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需將
字數:3223 加入書籤
……
在巴倫西亞,斐迪南還考察了當地的農業狀況。發現阿拉貢的畜牧業——貴族地主的“麥斯塔”也已經開始在鄉村地區發展壯大。
不過,在阿拉貢,這樣的情況沒有卡斯蒂利亞那麽嚴重。畢竟巴倫西亞這兒可是自古以來的水稻產區,說放羊就放羊?基本法可不允許啊!
不過,在阿拉貢省,薩拉戈薩一帶,養羊的規模也在擴大。那裏的麥斯塔的擴張就比較明顯了,當然,和卡斯蒂利亞相比,整個阿拉貢還是自愧不如的。
但是,西班牙盡管有這樣的養羊業規模急劇膨脹的情況,但和英國是不一樣的,英國羊吃人不假,但結果是資本主義大農場建立起來,然後失地的農民為輕工業提供了自由勞動力,然後英國的棉紡織品和各種工業品賣到歐洲、賣到世界各地。
“我們西班牙是反著來的。”斐迪南對此隻能這樣自嘲。西班牙的農民,失地了就……就沒有然後了,佃農,苟且偷生,大抵如此,或者……農民起義嘛。西班牙的封建貴族可沒有提高效率搞資本主義大農場的覺悟。英國是“圈地運動”,西班牙則是不準農民(幸好現在還沒有製定這條法律)給地加上柵欄,貴族也不加——羊群可以隨意踐踏,規模依靠肆無忌憚地破壞地力來支撐,毫無基本法可言。
於是,西班牙農業在這種摧殘下,將開始走上毀滅的道路。
至於工場主對此有何感想,棉紡織業主表示,蛤?至於呢絨業主……他們隻能說嗬嗬。因為……西班牙的羊毛不是給西班牙人來加工,而是給西歐國家——英國、法國、佛蘭德等。然後毛衣、毯子又賣回給西班牙人。西班牙的生產力水平不夠,偏偏資源和財力又很多,按照西班牙人的性格和商人、農場主的通性,自然是賺大錢,買便宜貨。
斐迪南在撒丁島上搞了近代工業,不過那是棉紡織……西班牙的傳統輕工業卻是以羊毛為原料的呢絨業——西班牙羊毛不斷地輸出到西歐,本國的工商業者卻始終得不到足夠的原料……
所以說,人民們需要將軍!需要堅強有力的領導!扭轉眼下這種危險的苗頭。
“民需將啊……”《人民》戲劇將要落幕時,斐迪南國王陛下在觀眾席上感歎著。
西班牙的工商業者,可是很不受待見的,國王一缺錢,就要找他們征稅。
西班牙國王采取封建立場(好吧,他本來就是封建君主),不斷地加征“阿爾卡巴拉”賦稅,如果斐迪南這個人沒有變化,以後終16世紀,沉重的賦稅將一直是西班牙的工商業者的夢魘。
不過,畢竟,斐迪南處在大好時代,當下就有三件好事,第一是,當前,西班牙王室還是在拉攏工商業者資產階級,因為光複運動剛剛完成,打了十幾年戰爭沒有間斷,國力耗費巨大,又和法國人、柏柏爾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接二連三地發生對抗,不是征點兒稅就能解決的,所以采取支持工商業發展的一些政策,另外,對農民的態度也是比較寬容的,畢竟王室還要刷聲望,不然伊莎貝拉女王怎麽能讓那麽多卡斯蒂利亞平民記得她的好?
唔……後麵幾位就不行了,除了查理五世剛上台那會兒還有點給力(然而卡斯蒂利亞並不完全支持他),日後君主就越來越不要了,沒辦法,沒有錢啊。
沒有錢就得征稅。所以第二個好消息是阿拉貢不是卡斯蒂利亞,這裏的農民和工商業者都更富裕一些,而且稅率也沒有那麽高。
所以,現在想拉起民族工商業,還有機會!
不,要拉的,不隻是民族工商業,還有民族農業。
第三件好事就是,阿拉貢本土雖然比卡斯蒂利亞小,麵積和人口比卡斯蒂利亞少,而且還有加泰羅尼亞作祟,但是它整體性還算不錯,就是曆史上一直是一個阿拉貢王國,向南邊打,東部聯姻加泰羅尼亞,形成現在的王國,而不是卡斯蒂利亞全稱卡斯蒂利亞、萊昂和格拉納達(另外還有阿斯圖裏亞斯、巴斯克等等)。
阿拉貢全境就三個省,斐迪南發現這時候的阿拉貢和西班牙其他地方一樣,各省的法律各有各的解釋,但畢竟隻有三個省,他一個一個抓,統一執行還是可以做到。
……
斐迪南最後到巴倫西亞的市政府宮。用“宮”,是因為這裏也是整個巴倫西亞省的省政府駐地。
市政府宮出現在視線之內,頓時讓斐迪南有一種回到現代的感覺——
不是因為市政府宮多麽高大上(當然也的確是高大上),而是五百年後,這幢箭竹也依然沒有什麽改變——古典的哥特式風格,方方正正的院子,拱形的廊柱,這在斐迪南原主還是王子的時候就已經建造完畢了。
政府宮裏分為國王廳和議會廳,盡管國王到目前並沒有長駐巴倫西亞的經曆。國王宮更多代表國王所賦權的政府。
其實還差了一個金色廳——這個金碧輝煌的建築是16世紀西班牙的黃金時代中建成的。眼下可不是手頭寬裕的時候,自然是沒有金色廳的,簡樸一點也沒毛病。
……
斐迪南國王陛下,此行是來和巴倫西亞的城市議會議員,談笑風生,給他們送溫暖來的。
咳咳……不要有不好的想法。雖然巴倫西亞的議員們心情的確好不到哪裏去。斐迪南很有惡趣味地用西班牙語書信給議會致函,表示我要來和你們談笑風生,直接用了這個成語的……
阿拉貢國王不是第一次和議會談笑風生了。國會對國王還能有些掣肘,而城市議會,尤其是西班牙的城市議會,那是真的非常容易被摧殘啊!國王陛下和土地封建貴族(在西班牙自然占絕大部分),對城市議會的工商業者議員,是相當鄙視和排擠的,因為雙方有天然利益衝突。所以,斐迪南原主多次頒布命令,取消了城市的很多自治特權,以及議員們的種種特權和權利,再過五十年,這些中世紀時的自治城市,就真的像基本法說的那樣,五十年後和祖國的製度達成統一了。
而且斐迪南在之前還有過用“士兵請願團”對付阿拉貢國會的“光榮事跡”,對國會還是保持了極大克製的,要是想從巴倫西亞這裏割點肉加點稅,議會恐怕難有還手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