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張孟誠的教學設想(二)

字數:4829   加入書籤

A+A-




    在大明總體環境最好的洪武時期,禮部的官員曾向朱元璋提議設置武學,開始進行武舉考試。可是朱元璋主觀簡單的認為,這會造成“是析文武為二途,自輕天下無全才矣”的結果。

    這名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天子表示“三代之上古之學者,文武兼備”,而“後世武學,專講韜略不事經訓,專習幹戈,不閑俎豆拘於一藝。”所以明朝的開國皇帝,堅持反對自己國家武學的設置。(注一)

    朱元璋對武學沒有好感,也許和宋代武學的前車之鑒有關,因為前代宋朝的武學並沒有搞出什麽好成果來。

    而且當時明朝國內也需要大興教化,穩定各地的社會秩序,結果明代的武學沒能在最好的時間段裏誕生。所以朱元璋就這樣放棄嚐試,實在是讓人覺得有些太過可惜。

    那麽在洪武時期,明朝是如何培養軍事人才呢?

    在明朝立國之初,憑借著一大堆經過戰爭優勝劣汰的殘酷挑選,自然就會有一批本領過硬,軍事素質不凡的軍官集團。

    雖然他們之中的人,大部分可能是文盲。缺乏文化修養的這些軍官,也不一定能寫出什麽好的軍事教材。但是他們在教導自己子侄時,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傳授自己的戰爭經驗,也能替明朝衛所培養出一些具備一定軍事素養的人才。

    再加上洪武時期通過嚴格的比試製度進行抽選,繼承武官的新一代衛所子弟也得到了有效的監督。他們為了順利繼承珍貴的世襲武職,隻能認真鍛煉他們的軍事技能。

    同時朱元璋還運用嚴酷的法律約束武官集團,一定程度上糾正了軍人子弟的驕惰風氣。當時明朝衛所的內部環境是“但有學唱的割了舌頭,下棋、打雙陸的,斷了手,蹴圓的卸了腳”。(注二)

    所以明初的衛所軍還是具有一定素質,可以應付當時周圍的各種軍事挑戰。但在明初那一批老兵都去世以後,這種培養人才的機製自然就沒有以前那麽有用。再加上世襲武官在後來的日子裏日益不值錢,原來比較尚武的環境也逐漸崩潰。

    而正統初年設置的兩京武學,雖然沒有像各地的衛學一樣,成為完全教授儒學的場所。可是兩京武學卻也是以傳授儒學經典為主,軍事技能的教育反而淪為了更次要的存在。

    兩京衛所使用的教材是《孝經》、《忠經》、《小學》、《論語》、《孟子》和《大學》,以及《武經七書》、《百將傳》、《大誥》等書籍。其他的教學內容就是要求武學生每天寫一百個字,每五日一次由教官領到城外練習弓馬。

    這樣的武學培養出來的軍事人才能有多少人可堪一用,是十分值得懷疑的。而更可笑的是,這種武學培養出來的預備軍官,對自身的短板缺乏足夠認識。其中有很多人認為自己與眾不同,看不起邊軍那些從最底層打拚起來的大老粗。

    先不說他們學習的《論語》、《孟子》等儒學經典,能對實際的戰爭有什麽用處。即使是《武經七書》這種明顯偏軍事哲學的東西,他們也多半當成死記硬背的考試用具,而不去理解這些先賢遺產留下的核心意思。

    如果仔細對這些預備軍官進行考察,他們之中不少人甚至連斷句都可能出錯。這些人在武學裏的學到的東西,能指望的或許隻有他們不是文盲了。

    這種東西在張孟誠後世人的眼光下,自然是沒有絲毫可取之處。他認為明末的大批流賊中,較為常見的一些孩兒兵,雖然在文化素質比不過朝廷的武學生。但是要說起衝鋒陷陣的本事,絕對會比這些眼高手低的武學生高出不少。

    當然張孟誠的評價也可能太過苛刻,他對於明代軍事教育機構的要求過高。畢竟要達到後世軍校那種程度,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是後世的軍校,也是在幾百年的時間裏一點一滴不斷地積累起來的。而且也不是明朝所有的軍事教育機構都是如此,還是有一些算得上比較專業的武學設置了起來。

    比如在隆慶年間,由戚繼光等人強烈要求朝廷設置的遵化、永平、密雲三鎮武學。這些有些類似於近現代軍校的武學,教學內容很有針對性。而且有戚繼光等不少具有過硬軍事技能的人才在,這些武學的師資力量也有一定的保證。

    戚繼光主張武學分為四個專業,一是側重於軍事理論和謀略的韜略,教學內容自然是《武經總要》和孫吳兵法等傳統兵學經典教材。

    二是武藝,也就是各種武器的使用和訓練方法,刀槍、弓弩、火器都有。三則是膽力,多是一些扛鼎、舉重和臂力的訓練。

    第四個就是雜技,是一些具體的戰法和輔助性的知識,如天文氣象、火攻水戰等一切可裨軍機的東西。

    而且三鎮武學不隻是軍事技能的培訓,要比兩京武學要好上不少。在武學本身的管理和武學生的考核上,同樣做的相當嚴格。

    首先學生在物質上,有較為優渥的供給待遇,而且供給標準會按照學生的表現劃分為三等。每年年終進行考核,優秀者升格並且給予物質嘉獎,不合格的人則是降級甚至趕出學校,並且還要追回之前免費供給的錢糧物資。

