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風生水起
字數:3787 加入書籤
第二天一大早,趙剛夾個包,讓司機開著鄉裏的半舊桑塔納,到縣城去了。
剛八點,王縣長就到辦公室,也是拿包,拿杯子,準備下鄉轉一轉,看哪鄉民營經濟發展得好,定下點,為迎接市裏的工業會做準備。
趙剛尾隨著進了王縣長的辦公室,坐下。
王縣長說,近期縣裏安排的幾項工作做得怎樣?
趙剛說,按照你的批示,正在逐步進行當中。雜交油菜這東西好,在下麵一宣傳,群眾就踴躍著種。至於說冬修工作,老百姓自己的事,幹得有勁呢。
王縣長很滿意,對趙剛說,你們鄉一直是先進,離城關又近,縣委對你們的工作很關注,你們是城鄉結合部,你們的工作上去了,其他鄉的工作就有參照物了。但是,要注意一點,年終了,上麵的檢查多起來,農民負擔是高壓線,你們要教育好幹部,可不能碰,誰碰上了,誰倒大黴。政治前途就完了。
趙剛說,這我知道,我們搞建設,不向群眾要一分錢。我們跟村也三令五申,誰要是向農民多要一分錢,就拿誰開刀,決不手軟。
王縣長說好,這我就放心,我也相信,因為你們有土地開發,底子厚嘛。
趙剛說,王縣長這麽說,我就沒日子過了。為啥?去年開發的近五十畝麵積,都補償給群眾了。土地國有,每畝補兩千元,連吃喝都不夠,叫我們咋整?
王縣長說,別在我麵前叫苦了。去年五十畝土地,縣裏收購後,轉交你們代為開發,你們光門麵另收了一萬一間,多少間?近百間,你們就收入近百萬。指望縣補償你們那點錢,你們喝西北風去?縣財政是吃飯財政,稅收不夠,年年得往省市乃至中央跑,能跑多少?向爹娘要錢,當兒子的有臉麵嗎?我當這縣太爺可不容易呀。我所以下了決心,無論別人怎麽看,怎麽說,我就一個字:幹。隻有幹才能富,才能減少我去跑去要的次數,我才能心安。
趙剛說,聽了你的話,真是受益呀。
王縣長說,我說的都是心裏話。
王縣長點上了一支煙,問,你還有別的事嗎?
趙剛說,你還有事,我來就是向你匯報一件事的。我們鄉有個老板叫黃安,要在四方窪購買一百多畝地,聽說是建墳地。我知道後,就找到了幾戶百姓,他們說,那咋行?占農田,上麵也不會批。又找幾位黨員座談,黨員說不行,**還信這個?說得我這個黨委書記也做不了主了,想來問問。昨天,楊主席去了,說是為此吳書記還設宴招待了黃老板,當麵拍板,征地,說是發展民營經濟,有好處。這一拍板,把我拍得更加糊塗了,所以來請你指示。
誰知縣長聽後,氣得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把杯子往桌子上一放,說,請示個屁!我說趙剛呀,你年紀輕輕的怎麽耍起小聰明來了?這事我簽了字,老吳又當麵拍了板,還能有假嗎?你們的意思我知道,想我跟老吳多是政見不和,是來聽聽風聲是不是?要是這樣,我告訴你,在發展民營經濟方麵,我們倆意見是一致的,是合拍的。你們這些當書記的,就不能有自己的主見?照這樣下去,我縣的發展,不等於蝸牛散步,爬去爬來,不還是個圓點嗎?縣委把你放在近郊,這不僅是信任你,而且還是重用你。正因如此,你得發揮作用。別多想個人得失,要做點事情。做點事情,就是失敗了,也不愧。心裏也安泰。我批的,你就執行吧,有事我負責。好了,我要下鄉了。
趙剛真是又氣又恨,想跟縣長匯報,能得到縣長的理解,以此拉近跟縣長的關係。書記提拔了,縣長接書記,自己不就有了靠山嗎?誰知竟出現這種局麵,挨了一頓無緣無故的訓。趙剛豈能知道,昨天,縣委吳書記招待過黃安之後,就給王縣長打了個電話,說引進資金建設商城是市委的指導思想,你簽得好,隻是要誘導,讓黃老板按照縣委的意圖去利用好土地,發展經濟。吳書記還說,最近,市裏要提拔幾位縣長當書記,老王呀,你的資曆也夠了,要努力呀,需要我老吳出麵的隻管講。
王縣長很感動,就表了態,說以工作為主,能在商城任縣長,也是緣分,遇到你這樣的好書記更是緣分。聊得跟遇到知己一樣。
趙剛一頭霧水。出了縣長辦公室,一看表,才九點,還有時間,幹脆到吳書記辦公室坐坐。剛到大門口,就發現吳書記門前排了一排正副科級領導。咋了?談話咋了?不是的,正值改革深入,商糧供已推向市場,還有一部分破產的國企幹部找書記想安排個好位置。還有幾位鄉長也想當書記,跟吳書記匯報。
趙剛想,算了,還是回去吧?下次來早些。沒想到吳書記沒在屋,到廁所去了,剛從廁所出來,碰見趙剛就問,有事呀?
