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少林

字數:415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早,孫雲幾個起早晨練後,便一行去嵩山遊玩。出了太學,西走進城,到皇宮前南折,看到永寧寺門前的小巷裏不少人,很早的站在台階下麵,望著山門裏的高塔,在合十禱告。田儷說:“前日在這看見的比丘尼,我後來打聽過了。原來她是本地人,聽說她與一個皇家將軍剛定親不久,將軍就被征戍邊了。她為了一心等心上人回來,毅然出家。誰知一晃兒十幾年都沒有音訊,有說將軍戰死,有說投降蠕蠕了,有說反叛了。可憐有情人夢斷今生,她的家人不知道怎麽難過呢。這會估計她到北門化緣了。”

    “還好佛能包容,讓女法師忘卻過去”衛明和大家邊走邊說道。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時一個站在小巷外對佛塔膜拜的老和尚突然回頭說:“若要忘卻痛苦,必要心無去來,既無我故,萬法皆無,總歸於空。阿彌陀佛。”

    剛才大家隻顧望塔和回憶女尼的事情,沒注意經過的這個和尚,待他搭話了才仔細看。卻見他形容枯瘦,目光深邃,麵皮黝黑,個子不高,似波斯人,但語言很流利。此人出語深奧突然,大家一時不知怎麽回答。

    定格了一會兒,孫雲道:“大師佛法高深,非我等領悟。晚輩偶爾路過,不便打擾法師修禪,就此告辭。”說罷剛要走,大和尚又追問一句“幾位小友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啊”

    孫雲感覺法師說話語言邏輯十分古怪,即像是問現在的事情,又像問遙遠的事情,不知作何回答,一時語塞。還是王先語快“回大師的話,我等都是今年太學應考的學生,剛考完試正等揭榜,約好要去嵩山少林寺瞻仰。”“嗬嗬,我們還真有緣啊,我從南朝而來,剛到不久,正在少林寺安頓,近日閑暇,感悟永寧寺塔巍峨空前,特來朝拜,不期遇小友反路而遊。”

    “那真是太幸會了,”李辰說:“哦!大師請自便觀瞻,我等不打擾了,先行告辭。他日我等若留在太學念書,便能學及佛義,到時一定再到少林聆聽教誨。”“很好。老衲法號菩提,等我下次再來京師拜塔,也歡迎你們來參禪論道。”

    “謝大師相約”幾個人合揖辭別大師,拉起還在愣神的孫雲,繼續趕往城門。儷兒說:“子細哥哥,最近怎麽發現你有心事,總走神呢?考試那麽重要的當口你都能走神,害得我差點把卷紙烏墨了。”

    孫雲不好意思笑笑:“我知道考場多虧你了。不過剛才聽那個法師的話,總覺得哪不對勁。”吳堅說:“你就是多心了,什麽都覺得和你有關。”“你說的還真貼切,我就是覺得好像不是有什麽插肩而過,要麽就是佛法說的水中撈月。”

    王先說;“仔細你這是看佛書看的,人都一樣,剛入門沒學明白,所以什麽都困惑。不過說真的,這個大師也奇怪,一個勁問我們,感覺我們與佛有緣似的”

    李辰道:“難說,世事無常,有多少文人學士遁入空門,就說這京城一代有寺院千所,僧人幾十萬,沒準我們中間會有人看破紅塵,出家入釋。”楊炯說:“算了吧,在家出家都在凡塵,現在的寺院比普通人家都富裕,如果我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到寺廟混口飯吃。”

    “你?,就你那麽挑食,還能天天吃齋,不得餓死。”田儷聽了笑道。

    “不要取笑了”孫雲說:“佛道深遠,不是我們現在能領悟的,先保持敬畏吧。”回頭再遠望,那個波斯僧人已然不見。大家轉眼到了南陽門,乘車向少室山而去。

    進入山區,但覺雲霧繞白,林海染綠,群山聳直、層巒疊嶂。尤其岩石裸露斷裂、節理破碎深隙,似隘口峽穀,千韌縱橫。轉過盤旋山路,進入玉寨山內。大家仰望,大小山峰三十餘個,山勢陡峭峻拔,峰巒參差,極為壯麗。遠處山腳隱約可以看見佛寺,香煙直上,接壤雲霧,大家心情也開闊起來。

    “真是學武讀書、參禪悟道的好地方”李辰說“怪不得佛寺、道觀有這麽多在此安置。”

    “還不知道我們能不能考入太學,”田儷說:“要是你們都考上,隻有我沒錄取,我就和爺爺奶奶搬到這裏。這兒山清水秀,幽靜清新,遠離陳瀟,離京城還不遠,你們上學累了可以到山裏找我。”

    “別瞎說,經學你們都比我好,我都有信心呢,何況你們”吳堅說:“考上沒問題,但是到京師,天才多的是,我們就顯不出來了。”

    孫雲說:“仲襄說的是。我們進了太學,以後將在仕途拚搏,會因為資質、門第、官場等荊棘叢生。更重要的我們除了是同窗,還是同門,將來怎麽讓我們墨門有一席之地呢?”

