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兩高僧會晤相爭 鎮池佛橫遭毒手

字數:4645   加入書籤

A+A-




    第123回兩高僧會晤相爭鎮池佛橫遭毒手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如果不是處在這特殊的世道、特殊的時期,逆鱗小遊龍秦熙真想用這首曾經在大唐大中年間頗為流行的《夜雨寄北》來抒發一下此時這難得的暢快之情。關係親密的年輕人聚在一起,終於能讓緊張的神經得到舒緩,大家把酒言歡,該是一件多麽酣暢淋漓的事情,然而,人在江湖,即便能有這片刻的歡愉,又怎能繞得開殘酷的現實呢?在談到少林寺的往事時,一向平易近人的般若小宗師若翎,臉上出現了少有的落寞和糾結。

    “端木兄弟這話說得有理,若翎師傅啊,依蕭某之見,你也不必太為他老人家掛心了,沒準慧雲大師的出走,乃是有緊要的大事要辦也說不定呢?”玄音聖手端木昂說完,虯髯公明蕭博也趕緊對若翎勸道。“至於你三師叔慧川大師的事,也請恕蕭博無知,統帥戰斧門雖然也有些年頭了,奈何也從未聽聞過慧川大師辭世的事,若翎師傅,這事又是否方便告知呢?”

    “我三師叔他老人家……是被殺死的。”若翎略一沉吟,隨即便回答道,其他四人聞聽此言,皆是一驚,對於他們這反應,小宗師顯然也預料到了,低頭又喝了口酒。

    小遊龍聽得是心裏一陣陣發緊,雖然一早他就對這慧川大師辭世的事隱隱有所猜測,但在沒得到確鑿說法證實之前,始終是不敢下定論的,現在,終於聽若翎親口說出來了,這種震撼的感覺仍然不減。

    那可是少林五大名僧的第三位啊,江湖人稱“手眼通天鎮池佛”的劍仙級人物,在火天錄十八人大名單上位列第十二名,比那金光血聖母奚鳳蓮名次還要靠前,這麽高的地位、這麽高的本事,誰又能殺得了他呢?

    “哎呦……若翎師傅啊,在下聽說這位慧川大師不僅是少林的高僧、頗有江湖地位,而且為人十分沉穩低調,在北海的時候也時常聽家師提到他老人家的事,說他一向慈悲為本、善念為懷,武林中每有大事,也總是願意為各路同道分憂解難,這樣的菩薩心腸,怎的也會遭了毒手呢?”驀地,還是端木昂打破了這片刻的尷尬,主動對若翎問道。

    “端木兄弟說的是啊,我三師叔的為人,我這個師侄又怎會不知呢?小僧自幼在少林總院長大,與師父和幾位師叔朝夕相處這麽多年,毫不避諱的講,除了我師父之外,就屬我三師叔最關心我了。”若翎的臉上掠過一絲酸楚,接著說道,“要說他老人家的遇害,不僅各位覺得蹊蹺,連少林上上下下,也都覺得蹊蹺萬分。”

    接著,小宗師便將慧川大師遇害的前後經過,向其餘四人講述了一遍,幾個年輕人不聽則可,這越聽越覺得不可思議了。

    原來數年以前,嵩山少林總院曾經與密宗派的一眾佛教門戶進行過一次會晤,這次會晤的目的,表麵看來不過是探討佛旨、交流法門,實際上則是密宗派的一眾門戶對少林的試探,五大名僧聲名遠揚,他們在佛法及武學上的造詣,但凡武林中人無不豎大拇指,自然也引來了其他佛教門戶想要切磋交流的想法,此等會晤本來無可厚非,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樣一場眾僧禮佛的大會上,卻發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尷尬插曲。

    “本來,會晤進行得還算順利,雖然對於佛法中的某些觀點,代表禪宗的少林與密宗的各門戶之間的理解略有不同,但大家終歸隻是法門不同,當然也能互相理解。奈何在談到‘佛祖向迦葉尊者拈花’這一公案的時候,我三師叔與密宗派的一個代表有了明顯的分歧,那個代表名叫謝昆,乃是吐蕃大雪山金輪寺住持赤摩尼法師的弟子,江湖人稱‘霹靂火’,也是位對佛法極有研究的高僧。

    兩個人對於這一典故的理解其實並沒有什麽不同,然而,對於踐行這一典故中的要旨,他們的看法卻是南轅北轍。起初,兩人都試圖以理服人,可立場的不同卻讓他們誰也不能說服對方,最後終於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我三師叔平時雖然為人低調,但對於自己堅信之事有著近乎偏執的態度,那謝昆大師也是秉性剛烈之人,從他那個‘霹靂火’的諢號也不難看出來,就這樣,兩人之間的爭論,最終竟然演變成了法門的衝突,以至於連我師父都有些下不來台了。”

    聽到這,小遊龍不由得有些納悶,心說話:還有這種事?區區一個典故竟然能讓兩位高僧一言不合、當場炸毛?那麽這所謂的‘佛祖拈花’又是個什麽典故呢?