    而武學生的出路方麵,在武舉之年自然可以像兩京武學的武學生一樣參加武舉考試。即使不在武舉之年,也可以被武學推薦給地方的督撫,由督撫抽選人才調派到地方進行實習。如果他們確實是才能比較出眾,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推薦,最後上報中央作為儲備的將才進行管理。

    三鎮武學的出現確實很令人振奮,隻是可惜時局變化,明廷的威脅從薊鎮之外轉向了遼東。之後張居正被清算,戚繼光被調離,三鎮武學逐漸陷入了衰落。

    同樣感到可惜的張孟誠,就是打算借鑒三鎮武學,在金鼎山設立一所真正有用於戰陣的軍事學校。而且教學內容要更加的嚴格和細化,除了要嚴格訓練各種武器的運用,隊形的演練以及騎術、信號等其他軍事技能外,軍事技能的教學時間也要大量增加。

    對於實際上並沒有多大作用的儒家經典,張孟誠打算去除掉其中大半。替換成更為純粹的軍事理論教學,統一改教識字、算術、製圖、後勤、軍製和戰術等知識。

    而繁瑣的武經七書等傳統兵法,張孟誠也打算擇優收錄。等到孩子們有更牢靠的知識基礎,才會再通過原文記載和白話文並列的方式進行教學。

    據張孟誠觀察,明末這個時期的明軍官兵雖然也有些認字的,但是文盲還是占了絕對多數。即使是一些世襲軍官,他們之中也存在相當多的文盲。偶爾有一些認字的,也多半是背一些之乎者也的儒學典籍,與戰爭毫不相幹。

    即使找到幾位看過一點孫子兵法之類兵書的人,大多也隻是會背幾句死書。很多時候他們連背誦的這些話是什麽意思,都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人對於兵法裏樸素的唯物知識並不重視,反而對於兵書上的迷信糟粕視為兵家秘計。

    像是燒香製作神符念咒刀槍不入,練什麽避箭法需要注意保持的奇怪習慣,還有就是斬雞頭預測吉凶等等。這些事很多次讓張孟誠以為遇上了義和團那樣的神棍,而不是護衛大明江山的官軍。

    當然這也和張孟誠接觸的明軍軍官太少,研究對象的檔次太低有關。像張應昌、杜文煥那種武官的等級,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

    不過這兩名明軍驍將也是因為身處邊地,迫切的軍事環境以及自家的一些家學,才造就了他們自身的軍事素質,並非是靠朝廷的係統培養。而且在見識過他們的一些戰鬥後,張孟誠認為他們的水準總體上也並沒有多高。

    沒有良好的軍事院校批量保質的生產軍事人才,明朝也就隻能在軍事人才的選撥途徑上多下功夫。

    戰場上不時有些驍勇的將士出現,他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能應付一些水準有限的敵人。憑借著他們勇武的衝鋒,組織度極低的內地叛賊多半難以招架。

    雖然明朝的武學並不給力,所以它發揮的功用更多的是保障向朝廷的武舉,定期提供大量識字的應試人員。

    從這點來看,與明朝武學配套的武舉製度,反倒是發揮了軍事人才抽選機製應有的作用。一些傑出的人才脫穎而出,在大明的國防上作出了不小的貢獻。其中在後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武舉錄取者,就是戚繼光這位寫下《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的兵家大師。

    戚繼光作為衛所係統裏的世襲武官,他也看不上大明的武學教育。生活並不寬裕的他反而是靠自身努力,才積累起了紮實的軍事基礎。之後在北京舉行的武舉會試,他借助自己獨到的見識才一鳴驚人,同時為自己未來的四處征戰,跨出了比較完美的第一步。

    而且不隻是戚繼光,根據張孟誠對延綏鎮和陝西其他邊鎮武官的了解,有不少知名的武官都是從武舉這條路被選拔出來的。所以武舉這東西對於明朝的政府和民眾來說,確實是一個還算有用的係統。

    這也是張孟誠最近比較感興趣的事情,他打算親身嚐試一下這項還在發揮效用的機製。雖然大明的武舉不時有作弊現象出現,但是它確實是一條理論上可行的上升門路。而且有武舉的激勵,山寨學堂裏的孩子們也能有更多的動力好好學習知識。

    ps:注一:出自《明太祖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三。

    注二:這段割舌、斷手的處罰記載,出自《圖書編》卷八十五的《武職蔭襲》。在裏麵還有具體處罰事例的記載,“府軍左衛千戶虞讓男、虞端吹簫唱曲,將上唇連鼻尖割了。龍江衛指揮伏顒與小旗姚宴保蹴圓,卸了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