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字數:4146   加入書籤

A+A-




    華穀崇峰,巍峨雄偉,直插雲霄,從山底下看難以窺見它的全貌。楚南風不是第一次攀登崇峰,還是感慨於它的險峻。實際上順著崇峰山道往上行去,一開始會讓人覺得崇峰和普通的高山沒有區別,也就是個別地段顯得崎嶇陡峭。等人往上攀登了十數裏高度之後,才會發現哪裏還有什麽山道,四麵山壁都是垂直於地麵的絕壁。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站在崇峰旁邊懸浮的小島上往崇峰望去,就會發覺,整個崇峰的中段就好像一根巨人的手指,筆直穿過雲層指向天空。此高度的崇峰外壁別說攀爬,整段山壁上能下腳的地方都不是到處都有的。

    這點的險阻自然難不倒楚南飛這般執著的修者。然而如果說到了中段,崇峰還能被人說成是險峻,那麽過了中段接近峰頂的這段山體,就得被說成是讓人惶恐不安了。隨著高度繼續上升,崇峰的山體非但沒有像其他高山那樣漸漸減小,反而在逐漸增大,環繞崇峰四周的山壁與地麵呈現出一個讓人吃驚的外角度。這不但進一步提升了攀爬的難度,還不禁讓看到這副景象的人擔心,那苗條的山腰是如何支撐起,這隨著高度增加越發粗大的山體。若是山風來得大上一些,這細窄的山腰是不是就得給當中折斷?攀爬到崇峰這一高度的人,越往上攀爬,看到隱藏在雲端中的山體越大,讓人由不得有一種古怪的想法,自己再這麽攀登下去,是不是得攀到另一片倒過來的大地上去了?

    楚南風歪著脖子斜著肩,以一種詭異的姿態卡在與地平麵之間呈現負角度的山壁縫隙中,騰出手來緊緊抓住一段依附在上方山壁上的藤蔓,往後使勁一拽試了試看是否牢固。然後他探頭觀察了一下山壁走向,蹬起馬步,提氣用力往旁邊一蹦,吊在藤蔓上的身體就好像蕩秋千一般,沿著山壁畫了半個圓,藤蔓吃了重量,發出讓人牙酸的“嘎啦嘎啦”聲響。借著藤蔓蕩往高處的過程中,楚南風又是一提氣,腰腹間的力道猛地炸開,加快了藤蔓蕩起速度的同時,還在最高點借勢一個空翻,擺了個大鵬展翅造型。

    這情形倒不是楚南風在托大撐場麵,他早就已經算好了距離。這不,借著去勢,楚南風一口氣接連在絕壁上幾個難以發現的凸起處用腳點下,借穩了力道,最後又是一個抱膝空翻,閃過絕壁上幾塊突起的頑石,等他再次舒展開身體的時候,腳底終於踩上了久違的平地。不錯,在這夜半時分,楚南風終於是登上了崇峰頂。

    崇峰峰頂,地勢平坦開闊,比山下的華穀不逞多讓。此處天地靈氣濃鬱,楚南風腳踏實地後第一件做的事,就是不由閉眼深呼吸一口,好好享受一通身體萃取天地靈力的愉悅感受。

    身旁右側的草叢傳來“嘩嘩”擾動的聲響,楚南風轉頭瞥了一眼,一隻靈獸從那邊草叢中探出頭來,狼頭獅身蛇尾,脖頸處布滿銀色鬃毛。此種靈獸楚南風認得,名為“雲狼”,在十方大山各處都時有所見。可眼前這隻雲狼,個頭可比其他處看到的高大太多,探出草叢的半個身子還沒有完全伸直,就已經超過了楚南風的高度,顯是在這崇峰峰頂日子過得滋潤。這雲狼在夜半冷月映照下,雙眼幽幽發著青光,愣愣盯著楚南風,然後張著血盆大口,狠狠的——打了個哈欠,隨後搖晃著腦袋轉過身去,顯然是要另外尋覓地方睡下。

    十方大山各地,天地靈氣充裕。不管是靈獸,還是靈花靈木,各類生靈都能從周邊環境的靈氣中獲得能量,對於外物的所求所欲不強,就連辟穀的都不在少數。因此各種靈獸,不管草食肉食,多半性情溫和,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懶得招惹你。各類靈獸之間偶爾有所摩擦,也多半是孩童互掐般的意氣之爭。再說楚南風可也不是好捏的軟柿子,這隻雲狼常年盤踞在這崇峰頂,經受濃鬱靈氣滋養,靈智早開,哪裏又看不出?

