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藍黑墨水

字數:8348   加入書籤

A+A-


    不論是羽毛筆羽柄的硬化過程,還是對羽毛筆進行筆尖加工,舒琿都可以依靠他從係統獲得的裝備輕鬆搞定,然而他卻不能這麽做。

    因為舒琿現在是要總結出一整套可以進行推廣的工序。所以不僅不能依賴獨此一份的係統,還要讓生產工藝盡量簡化,可以讓掌握它的人在自己家裏就能自行完成羽毛筆的製作。

    如若不然,其實最簡單的金屬筆尖經過大半日的思索在舒琿的心裏已經有了幾種腹稿。可是,掌握傳統文具渠道的筆墨商人不會願意看到自己的收入因此大幅削減,恐怕會拒絕硬筆的生產和銷售。

    在進行這場書寫模式變革的時候,相對於更先進但可能受製於人的複雜金屬,舒琿選擇了稍微落後但卻更加無可阻擋的簡單羽毛。

    由簡單代替複雜去推動變革,然後再由先進替換落後進行升級,其阻力將遠遠小於一步到位地直接對抗傳統與既得利益集團。

    舒琿將尚未處理筆尖的那一支“撩風”用召喚祭壇複製了兩百多根。若不是作為祭品的雞鴨羽毛已經不多,還有其他用途,他恐怕會直接複製出幾公斤來。

    “來來,敖廣,再把這些筆也做好。”舒琿看自己讓人準備雞鴨毛和草木灰作祭品這會,敖廣也休息得差不多了,便隨手抓了一把雀鷹翎給他削刻。

    又拿出一支雀鷹翎,吩咐紅魚道:“找個人拿著這支羽毛讓銀匠打個漂亮一點的管子套在上麵,要讓人握起來像握湯匙一樣。羽毛不能上下滑動,越漂亮越好。”

    想了想,銀質筆杆逼格還是有點低了,於是便補充道:“再用赤金打一支。”

    紅魚領命而去,敖廣卻麵有難色:“少爺,鑽孔的話可不可以用縫衣針啊?”

    之前是看幾十支羽毛也沒多少,懶得多想,如今他可是領教過厲害了……再讓他用匕首在這幾十支更加堅硬的雀鷹翎上鑽孔,讓他覺得自己似乎成了弱智。

    “呃……當然可以了……”舒琿一臉尷尬,縫衣針他早見過了,隻是一時沒想起來,索性一並問道:“還有什麽好的提議嗎?”

    還真有,敖廣耿直地說:“刻筆尖可以直接用剪刀,剪刀要比匕首更薄一點。”

    這次舒琿倒是真的吃驚了:“镔鐵不是最好的鋼鐵嗎?竟然還有能比镔鐵打得更薄的剪刀?”

    敖廣一臉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少爺的思路他完全跟不上啊,镔鐵確實是可以打造最鋒利的刀劍,但這跟厚薄有什麽關係……

