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秦宗權作亂
字數:2287 加入書籤
黃巢敗亡,作為黃巢曾經得力幹將的朱溫,內心是五味雜陳,畢竟他今天擁有的一切,都來自黃巢義軍的原始積累。他不恨黃巢,甚至有點惋惜舊主,慶幸自己抽身不晚。
朱溫讀書不多,跟隨黃巢義軍作戰時,憑的是自己勇猛不怕死,狡黠直覺還有些許運氣。主政汴州,剛接手時,麵對汴州荊棘蔽野,滿目瘡痍,他是泄氣和絕望的,義軍的流寇做派一直在他心裏蔓延。妻子張惠卻滿心歡喜,要以汴州為家。張惠建議朱溫要自我經營,以輕徭薄賦,獎勵農耕的方法吸引各地流民來汴州從事農業生產,發展經濟。使汴州財政盡量能做到自給自足,汴州百姓最好家家有餘糧,豐衣足食,才能安居樂業,汴州才能穩定。將汴州當成自己的家,宣武軍的家,有家才不會淒風苦雨的四處流浪,任人驅逐,到處挨打,惹人嫌棄。有了根基,要擴大發展就有可能。黃巢的失敗,朱溫除了惋惜,自己心裏還是有些恐懼,害怕哪一天自己也象黃巢一樣被人給滅了。張惠抓住朱溫的恐懼心裏,要朱溫多愛惜子民,多聽多看多交朋友少樹敵,自己不懂的話,就招些高明人士幫忙謀劃,集思廣益。自己強大了,就不怕別人加害了。朱溫愛張惠美麗的容顏,更愛她廣闊的心胸。張惠每次對他溫存款款,輕聲細語,講話簡單明了,他都非常受用。他聽從張惠的建議,一邊采取寬鬆政策發展經濟,一邊嚴格訓練軍隊,一邊網羅人才。台州刺史李振這時候走入了他的視線。
李振本姓“安”,祖父李抱真是唐中期的潞州節度使,司空。因安祿山叛亂,一些姓“安”的朝廷命官恥於和亂軍頭子同姓,朝廷允準這些“忠臣”改“安”姓為“李”,李振先輩於是成了皇帝同宗,但他身上有著難以磨滅的突厥人血統。
年輕時的李振飽讀詩書,希望通過科考求得功名,但政治,官場黑暗讓他一再名落孫山,他心灰意懶,棄筆從戎,以一介書生,在刀槍裏拚搏,榮升至金吾將軍,以武職遷任台州刺史。台州彼時正有武裝動亂,朝廷希望不加兵戎,以懷柔方式製之,因文官難有膽略,故調武官李振任職。李振人未到台州,武裝頭子董昌就造反稱帝,李振孤身赴任,沒有兵卒加持,隻好折還。路過汴州,聽說朱溫將汴州治理的有聲有色,就想去參觀學習,於是到汴州拜訪朱溫。
李振雖出身武職,卻飽讀詩書,講話圓融,對時事把握精準,讓朱溫相見恨晚,執意挽留,辟為從事。
李振在朱溫身邊做了五件有名的大事件:1在保廢唐昭宗的問題上,勸朱溫保昭宗,贏得”挾天子以令諸侯”。
2騙殺降將王師範。3白馬驛殺唐朝臣。4廢唐哀帝李祝建梁(後梁)。5失節而死。
李振是唐王朝的掘墓人之一。
敬翔字子振,是唐中宗時平陽王敬暉的後人。史稱其“少好讀書,尤長刀筆,應用敏捷。”
這也是一個希望通過科考獲取功名的人,可惜天不遂人願,屢考屢敗。敬翔性格認真,對讀書出仕堅持執著,因阮囊羞澀,一直滯留長安,希冀哪一天朝廷開考時他能及時趕到並再次參加科考。黃巢打入長安,他懼怕兵患,才隨民眾逃離帝都,也不願離帝都太遠,更不想回到自己家鄉,就到長安附近的治安相對穩定的汴州投奔同鄉唐觀察支使王發。王發以同鄉之禮安排他的食宿,但沒給任何公職。敬翔溫飽保證,奈何身無分文,好在他身處公衙,那些門人皂隸,街坊鄰人時常來向他求寫個信兒,問個字兒,分辨些事兒,敬翔都熱誠相待,他代寫的書信更時常有警句佳文,令人驚豔,宣武軍中下層軍士也時常來求他寫寫書信文章什麽的。他的好文筆漸漸讓朱溫知道,朱溫於是直接跟王發要人。
見了麵後,朱溫直接問敬翔:“子振先生讀過《春秋》麽?《春秋》講的什麽?”“《春秋》無非講的是諸侯之間你死我活,爭權奪利之事。”“那《春秋》所述兵法,當今當世可用麽?”“非也。”敬翔答道。“兵者,不厭詐也。應以多變應不變,以奇製正者勝。《春秋》乃古法,不宜用於今日之變也。”朱溫大喜,“以宣武掌書記,太府卿”任用敬翔,其在幕府三十餘年,軍謀,民政,朱溫一以委之。且“翔盡心勤勞,晝夜不寐,自言惟馬上乃得休息。”
汴州在朱溫用心經營下,文攬得人才李振,敬翔,謝瞳,劉悍。武有龐師古,葛從周,張歸霸,霍存。兵精糧足,但汴州地處中原,自古易攻難守。它的西麵蔡州秦宗權自從黃巢敗亡後,自稱繼承義軍衣缽,繼續高舉反唐大旗,攻城略地,公元885年正月,正是唐僖宗還都的時候,秦宗權派部將盧塘攻擊汴州,朱溫親率本部南下焦夷(今安微亳縣)大敗盧塘,秦宗權卻無以為意,不在乎盧塘的敗戰,於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三月,在蔡州公然稱帝,置百官,國號:大齊。派兵四處燒殺擄掠,剛剛回京的唐僖宗隻好任命離蔡州最近的徐州的武寧軍節度使時溥為蔡州四麵行營兵馬都統,朱溫為蔡州西北麵行營都統,進朱溫為沛郡王,鎮壓秦宗權作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