趙剛趕緊說,有點工作要匯報。
吳書記說,那就來吧。
剛坐下,吳書記頭第一句話就問,趙剛,你說說,民營經濟在商城怎麽發展?
這一問,把趙剛問得直打噎。趙剛腦子反應得快,打了幾個圈說,依我看,民營經濟首先得建市場,沒有市場,向何方發展?都去做生意,生意不可能擺到稻田裏吧?趙剛望書記很專注,怕自己又說錯了,就忍住了。
吳書記說,說,繼續說。
趙剛說,沒了。要說,最有辦法的還是吳書記。
吳書記說,商城有優勢,但也有劣勢呀。交通不便,市場不大,人才缺乏,發展意識落後,這些都製約商城發展的因素呀。過了一會兒,吳書記又說,趙剛,你找我有啥事吧?
趙剛說,也沒多大事,就是我鄉有個老板,在本鄉征地,準備建墓地,隊長、黨員、群眾代表都不同意,群眾說,建市場還可以,建墓地那不行。我就把此事跟王縣長匯報了,王縣長批了我一頓。
吳書記說,噢,是這回事呀。小趙呀。王縣長批評你,你應該想得通。你要懂道理呀。我們的黨是人民群眾的黨,這一點不假。但作為黨的幹部,也有黨的原則。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這叫講政治。當幹部不講政治還得了!征地的事我也拍了板子,難道我就沒想到他立項搞墓地不大妥當嗎?在商城,人死了必須得安葬,火葬還沒開始,土葬必須執行。人死了還能放在家裏。民俗難改呀。雖說要移風易俗,但條件必須得跟上,老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你叫他們講文明守規矩能行得通嗎?
趙剛說,吳書記,你說得對極了,你這麽一說我就豁然開朗。但有一點,書記你知道否?黃安在“文革”時搞過打砸搶,還被判處死刑,要被槍決的,最後又放了。
吳書記說,這事不了結了嗎?怎麽,地、富、反、壞、右的子孫就不能經商了?虧你還是大學生,怎麽就不懂辯證法?
吳書記你這麽一說,我就知道工作方向了。趙剛說,我們回去以後,就做群眾工作,向群眾講明道理,爭取盡快地把土地征好。
這就對了嘛。吳書記說,還有個問題得跟你說一下,在商城,上下級領導班子裏,心照不宣地認為我跟縣長有意見,其實他們都錯了。我倆的工作作風不一樣,性格使然,這不能說明問題。在大是大非的原則上,王縣長還是很講政治的。吳書記著重強調了一下,說,市委近期要來考核班子,王縣長要重用,在這一點上你可要帶好頭,拋棄個人恩怨,保持團結,隻有團結才能出幹部,隻有團結才能出成績呀。
趙剛從吳書記辦公室出來,驚出了一身冷汗。趙剛的思想解決了嗎?沒有。趙剛心想,自己挨訓,這怪誰?怪黃安。真是一個倒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