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怪老頭
字數:1341 加入書籤
胡建國天不亮就上了去西安的大巴車,找不找得到這是後話。
人要找,日子還要過,吳紅霞必須咬著牙挺住,男人去找兒子,路上需要花銷,幾口人的生活來源不能斷了,她沒有別的選擇,好在胡國慶過完正月十五就開學,等國慶去了學校就不用操心他在家會胡鬧騰了,吳鳳霞正月初七單位收假,這七八天的時間,吳鳳霞準備送他去外婆家。
可小國慶不願意去外婆家,自從上次去了一次村裏人人不願意搭理的怪老頭一次之後,胡國慶盡然很樂意和這個奇怪的老頭呆在一起。
奇怪這個詞是胡國慶目前所接觸到最貼切的詞語,因為這個老頭確實與眾不同,據說年紀已經八十多歲,是十年動亂時期落戶在本村的外鄉人,常年一身粗布對襟短褂,棉布長褲,敞口布鞋,走路不急不緩,不種地,卻也不缺吃穿用度,村裏給他分了一處地窯,地窯是當時秦省關中地區比較普遍的民用建築,與窯洞的區別不大,窯洞需要依山而建,在涯麵挖出拱形的窯洞,地窯則是在平坦的地勢,挖一個足夠大的深坑,這樣就有了落差,也有了涯麵,然後再挖窯洞,這就是地窯,坑底就是院子,院子側邊修一條斜坡通向坑頂,這樣的地窯在解放前隱蔽性好,不易被發現,冬天再冷的西北風也吹不透,夏天太陽也曬不到,可以說是冬暖夏涼,隻來因為年代久了些,很多涯麵已經裂了,看上去並不安全,村裏人也就沒人願意要,公社才分給了怪老頭,這處不被村民看好的住處到了老頭手裏,完全變了一番景象,任誰也想不到,當時已經七十多歲的老頭,一個人,一個月時間,七米高的涯麵,近四米高的窯頂,破舊的門窗,荒廢的院子,全部煥然一新。
世人就是如此,自己錯過的東西也不願意別人得到,加之老頭脾氣喜怒無常,常常將前來參觀的村民拒之門外,時間久了,便沒人願意搭理這個老頭,如果不是吳紅霞說明原因,老頭肯定是不會讓胡國慶在自家呆上大半天的。
隻是老頭仔細端詳了胡國慶之後,很讓人難以理解的表現的慈眉善目,和藹可親,而且還拿出了幾塊當時並不多見的點心,此番表現要是讓不知內情的人看見,絕對會認為老頭是國慶的親爺爺。
國慶和老頭呆了一個下午,知道老頭姓張,江浙人,知道很多知識,會講很多故事,盡管這些故事都是一些古代人物傳記,並且還夾雜著神呀的鬼呀的,可國慶就是喜歡聽,並且老頭還讓他沒事就過來玩,給他講故事聽,胡國慶當然願意,直到吳鳳霞晚上來接胡國慶回家,胡國慶也是依依不舍,老頭同樣的也不忍讓胡國慶離開,吳紅霞心裏有事自然沒有注意到,道過謝之後,匆匆的帶著胡國慶回家去了。
直到胡國慶走遠了,老頭才嘀咕起來?,“天資異稟、器宇清奇、雙目清澈,隱帶煞光、蘭台紫府紅光籠罩,天庭高聳,三峰聳秀,分明是千年難見的絕世奇才”說罷竟自顧自的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