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嶽陽之攻防戰(四)

字數:4499   加入書籤

A+A-


    翟招討當然不可能知道鄭芝龍的戰術,更不可能了解他的水軍與護衛隊水軍技戰術差距之大,乃是跨越了二個時代的。

    此時他在指揮船上隱約望見自己的火船已經撞進對方陣營,後麵每一艘快槳船中間站著一人正在拚命揮動棒槌敲鼓,士兵劃槳激起的水花四濺,比賽龍舟時還快三分。見此他的心也激昂起來,不管此戰勝負他的戰術、至少他的努力此刻即將起效。這次戰鬥或不會取勝,甚至不會給護衛隊重大損失,但護衛隊出世後元軍無一不是慘敗,這次至少會打破他的神話,為此忽必烈會重重嘉獎自己的。

    忽必烈之所以在北方平叛後仍然會將矛頭對準南宋,連戰連敗的心理陰影也是一大原因。護衛隊這骨頭不好啃已成元高級將領的共識,翟招討也不例外。當知道荊州不過一天就輕易失守元軍完全消滅,他再狂傲也不認為自己能夠同樣做到。

    對元軍來說護衛隊的戰鬥力那是恐怖的代名詞,硬是要比較的話元軍若是狼宋軍便是羊,反之元軍若是羊護衛隊乃是猛虎。也就是說元軍戰宋軍贏是贏不大輕鬆,而護衛隊戰元軍那是幹幹脆脆一掃而平。因而今天隻要燒毀護衛隊幾條船就是勝利,若因快槳船沒跟上造成戰果不大也沒關係,這屬於沒有經驗戰術設計不當問題而可以調整,至少看到打敗護衛隊水軍的希望還在。

    翟招討如此想現在衝最前麵火船舵手的想法也差不多,他們現在滿頭是汗,這乃是火船的火勢正在衝出油布覆蓋烤得,也是正在關鍵時刻心裏急的。衝鋒到現在許多同伴倒在半途,別說獎賞連性命也不知如何,現在自己衝在最前麵隻剩下十幾米、十米、八米、六米、五米、四米、、、最怕的''轟''聲還未響,佛祖保佑隻要一息、半息、、、。

    在距離還有一米時舵手雙手拚命地地撐著前麵厚木屏障,這是撞擊的反作用力很大,不撐著會受傷。''咚''撞擊的聲音不大,因為木頭這可以理解。身子晃幾晃反作用力不強???啊船頭隨著撞擊被彈開???

    等發現情況不對舵手根本沒有時間去理清頭緒,隨著碰撞火船燃起衝天大火,由於不再是偏風飄向一邊,連桅帆也起火他隻要還活著隻能先跳水,讓冰冷的清水幫助自己回憶了。

    知道的對這情形肯定不奇怪,因為此戰雙方都是利用偏風相向快速接近。高速接近的雙方在級別上差距太大迎麵相撞火船隻會壓沉了,所以此時是轉舵四十至四十五度斜向撞擊。

    或者問為何不角度再大些?若是直撞上去豈不更好。其實急速的小船轉向不說有傾覆危險,就算是能成功也會發生橫飄,向前之力因橫飄大減而大減速。而失去衝撞力火船要牢牢掛在護衛隊戰船的企圖就會落空,那還有什麽用呀!

    正常情況四十度足以讓尖刺刺入木頭裏麵,木頭再硬也比不上鐵尖刺。可惜護衛隊戰船外麵是堅硬又平整的鋼筋水泥,四十度撞擊尖刺一下子就彎了,隨著磨擦隻有一陣火花,隨後火船因份量輕被彈開。隻因火船舵手又慌恐,又有帆與火、煙遮擋視線,基本上沒有發現尖刺與水泥磨擦的火花。

    火船就這樣不是遠處被擊毀,便是極少數撞到護衛隊戰船不起作用自己燒毀,給護衛隊戰船的損失僅是船殼水泥小小破碎與擦痕,還有就是飛揚油布火灰引燃了戰船帆、索等物。隻是此火太小,用水稍微一潑就滅了,再說元軍如此大本錢投入護衛隊一點損失也沒有也太不給麵子了。

    火船毫無效果快槳船尷尬了,它們的作用是混水摸魚,現在火船無功他們這些敞口小船衝上前,與有火炮大船作戰豈不是嫌命活長了?這樣的戰船就算是冷兵器用弓箭對射也吃虧,此時發現尷尬乃是進不能、逃也乏力劃槳了啊!

    正遲疑間大團鐵丸在轟隆隆的炮聲中直向他們撲上來,相比火船這漿船人多防禦反而更少,一時間慘劇在不少船上發生。鐵丸造成的傷口比槍彈更加恐怖,巨大的創口即便是老兵看著也有點寒森森。其實這時代中了這鐵丸還是一死幹脆,活著極大多數是救不了的,痛苦地流盡鮮血甚至是傷口發炎而死隻是多受痛苦,拖延著未即死去實在是不值。

    見此慘狀知道逃不了的元軍士兵索性紛紛棄槳跪在船艙,隻有少數因頭領頑固及後麵一些船懷著僥幸轉頭向岸邊劃去。隻是槳手早劃脫力了,此時又是恐懼心還不齊,這速度怎麽快得起來。而護衛隊戰船一路直衝到此刻不曾減過速,偏舵追過去這些船那能逃脫,不一會兒不沉便降全部解決。

    翟招討帶領的支援船隊處在最後麵,又有人在桅杆了望而最早發現不妥。此時轉回水寨根本不可能,於是早退縮最後麵的指揮船第一個轉舵向岸邊駛去,確定戰況後再向支援船隊下令轉向、靠岸、棄船、回城。

