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鍾粹宮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鍾粹宮,李淑妃正殿。

    李淑妃坐在主位上,客位上坐著呂氏,次之是馬慧。李淑妃大約三十多歲,但保養的非常好,歲月幾乎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跡。她身上穿著貴妃常服,沒有穿戴任何飾品,皮膚白皙,麵潤如玉,秀鼻挺直,眼神清澈,神色間充滿了女性的嫵媚和柔婉,讓人不由自主的有親近之感。

    李淑妃拉著馬慧的手,滋滋讚歎,回首對呂氏道:“太子妃,你真是找了個好兒媳啊,選妃時本宮雖然見過,當時就讚歎不已,但現在看來更加標致水靈啊。”

    呂氏笑了笑,道:“娘娘喜歡柳兒,是柳兒的福分,隻是她年幼識淺,剛剛進宮,還有好多事情不懂,還望娘娘能多多教誨!”

    李淑妃還沒來得及回答,馬慧卻已經跪倒在地:“娘娘在上,柳兒剛剛進宮,雖然殿下和母妃都對柳兒很好,但今日一見到娘娘,卻覺得非常親近,希望能經常見到娘娘,請娘娘垂憐。”

    李淑妃不由得笑了起來:“哈哈哈,太子妃,你真是有福之人,有個好兒子,又有個好媳婦。柳兒,本宮平日裏事情也不多,你能常來常往,本宮高興還來不及呢,來,來,到本宮身邊坐下,本宮要好好看看你。”

    馬慧坐在李淑妃的旁邊,李淑妃看了看馬慧的皮膚,笑道:“太子妃,你看柳兒的皮膚多好,不像本宮,現在不比前幾年了,差了好多。”

    呂氏卻道:“娘娘天生麗質,皮膚好的很,兒媳卻真的有些老了,比不得前些年了啊。”

    馬慧趕緊接口道:“娘娘和母妃一點都不老,皮膚、容貌都如同仙女,隻是娘娘服侍皇上、母妃照顧殿下,所以才有些操勞疲累,如今柳兒進宮了,雖然粗手笨腳的,但柳兒希望能為娘娘和母妃分憂解難。”

    李淑妃看了一眼呂氏,笑道:“孩子,你這孩子本宮甚是喜歡,今天你既然來了,本宮就和你說一些宮裏的事情,希望對你能有些用。”

    “臣妾洗耳恭聽。”

    李淑妃屏退了左右,道:“皇上對先皇後非常欣賞和懷念,所以本宮的一切行為都以先皇後為楷模,柳兒將來也要做皇後,所以你要和本宮一樣,學習先皇後的節儉樸實和寬厚仁慈,這些都是皇上最看重的地方。”

    “嗯,臣妾明白,先皇後被比擬為東漢的明德皇後。”

    “是啊,先皇後去世時,本宮才剛入宮,所以本宮所說都是本宮親眼所見。皇後每天親自操辦皇上的膳食,連皇子皇孫的飯食穿戴都親自過問,無微不至。宮人或被幸得孕,皇後倍加體恤,嬪妃或忤上意,皇後則設法從中調停。”

    “皇後勤儉持家,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過多次,已經破舊不堪,還不願換新的。還在後宮親自架起織機織布,賜給那些孤寡老人,剩餘的布料,做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提點他們雖生於富貴,但也要愛惜財物。”

    “本宮當年也參與過此事,隻是自皇後去世後,主持後宮的前李淑妃、郭寧妃都沒有足夠的威望來做這個事情,本宮就更不行了,如此想來,真是愧對皇後。”

    “還有皇後體恤下人,生病了也不願服藥,這種風範本宮今日想起來,依然神往不已。”

    說到這裏,李淑妃從桌案上拿起兩本書,遞給馬慧,道:“這是皇上讓本宮賜予你的《孝慈高皇後遺訓》和皇後根據曆代賢後事跡所編撰的《賢後傳》,你要熟記於心,事事以此為準繩,不要辜負皇上、先皇後、本宮和太子妃的一片苦心。”

    馬慧趕緊跪倒領受。

    又過了一會兒,李淑妃似是無意間提起,道:“燕王妃是中山王的長女,為人貞靜,博學多才,前日她來拜訪本宮,《孝慈高皇後遺訓》中的內容可以一字不差的列舉無誤,深得皇上的讚賞;同時燕王妃對《賢後傳》的內容也了如指掌,柳兒,你也要做到這些,否則一旦皇上問起,就不好了。”

    “臣妾明白,謹遵娘娘訓示。”馬慧長跪表示謝意。

    三人聊了小半個時辰,交談甚歡,呂氏、馬慧留下禮物告退,李淑妃親自送出門來,拉住馬慧的手,叮囑她要經常過來看她,馬慧點頭答應,三人依依而別。

    看著二人的背影,李淑妃心情似乎好了很多,旁邊的貼身宮女翠蓮低聲道:“娘娘,您對太孫妃太好了,還親自送出來。燕王妃來了,您都沒有親自送出來過。”

    李淑妃臉色一沉,瞪了翠蓮一眼,轉身走進了鍾粹宮,翠蓮趕緊跟了進去。李淑妃麵沉似水,道:“翠蓮,跪下,今天的話是誰讓你說的?”

