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8)

字數:389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現在楊春風退了,他這個省委秘書長,隻能是伺候王一鳴了,這對於他和王一鳴,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官場不是婚姻,在婚姻中,你可以因為不再喜歡一個女人而和她離婚,或者拒絕和她睡覺;而在官場上,你每天必須麵對的問題,就是不管你喜歡還是討厭一個人,你注定都要和他(她)打交道。而且官當得越大,這樣的人就越多,你雖然心裏討厭得要死,恨不得他們永遠從你麵前消失,但是,一旦他們出現,你還是要滿帶笑容,耐起性子,和他們一唱一和地應酬。而且越是關係不好,還要表現得越熱情,越客氣。這樣作為一個大領導,你才能玩轉官場,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要不然你這個官當著就麻煩了,就有無數的人給你下套。有的就是你身邊的人,或者是你的同僚。這就是當今的官場生態。

    對於王一鳴來說,秦書海這個秘書長,是上一屆領導選拔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人選,也不是自己充分信任的幹部,這樣的一個人,卻要天天陪伴在你身邊,為你出謀劃策,鞍前馬後地服務,什麽事情都離不開他,況且你還沒辦法換掉他,這就是王一鳴當前麵對的現實。無法回避,也不能回避。這真考驗一個人人的耐心和智慧啊!

    王一鳴抬頭看著秦書海,鄭重其事地說:“秘書長,這幾天我一直都睡不好覺,腦子裏反複在思考一個問題,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我現在已經是西江省的一把手了,全省上下六千多萬人民、幾十萬各級領導幹部,都看著我呢!你說我這三把火,到底該怎麽放啊?!你是西江成長起來的幹部,了解這裏的曆史和現狀,現在又是我的總參謀長。你說說你的想法怎麽樣?”

    秦書海一聽就明白了,王一鳴是想讓他這個秘書長給出出主意,想想辦法。他這個秘書長,就相當於軍隊的總參謀長,光考慮吃喝拉撒睡是不行的,那也就是個後勤部長的水平了,而為省委主要領導出主意,想辦法,才是自己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才能顯示自己的水平。

    秦書海做過省政府的副秘書長,又當過龍江市的市長,市委書記,在西江省摸爬滾打,已經經曆了五十多年了,對省情熟悉,也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要不然也不能混到如今這個位子上啊!

    秦書海知道,王一鳴這個問題,是第一次對他的考驗,王一鳴是想試探一下他的水平,看能不能在重大的問題上,為他王一鳴出謀劃策,查遺補漏。其實對這個問題,他早就思考了許多次了,並且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一個多月前,他就開始召集省委辦公廳、省委研究室和省黨校、省社科院的一幫筆杆子,大家坐在一起,開了一個會。在會議上,秦書海就安排他們,分頭行動,搞一個高屋建瓴的講話,重點研究今後五年西江省的發展思路,為下一屆省委領導做好提前準備,免得到時候弄得措手不及。通過一個多月的寫作,商量,探討,修改,終於加班加點,在王一鳴去北京接受中組部領導的談話前,拿出了初稿。秦書海現在已經把那個一萬多字的稿件,看過兩遍了,許多東西,爛熟於心,現在用來對付王一鳴,實在是太容易了。

    這就叫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啊!

    當然,這個事情王一鳴不知道,他當時還不是一把手,根本沒有心思過問。秦書海也用不著向他專門匯報這件事。

    不想今天正好用得著。

    秦書海端起小龔泡好的鐵觀音,吹了一口氣,小抿了一口,慢慢放下,做出一副沉思的樣子,然後緩慢地說:“王書記,既然您問了這個問題,我就坦率地說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見解吧,僅供王書記做參考而已。隻是我不知道,王書記是想大動還是小動?”

    王一鳴一愣,沒想到秦書海又把皮球踢了回來,於是隻好順著他的話說:“大動怎麽講?小動又這麽講?”

    秦書海說:“大動就是大折騰,小動就是小折騰。”

    王一鳴更好奇了,就問:“你說怎麽才算大折騰,怎麽算小折騰?”

