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黃安的計劃
字數:4811 加入書籤
吃過飯,縣委書記有事先走了。
楊主席跟黃安介紹,這位城建局長德高望重,得到他的支持,一定能成功。
局長說,楊主席客氣了,不過,楊主席親自關心,縣長又簽了字,吳書記又拍了板,我們理應作為重點工程來抓,但得依法辦事,上級查得很緊,有政策,耕地還得報上級審批。我們城建部門的職責,首先是規劃,領導批規劃,下達準建通知。縣土地局依法從群眾手裏把土地征過來。目前大約也就是八千元一畝,加辦手續費用,也就是一萬一畝,你們想征用一百五十畝地,到時得繳納一百五十萬塊。這些程序走到位,最起碼也得一個月。
局長看了看楊主席,說,這期間,向群眾征地一環節,最為重要,也得一定的時間。四方窪,屬趙書記管,原來是楊主席。趙書記你是否認識?要不熟悉,還得讓楊主席給你溝通。還有一關,要想加快進度,必須楊主席出頭,協調好,召開個縣長辦公會議,把此項目定為縣重點工程,到那時,工作開展就容易得多了。
葉紫說,縣委吳書記不是已經拍板了嗎?
局長沒有吱聲。
楊主席說,雖在一個縣城工作,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但一提到找書記縣長辦事,確實有點麻煩,最主要的是要小心,要處理得當。好,局長說得很懇切,找縣長、找趙書記兩件事,就交給我吧?
說來也巧,這個趙書記,叫趙剛,就是李明鳳的丈夫。畢業後任鄉黨委秘書,經人介紹,認識了明鳳。趙書記那時,白白淨淨的,架著一副眼鏡,顯得很斯文。明鳳一見,就把黃安給忘在腦後了,覺著趙剛就是自己的白馬王子,馬上就同意了,風雨雷電般結了婚,生一女兒,起名叫趙瓊,長得水靈,已十多歲了,正在上初中。因為計劃生育,也不能多生,隻一個女兒,疼得像心肝寶貝。
趙剛弟兄兩人。趙剛是弟,大哥是一名教師,也生一女孩,最後超生,又是一女孩,沒辦法結了紮。這一下,趙剛的父母就十分傷心,在農村抬不起頭,看見別人家的孫子,眼淚刷刷地就往下掉。過年了,趙剛和明鳳回家,剛進門,母親就歎氣,拉著小孫女的手說,你要是個孫子就好了。這下把明鳳給惹火了,罵道,什麽時代了,還這樣封建,要是都跟你們一樣的思想,國家還搞計劃生育嗎?父親沒吱聲,等吃過年夜飯,一家人圍著爐子邊,一邊烤著炭火,一邊說著話,一邊吃著東西,小孩子不受熬,先抱到床上睡去了。
父親問趙剛,今年怎麽樣?
趙剛說,今年可謂雙喜臨門。年初,添人進口,又有了一輩人家;年底,黨代會選舉,我被選上了黨委委員,也算是邁了一大步。我那鄉書記人很好,對學生特別重視,沒送一分一文,就給我提拔了。
這是恩情呀,你可不能忘了。趙剛的父親燃一支煙,看了看明鳳,又看了看趙剛,趁老伴到廚房做湯圓時說話了。他父親說,你娘說話,你和明鳳可不要計較呀。現在的社會好,有吃有喝的,我們祖輩,為啥要兒?要兒是為了防老,老有所養。同時,那時,得有勞動力,沒勞力在農村遭歧視,混不到飯吃。你祖爺爺本不是本地人,是從北方逃荒要飯來的,這地方有一地主姓胡,招你祖爺入贅,給了四鬥田,從這四鬥田,慢慢洇下來幾十口趙姓。到了我這輩,生下你們兄弟倆,你大哥今年過年沒回家,我心裏就不高興。你們老了,有國家養著,還要生兒子幹啥?生兒不就是為防老嗎?但反過來說,孔老二不就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嗎?你娘是為你們想呀。我們死了後,有你們去爬墳頭,去燒刀紙錢。你們老了後咋辦?誰還給你們上墳?
趙剛說,我們可不是無後呀。科學測定,兒女都是父母的遺傳基因,都是一樣的,現在計劃生育的標語不是寫到家門口了嘛,上麵說,女兒也是傳後人。到二十世紀末了,女兒就是丈夫,男人得圍著女人轉呢。
趙剛的父親把煙使勁揉,揉滅了煙火,也沒有再說話,起身走了,睡覺去了。
從此,過年,趙剛與媳婦明鳳也不再回家了。
趙剛在單位,一心撲在工作上,想方設法豐富自己,十多年來,進步很快,兩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
楊主席調進城任政協副主席,趙剛就接了楊主席當書記的位置,現在已兩年多了。這個鄉離城近,有土地開發,經濟條件很好。
第二天一早,楊主席就給趙剛打了電話,說是有事找他。
趙剛一聽是楊主席,就稱楊主席為老班長,歡迎來視察。坐下後,楊主席開門見山地說,王縣長簽了,想征用四方窪一百五十畝土地,希望你能做做工作。
趙剛說,聽說是做墓地是嗎?
