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隻允許一人戴帽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最年輕的歲月
被國人視為正直和廉潔的象征的古羅馬政治家大加圖(公元前234--149),80歲時開始鑽研希臘語,這使他周圍的人大為不解。他們問他:耄耋之年,怎麽還學習這麽難學的希臘語?大加圖回答說,這是他所剩下的最年輕的歲月了。
皇帝的妙語
羅馬皇帝奧古斯特(公元前63一公元14年)下令把他的一個性情惡劣的年輕侍從趕出宮廷。年輕人苦苦哀求皇帝寬恕,並發誓悔過自新。可奧古斯特主意已定,仍勸他回家。
我怎麽回家去呢?我怎麽向我父親交待呢?”年輕人說。“跟你父親說,你不喜歡我就得了。”皇帝給他出主意說。
未占到便宜
?t?西塞羅(公元前106一前43年)是古羅馬傑出的政治家和演說家,他學識淵博,有膽有識,曾對凱撒的和安東尼的野心進行尖銳的批評。後被安東尼派人暗殺。
凱撒大帝當政時,古羅馬的元老院對大政方針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凱撤總是設法將親信安插進去,這使一些老資格的元老很不滿意。
一天,一位新進元老院的元老來劇場看表演,找來找去,找到了西塞羅身邊。西塞羅想冷落這位新貴,便說:“要是我已經覺得大擁擠了,我倒是很願意請您坐在我旁邊。”
這位新元老很難堪,但他也不示弱,想到西塞羅在政治上一向反複無常,便反唇相譏:“既然你從來就是一人占兩個位子,怎麽還會覺得太擁擠?”
死神比我走得更快
卡尼紐斯?萊維魯斯隻當了一天的執政官就逝世了。西塞羅對羅馬共和國這一年邁而尊貴的官員的死深有感觸,由此而聯想到古羅馬行政管理的日益衰頹。因而他常就萊維魯斯的死借題發揮。有一次,他不無諷刺地說:“我們曾有一位始終保持警覺的執政官,在他的任期內連一覺都沒睡過。”
但有人對西塞羅的態度不滿,便反駁說,在萊維魯斯生前,他連一次禮節性的拜訪都不曾有過。
西塞羅對這一指責不以為然,他說:“誰說我沒有拜訪過他?我已經上路去拜訪他了,不料,死神比我走得更快。”
幸福的秘訣
西吉斯蒙德(1368--1437年)於1411年任神聖羅馬帝國君主。有一回,他在宮廷裏大談人生哲學,有一個大臣就順他:“在這個世界上,人是這樣的脆弱,而且終究不免一死,那麽怎樣才能獲得較為持久的幸福?有沒有什麽秘訣?”
君主胸有成竹地回答:“當然有,那就是隻要在健康時把那些生病時隻好允許別人去幹的事都幹掉,就會獲得持久的幸福。”
給皇帝剃胡子
178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1741--1790年)去法國旅行時,比仆從先到達貝塞爾鎮。小客店的主人是一位愛嘮叨的婦女:她問他是不是皇帝的隨員。
不是。”他回答說。
不久,這位主婦走過約瑟夫二世的房門口時,看到他正在刮胡子,她又問他是不是受皇帝雇用的。
是的。”約瑟夫二世答道,“有時我給他剃胡子。”
開放皇家公園
約瑟夫二世擬將維也納的皇家公園對公眾開放。聽到這一消息,有位貴族驚恐不安地叫道:“如果連普通百姓也允許自由進出皇家公園,我,還有我的同等的人,到哪兒去散步呢?”
皇帝說:“照你這樣說來,我隻得到托缽僧的地窟(專門埋葬帝王的地方)裏去散步嘍。”
外交家的辭令
考尼茨?裏特伯格(1711一1794年)是奧地利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對東歐的外交起過支配作用。女皇瑪麗虹?特裏薩對他極為信賴,但卻不滿意他的品行。一次她指責考尼茨?裏特伯格竟然騎馬帶著情人在維也納大街上招搖過市。
夫人,我來這裏是商討您的大事的,不是我的小事。”
《聖經》和土地
南非原來是一個由少數白人統治的黑人國家,種族的壓迫和種族歧視十分突出。圖圖大主教就是南非領導黑人反對種族壓迫的堅強鬥士。
1984年他曾獲得諾貝爾。圖圖主教能言善道。1984年冬天,他在美國紐約的一次宗教儀式上演講時說:“白人傳教士剛到非洲時,他們手裏有《聖經》,我們(黑人)手裏有土地。傳教士說:‘讓我們祈禱吧!,於是我們閉目祈禱。可是到我們睜開眼時,發現情況顛倒過來了:我們手裏有了《聖經》,他們手裏有了土地。”
泥土和國王
英格蘭國王威廉二世(1027一1087年)指揮軍隊攻進英格蘭東南的佩文西時,不慎被絆了一下跌倒在地。手下人大驚失色,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可威廉很快就站了起來,高高舉起沾滿泥上的雙手,大聲喊道:“感
謝上帝,賜予我應有的王國,英格蘭的國土在我的手中!”
隻允許一人戴帽
英王查理二世(1630一1685年)對政務、對名聲並不十分頂真,可以說是一位逍遙國王,然而對禮儀卻一點不馬虎。
他和教友會教徒威廉?佩恩是一對很熟的朋友,可也經常發生衝突。
按教友會的教義,佩恩在他的世俗的上司麵前可以拒絕脫帽。查理有一天注意到佩恩沒有向他脫帽致敬,就摘下了自己的帽子向佩恩揮了幾下。
佩恩驚訝地問他:“夥計,你為什麽脫下帽子?”
查理回答說:“夥計,按慣例,在這種地方,同一時刻隻允許一個人戴帽子。”
照三宣讀
任斯特的主教愛德華?斯蒂林弗利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布道人。
一次,查理二世問他,為什麽在別的地方都是即興布道,而在宮中卻每次都照事先寫好的宣讀呢?
主教說,在國王麵前,我擔心忘了要說的話,所以還是照本宣科為妙,聽後,國王很高興。
主教見他高興,又壯起膽子問他:“你根本毋需敬畏任何人,可為何在眾議院致辭時也要照本宣讀呢?”
國王小聲地說:“因為我對他們的要求以及向他們要的錢太多,所以我不好意思麵對麵地正視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