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觀城

字數:5820   加入書籤

A+A-


    山裏的鳥獸早已被驚走,此時的雁蕩山卻熱鬧非凡。官兵們打掃戰場的慶賀聲不小,此番不費吹灰之力就為西林縣去了兩大毒瘤,真是大快人心。

    縣尉手裏提著賊首頭顱,心想縣太爺還真是料事如神,他怎麽就知道趙不絕死了,而今日大葉寨和黑風寨會有爭鬥?難道這就是他與縣太爺的差別?

    今天戰果頗豐。山賊相鬥,又有鏢局的人參與其中,賊人死了兩千有餘,另俘獲三百餘賊子。

    官兵折損百十三人,鏢局折損一十九人。兩個山寨頭子被亂箭射死,黑風寨二當家毒發身亡。隻是走了黑風寨三當家的施東進,這讓功勞打了折扣。

    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大功一件,賞賜少不了。

    這似乎是個諷刺,他們之前為了消滅這兩個山寨,威逼利誘都沒成功,沒想到他們自己反倒打了起來。

    官兵們還沒動手,人就已經快死光了,俘虜的都是一些臨陣脫逃和投降的,沒費多少勁。

    一個黑腦袋從下遊露出水麵。

    施東進躲在冰冷的河水裏,不停有虎魚過來想要分食他的身體。

    惡狠狠咬住想要對自己鼻子動口的虎魚,魚腥味混雜著血水湧進口鼻裏。

    狄此山把他推進恒河,掩護自己逃跑。他親眼看見義父和其他人被射成刺蝟,至死都不知道自己被人算計了。

    施東進也是聽了官兵的談話才後知後覺,此番大葉寨攻打黑風寨,定是有人從中作梗,那個縣令很可疑。

    殺人者人恒殺之,這是狄此山一直掛在嘴邊的話,他早年間殺人作惡太多,現在果然被人殺了,死相淒慘。

    狄此山無後,待自己如同親生,這讓從小就是孤兒的施東進很是感激。殺父之仇肯定要報的,大葉寨已亡,還剩下三英鏢局和那個縣令。

    施東進順著河流,找到了臨時避難處。去掉粘在臉上的胡子和黑痣,梳洗一番,又換了一身青色長衫,原來那個黑風寨的三當家從世間消失,一個文弱書生出現在世間……

    用和尚帶回的草藥,蘇玉林成功配成解藥給元曄服下。他現已性命無礙,隻是一時半會兒恢複不了元氣,至少要調理一個月。

    趁著元曄調養的這段時間,蘇玉林經常使喚徐燃胖子兩人,美其名曰:代替行醫費用。

    每次看病,蘇玉林總要把徐燃帶在身邊,隨時考校。徐燃知道,蘇玉林是想教自己一些東西,所以學得也很認真。

    徐燃悟性不錯,又有蘇玉林悉心教導,一個月的時間,已經讓徐燃在醫術上小有成就。醫書藥方子之類的,一股腦記了不少,現在再把他一個人扔到野外,也不至於分辨不出毒物與食物。

    徐燃的記憶力確實不是吹的,連蘇玉林都歎為平生僅見。蘇神醫說他要是考醫者段的話,至少也能過二段了。不需要動手的話,五段都沒問題。

    蘇玉林甚至想收他做關門弟子,想想還是作罷了。

    就切這麽點藥都能把手切了十幾回,給病人把脈把人凍感冒的人,蘇玉林實在不敢恭維。若不是有萬物生讓他傷口快速愈合,徐燃那手怕是要費了。

    一個月後。

    張士林已先期去與東方澗他們會合,元曄已經好的差不多了,決定先將殘圖交到集賢院再與他們會合。

    徐燃已經知道集賢院對界門的研究是最權威的,為了弄清怎麽回去,徐燃覺得自己有必要走一遭。

    與蘇玉林約定完事後與他去一趟天師郡,一行四人便出發前往集賢院所在地——觀城。

    觀城位於中州森林中部,北接大秦,東交大夏,南靠夜厄森林北緣。這裏原本是深山大澤,人跡罕至,卻得益於一場戰爭,發展成一座名城。

    五萬年前,東洋古越國,霸下碑林的業火界門誕生了,萬象界由此經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腥風血雨。那段曆史後來被人們稱為夢魘時代,或者神隕紀。

    當時這世界還隻有七大神跡,霸下碑林並不叫霸下碑林,隻是鮫人海國治下的一個普通小島,當然也不可能被稱為神跡。

    那是個平靜普通的夜晚,月亮是那麽明亮,星星閃爍著比平時耀眼的光芒。心細的人會發現,那星光裏,竟隱隱透著血光。

    紅珊瑚島的居民們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已經全都睡下。誰也沒料到,噩夢會在這個時候造訪……

    異界從業火界門入侵萬象界,仗著先進的技術與魔法文明,掀起一場浩蕩的侵略戰爭。

    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一夜屠盡海國十五城,三月滅六國。此戰曆時近百年,許多長盛不衰的世家大族從此衰落,傳說中的神級種族在浩劫中消失。

