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天寰地宇

字數:1413   加入書籤

A+A-




    人類一直致力於找到外星生命,希望除去地球之外的別的星球上也能夠出現與自己一樣智慧生物。

    其實我一直覺得人類這樣做的緣由是因為孤獨,或者是說緣由之一是孤獨。忽然在某一天,地球人的靈光乍現,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既然我們是生存著的,那麽是否也意味著在遙遠的另一個星球上也會有另外的生命與我們遙遙相望呢?於是,天空上的期盼比任何時候都席卷的猛烈了。

    當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刹那,美國人沸騰了,或者是說地球人都沸騰了,終於可以有機會弄清楚天外來客是否是真的存在了,可是沒過多久,人們遇到了難題,每一個臨近的星球上都沒有存在生命的跡象,長久的孤獨感和不甘再次充塞了這個星球。

    據說阿姆斯特朗回到地球後性情大變,開始瘋狂的信仰神學。他本人並不是科學家,但是,當站在太空看地球的時候再篤信科學的人也急於找到一種方式去寄托自己的感情和疑惑,宗教可以救命。試想,當你距離你的住所以光年為單位的距離時,當地球在你麵前的感覺就像你在地麵上看太陽的感覺時,出於你人類的本性,你隻會想到兩個字——渺小。

    一顆原子彈可以摧毀一個國家,可是在那一刻,什麽戰爭、政治、經濟……全都顯得渺小,真空中你都聽不到一絲吵鬧,安靜,如此安靜。在那一瞬間,人是悲哀的,你的喜與悲在這個大的空間裏竟然一絲都看不到。阿姆斯特朗在那一刻應當是沉默的吧,一個人莫大的痛苦所有的為難和掙紮在宇宙中盡顯悲憫,人終究大不過天。

    在我們存活的時間和空間之中總是有不盡的桎梏與枷鎖,於人性,於自由。父親曾教給我一個道理:“人不會什麽都如意,有句老話叫“三貧三富過到老”更是寫盡了人生的道理,似是綿長悠遠的長調,暗中波瀾起伏,驚動心弦。”

    如若說每一個生命都來自於曾經的一場偶然,當你仰望星空時,是否也曾思索過偉大與渺小?我們隨著這顆孤獨的星球輪轉了幾百萬年,衍生出了無數引以為傲的人類文明,同樣也經曆過最令人痛心的劫難,可是並未曾能比較的過宇宙的廣大深遠。所有思索在其麵前都顯得幼稚可笑,於是,不乏看到很多的科學家在糾結深思過後全都去追尋了自己的信仰以求短暫的安穩,他們知道,知道的越多就越痛苦,痛苦於這種無助和被擺布的戲弄感。

    我從不認為現代科技對人類世界的發展利大於弊,可是人類已經無暇思索何者為利何者為弊,科技帶給人類的甜頭我們還沒嚐夠,怎麽可能不大力探索呢?在人們的眼中這種利弊比較的很明顯,一一對應之後便可以顯現出差距,人類在不斷的探索太空的同時一麵希望認知這個空間的模樣一麵也在不斷的比量著差距,可惜的是人類進步的速度遠沒有這個空間瞬息萬變的快,如果可以,我很希望世界能處於一種平靜和安穩的狀態,人類可以放放空閑,囊括千山萬水和星辰宇宙,其實那一刻人已經不是人了,除去跪拜之外,人神無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