    “子細哥哥,這個你就別多想了,爺爺已經說了,不指望我們重振師門的。從他那就不是什麽嫡傳正宗,哪輪到我們還為什麽勞什子的破師門操心。”

    “小儷說的對”王先說:“老師是這個意思,隻要我們到時候別敗壞師門名聲就行。”

    “話是這麽說,但總覺的還是該做什麽?要不然現在山河飄搖,民間****,難免露出武功,到時候就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我們是平庸之輩,也就等於辱沒了墨家。”

    楊炯道:“劍術上我最差,將來我就一劍不亮。誰也不會知道我學過武技,還是墨門的了。”

    吳堅說:“我也不出劍,隻用拳頭,別人也不會知道我是墨門。”

    李辰說:“我真是奈何不了你倆,就不能說點揚眉吐氣的話。”大家也都笑著指著他倆。

    往前不遠下坡進一個山坳,正看見少林寺。山寺依山而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依次排立,氣勢磅礴,因建寺不久,顯得金碧輝煌。幾人下車緩步進入,寺內香火鼎盛,木魚傳課之聲起伏。看來看去,發現佛寺大多是由這些屋宇組成,隻不過或依山借勢、或極盡用典、或突出風格而已。北朝寺廟多,信奉佛法的也不少。京都內白馬寺、永寧寺人頭擁擠倒不覺什麽,沒想到遠山之中,信男善女、參悟佛法的人也不少。雲等走過正殿、駐足一會後院禪房中講經之所,便穿過後門,繼續往後邊遊覽。

    順著嶺坡小路,幾個人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向山上走去,約莫半個時辰,未及山頂便路到盡頭,一個天然的石洞呈現在眼前,石洞很淺,但足可以容人小住。幾個人又繞山頂轉了轉,便下山而回。回到後門進去,大夥又看了看僧房、禪房、客房等。王先忽然想起來說:“早上遇到的那個大師是不是就在這裏居住啊?”

    李晨說:“嗯,應該是吧。不是在客房就在僧房,不過這個人好像佛法深奧,差不多地位很高,最少住個單間。”

    走到方丈室邊,看見一群僧人稟事,聽一個僧人對著中間的黃衣瘦弱的和尚道:“住持,慧育剛才出去了,估計又去南山找中嶽寺找道長印證武功去了。”

    住持法號慧稠,乃為佛陀禪師的親傳弟子,佛法深奧“阿彌陀佛,這個慧育師弟,自恃修行高深,總去找人談法論道。尤其近年總去找中嶽道長印證。我知那個道長博古通今,武功高深莫測。每次都未盡全力,慧育也不曾勝出。但我聽說,寺中自從來了達摩法師,他便佇足不出了麽?”

    “是的,住持師兄”旁邊一個僧人慧副合掌說道;“那個法師自稱年有百五,原在南朝,後一葦渡江來到北朝京都。此法師似證得無上法門,已非我等窺視,他僅僅略施小神通,慧育師兄便執意拜師。但達摩法師尚未答應。今日天未亮大師便出去巡遊,慧育也就借此機會又找中嶽道長了。”

    “哦,達摩大師乃得道高僧,與我等師傅跋陀同為天竺尊者。這幾天我正想本寺若得達摩大師親傳,必定得無上正果,使少林發揚光大。因此我決意,過些日子到嵩嶽寺弘法,本寺由你等侍奉達摩大師在此。”言罷轉身又對幾個小輩弟子說:“你等快帶幾個人去請慧育師叔回來,免得他又失敗而歸,垂頭喪氣,幾天都轉不過來。”

    “喏!”幾個徒弟趕快領命出山門去了,因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便都慢悠悠的走著。

    孫雲聽說和尚與道士要印證武功,覺得一定能開闊眼界,再說中嶽寺也是他們要拜的廟宇,趕忙和大夥示意尾隨幾個僧人出出來。到三門外上了車輛,一行人順著山路沒幾步追到僧人。李辰說,要超過他們,先到中嶽廟,就能看到熱鬧,否則即便跟隨過去,也隻會看見製止比武切磋,白白浪費機會。大夥同意,快馬加鞭,一個多時辰,先到了中嶽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