    那些惡魔,百姓稱他們為地獄使者,在集賢院的史書中,則將他們統稱為——冥族。

    危難時刻,各方舍棄一切偏見與矛盾,協同作戰。當時的三位賢者白巫、麥金、阿爾泰領頭,將許多大賢智者聚在一起,成立了集賢院。

    依靠著數量優勢和集賢院的智慧,萬象界用了近百年時間,在付出慘痛代價後,最終將冥族逐出萬象界,遂將界門封印。

    戰爭結束後,集賢院轉而成為專研學術、監視界門、打擊極端犯罪的民間組織,擁有自己的治域,也就是觀城。

    觀城靠近夜厄森林,卻是難得的長治久安之地。究其緣由,集賢院地位超然,等閑不會有人去招惹。加上一個神跡級別的護城結界,城內百姓已經萬年不見戰火。

    觀城自古乃天眷之地,八大神跡中的南天神域,指的就是觀城。

    所謂南天柱,其實是一棵與天地同壽的古樹,沒人知道它到底存在了多久,就像沒人知道萬象界到底存在了多久一樣。

    南天柱本身有特殊結界,被譽為神的饋贈。它從古至今,守護著這方水土。以南天柱為中心,方圓百裏即為觀城地界。

    好山好水出靈傑,這天下最好的書院,三十六院之首的南天書院,就坐落在觀城正中央。其正上方的空浮島,就是匯聚了天下大牛的民間組織——集賢院所在地。

    南天書院是集賢院的下屬書院,兩院上下全靠南天柱連接。當年建造兩院的人,不知用的什麽方法,能夠不受結界排斥,把兩院直接建在了樹身上。也因此,其他與南天院競爭的書院,私底下總會把南天學子鄙稱為猴子。

    這次徐燃他們乘坐了此間的一種交通工具,名曰樓船。

    這樓船不是水裏的遊船,而是天上的飛船。其工作原理徐燃在書上看到過,在船樓的頂層,就是駕駛艙,那裏有羽族所創的飛行陣法,是整個樓船的核心。

    樓船在距安定門三裏外的空港停下,靠近觀城五百步禁止一切乘騎工具。任何沒有集賢院發放的法印的東西,都會被結界排斥。

    城門垛上插著一溜旗幟,迎風招展,紅底映著白色南天柱的輪廓,這是集賢院的標誌。

    城門上刻著安定門三個字,用的竟是隸書。其字明朗直截,正大簡拙,觀之如對高山,如仰大賢。

    據說此門兩千年前毀於戰禍。戰亂平定後,由時任觀城城主蔡雍親筆書成,金石大師楊雲清費時三日雕刻而成。

    這是唯一一個除人類為王的國家之外,將方塊字刻上城門的地方。

    城衛官兵手持長矛,把守巡邏。現已是日入時分,黃昏以後關閉城門,這是觀城的規矩。

    觀城靠近夜厄森林,夜裏城外不安全,因此有了這項規矩。沒有城門校尉範效步的手令,擅開城門者,城衛隊有權不經有司,就地處死。

    此時行人來去匆匆,他們也想在天黑前趕回住處,以免夜間行走,多生事端。

    胖子已經認出南天柱這顆參天大樹,就是他上次看到的那棵。一棵樹的樹冠能蔭蔽幾乎小半個觀城,這樣的景觀讓人印象深刻。

    行至城門,監門官向元曄打招呼,其他守衛也笑嘻嘻地過來問東問西,看起來很熟絡。

    監門官叫解歸田,與元曄一樣是南天書院尚武館的學生,元曄的直係學長,怪不得與元曄這麽熟。

    這守城官兵大部分出自南天書院,多與元曄認識。

    元曄平時就是一個木頭疙瘩,性子耿直,不善交談。但解歸田就是喜歡他這樣的性子,算是他少數朋友之一。

    從剛才與元曄的交談中,解歸田得知了徐燃他們救了元曄的事,當下交了值,要在城中六崇樓請客做東,一來為元曄接風洗塵,二來感謝徐燃他們對元曄的救命之恩。一行人自是欣然前往。

    走到城中,徐燃等人當真領教了觀城的繁華,即便與他們那邊的一線相比,也不遑多讓。

    街上店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街道幹淨整齊,車水馬龍。客人與攤販討價還價,即便買賣不成,也是滿臉笑意,到底是文風極盛之地。當然,不管什麽地方也少不了熊孩子的玩鬧,在門前樹下踢球兒唱著童謠,好不快活。

    幾人來到六崇樓,一看這樓,徐燃便知道這裏不是一般人能進得了的。

    六崇樓的美食是出了名的,掌櫃的一見元曄解歸田他們進來,便過來打招呼,他們顯然是這的常客。命小二將人引到了三樓的雅間,要了些酒菜,忽聽樓外街上傳來大叫聲。

    但見一群華服少年,意氣風發,高談闊論,縱馬長街,撞翻無數攤子行人。少年們身後一隊護衛滿載野物,緊緊跟隨。此乃少年城外打獵歸來。

    街上塵土飛揚,貨物散落一地,咒罵聲與談論聲不絕於耳,旁觀者無不側目。

    紫袍少年器宇不凡,胯下神駒飛快,一馬當先。少年朗聲大笑,尤為醒目,顯為眾人之首。

    正是紫衣策神駿,王孫晚狩歸。樓上有文士相聚,不知是誰讚了一聲:“好少年!”

    那少年身後跟著一彪形大漢,但見有人敢不讓路,便虎目圓瞪,嚇退攔路者。待少年們策馬跑遠後,便有青衫老仆,笑臉向被打翻攤子的小販及行人賠禮道歉,眾人似是習以為常,領了錢便走。

    解歸田作為守城官對此等行為甚是不滿:“又是這群小子。”

    元曄似是知那紫袍少年是誰,道:“他再過幾月就要及冠受封了吧,沒多少時間可放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