楊主席說,不完全是。這不,是黃安,你們鄉的老板,想報效家鄉,回來投資,王縣長已批示了,原文在此。楊主席把王縣長的批文遞了上去。
趙剛一看,是王縣長親筆,他心裏就犯嘀咕。事是不假,但這事“老板”知道嗎?趙剛就把眼鏡往上推了推,看著楊主席說,這事是否要向吳老板請示一下?
楊主席說,昨晚在一起吃飯,吳“老板”親自拍了板。
話語說得很重。
沒想到,這一下正好戳到了趙剛的痛處,心想黃安也太托大了,縣委吳書記接待了,自己還不知道,也沒到鄉裏來,把我趙剛小瞧了。但趙剛表麵上很熱情,說,這事還用楊主席親自跑一趟?打個電話不就成了嗎?
楊主席說,黃安很講義氣,是難得的人才。我在當書記時,他投資貧困學生,設立獎學金,後又給本村投資五十萬修路,百姓口碑很好。他不認識趙書記,又加之他們公司變故頻繁,也沒有時間回來專門拜會。現在好了,又要投資征地,又是本鄉,有了機緣。楊主席又說,讓我先跑一趟,看你忙不忙,不忙的話,再讓黃安來拜會,請你在一起坐一坐。
趙剛年輕氣盛,但楊主席資深,全縣人所共知。楊主席以謙卑做人,口碑好。趙剛很婉轉地說,哪裏哪裏。該是我趙剛請這位大老板的,他可是我們鄉的驕傲呀。隻是這多年一直沒見過,久聞大名,如雷貫耳。趙剛把話題一轉說,但在群眾當中,也並非楊主席表揚的那樣好。聽說他打砸搶都幹過,殺人越貨,被判死刑。還不是黨的政策好,留下他一條命。唉,我們的黨真偉大呀。這種人也能致富?別看在群眾中施點小恩小惠,那是在跟我們爭取群眾基礎。群眾說他好,卻忘記了他的劣跡。群眾看問題畢竟膚淺,可我們不能這麽去認識,否則就會犯錯誤。
楊主席聽趙剛一說,覺得有了問題,心想還是直說的好,讓趙剛知道縣裏的意圖。於是就說,這可是吳書記親自拍板的,你可得想清楚呀。
趙剛想自己說得也太直了,雖是心裏有氣,也不能沒涵養。就拐了個彎說,吳書記拍板的是征地,但怎麽用沒說。我作為黨委書記,知道講政治,跟領導保持一致,請老班長回去跟兩位領導說,我支持。隻是這黃安,最近就沒時間見了。
趙剛並非不了解黃安,他雖不太知道,但也隱隱約約知道一些明鳳與黃安的關係,在他的心目中,他覺著黃安隻不過是個暴發戶而已,他打心眼裏瞧不起這種人。
楊主席笑了笑,把頭發摸了摸,沒有再多說話,有準備走的意思。
趙剛說,老書記來了可不能走呀。喊老一班的在一起聚一聚。又叫常務拿撲克來,跟楊主席打一把。
楊主席說,鄉裏忙,自己也有事,就不在這吃飯了。
趙剛說,那咋行?再忙,老班長來了還能說走的話?
於是,楊書記就留了下來。
吃飯時,楊主席坐客座,趙剛坐陪座。趙剛先跟楊主席端了兩杯,然後是副職領導敬酒。
趙剛說,老領導回來不容易呀。
楊主席說,老了,回來隻是看看,也幫不了啥忙。
趙剛聽出了話路子,就微笑著說,楊主席也是我們鄉的驕傲呀。縣裏有你這棵大樹,我們這些人,工作就好辦多了。
楊主席說,進政協了,隻是個待遇,有事協商,沒有多大權威。
趙剛聽著,覺著楊主席總想把話往征地一事上引,隻裝著尊敬,不懂。又一回想,楊主席是吳書記來時提拔的,雖說安排的位子不好,但畢竟提到副處級領導崗位。平時呀,到縣副處級領導那去辦事,都稱楊主席為楊老。聽說縣委書記有什麽難處,還去谘詢他,說明位置不行人很重要,敬重是應該的。
趙剛說,來,再敬老領導一杯,遇機會還請多向領導美言喲。
楊主席本身很謙恭,見趙剛這樣尊重,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還是你們有前途,到時候當我領導了,可不能給小鞋穿呀?
這本來是句玩笑話兒,楊主席說的話層層遞進,讓趙剛聽了很不是滋味,覺著他也太不近人情了。雖然讓楊主席負責民營經濟,協調也不能協調到這裏,看來還帶著火氣。又一想,楊主席在這鄉當書記時,就跟黃安打得火熱,老關係了,看來一定得了不少好處。現在,在社會上流傳著錢權結合的說法,莫不是在楊主席身上得到了體現?現在居然成了黃安的急先鋒了,打頭陣,有這樣便宜的事嗎?
趙剛忽然在心裏冒出了個主意,楊主席不必要得罪,但得想辦法向縣領導匯報一下,看縣領導的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