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甘願賠本
字數:3775 加入書籤
聽著圖拉的往事,我知道,找圖拉購買做假的瓷器,真算是找對人了。圖拉與洋人有著血海深仇,自然會不遺餘力的為我想辦法,坑騙洋鬼子的錢財。
圖拉還建議我,先少賣給埃裏克些仿品瓷器。這樣,即可以判斷埃裏克的眼力如何,也可為圖拉前往金州提供些時間。
聽聞“金州”二字,我連忙對圖拉詢問道:“圖拉,你義父姓甚名誰?”
圖拉眨了眨眼,回道:“貝勒爺,我義父姓吳,名長慶,字筱軒呀。”
我再次確認道:“可是安徽廬江的吳長慶?”
圖拉呆呆地點了點頭,回道:“是的,義父曾任廬江守備。”
得了圖拉的肯定,我心裏高興的不得了。要知道,吳長慶可是晚清大名鼎鼎的淮軍將領。他曾平定太平軍,轉戰撚軍,督防東南,幫辦山東軍務。在幫辦山東軍務期間,又節製山東四鎮,所部屯駐登州。
兩年前,也就是1882年,朝鮮(全稱應該叫做朝鮮王朝,與現今的朝鮮並不相同。朝鮮王朝屬封建君主製,其統治者全姓李,貌似又與現今的朝鮮差不多。當時,朝鮮王朝也被叫做李氏王朝,簡稱李朝,後文將用“李朝”進行描寫。)爆發壬午兵變。
應“李朝”的奏請,清廷決定派吳長慶前往鎮壓病變。吳長慶當機立斷,直接攻占了“李朝”的王宮,助“李朝”王妃重掌“李朝”。
說到這,就不得不簡單地說說,“李朝”的王妃——閔王妃。此時,“李朝”尚屬大清國的藩屬國,隻能稱為王朝。最高統治者隻能自稱“王”,而不能自稱“帝”。所以,其統治者的正妻為王妃,也就是閔妃。當然,她也絕不能自稱為“閔後”。
閔妃在“李朝”的地位,就如同慈禧在大清的地位一般,都是一朝的實際統治者。隻不過,閔妃是統治者的媳婦,而慈禧則是統治者的娘罷了。
此時的“李朝”,正值統治矛盾的時期。一方麵是大院君(李朝王的父親)攝政,另一方麵則是閔妃聯絡外戚掌權,雙方互相爭奪“李朝”的實際控製權。
兩年前,閔妃因“李朝”壬午兵變,被大院君逐出宮廷。南逃的閔妃,便向清政府乞援,清廷立刻派吳長慶進入朝鮮,最終恢複了閔妃的統治。
有意思的是,閔妃統治的劫難,並未就此結束。日後,閔妃竟然幾度失權又奪權,這些故事,後文再表。恩,貌似“李朝”將於今年的12月份,又爆發了什麽甲申政變。
值得一提的是,閔妃在穩固政權後,便起了親俄而牽製清廷的企圖。當然,其中也少不了日本的參與,從而引發了甲午中日海戰。
我們接著來說吳長慶,若是我沒有記錯,圖拉此番前去探望吳長慶,將不僅是去探病,而是變成了吊喪。沒錯,吳長慶就快要病死了,估計也就是下個月的事兒。
雖說,吳長慶就要死了,可在他的身邊,卻還有幾個有能力的人。
其中一位就是他的姐夫張謇,張謇是清末的狀元(當然,張謇的狀元之事,還要待慈禧六十大壽時,才能決定。),他是主張“實業救國”的代表人物。
張謇曾創辦了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首次建立了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一生之中,共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堪稱“狀元實業家”。
要算吳長慶的身邊,還有哪位有能力?他的兒子吳保初,應當算是一位。吳長慶死後,吳保初受朝廷的特旨褒嘉,接任了吳長慶的職位。戊戌變法時期,吳保初支持維新,與譚嗣同等人,時稱“清末四公子”。
當然,要說吳長慶身邊最有能力的人,那就要當屬袁世凱了。袁世凱此人,自是不必過多的介紹,小站練兵,更新武器裝備。戊戌政變背叛光緒,而轉投慈禧。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意圖稱帝等等的事情,都是耳熟能詳的。
在我則認為,應將袁世凱的一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當是甲午戰敗前,袁世凱在“李朝”折騰,見證了“李朝”落入日本的手中。另一部分,就是甲午戰敗後,袁世凱回國折騰,斷送了清朝的統治。
當然,現在距離甲午戰爭還有十年,距離袁世凱逃回大清也還有十年。
袁世凱“折騰倒了”兩個王朝(若是再算上日後他自己的“中華帝國”,應當是折騰倒了三個王朝),由此可見,袁世凱此人的能力非同一般。
而且,前文也提到過,慈禧一怕洋人,第二個“怕”的就是袁世凱。雖然我是穿越而來,卻不能預測日後的曆史進程會如何。所以,袁世凱最好還是不要得罪為妙。當然,若是此時對其拉攏一番,那還是可以的。
想到此,我湊近圖拉,問道:“哦,久聞吳大人身為淮軍將領,統帥之兵勇英勇不凡,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不知,吳大人此番的病情如何?”
圖拉搖了搖頭,歎息道:“哎,怕是不容樂觀呀。聽說,義父之子保初,正星夜馳往待疾呢。”
我佯裝驚訝道:“啊,竟病的如此嚴重?吳大人即使你的救命恩人,你當早日前去探望才是呀。”
頓了一下,我又道:“吳大人威名遠播,我甚為敬仰,有心前去探望。然,老佛爺的懿旨,卻不容耽誤。來日,若是你願與我引薦,我願前往拜訪吳大人。”
圖拉對我拱手道:“貝勒爺,您有心了。貝勒爺見多識廣,見地更是不凡。我想,義父必定與您相交甚歡。待義父的病情好轉,我願為您二位相互引薦。”
我點了下頭,道:“好,如此甚好。明日,我準備些補品,差人與你送去。你幫我帶給吳大人,也算是晚輩的略表寸心。”
圖拉點頭,應道:“好,貝勒爺的心意,圖拉定當帶到。這兩日,我會盡快安排貝勒爺您交代的事宜。三日後,我將啟程,前往探望義父。”
我點了點頭,又不住地搖了搖頭,以示對吳大人病重的惋惜。
隨即,我又引開話題道:“你即是吳大人的義子,應當是常去走動的。你可認識吳大人帳下的張謇張大人,和袁世凱袁大人?”
圖拉點了點頭,回道:“認得,張謇大人曾助義父平亂了‘李朝’的動亂。而袁大人,現在則留在‘李朝’鎮守。”
我抿了口茶,說道:“恩,張謇大人文采絕倫,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袁大人能留鎮‘李朝’,更是了不得。你若是與袁大人交好,或許我們的鳳梨,還能銷往‘李朝’呢。”
圖拉想了想,興奮道:“貝勒爺說的是,此番義父病重,袁大人又是義父一手提拔的,他必定也會前去探望。屆時,我便有機會與袁大人攀交。原本,我就與袁大人是認識的。想必,此番找他賺錢,應當並不困難。”
我擺了擺手,道:“錯,不是找他賺錢,而是送錢與他,鳳梨我們要免費送予他。”
圖拉不解,問道:“貝勒爺,這是何故?有錢不賺?卻要往裏賠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