
工程武修使用機械工程、能源技術等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武器,提高武者的力量,將武學運用到農業、生產製造業等社會的各個領域,推動文明的進步。
隻有集合全世界的科技實力與眾生的智慧,通過社會化的分工,才能推動武道文明的實現,邁入武道的黃金時代。
武道六境界指明了武學發展的方向,武道四要素提供了武道的興盛的途徑。
科武之路已經在眼前鋪展開,如大道堂皇,再無疑惑。
是時候取得人間的大位了,馬修默默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