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猜中了
字數:5191 加入書籤
那天夜裏的推測,很快一一如笙歌所想的那般實現了,不同之處,是在軒轅煜特地放出消息之後,王崇煥未過多久,親自登朝認罪,將私開礦井,打量斂財的罪名認下了,以及那天夜裏抗旨下令擊殺滄溟的罪名。 vw
當時滿朝震驚,左相一黨的氣焰也從那一日開始衰敗下去,王崇煥被革除職務,收回名下所有商戶以及帝都家產,一窮二白的貶回了蒼荷城老家。
在此之後,皆如笙歌預料一般。
如若說王崇煥一案震驚天下,那麽軒轅擎謀反一案的重審,則如同一道驚雷炸響在軒轅國的每一寸土地之,昔年被牽連的臣民終被洗清冤屈,涉案官員多達百人。
一切都好似已經平息,軒轅煜的動作,不光替他擺脫了傀儡之名,更讓天下臣民對他大義滅親的舉動而敬佩,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曾經風光一時,權傾天下的王氏一脈,徹底被打入了塵埃之。
年關已近,笙歌沒有親自在朝堂之看到王崇煥頹敗的臉色,也沒有機會去刑場看著那些身負罪孽之人是如何身首異處,卻能在太妃的臉看到頹然與絕望。
那個曾看不出年齡的美婦,好像一月之間蒼老了數十歲一般,雖然舉手投足之間一如往常,但笙歌清楚的看到那雙眸子裏,再也沒有了昔年的精明算計。
笙歌曾想過,如果她肯以太妃的尊貴身份,安分而友善的呆在宮,能早一點明白這個江山是屬於軒轅氏的,能早一些在他們王氏鼎盛之時退出朝堂,能收了她那顆掌控一切掌控皇帝的心,或許一切都會不同吧。
屋外依舊是白茫茫的一片,高高掛起的燈籠搖曳著溫暖的光芒,皇宮下裝扮一新,看去熱鬧喜慶的很,也為這蒼涼的冬日增添了幾分暖意。
玉霄殿裏,宮人們已經清掃打理完畢,這會兒已近傍晚,笙歌每次都會趁著太妃離開時過來陪著軒轅煜,這一個月的時間,靠著珍貴藥材的滋補,軒轅煜的傷已恢複不少,笙歌卻是不放心,見他看書看久了便奪過書不許他在看,軒轅煜無奈,隻得老老實實的早睡,不過少了些操勞,倒也真有助益,起之前,軒轅煜的氣色已經恢複如初。
明日是小年,便按以往那般吧,軒轅煜對前來問詢的嚴之說道,笙歌眨了眨眼道:以往小年是怎麽過的
軒轅煜想了想道:皆是我與宸弟二人小聚,畢竟到了大年夜軒轅煜說到這裏,話音停了下來,笙歌初有疑惑,但從他神色看來也很快懂了。
歌兒,民間是如何過小年的軒轅煜似乎想起了諸多不愉快的事情,他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話鋒一轉的問道。
若不問倒還好,一問之下,笙歌的臉色幾乎是在瞬間沉了下來,但她發覺的很快,立即收斂神色歎了口氣道:民間小年需得祭灶神,其實與宮裏也大略相同,清掃屋子,與家人一起小吃一頓年糕
笙歌說著,那些並不算太遙遠的記憶逐漸匯聚成畫麵在她腦回蕩。
歌兒軒轅煜的臉色也隨著笙歌明顯的色變而白了幾分,而笙歌則瞥過臉不願去看他眼的愧疚,扯起一抹笑意道:不如明日我親自下廚,做些簡單的
歌兒,你在怨我,對不對軒轅煜哪裏看不出她的情緒變化,他伸出手將笙歌的身子扭正麵對著自己:你在怨我,我知道的。
是啊,她是怨他的,怨他欺她瞞她,怨他將一個滿身罪惡的必死之人放任不管
是,我是怨你的既然將話說開,她也不再避諱,她伸出手,將他的手從自己雙肩輕輕揮開,注視著他道:即便我不怨王崇煥昔年屠殺青葉鎮一事,縱使我放下身背負的仇恨,可單憑他當年陷害攝政王,這個謀害皇室的罪名,不該死嗎
笙歌猛地站起身來,因為太過激動,她的身子止不住的顫抖,壓抑在心底許久的恨意如同洪水一般侵蝕了她僅存的理智:在不知道這些以前,我能體諒你的私心,可是到了如今,你為了這樣一個人,居然欺瞞了天下人你當真是一個帝王
歌兒軒轅煜從未見過這樣的笙歌,這一刻,他的心徹底慌亂了。
住口另一道聲音從殿外傳了過來,笙歌怒從心生,此時沉浸在滿心恨意裏一時難以平息,而軒轅煜則因殿外傳來的這個聲音,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太妃娘娘嚴之早已想進殿稟告,可太妃去而複返,為的是好好瞧瞧這個淑妃平日裏躲著自己與軒轅煜相見到底是為了什麽。
即使如今她身後的王氏一脈徹底落魄了,但卻不會影響到她在宮的地位,而她對於笙歌身份的懷疑,也從未動搖過,若不是為平息皇帝的怒意,保住王崇煥一命,她恨不得立即殺了這個女子。