    顯然,有這種疑問的也不止秦熙一個,一旁的聶羽和端木昂聽得也是一頭霧水,兩個年輕人當然也不太懂這佛教典籍的事,察覺到大家臉上的疑惑,若翎也趕忙耐心的解釋道:

    “……其實,這‘佛祖拈花’的典故,是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小故事,說的是在一次靈山大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蘿花獻佛,並請佛祖教示佛法,可是佛祖卻一言不發,隻是輕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儀態從容不迫、甚是安詳,所有人都不解其意,唯有佛祖的大弟子——摩柯迦葉尊者妙解其意,破言微笑,佛祖便將花交與迦葉尊者,並告訴眾人:吾有正法眼藏,涅槧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轉之旨,以心印心之法傳之。

    這個典故既表示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意會而不言傳,也表示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默契。其中這所謂的涅槧妙心,正是以心悟道、見性成佛的說明。可恰恰也是這一點,讓我三師叔跟謝昆大師之間有了分歧。

    三師叔認為,要修佛,必然先修心,修心養性、摒除雜念與私欲,才能有境界上的提升,進而對佛法的領悟才能更進一步。而謝昆大師則認為,雜念與私欲並不應該一棒子打死,沒有意識到這些雜念與私欲,又怎知自己的悟性有所提高?換言之,這位謝大師十分提倡對私欲的感念,時常念及,才能讓自己將來的修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兩位高僧的分歧到了這裏就無法達成共識了。”

    秦熙聽罷,不覺也很有收獲,這慧川大師和謝昆大師的想法其實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誰對誰錯,他們談及的這些雜念與私欲,本就是人與生俱來的,按照這小宗師所言的佛理來看,人要摒除雜念私欲,方能有境界的提升,可如果這雜念與私欲本身並沒錯呢?那就不能有境界的提升了嗎?遙想念書的那些年,小遊龍也能舉出不少事例來說明私欲對推動曆史進程所做出的貢獻,由此看來,那位“霹靂火”的謝昆大師對佛法的理解,似乎還略高於慧川大師呢,那麽,那位“手眼通天鎮池佛”之所以為此事而跟謝昆鬧掰,僅僅是因為一時的放不下麵子嗎?他後來不幸喪命,又跟這事有什麽關係呢?恐怕沒那麽簡單。

    略一停頓,小宗師又繼續敘述到:“那場會晤最後就這麽別別扭扭的結束了,雖然氣氛一度非常尷尬,但作為大會的主持方,我師父還是親自出麵向謝昆大師以及密宗派的諸位高僧表示了歉意,並對我三師叔提出了批評,責怪他不該在這麽件小事上較真、影響了眾門戶之間的和諧,可奇怪的是,一向對我師父最為尊重的三師叔,卻並不認為自己有錯,老哥兒倆之間甚至也發生了爭吵,師父一氣之下,便將三師叔罰到了戒律院麵壁思過了。

    之後的幾天,三師叔在戒律院閉門不出、終日參禪,師父他們老哥兒幾個也擔心他鑽了牛角尖,時常也會來看一看,有一天終於是出事了。那天,小僧陪著師父他老人家親自來給三師叔送齋飯,借著這個機會,師父也想老哥兒倆再好好談一談,誰知道剛一進戒律院的大門,就看到了不得了的場麵,滿地都是戒律院弟子的屍首、到處血跡斑斑,各個死狀淒慘,而三師叔竟然跟一個黑衣人閃轉騰挪、鬥在一處,兩個人身法都很快,須臾之間便從戒律院鬥到了前院。師父哪敢怠慢,生怕三師叔要吃虧,他叫小僧趕忙去喊其他弟子前來支援,他自己則直奔出事地點支援三師叔。

    有人擅闖少林寺戒律院,這事可就鬧大了,小僧很快喊來了眾師兄弟,大家一看那些屍首,全都嚇了一跳,見那些遇難的弟子全都是被人一招斃命,招招見血,有些弟子甚至被打的支離破碎,連麵目也是血肉模糊了,手段之狠毒簡直令人發指。大家當然也擔心師父和三師叔的安危,留下幾人看守現場之後,其餘人全都去尋找師父師叔他們了。然而,當大家急衝衝的追到寺外近十裏地時,迎麵正碰上喪魂落魄歸來的師父,從他老人家口中才得知,剛才的追趕他也晚了一步,三師叔已經遭了那黑衣人的毒手了。

    而當大家來到三師叔遇害之地時,無一不被師叔淒慘的死狀震撼得無以複加,滿地的鮮血、觸目驚心的傷口,而那黑衣人早已是逃之夭夭、蹤跡不見了。那之後的幾天,整個少林總院便全麵戒嚴,四處追查害死三師叔的凶手,而之前師叔與那謝昆大師之間發生的不睦自然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很多人推測,這件事跟那位‘霹靂火’的高僧謝昆也有著直接的關係,一時間,各種傳言四起,江湖上也是沸沸揚揚,甚至還有人懷疑是我們少林內部出了什麽問題,以至於引發了禍起蕭牆、同室操戈的慘劇,而這當中不少謠言的矛頭,竟直指家師,說他與自己的師弟一言不合引發了矛盾,進而將衝突升級,還將一幹不相幹的戒律院弟子也牽連進來、送了性命!小僧可是親眼看見那個與三師叔動手的黑衣人的,怎能容忍這樣惡意中傷的謠言?”

    若翎說到這,臉上掠過一絲憤恨,蕭博、聶羽他們也是聽得十分緊張,唯有小遊龍心裏卻有了某些想法。秦熙不禁暗道:哼,真是什麽時候都少不了這些造謠生事的主兒啊,少林寺名聲在外,恐怕一早就有不少人想看少林的熱鬧了,不過,即便如此,也確實不能排除小宗師當時看到的黑衣人跟慧雲大師之間沒有關係,那麽,這慧雲方丈後來又為什麽不辭而別呢?難道他真的跟自己師弟遇害一事有著不為人知的關係嗎?

    小遊龍正暗自想著,若翎卻又接著開了腔,而這小宗師接下來的一番話,卻又讓秦熙等人更加瞠目結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