    唐時的剪刀有些像後世的彈簧剪,由一根鐵絲彎曲成環狀,再在兩端鍛造打磨出相對的刀刃。因為刀刃之間沒有很好的固定,所以隻適合用來修剪柔軟的東西。

    不過這裏隻需要用到它的尖銳和小巧,拿出一頭當普通小刻刀用就好了。

    待幾十支除了筆尖不同其他部分完全相同的“撩風筆”製成之後,舒琿又一一嚐試了一番。

    除了結合之前的雞鴨鵝羽毛筆找到了最為適合用來書寫的筆尖形狀以外,還發現了之前用匕首做成的其實都是殘次品。

    舒琿手上最優良的幾支撩風筆,蘸一次墨甚至能寫上三十多字,這已經達到了用更細的金屬筆尖寫字近一半的程度了。

    不過之所以能達成這種效果,除了更加勻細的出墨過程以外,其中也包含了撩風筆比鵝毛筆要更大,能儲存更多墨汁的因素。

    但是舒琿又不是寫論文,有必要把每一樣都對比得那麽清楚嗎?他隻需要知道羽毛筆好用,撩風筆頂頂好用,這就夠了。

    他把剩下的所有祭品全部用來召喚出最好用的幾種撩風筆,準備將它們包裝成禮物,然後送給順眼或者有用的人。

    看到紅魚又辦完事回來,似乎又變得很無聊。畢竟平時隻當傳話筒,日子也怪沒意思的。舒琿為了避免她無聊時繡花或者老盯著他看,決定盡量別讓她閑著。

    而且既然想到了要配置墨水,當然宜早不宜遲了。

    “紅魚再找人去準備點綠礬、五倍子還有樹膠。樹膠最好是金合歡的樹膠,若是沒有,桃膠也可以。”

    “是,少爺!”紅魚就要走……

    “等等,一並再準備些各種紙張,貴的便宜的都要。”既然要配置新型墨水,當然得在各種紙上麵試過才行了。

    “好的,少爺!”

    麵對紅魚變得慢吞吞的動作,舒琿也是有些無奈。一次性沒把話說完,又被鄙視了,好像自己什麽時候就會又補充一句似的……

    “呃……要是有膽礬的話再買點膽礬。”

    “知道啦,少爺!”

    看著紅魚陡然輕快許多的步伐,舒琿覺得很沒麵子。

    “我好像是被看穿了啊……”舒琿琢磨著,“不過我還是個孩子,不用在意這些細節。”

    ……

    東西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準備妥當。

    這其中大部分時間,就花在了熬膠上麵了。

    金合歡樹膠用來製墨水最好,這點是舒琿前世在百科全書上看到的小知識。不過百科全書隻說中國也有金合歡,卻沒說它原產大洋洲和非洲。

    雖然南亞也有少量亞種分布,然而它此時因為沒有太大的經濟價值,其他地區一時半會卻是找不到的。

    所以舒琿如今隻好用桃膠來代替。舒琿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麽更好的樹膠,但如果這種墨水取得了成功,那麽自然會有人對它進行本土化改進。

    如今已是深秋,幸好桃膠也是一味溫補的中藥,能夠如膽礬和綠礬還有五倍子一般從藥店買到。研磨浸泡加熬煮花費了十多個小時,如今終於獲得了一鍋粘稠的桃膠湯。

    雖然東西已經準備好了,但是配置步驟卻讓舒琿犯了難。

    舒琿所配置的墨水即是普通的金屬五倍子墨水,由五倍子中的鞣酸和鞣酸水解後的沒食子酸與帶色金屬離子絡合成不溶於水的固體而顯色。

    鬆煙墨的炭黑粒徑在三到一百微米之間,因為它有很多煙塵顆粒發生了團聚,即使加膠搗杵幾萬次也無法完全消除。而由絡合反應製成的金屬絡合物,幾乎全都是納米級別的。

    粒徑約小,在墨水中分散得越均勻,越不容易堵塞羽毛筆的毛細管。

    並且鬆煙的炭黑其顏色深度是基本固定的,使用更濃的墨汁能夠增加的顏色濃度較為有限。舒琿現在配置的墨水,在這一方麵也有一定優勢,它較小的用量就能達到墨汁一樣的顏色深度。

    桃膠是為了增加墨水的粘稠程度,同時也讓裏麵顯色的金屬絡合物更好地懸濁而不沉澱下去。換句話說,它可以減緩甚至避免墨水因久置而分層。

    另外,舒琿還期待著它能夠使墨水在書寫時更加收斂,不至於氤得太寬。

    本來理論成立,一切材料也都準備就緒,但是到了這裏卻讓舒琿卡殼了。

    墨水當然是越濃顏色越深。可是不論是從五倍子中溶解出鞣酸,或者將膽礬或者綠礬中的金屬離子遊離出來,還是將桃膠變得更加利於溶解,都免不了要用水。

    而且因為溶解後還要過濾出雜物再進行反應,不能用同一份水同時做任意兩件以上的事情,這就導致最後混合時會出現比預期中多兩倍的水。

    舒琿反複權衡,決定桃膠熬成糊狀,然後在反應後的墨水中再進行充分的攪拌,這樣可以少點水分。

    五倍子的水是無論如何不能少的,膽礬和綠礬也一定要先變成溶液才與鞣酸反應,這兩者確實無法改變了。

    不過可以在反應結束後通過加熱將水分蒸發一些。

    “紅魚,找幾個人來,將這些膽礬和綠礬分別用熱水熔化。不要加太多水,溶不完沒有關係,然後用細綢布將裏麵的雜質濾掉。”