好大的膽子,皇帝也是你能嗬斥的嗎朝政之事,也是你能幹涉的嗎你身為後宮妃嬪,不一心侍奉皇,居然在這裏挑撥離間,禍亂朝綱王慕瑤怒極,一襲話下,笙歌已然回過神來,殿氣氛凝滯在一片劍拔弩張之,軒轅煜正要開口,王慕瑤已然察覺,頓時出聲道:皇,哀家知你疼惜淑妃,可既然她已經嫁於你,便是皇室人,按宮規律例,淑妃方才一言,足以定下死罪
母妃軒轅煜自是有辦法化解了太妃的怒火,他的慌亂,來自於方才笙歌的話,到底有沒有被對方全然聽到,如若被王慕瑤知曉笙歌的身份,隻怕以她的行事作風,必然會不顧一切代價都要至笙歌於死地。
皇,你莫要擔憂,哀家知曉你是個知大體有分寸的人,當然不會被後宮妃嬪幹涉朝政,但她犯了錯,便應受罰,否則是不是人人都能這般教訓皇帝了王慕瑤沒有咄咄緊逼,忽而緩和了幾分口氣:念淑妃不過是因恃寵而驕,口無遮攔,且是初犯,死罪倒也不必,但後宮之事,向來由哀家掌管,兒媳不合禮數,也該由哀家好生教導。
母妃,您年事已高,實在不必替兒臣操勞這些小事,至於懲罰事由,兒臣自會評斷,軒轅煜說著,頓時看著一側神色惶恐的嚴之道:送太妃回去。
王慕瑤臉色鐵青,知曉軒轅煜此番是不會讓步了,她平息了幾分怒氣,刻意做出讓步的模樣來:皇,哀家何嚐不希望家國安寧,又何嚐不想早日抱皇孫安享天倫之樂,這淑妃其實也是個好姑娘,哀家自然看在眼裏,隻是方才哀家雖未聽清發生了何事,但從她語氣聽來,分明是被北戎軍的叛軍迷惑了心智,在這裏蠱惑皇帝了
滄溟何時成了北戎軍的叛軍了他
放肆軒轅煜冰冷的怒斥聲猛地打斷了笙歌想要辯解的話,他的眼底是從未對她有過的怒意和冷然,以及明顯的疏離與失望,笙歌半張著嘴,忽而沒了聲音。
嚴之,傳朕口諭,淑妃不知禮數,口無遮攔,至此禁足煜歌居,沒有朕的旨意不的踏出一步軒轅煜的語氣冰冷,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嚴之都被嚇了一跳,一時竟忘了反應,軒轅煜眉頭一緊,懾人的目光落在他的身:還不帶她下去
是是是奴才遵命笙歌被嚴之帶出了玉霄殿,突然之間的變故使得她回房許久都沒有回過神來。
這是軒轅煜第一次對她發這麽大的火,她到此時都不願去回想當時軒轅煜的眼神,那雙眼神是多麽冷漠,又是多麽遙遠。
笙歌被帶走之後,軒轅煜看了一眼王慕瑤,他的臉色依舊沒有半分變化,冷厲的眸子使得王慕瑤都有些不適應的瑟縮了身子。
母妃,朕的做法,可有不妥軒轅煜冷然的聲音令王慕瑤心頭一跳,她哪裏不知道軒轅煜方才的做法根本是在保護那個女子,她雖在來時隻聽得後麵幾句隻言片語,但從笙歌的態度以及之後想要為滄溟辯解的樣子看來,她更加肯定了笙歌根本是滄溟一黨,而滄溟一黨要做的事情,便是要整垮王氏。
這樣的女子,根本不能再留下去。
煜兒,如今塵埃落定,你舅舅的事情再也不能出半分差錯,起初哀家便覺得淑妃不妥,如今看來,她也根本是滄溟安插入宮的細作,如若她繼續留在宮興風作浪,哀家隻怕
隻怕因王崇煥陷害皇叔謀反一事被揭發,進而動搖了您兒子的皇位嗎軒轅煜忽而冷笑著打斷了王慕瑤的話:若非兒臣不願王氏徹底斷了香火,這皇帝,兒臣是一天也不願做了
煜兒,你你在胡說些什麽王慕瑤震驚至極,臉色瞬時蒼白如紙,軒轅煜心口劇痛,口腥甜強忍許久,他注視著王慕瑤的神色,冷聲道:蕭離,進來
王慕瑤已經被他方才一席話嚇得麵無人色,此時他讓蕭離進來,也不知到底要做什麽,她怔怔的看著軒轅煜,一時腦一片空白。
將韓逸楓的身份講與太妃聽,見蕭離進來,軒轅煜也不拖遝,直接吩咐蕭離將韓逸楓招供的話一一道來,王慕瑤的臉色越來越白,最後竟身子一晃,頹然的坐在了凳子。
滄溟從來都不是什麽北戎叛軍,若不是舅舅依著手滔天權勢,不知進退,昔年又犯下如此大錯,滄溟又何須如此軒轅煜凝視著王慕瑤:如今大難臨頭,見形勢不對,竟想要故技重施,命韓逸楓刺殺兒臣嫁禍在宸弟身,這條條罪名落實下來,你王氏一脈早已不複存在,即便淑妃是滄溟的人,她要做的,又哪一件是不該
煜兒王慕瑤眼眶泛紅,連忙起身拽住了他的手臂:煜兒,你不知道,滄溟於王氏之間,根本是有私怨的啊昔年誰人不知他滄溟傾慕楚安寧,如今將笙歌安排進宮,根本是想要了你母妃的命啊
一派胡言軒轅煜本想甩開王慕瑤,終是在抬手時猶豫著垂了下來:以滄溟的手段,若想加害母妃,今日您又哪能站在這裏
煜兒,讓哀家見見滄溟,哀家要為當年之事解釋清楚,並非是哀家害了楚安寧和她肚子裏的孩子,這些皆是你舅舅的主意,並非是哀家
噗
一口積壓在喉間的血終是忍不住從軒轅煜的口吐了出來,而王慕瑤也因軒轅煜突然之間口吐鮮血,頓時將後話化成了驚懼的喊叫。
煜兒
皇快傳禦醫
vwhtlbook4242115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