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禁言

字數:4092   加入書籤

A+A-




    亥時,鍾粹宮。

    門口的太監一聲高呼:“皇上駕到。”李淑妃趕緊帶領宮娥迎了出來,跪地施禮。老皇帝微笑著走進來,親自扶起了李淑妃:“愛妃,快起來,地上冷,要多注意身體。”

    李淑妃有些受寵若驚,偷眼瞟了瞟老皇帝的神色,發現老皇帝心情不錯,不由得放下心來:“謝皇上隆恩,臣妾不冷。”說著站起來,幫助朱元璋脫掉外袍,遞給玉蓮,玉蓮連忙拿過去掛起來。

    老皇帝坐在榻上,輕聲笑道:“愛妃,今天可有什麽吃食?朕有些餓了。”

    李淑妃道:“有,當然有了,臣妾專門準備了幾個小菜,都是皇上愛吃的。”說著,揮揮手讓玉蓮去準備。

    時候不長,桌子上出現了一碗白米粥、一小碟黃瓜、一小碟蘿卜還有一小碟鹹肉,老皇帝看了之後不由得麵露笑容,他年紀大了,食量減少,反而更喜歡這些容易消化、比較清爽的白粥小菜,這也是他喜歡來淑妃這裏的一個原因,當然今天他還有其他的事情。

    老皇帝吃著小菜,喝著粥,淑妃在邊上服侍,氣氛非常的和美融洽。過了一會兒,老皇帝突然問道:“淑妃,今天太孫妃來過了嗎?”

    “來了,太子妃帶著一起來的。”

    “嗯,你們都聊什麽了?”

    “主要是聊皇後的事情,臣妾遵照皇上的指示把皇後編撰的《遺訓》和《賢後傳》賜予她,然後提點了她一些皇後的事情,讓她要以皇後為楷模,悉心服侍皇太孫,勤儉持家,以身作則,教導朝廷命婦,還要和睦宗室,安定後宮。”

    老皇帝“嗯”了一聲,道:“你做的不錯,你覺得朕選的太孫妃怎麽樣?”

    “太孫妃今天來的時候是上午,渾身上下較為素雅,沒有名貴首飾,對太子妃和臣妾都很尊重,舉止從容,大方得體,對皇後的教誨一一領受。她在臣妾這裏坐了半個時辰左右,臣妾覺得皇上選的不錯。”

    老皇帝輕聲笑了笑:“朕的眼光當然不會差,淑妃有心了。”

    過了一會兒,老皇帝吃完了飯,滿意的抹了抹嘴,李淑妃趕緊讓人把桌子收拾了一下:“皇上,是否要安寢了?”

    老皇帝招招手:“淑妃,朕有些累了,給朕按摩一下頭。”

    “好的,皇上。”

    李淑妃把老皇帝扶到榻上,將老皇帝的身子扶正,沿著太陽、百匯、鳳池、風府等穴位依次按摩,老皇帝感覺後腦的悶脹感覺慢慢消失,不由得發出一聲舒服的呻吟聲。

    李淑妃輕聲道:“皇上,好些了嗎?”

    “好多了,愛妃。”老皇帝抓住李淑妃的手,輕輕的把她拉到懷裏,李淑妃輕叫一聲:“皇上......”

    還沒等她說完,老皇帝就把手伸到她的袍服下麵,不一會兒,屋子裏傳來了一陣喘息聲......

    良久,李淑妃輕輕起身,為老皇帝蓋上被子,卻發現老皇帝沒有睡。老皇帝微微一笑,招了招手,淑妃把頭依偎在老皇帝的懷裏,輕聲道:“皇上,可有盡興?”

    “嗬嗬,朕很滿意。”老皇帝笑道。

    “嗯,那臣妾就放心了。”

    “愛妃,朕已經老朽,你還是大好年華,可感到委屈嗎?”

    李淑妃大驚,趕緊下榻,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道:“皇上明鑒,能夠服侍皇上是臣妾無上的榮耀,皇上賜予的臣妾家人榮華富貴,臣妾時時刻刻都在感念皇上,臣妾一直盡心盡力服侍皇上,請皇上一定要相信臣妾。”

    此時已是冬天,外麵寒風呼嘯,屋裏雖然生著爐火,地上卻依然寒冷,李淑妃身著小衣,不一會兒就感到寒風刺骨,卻一動不敢動。老皇帝卻也沒有立刻說話,隻是看著李淑妃,李淑妃不由得有些心驚膽戰,難道自己做錯了什麽事情?沒有啊?