    “敖廣,讓人把五倍子熬成汁,熬濃一點,我隻要上麵的清水。”

    吩咐完兩人,舒琿自己拿了一個裝了半碗冷水的碗,用筷子蘸水看了看,然後從熬桃膠的鍋裏麵舀出一勺比較粘稠的汁液溶進了冷水裏麵。

    反複攪打一會,讓他每天堅持鍛煉的膀子都開始酸了才停下。然後又用筷子蘸水看了看,確實變得粘稠了一些——水不像剛才一樣容易從筷頭滴落了。

    點了點頭,至少桃膠用來製墨水這點是完全可行的。而且用量比他想象中要低很多,不需要太高的濃度也讓他鬆了口氣。

    將這一鍋桃膠熬出來可是花了不短的時間,若所需濃度太高不得不用桃膠幹粉溶進墨水,那簡直是一場膀子的噩夢。

    綠礬是七水合硫酸亞鐵,膽礬是五水合硫酸銅。它們分別含有亞鐵離子和銅離子,在溶液中顯淺綠色和藍色。

    綠礬配成墨水後,亞鐵離子在空氣中會被氧化成鐵離子,使整個絡合物變成黑色。這便是後世常見的藍黑墨水,它的另一個名字就叫鞣酸鐵墨水。

    等材料準備完畢,舒琿取了一碗綠礬液,將五倍子湯一點一點的滴進裏麵,一邊吩咐道:“紅魚,拿根筷子來攪一下下麵這碗水。”

    隨著五倍子湯的滴入,綠礬溶液在水滴的位置氤出一團團瑰奇的藍色,又漸漸擴散開來,如同澄碧湖麵上倒映出夜空中盛開的煙花。

    不過這隻是舒琿的感受,紅魚等人是從來沒有見過所謂煙花為何物的。

    紅魚見到碗中水隨著舒琿滴入的湯液而變色卻毫不驚訝,一絲不苟地執行著舒琿交給她的任務。變個顏色而已,太常見了,染布料時染料可是會變好幾次顏色的。

    而且,她可是見過少爺神通的人。

    “少爺,這是一種染料嗎?”紅魚覺得,這種顏色跟藍靛有些類似。

    “這不是染料,這種墨水用來染衣料洗過幾次就會很淡了。”舒琿隨口回答,不過他隨即心中一動:“害怕顏色太淡的話,或許可以加點染料進去。”

    染料甚至能夠進入蠶絲的纖維,想來也是非常適合用來做墨水的。隻是不知道成本如何,但不管怎麽說肯定要比墨錠便宜。

    而且說起染料,舒琿突然想起,當年化學課上學過一種叫做蓼藍的植物。這種蓼藍現今應該應用非常廣泛才是,而且尤為重要的一點:他好像知道某種工藝可以大量提高這種蓼藍生成的染料產量?

    這點回頭再想,總能在某個時機想起來的。待舒琿發現碗裏的藍色不再變深,反而由於五倍子湯的加入在慢慢稀釋變淺之後便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由於使用的原料都是過量的,所得的溶液便是飽和溶液,舒琿在一旁的紙上簡短地記下了兩種飽和溶液的適量配比。

