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誌在天下
字數:4201 加入書籤
陶公元麵色不變,搓了搓大拇指上的玉扳指,說道:“北羽南絲,你們王氏製造的出來的絲綢,乃是江南翹楚,若小友能將絲綢的製作工藝給老夫抄錄一份,老夫不但會讓你們絲綢進入京師行當,老夫還會提供你額外的方便。”
王富貴猛的站起來道:“陶公,晚輩敬仰你是前輩,可你竟然戲耍晚輩,就不怕失了身份嗎?”
於小川聽見老者的話,麵色一寒,想不到這老頭人老成精,竟然會提出如此要求,這王氏布商之所以遍布江南,全是靠自己獨特的製作工藝,若這工藝被陶氏竊取了,隻怕不出一年,王氏布商將會失去現有的產業,如此釜底抽薪之計,虧這老頭子說得這般直白。
“你覺得老夫欺你,對嗎?王小子,老夫不妨告訴你,這京師百街千巷皆有我陶氏產業,隻要老夫稍微動一動手指,你們在京師付出的努力都將付諸流水,老夫的要求你答不答應,隨便你。”
於小川突然站起來道:“我原以為這名滿京師的陶公是何許人也,今日一見,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倚老賣老,想要好處卻以惡相欺,可恨之極,王兄,如此心胸狹隘之輩,不出三五幾年,陶氏必倒,我看你今日這番苦心,卻是白費了時間,與其待在此處受氣,不如另覓他法,我們走吧。”
王富貴內心憋了一肚子火,隻是出於禮貌,不曾發火,如今於小川既然說出來了,就算彼此撕破了臉皮,留下來也是無益了。
“陶老爺子,你的請求,晚輩實在無法答應,就此告辭!”
陶公元麵色陰冷,看著於小川道:“哼!現在的年輕人,可真會說漂亮話,老夫到要看看,你們如何在老夫的眼皮底下做生意,年輕人,老夫不妨告訴你,有老夫在一天,你們王氏就別想在京師混。”
於小川微微一笑道:“我也有一言要說,隻要我願意,隨時都可以取代你們陶氏的生意,前輩,好好保重身體吧!”說罷,於小川和王富貴揚長而去。
“嘭!”杯盞碎了一地。
“豎子可恨,老夫不給你們一點教訓,你當老夫真的是心慈之輩!”
於小川和王富貴出了陶府,並沒有選擇坐轎子回去,而是兩人並行著走在繁華的街道上。
“大哥是在生小弟的氣嗎?”
“哪裏會,我隻是在想,咱們今日這麽做了,以後想要在京師立足,恐怕更加艱難了。”
於小川搖搖頭道:“大哥你別這麽喪氣,這陶氏雖大,但不能隻手遮天,況且大哥與虎謀皮,本是找錯了對象,與其讓別人在暗地裏使絆子,不如捅破這層窗戶紙,這樣更加有利一些。”
“賢弟的話我何嚐不知,隻是當初我向爹許諾在一年打開京師的市場,如今一月過去了,進展微弱,實在讓我心急如焚呐。”
“大哥不必擔心,不如你我商榷一番,說不定能另覓他法,解決當前的瓶頸,原本我今日來找大哥,就是有要事和你相商的。”
“也好,具體的一些情況,賢弟不太清楚,現在就回去商議一番,另外你我兄弟幾月未見,我這做大哥的對你的經曆有幾分好奇,正好解惑一二。”
藤條蔓延的院子內,王富貴一臉酒色,聽著於小川講述這幾月的經曆,王富貴歎道:“沒想到賢弟的生活竟這般多姿多彩,而我最意外的是,賢弟與琴心姑娘真是緣分不淺呐。”
“大哥你就別取笑我了,到是你娶了杏兒姑娘為妾,生活那才叫如魚得水呢。”
王富貴歎息道:“回想以前在揚州的風流韻事,仿佛在昨日一般,可惜爹這一兩年身體狀況越發糟糕了,很多事情不得不讓我去做,現在想想,年少隻知黃金貴,不知惜時如黃金,等獨自擔當一麵,才知事情有多艱難。”
“連大哥都轉了性子,看來小弟的確得努力了,大哥,方才你說你們除了在煙花胡同周圍有商店之外,便沒有其他的生意了嗎?”