    久之,老皇帝伸出手來,道:“愛妃,地上冷,上來吧,隻是一句玩笑,何必如此緊張。”

    李淑妃施禮後才上到榻上,和老皇帝並臥,雖然心裏害怕,卻不敢表現出來。

    “翠蓮怎麽不見了?”老皇帝突然問道。

    李淑妃猛然意識到了什麽,又要下榻跪著,卻被老皇帝攔住了:“愛妃,朕和你嘮些家常,不必多禮。”

    “嗯,謝皇上。翠蓮膽大妄為,在宮中傳播流言蜚語,詆毀天潢貴胄,所以臣妾處置了她。”

    “都有什麽流言蜚語啊?”老皇帝道。

    “今日太子妃、太孫妃來拜訪臣妾,之後,臣妾送她們到門口,翠蓮竟然說......”李淑妃把今天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給老皇帝聽,沒有絲毫隱瞞。

    “哦,”老皇帝並沒有李淑妃想象中的那麽震驚,隻是沉默了一會兒,道:“淑妃,你處理的很好,這種賤婢就應該殺一儆百。另外,明天你召集後宮嬪妃和管事太監,禁止傳播此類流言,抓住一個,杖斃一個,不要手軟。”

    “臣妾遵命。”

    老皇帝想了想道:“這種流言有多久了?”

    “什麽時候開始的,臣妾也不清楚,隻不過翠蓮的話,讓臣妾有些擔心,所以當機立斷杖斃了她。”

    老皇帝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起身坐起來,高聲道:“長福,進來。”

    長福應聲跑了進來,老皇帝站起來道:“朕要更衣,快點。”

    “皇上,不在臣妾這裏安歇了?”李淑妃驚道。

    長福卻沒有說話,隻是服侍老皇帝穿衣。老皇帝一邊穿衣,一邊對李淑妃道:“愛妃,朕有些事情要處理,你早點安歇吧。”

    “是,臣妾遵命。”

    老皇帝坐在步輦上,隨著長福一聲“起駕”,太監抬著步輦往乾清宮走去。四周靜悄悄的,隻能聽到太監沙沙的腳步聲,老皇帝的心卻並不平靜,他感覺到一種悲涼。宮中的流言明顯是衝著皇太孫去的,隻是允炆和自己的談話怎麽會泄露出去呢?還是允炆和東宮屬臣談話時,表露出了這個意思,因而流傳了出去?即使如此,有怎麽會在宮中流傳呢?誰有這麽大的膽子呢?還是說自己留燕王在宮中養病,引起了一些人的誤會呢?

    想起自己的兒子朱棣,他有些頭疼,雖然無法判斷兒子的病是真是假,但看到英武雄壯的兒子變得麵黃肌瘦、站都站不穩,護犢之心讓他立刻決定將兒子接到宮中調養,如今三個月過去了,朱棣還沒有完全好,不過這幾天,朱棣經常去太廟拜祭,精神好了很多,不知道他的病是不是要好了?

    今天兵部尚書茹常、戶部尚書鬱新、禮部尚書任亨泰聯名上書,要求將燕王遷出宮城,不要留在宮中調養,甚至任亨泰還建議將燕王改封在南昌,說燕王在北疆辛苦多年,為酬謝其戰功,朝廷應將其恩養,也是天家體恤骨肉、親待宗室之舉。

    現在的朝臣不如洪武初年那麽直言不諱了,但是朱元璋明白他們背後的意思。這封奏折先到了允炆那裏,允炆的批示朱元璋記得清清楚楚,隻有幾個字:“請皇上聖裁。”

    近日還有言官上奏,說燕王生病,祖宗顯靈,說明朝廷執政失誤,觸怒祖先,要皇上或皇太孫祭祀太廟或祖陵,獲取祖先寬恕。

    就在這時候,朱元璋感覺天亮了起來,抬頭望去,隻見遠處的夜空被照亮,長福失聲道:“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