    翟招討見機早溜得快,乘護衛隊收拾元軍殘兵敗將搶先一步靠岸逃回嶽陽。剛上岸還即刻讓人去水寨通知所有人撤退進嶽陽城,至於退卻後放火那是常規他雖然因失敗逃跑,作為老軍人神經堅韌肯定不會疏漏固然向傳令兵提到的。

    不過護衛隊追得急,他等靠灘第一個跳船搶上岸,後麵跟著的人雖不少想燒船已經是來不及了。連整個支援部分船隻被追上未靠岸就投降了的不少,靠了岸慌恐跳船逃走不及的士兵也有,因此整個出戰水軍逃回嶽陽十不存一。至於水寨水軍一走本是空殼,護衛隊水軍戰船衝近火炮一響人逃得幹幹淨淨,至於放火那些人連自己私房錢也不敢返回尋找拿走那裏還顧得上。

    一戰打掉元水軍後便是登陸戰,其實這時代還少有登陸戰,主要是船小可登陸之處多。而要阻止別人登陸隻能列陣防備實在難堅持與移動,對登陸作戰也就是麵對麵拒止一途,半渡而擊乃是襲擊過河敵軍,使之前後異心不能合力而勝。

    護衛隊登陸有火炮掩護,誰列陣而拒誰倒黴,況且翟招討新敗守城還戰戰兢兢,那裏敢過來阻攔。因沒什麽人阻擋護衛隊第三旅下船顯得十分輕鬆,不過每一艘船上走下來的士兵都排著隊,上了岸也按編製分開列成一個個小方陣,決不會因敵軍未見而鬆懈。

    等哨兵派出立營工作才開始,因為時間已下午不可能再攻城,所以先在江邊立好營壘才是第一要務。此戰乃是之前未曾正式上過戰場的第三旅為主力,今天僅過來四幹多本部官兵,協助的幾個守備營與二個準備圍點打援的快反旅還要此後分二次渡江過來。

    今天水軍雖差點兒將元水軍整鍋端了,但嶽陽各類元軍其實有一萬多,換成了宋軍逼近登陸早嗷嗷叫逼了過來痛揍了。現在護衛隊登陸他們雖不大可能過來,但打仗最忌僥幸與大意,方土根一直受方少雲的觀念教育,因而部隊上岸陣營不散,派出警戒與哨兵才分工將宿營地建立起來,一切按條令進行。

    護衛隊逼近立營距嶽陽不過千米左右,所作的一切翟招討在城樓隱約可見。襲擊或夜襲這二個選擇本來是他計劃中可行的選項,站在城樓觀察乃是想找出對方的特點最好是弱點,為此後守城多一些把握。見護衛隊大勝之下登陸部隊仍然是如此謹慎一絲不苟,隻能長長歎息,因為他知道護衛隊不管其武器如何僅這訓練、軍紀、行事風格已是一支強軍。

    翟招討怎麽看護衛隊不會影響他們認真地依照地勢開挖排水溝,搭建帳篷,挖坑建起廁所等。此外將大批三米木頭夯入土層近一米以為寨牆樁,然後建造起內有矮台安排火炮,立起十幾米高台安排了望,外有隔絕溝的寨牆防禦係統。

    這個防禦係統寨溝乃是常用的,與傳統做法區別不大,作用僅是不讓對方直接衝到寨牆。區別是這溝距寨牆有些遠,達到五十米外,這個距離若是用弓箭防護不讓敵軍填埋有點遠。

    這是因為護衛隊火槍威力大、射程遠,將之放這距離才正好。另外寨牆外還築起矮土牆,真有人攻打過來並非隻是寨牆上有人射擊,矮土牆也是有人射擊,還有火炮支援。這樣的防禦係統比這時代縱深上厚重許多,還有暗哨與鋼絲網布置。

    這樣的布置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戰水平,護衛隊大多數幹部認為是不大必要。方少雲其實也知道這點,但他對護衛隊傷損特別敏感,覺得多費力氣與物資總比受到襲擊多死人好。另外如此做在南方河流網布地帶雖然似過於保守,但在北方騎兵縱橫速度快、衝撞跨越能力強。如此一來萬一襲營破開口子損失極大,為此先養成嚴密防守習慣到了北方作戰也不會吃虧。

    翟招討看護衛隊立營寨的做法十分無語,雖對那道溝布置如此遠不大理解,在未戰前曾有過襲擊與夜襲的念頭隻剩下不忿:你們已經占據了優勢攻城地位,立個營地還如此謹慎如此嚴密,還讓不讓別人存一點希望或幻想的空間啊!

    立了營壘護衛隊次日並不進攻,而是在嶽陽城外每個城門前二百米處逐一建土城。這土城也就是一大內凹寬大深溝,挖出的土在內圈建厚闊土牆,土牆上建築起麵向城牆、城樓的十八個炮台,而陸續運來的守備營就用來守這些土城。

    等除沿江一線每個城門被土城擋住後各土城間就挖掘起聯絡溝,並向江岸延伸將嶽陽整個包圍起來。這裏也是二層設計,外麵的溝起阻隔作用,內邊建築了土牆,如此少量人從城牆吊下來也根本逃不了。

    其實這做法與攻打荊州一樣,隻是目的有些不同。攻打荊州是不讓元軍逃走在自己根據地作亂,這次作戰有圍點打援的想法,築土城乃是反客為主讓元軍絕望的辦法。另一方麵方少雲認為現在開始打一處滅盡一處讓元軍難於通過逃兵獲得作戰經驗,如此元軍對熱兵器作戰才會長期不適應,此乃是用小代價獲大勝利的最後機會不可輕易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