    到了這裏,墨水已經基本完成了。舒琿讓紅魚將買回的幾種優劣不同的紙一字排開,用撩風筆蘸著墨水分別在它們上麵寫上幾個字,每張紙都重新蘸一次墨水。

    讓他比較無語的是采買的奴婢按他的吩咐“貴的便宜的都要”,還買回了幾張舒琿之前鄙視過的那種加了金箔的紙,此外還有加入麝香等香料的紙張,都是些無聊的東西。

    看著紙上麵的字跡,顏色確實很淡,而且比墨汁氤得還要快還要寬。

    舒琿摸了摸下巴,在先濃縮還是先加膠之間選擇了先濃縮。

    濃縮這一步可以用小爐熬煮,也可以放在太陽下麵曬,還可以自然陰幹,反正方法多的是。

    舒琿決定使用他的空調,空調可以調節溫度與濕度,放在這裏雙管齊下,墨水簡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濃。

    因為瓷碗不透明,透過表麵的墨水不好判斷是否已經發生了沉澱。是以舒琿將墨水倒在了一個大陶盆裏麵,攤成薄薄一層,這同時還可以加速揮發。

    等陶盆底部開始發生沉澱時,舒琿停止了幹預。鞣酸亞鐵本身就是沉澱,但是因為表麵的電性它也能一定程度地在水中懸浮,現在顯然這種懸浮的能力是到了極限了。

    舒琿又蘸著墨水分別在各種紙張上測試了一下,顏色還是有點淺,但是已經不影響閱讀了。不過對比了一下材料的用量,舒琿發現這樣下來成本略高,因為五倍子的產量是比較低的。

    現在價格不高,隻是由於用到它的中藥不多,等藍黑墨水普及以後情況將會完全不同。自己的目的既然就是普及藍黑墨水以降低書寫成本,不能隻考慮眼前而忽視真正普及之後的情況。

    “幸好剛才有紅魚提醒,不然我恐怕一時半會不會想到藍靛上麵去。”打定主意,盡快托人找點藍靛過來作添加劑。

    如今的藍靛更多使用更加容易還原的菘藍而非蓼藍,不過舒琿印象中的蓼藍也有種植,並且在隋朝的時候傳入了日本。

    濃縮後的墨水已經達到了能夠正常書寫的顏色濃度,接下來便是加膠了。加膠之後能使顏色微粒更加持久地保持分散,並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氤墨的效果。

    想了想,用茶杯乘了一杯墨水用來加桃膠,又吩咐紅魚去取了一個雞蛋過來。

    雞蛋清也能使墨水更加粘稠,不過它比桃膠更加不保鮮。

    這次舒琿加得慢了很多,他讓敖廣不斷攪拌茶杯裏麵的墨水和桃膠,他自己則在每次加膠完成後都在紙上進行測試。

    待到舒琿手上的撩風筆有些不下墨了,他才停了下來。在紙上仔細對比了一番字跡,結合自己的書寫感受,舒琿又在旁邊記錄上了最佳的加膠量。

    當然這個量就比較模糊了,畢竟他也不知道自己從鍋裏麵舀出來的膠到底算多濃。

    出乎舒琿的意料,隻是抱著試一試心態而取用的雞蛋清,性能要比桃膠還好。不過雞蛋清容易腐敗和更高的成本,使它從一開始就排除在了舒琿的最終選擇之外。

    鞣酸和沒食子酸、還有桃膠都是有機物,都存在腐敗的問題。不過墨錠也同樣麵臨著腐敗的尷尬,所以無法製作得太大。

    在舒琿的預想中,隻要墨水能堅持十天不腐壞,便算是成功了。實在不行,也可以學墨錠一樣加點中藥在裏麵防腐。

    藍黑墨水——成!

    等他完成這一套動作,幾人都累得不輕。不過材料已經準備就緒了,還是將膽礬也拿來製成墨水。

    結果是讓人失望的。舒琿本以為鞣酸亞鐵是藍黑墨水,那麽同樣容易得到的鞣酸銅便是純藍墨水了——就結果而言,這顯然是他一廂情願。

    膽礬配置的墨水不僅顏色更淡,而且還極容易沉澱,實在不是做墨水的料。

    這倒是讓舒琿莫名地鬆了一口氣,看來這接下來的步驟是可以省了,他已經累得無精打采。

    在他看不見的紅魚與敖廣內心,也同樣悄悄地鬆了一口氣。

    他們更累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