    “娘娘?什麽話?”翠蓮跪在地上不解道。

    “燕王妃的事情。”

    “娘娘,燕王妃為人和藹,出手大方,對翠蓮很好,所以翠蓮有些不忿,太孫妃來了,隻送了些尋常禮物,遠不及燕王妃。娘娘何必降低身段,親自送出門去?”

    “繼續說。”

    “娘娘,翠蓮是為了娘娘好,即使皇太孫將來登基,也不敢對娘娘無禮,您就是太皇太後啊,何必去巴結他?”

    李淑妃臉色愈發冷峻了:“還有呢?”

    翠蓮想了想道:“皇太孫刻薄寡恩,苛待皇叔,燕王戰功赫赫,為親王之最,聆聽祖先聖音,代表了祖先的認可。皇太孫說要去祖陵祈求祖先原諒,時至今日也沒有成行,說明其心中有鬼,所以翠蓮覺得,皇太孫說不定當不了幾天了,燕王搞不好會承繼大統。”

    “翠蓮,這都是誰和你說的?”李淑妃氣的身體發抖,手指著翠蓮,聲音卻壓低了問道。

    翠蓮聽到李淑妃的話,也有些害怕,但仍然鼓足了勇氣道:“娘娘,這些事情都是在宮裏傳的,很多人都知道。”

    “很多人都知道?”李淑妃“啪”的一下把手拍在桌子上:“那本宮問你,誰讓你來為燕王說好話的?”

    翠蓮終於有些害怕了,道:“娘娘,翠蓮隻是收了燕王府太監馬三保的一百兩銀子,他讓我替燕王說說好話,翠蓮本來不敢說的,隻是這兩日聽到宮中的傳言,以為娘娘也會認可的,所以今天就鬥膽說了,還請娘娘恕罪。”

    “宮中的傳言?都有誰在傳?”

    “這個,儲秀宮的小福子、長春宮的宮女春桃,還有......”

    還沒等翠蓮說完,李淑妃大叫一聲:“來人。”

    門外立刻進來一個太監,正是鍾粹宮的總管杜世興,向李淑妃跪地施禮:“娘娘有何吩咐?”

    李淑妃指著翠蓮道:“這個丫頭胡言亂語,擾亂宮禁,拖出去亂棍打死。”

    “是。”杜世興拍了拍手,門口進來兩個太監,拉著翠蓮就往外走。

    翠蓮大驚,道:“娘娘饒命,娘娘饒命,翠蓮知錯了,翠蓮知錯了,都是燕王府的.....”剛說到這裏,杜世興一個箭步衝過去,卸掉了翠蓮的下頜。然後回頭看了看李淑妃,李淑妃卻閉上了眼睛,隻是揮了揮手。

    過了一會兒,杜世興走了進來,跪倒在地:“娘娘,翠蓮已被杖斃。”

    李淑妃疲憊的抬抬手,道:“你起來吧。”

    “是。”杜世興站起身來,低著頭。

    “世興,本宮問你,最近可是在宮中聽到了一些流言?”

    “娘娘指的是哪種流言?”

    “有關燕王、皇太孫的。”

    “是有一些,不過臣已經命令鍾粹宮的太監宮女不許傳播這些流言。”

    “既然你已經知道了,為何不稟告本宮?”

    “娘娘,”杜世興躬身施禮,低聲道:“微臣以為,娘娘還是不知道的好。”

    李淑妃苦笑一聲:“是啊,不知道最好,本宮沒有子嗣,怎麽敢摻和這些事情?算了,你下去吧,管好鍾粹宮的人,翠蓮的事情不許亂傳,聽明白了嗎?”

    “臣明白,臣告退。”

    等杜世興退下,李淑妃看了看身邊服侍的玉蓮,輕輕歎了口氣,燕王已經在宮裏住了三個月了,還沒有搬出去的跡象,曆朝曆代,親王久住宮中,都容易造成禍亂,皇上難道不知道嗎?還是他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