    站定峰頂,楚南風略略打量對身邊的景色,與記憶中一一結對上。辨清了方向,楚南風整理幹淨周身裝束,大步朝著峰頂正中的顯眼建築走去。

    此建築說樓非樓,似閣非閣,材質全由碧綠玉石構成,在當空冷月映照下光芒四射,顯得金碧輝煌,無比醒目。建築下層由數根粗梁支起老大一片瓦頂,看似一個巨大的涼亭。但寬敞瓦頂之上卻林立著數幢建築,以中間飛簷翹角,肅穆莊嚴的大殿為主,呈現眾星捧月狀。楚南風知道,如果有人能走上去近距離一觀就會發現,眼前這樁建築說是建築,其實不管是樓下的玉石粗梁、寬敞瓦頂,還是樓上的數幢建築,彼此間都沒有砌實,隻是懸浮在半空的那處保持著位置。隻要當中主人心頭一念,此建築幾個呼吸間就可換做另一幅格局。

    此建築,在華穀可是赫赫有名,其堅固舒適,功能齊全,見過之人無不稱道,可惜的是當中主人並沒有給之命名。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因為什麽原因,誰給起的頭,管那叫做“留仙殿”,主人並未反對,為了方便,所以大家也就將這個名字傳誦開來。正所謂:

    “玉龍藏綠壁,落霞生紫煙。

    聞星隨夜靜,此殿不留仙。”

    華穀中不知哪個同門自娛自樂時給做的這首詩詞,說的就是此主人遠近聞名的四件器物:“玉龍”,“落霞”,“聞星”,和楚南風此時行將跨入的——“留仙殿”。

    隻是這樣的仙福寶地,想進去貌似還沒這麽簡單。但見留仙殿四周,圍有玉石質料的圍牆,其中一段玉石圍牆上朦朧可見到浮雕著一條五爪神龍。矚目一看,壁上神龍活靈活現,神韻十足,長數丈,作張牙舞爪狀,又大又圓的銅鈴眼睛直直瞪出來,炯炯有神,也讓看過去的人慎得慌,極具力感、美感的一身筋肉在鱗片的包裹下微微隆起,顯得栩栩如生。這神龍雕刻得是如此之逼真,讓人覺得它似乎下一刻就要從玉石壁中飛出來一般。

    啊?不對,但見隨著楚南風的接近,這浮雕神龍的大銅鈴眼微微變動焦點,緊接著陡然一轉頭、一甩尾,伴隨著突起的陣陣狂風,居然真就盤起龍身從玉石壁中掙了出來。神龍漂浮於半空,張開能生吞活人的巨嘴,輾轉騰挪間,直衝著楚南風飛去,途中還不忘從嘴中帶出一聲低沉雄渾的龍鳴,極盡威武之能事。神龍渾身都由玲瓏剔透碧油油的玉質組成,好似被同塊極品玉材,整塊雕琢出來的一般。

    在這緊迫萬分的關頭,楚南風卻佇立原地不管不顧,帶著一臉無可奈何的苦笑表情,任由這玉石壁中遊出來的神龍將他一口咬住,仰頭吞沒!

    自古英雄氣短,看來我們的楚南風就這麽英勇無畏地葬身龍口。正所謂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當真可歌可泣也。楚南風舍身飼龍,從此流傳為十方大山裏的一段佳話。

    啊?又不對,卻見神龍將楚南風一口吞下,仰頭嘶聲長嘯,好不威武霸氣,而後突然一甩頭,一張嘴,又把楚南風給吐出在地。隻見楚南風被龍嘴狠狠揉成一團後又被重重砸在地上,地麵都摔出一個人大的深坑來,樣子好不狼狽。

    楚南風眼冒金星地從地上坑裏爬起,理了理頭發和衣飾,跑到神龍麵前站定,卻是一拱手,朝著神龍做了一禮後道:

    “玉龍兄,今兒個可消氣了?”

    神龍聞言又是一聲仰天長嘯,這回卻沒有再對楚南風動粗,龍頭一擺,似是不屑一顧般轉頭朝著玉石壁飛去,潛回石壁裏,帶起股股青綠色的雲霧,隻不過在轉身之際順帶著一個神龍擺尾,一尾巴直把楚南風給送回到了他剛剛爬上峰頂時所立的那片草地上。

    楚南風又一次狼狽爬起,張嘴吐出嘴裏的泥土和草根,再次整理著頭發和衣飾,心道這回可該算過關了吧。

    此玉石壁上的神龍就是留仙殿主人的三**寶——“玉龍”,“落霞”,“聞星”之一的“玉龍”。

    楚南風之所以剛靠近留仙殿,就被玉龍一輪修理,這裏邊也有一段淵源。

    當年在華穀學成出穀之時,留仙殿主人曾向楚南風許諾一件法寶,讓楚南風在華穀中任意挑選。楚南風卻心饞玉龍威能,說到:“再厲害的法寶又有何用,還比不上玉龍兄一根胡須。”主人聽了哈哈大笑,隨手從玉龍的胡須裏拔下了一根贈與了楚南風。此胡須前文中其實也有提到,就是楚南風的成名法寶,“南風吹酒玉虹翻”中的——“玉虹”。

    法寶通靈,玉龍放至當中又格外具備靈性。就因為這根胡須,玉龍至此把楚南風給恨了個通透,每次碰見,逮著機會就得把楚南風好生修理。楚南風早在上山之時就在路途上想著這一關該怎麽過,苦思冥想後得出的結論是:麵對玉龍的神通,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了,既然什麽反抗都是無用,不如就俯首讓玉龍好生一頓胖揍,出了氣了也就是了。由此才有剛才的那一幕。

    楚南風再次從玉石壁前路過時,盤踞玉石壁上的玉龍雖然還是作勢在玉石壁上緩緩遊動,卻沒有再出來口牙相向。楚南風此時才放下心中的惴惴,收斂心神準備麵見眼前留仙殿的主人,華穀穀主,同時也就是楚南風心裏的授道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