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墨農先生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老湯下達了最後通牒,隻給了閔子墨半個月時間的期限。
對於閔子墨來說,單純的工作計劃倒是不需要那麽久,但是還得策劃個什麽項目出來呢。
閔子墨一直從事的都是民生新聞,隻想實現自己一直追求的記者夢。這十多年來,閔子墨幫助的對象不說一萬起碼也有八千。解決家庭問題,化解感情糾紛,幫助農民工討薪,援助困難群眾……累計下來,他個人捐款少說也有七八萬元,因此獲得了“黔中省新聞職業道德模範”的稱號。甚至有觀眾送來錦旗,讚譽閔子墨為“人民好記者,百姓貼心人”。當然,這麵錦旗閔子墨隻敢悄悄珍藏在家裏。原因嘛,大家都懂的。
閔子墨老師策劃一個“維權別動隊”、“治噪行動”、“幫忙幫到底”等等之類的節目板塊,他也許隻需要半天時間就能拿出整套方案。但是叫他設計項目去圈錢……這的確不是他的長項。
閔子墨就想:現在彭澤軒越發順風順水,領導又那麽看重,聽老湯的意思,似乎想搶走自己的這個副科位子。
他ma的,他要就給他好了。閔子墨暗暗罵了一句。
但是轉念一想,我為什們要送給他呢?難道我閔子墨輸了嗎?我可以不爭權不奪利,但是我憑什麽要把屬於自己的東西拱手讓人?
要說彭澤軒這小子,本事也還是有一些,最起很能碼審時度勢,要當個副科也不是難事。問題是《第一現場》們欄目一正四副的科級編製已經額滿,上一個必然就要下一個。論關係講背景,閔子墨就是最差的那個。有時候,資曆和本事不一定管用。
而彭澤軒,去年從省扶貧辦一調過來,就策劃出十期專題節目,這還不算,關鍵的套來了兩百萬真金白銀。像這樣的一個人,想不升遷都困難。
閔子墨也懂得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作為領導,肯定什麽人都需要,皇帝不是在欣賞天才的同時也需要奴才嗎?各取所長。
既然是各取所長,那麽我閔子墨的長處就必須體現出來。
但是,搞圈錢的策劃,真的不是我的長處啊……
心情甚是鬱悶,閔子墨幹脆到南山道觀去找道長墨農先生,聽他講講道理,或許鬱結會有所舒展。
一進門,就看見墨農先生一個人坐在火爐邊烤火,嘴裏嚼著東西,右手掌卻一直哆嗦著。
“幹什麽啊墨農先生?”閔子墨驚訝地問。
心想墨農先生不會是中風了吧……
“吃黃豆。”墨農先生一邊咀嚼一邊回答,示意閔子墨坐下。
閔子墨挨著火爐坐下,奇怪地問:“吃黃豆也用不著這麽哆嗦啊。”
墨農先生攤開手掌,裏麵果然有幾顆黃豆,他一邊抖索著手掌一邊說:“燙著呢,剛剛從爐盤上捉下來的。”一指爐盤,上麵還放著一些黃豆,有幾顆已經開始炸裂。
“你就不會一顆一顆捉下來吃嗎?何苦這般燙自己的手掌?”閔子墨一邊捉了一顆炸開了的黃豆丟進嘴裏,一邊說。
墨農先生仍然哆嗦著手,防止滾燙的黃豆燙著手心,一邊說:“吃,是一種感覺,燙,也是一種感覺。”
墨農先生本身就是怪人,思維和行為非常人所能理解。而閔子墨,恰恰在他的這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感覺,所以就和他成了忘年之交。
墨農先生今年八十多歲,多多少閔子墨沒問具體。但是精神卻非常的好,看上去就像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據說,墨農先生早年是一個有名的商人,隻是他叱吒風雲的那個年代閔子墨才剛剛出生。後來不知道怎麽的又變成了一個雲遊道士,天下為家。幾年前輾轉來到南山道觀,出資幾百萬元將陳舊的道觀修整一新之後就當上了道長。
墨農先生姓甚名甚閔子墨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閔子墨之所以叫他墨農先生,是因為他居住的殿堂不像其它道觀那樣取名叫什麽殿啊堂啊之類,而是叫做“墨農齋”。
三年前閔子墨還是記者,有一次帶著見習記者樊曼妙來道觀拍攝空鏡頭,就認識了墨農先生,幾句話聊下來,閔子墨和他居然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所以這些年來,閔子墨一旦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會來道觀找墨農先生喝茶聊天。
記得閔子墨第二次見到墨農先生的時候,他開口就問:“你那個弟子沒有一起來?”
閔子墨當即有點納悶,十年的記者生涯,他是帶過很多實習和見習的記者,有著不少學生。墨農先生說的“弟子”,究竟是指哪一個?
“上次來的那個小美女啊。”墨農先生說的是樊曼妙。
閔子墨就認真地看高先生的表情,找不到一絲曖mei的表情。人家畢竟是八十多歲、而且見識過大世麵的老人。閔子墨自己想多了。
不料墨農先生又說:“你和那女子,應該會有一段故事。”
閔子墨當即心驚肉跳,不知道是心虛還是暗喜……
後來的實事證明,墨農先生的確有未卜先知的一些本事。
據說,墨農先生以前就家道殷實,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就已經是罕見的百萬富翁,沒幾年又成了響當當的千萬富翁。據說在二十多年前,墨農先生到六十歲的時候,已經身家過億。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墨農先生突然在一夜之間把絕大部分所有家當部捐給了慈善機構,自己隻留下兩千萬元。然後退隱商海,雲遊江湖,最終到南山道觀隱居起來,據說道觀修葺就‘花’掉了四百多萬。墨農先生當上了道長之後,倒是也掛了一個政協委員的虛銜。
墨農先生無兒無女無親人,他掙那麽多錢也沒有多大用處,不如在道觀裏落個清淨的晚年。墨農先生畢竟是很有頭腦的人。
雖說墨農先生在商場打拚過,但是現在卻是實實在在的出家人,思想和行為都和凡人不同,和閔子墨也甚是投機。而且,墨農先生雖為出家之人,卻是又抽煙又喝酒。用他的話來說,神仙都是無拘無束的,修道之人,不為凡塵俗事所困,愛怎麽滴就怎麽滴。
他的這個觀念和閔子墨狂放不羈的性格甚是不謀而合,因此閔子墨不叫他道長,稱之為先生。而墨農先生則大大咧咧地稱呼閔子墨為閔老弟。
“凡塵瑣事,俗人所累,老弟計較太多了。”
墨農先生聽閔子墨訴完苦之後,輕言細語地拋給了閔子墨這麽一句話。
閔子墨咀嚼了半天,卻悟不出什麽道理來。
多多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