“目前的確是這樣,原本我打算同時多開幾家布商店鋪,可惜京師人脈,在其他地盤開了兩家店鋪,因為都受到排擠,沒幾日便關閉了,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南北地域的差異,北方人習慣穿綢緞和棉布製作的衣物,南方的絲綢需求反而不高,而且大多數都是女人來光顧,如此局麵,我想破了頭,也未找到解決之法,真是急死我了。”
於小川點點頭道:“北方寒冷而幹燥,傳絲綢的人的確要比江南少很多,不過少並不代表沒有,方才大哥也說了,來買絲綢的大多都是女人,這說明人們仍然有需求的。”於小川還有一點未說,那就是女人才是最大的消費者,不管是古人,還是現代人。
於小川頓了頓,問道:“大哥,你們王氏布商遍布江南各地,可有固定的需求商?”
“自然是有的,不過京師這邊卻隻有少數幾家,而且利益關係也沒有那麽根深蒂固,這才是我最擔心的地方,表麵上京師大大小小的布商無數,可實際上真正掌控貨物來源的就那麽幾家。我們想要從他們那裏搶過固定的客戶,除非能有一個讓他們非和我們合作不可的理由。”
於小川回味著王富貴的話,反複念叨道:“非合作不可的理由。”
於小川突然笑道:“大哥,我這裏有幾首準備,也許可行。”
“真的?”王富貴麵露喜色,問道。
“當然,不過行不行,也隻有試一試才知道。”
“我們要和別人競爭,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是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益,注重質量。”
王富貴眉頭一皺道:“賢弟有所不知,這些年蠶絲越來越貴,想要降低成本,可能性幾乎沒有,至於提高效益和質量,就更加艱難了。”
於小川從懷中取出一張畫滿密密麻麻小圖案的紙,對王富貴說道:“嘿嘿,大哥莫非忘記了,我曾見過你們王氏製作絲綢的織布機的,雖然我不知你們最關鍵的一道工序在哪,但我說的降低成本,是降低投入的人力,王兄請看,這是我改造過的織布機,隻要在這裏加上這個滾輪,就能減少人力的投入,還有這裏,加入幾根彈簧,就是我們進京用的那種鐵片,可以絲綢的進料的速度提升數倍,還不容易卡住,還有這裏固定一個轉軸,即使操作時用力過大,也能避免絲蠶拉斷的後果……”
在王富貴不可思議的眼神之中,於小川細細地描述這改造過的織布機,好一會之後,王富貴才從於小川精湛和精確的描述中回過神來。
“賢弟,你……你怎麽對這織布機和製作過程如此了解?還有為何你會事先準備這畫好的圖案,莫非賢弟今日來找我,與此事有關?”
於小川不知該如何回答對織布機了如指掌一事,其實於小川隻是對機械方麵有比較係統的學習,所謂照葫蘆畫瓢,將後世一些成熟簡單實用的東西加入現在的工藝裏,還是比較容易的,誠然古人之智慧不可小覷,但積累下來的經驗,後世的確是要高出不少的,經過幾個時辰的思考和反複的推敲,於小川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工藝完善作品。
“大哥莫急,這織布機原本隨處都能見到的,我這隻是無事之時推敲了一番,感覺可行便畫了下來,至於今日來找大哥,的確是有要事相商的,實不相瞞,我想與大哥做一筆大生意。”
“大生意?”
“沒錯,我需要大哥的幫助,將我要做的生意遍布大明,甚至大明之外的天下各地。”
王富貴搖搖頭道:“賢弟乃是朝廷之人,何必自降身份,要與我為伍,做個落魄商人?”
於小川當然不能將真相全部說明,隻是笑道:“怎麽,小弟想當一名富翁,這也有錯嗎?”
“這,看賢弟的樣子,不似有假,可是要將生意做到天下各處,恐怕窮你我一生之力,也難辦到。”
“這到未必,有誌者事竟成,我想我們的第一步,便從取締陶氏的布行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