    秦書海說:“王書記要是想大折騰,我看你就要敢幹楊書記沒有幹,或者不敢幹的事情。”

    王一鳴說:“你說具體些。”

    秦書海說:“西江省的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毛主席、鄧小平都曾說過,解決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具體到我們西江省,我看要解決西江省的發展問題、民生問題、改革開放問題、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等問題,關鍵在我們的幹部,特別是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最關鍵的,是那百十個正廳級以上幹部,包括四十多個廳局長,二十多個市委書記和市長,三十多個在職的副省級領導幹部幹部,此外還有八十多個區、縣的書記、區長和縣長。這三百個左右的幹部,是西江省發展的關鍵,解決了他們的問題,西江省的發展,才談得上徹底解決。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其他的事情,才能迎刃而解。”

    王一鳴覺得秦書海說的有道理,於是就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秦書海說:“列寧曾說過,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我們現在改革開放這個路線已經確定這麽多年了,為什麽西江省的發展還那麽滯後,一直在全國居於下遊,就是我們的幹部隊五,和發達地區相比,各方麵的素質還有很大的差距。具體的表現就是基礎差,缺乏理論功底,沒有高超的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對新知識、新思維、新潮流,接觸很少,平常裏熱衷於吃吃喝喝,忙於應酬,沒有養成勤奮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沒有進取心,缺乏事業心。得過且過的幹部多,開拓進取的幹部少;拉關係跑門子的幹部多,踏踏實實,真抓實幹的幹部少;搞花架子的幹部多,會幹事,能幹成事的幹部少。所以,不解決我們西江省的幹部問題,想要加快發展,在短時間內,我看是不可能的。”

    王一鳴說:“你說怎麽辦?全部換掉?”

    秦書海說:“最大的危險就是這個!這幾百個幹部,你怎麽換?你換誰來接任他們?他們上上下下,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許多人據我所知,手眼通天,在北京高層都有自己的關係網。就憑您王書記一個人和身邊的一些工作人員,我們這個小團體,你要是把他們全部得罪了,他們擰成一股繩,聯合起來對付你,這是一股誰也說不清能量到底有多大的勢力,萬一他們折騰得我們控製不住了,就不好辦了。這些人幹正事的本事不大,但搞起陰謀詭計來,誰也不知道他們都能使出什麽損招、怪招!萬一情況失控,就不好辦了。所以為了穩妥,我建議,大折騰我們就不必了,那樣風險太大,我們還是選擇小折騰比較穩妥!”

    王一鳴點了點頭,說:“是啊,全部都換完,那整個西江省還不亂翻了天啊!再說了,我們從哪裏一下子能搞到這麽多素質高的幹部,誰又能保證換上來的幹部比這些人強。再說了,那些副省級以上的幹部,我們根本動不了,都是中組部管的,部長還要我緊密團結這一班子人,做好班長呢!把他們的部下都動了,把他們得罪完了,誰還跟著我幹活啊!我看大動確實不行。”

    秦書海說:“那就選擇穩妥,還用這一幫人,但要有計劃的,一年動一部分,今年年底,到二月份的時候,要開省人大和省政協會議,改選新的一屆領導班子。有些年齡大的能力不行的市委書記和市長、廳局長什麽的,就安排進人大或者政協算了。這樣他們就騰出來位子,我們再安排一些年富力強的人上去。那些縣委書記、縣長、區委書記什麽的,優秀的,提拔上來;不行的,趕緊把他們換掉,安排在各個市裏,去市政協或者人大,這樣經過幾年的調整,基本上也可以逐漸更新完。作為省委書記,你隻要牢牢抓住用人這個牛鼻子,就算是抓住了重點了。省委書記管人,省長管錢,這是規矩。當然省委書記也可以管錢,省長還是得聽省委書記的。”

    王一鳴稱讚道:“有道理,有道理!我看我這第一把火,就放在用幹部上。”

    秦書海說:“對,調整一批幹部,你的威立即就樹起來了,大家從你用什麽人,立即就能揣摩出你的用人導向。隻要把年富力強,有能力的人選出來,給他們幹事創業的位子,大家就看到希望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