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出擊方案

字數:4332   加入書籤

A+A-




    “王上,大喜啊!明軍撤退了!明軍撤退了!”

    “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李芳遠猛地轉過頭來,望著剛剛衝進門來的金宗瑞,神色激動而冷厲。

    “是真的!王上,明軍撤退了!”

    在金宗瑞後麵進來的尹峰躬身施禮道:“王上,明軍確實已經撤退,是末將親眼所見!”

    “好!好!太好了!本王終於熬出頭了!”李芳遠手舞足蹈,興奮的無以複加。

    ......

    過了好一陣子,李芳遠才鎮定下來,吩咐道:“尹峰,你派人跟出去,看明軍撤退到哪裏了,隨時來報!”

    “是,王上!”

    “宗瑞,你傳本王命令,召兵曹判書邱敬忠、內禁衛大將都明舉、義禁府判事蔣一言前來議事!”

    “是,王上!”

    “去吧!”

    在等待眾人時,李芳遠繼續審視地圖,自己的地盤大了許多,慶州、尚州、忠州、清州,隻可惜水州那邊失敗了,這個許保還真是死心塌地做明人的狗了,不過不要緊,有他後悔的一天。

    義禁府判事蔣一言最先來到,他身材中等,微微有些肥胖,臉上總掛著笑容,任誰初次見麵,都不會想到這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義禁府判事,義禁府專門處理危害社稷之事,有點像明朝的錦衣衛,這次策反、聯絡各地的反明力量,義禁府是立下了大功。

    邱敬忠是兵曹判書,本是四十多歲的人,如今卻憔悴的如同老了十歲,這段時間新羅國隻剩下慶州一隅,四麵皆敵,而慶州地窄民貧,人力資源極度缺乏,邱敬忠不僅要組織壯丁巡邏,防止明軍偷襲或滲透,還要收集兵員補充前線,同時為了養活這麽多的兵,還需要動用士兵去民間搜糧,這段時間百姓把他罵慘了,但他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堅持,希望能堅持到王上所說的轉機。

    內禁衛大將都明舉是跟隨李成桂南征北戰的老將,後來跟隨了李芳遠,但沒有得到重用,這次與明軍交戰慘敗,李芳遠的親信不是戰死,就是投降,到了慶州之後,為了穩定軍心,都明舉被啟用,主持慶州的防務,而都明舉也不負眾望,將慶州守得滴水不漏,為李芳遠贏得了喘息的時間。

    這段時間捷報頻傳,今日更得到了明軍撤退的消息,眾人都非常興奮,不由得議論紛紛,有的人主張忠清道、慶尚道全力出擊,擊破全羅道的盛庸軍,再回頭擊破瞿能軍,進而恢複漢京;還有的人主張先擊破瞿能,恢複漢京後,再回頭擊破盛庸,總之說什麽的都有,似乎人人都成了諸葛亮,明軍已成土雞瓦狗,旦夕可破。

    李芳遠聽著眾人的議論,卻沒有立即回應,經過上次和明軍的作戰,他知道打仗他並不在行,紙上談兵容易,但是真正打起來,就差的太多了,所以他將目光轉向一直沒有說話的都明舉:“都老將軍,對於目前的形勢,您有什麽高見?”

    都明舉剛才一直在看地圖,並沒有參與爭論,如今王上垂問,他收回目光,朝李芳遠一拱手:“王上,如今形勢雖然大為好轉,但更應該謹慎,如今盛庸部退過洛東江西岸,依河防守,以我軍目前的實力,想要強渡洛東江,並不容易,盛庸部據說有六萬人,其中還有一萬騎兵,而我軍不到四萬人,而且其中一半以上沒有受過嚴格的訓練,守禦尚可,出擊則力有未逮。”

    “同時忠清道和尚州雖然已經光複,但尚未穩定,明軍殘部仍然在活動,而且還有部分朝奸甘願為明軍所用,在背後騷擾我軍,這些都是不利因素。”

    “根據這些情況,末將以為倉促決戰並非上策,否則一旦戰敗,我軍將再無機會。”

    隨著都明舉的分析,李芳遠的目光在地圖上遊動,待都明舉說完,李芳遠抬起頭來,道:“老將軍所言,確實很有道理,但是本王以為目前的局勢,不進則退,如今京畿道、全羅道都在明軍手中,這些地方土地肥沃,是朝鮮的糧倉,如果明軍在這些地方站穩腳跟,再想將他們趕走,就太難了。”

    “是啊,大王所言甚是,”負責前線的統軍萬戶尹峰點頭稱是:“目前瞿能已經沿西海岸南下,馬上就要進入忠清道了,我軍恐怕不得不戰,如果我軍繼續退讓,就會失去清州,還會讓瞿能和盛庸匯合,我軍的機會恐怕就更少了。”

    “而且清州有錦江作為依托,土地肥沃,乃兵家用武之地,斷沒有未戰先棄的道理。”

    “嗯,老將軍以為呢?”

    看見李芳遠期盼的目光,都明舉心中暗暗搖頭,但神色不變,道:“大王,末將以為我軍應該佯攻洛東江,牽製住盛庸,同時忠清道聯手,牽製住瞿能,然後大王率軍沿尚州兼程北上北上,從江原道突襲京畿道,一舉占領漢京,再掉過頭來,夾擊瞿能,瞿能一破,盛庸力孤,勢不能久待,如此可策萬全。”

    都明舉的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他跳出了眼前的局麵,將目光盯在了漢京城,如果能夠占領漢京,確實是改變危局的最佳方案,但是,還有一些問題要解決。

    還是尹峰,他立刻看出了都明舉方案的問題:“都老將軍,末將有三個問題,第一、從慶州到漢京,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麽長的時間裏,如何能保證忠清道、慶尚道的形勢不會惡化?第二、聽聞漢京明軍有萬餘人駐守,那麽我軍至少要三四萬人才有把握必勝,這麽多軍隊,由誰統帥比較合適?第三、這麽多軍隊北上,慶州剩餘兵力能否牽製得住盛庸?甚至能否守住慶州?”

    聽到了尹峰的質疑,都明舉微微一笑,朝李芳遠拱了拱手,道:“末將以為如果能恢複漢京,即使放棄慶州也在所不惜,慶州之地,明軍得之無用,對他們來說隻是雞肋而已。”

    “但是,”李芳遠沉思半晌:“但是如果放棄慶州,卻沒有拿下漢京,那該當如何呢?”

    “王上,請恕末將直言,如今形勢險惡,沒有萬無一失的做法,隻能冒險一搏,否則麵對明軍,很難有取勝的機會。”發現李芳遠有些猶豫,都明舉有些急了,立刻站起來,大聲道:“末將願意領兵奇襲漢京,如果拿不下來,末將甘願領罪。”

    “此事萬萬不可,老將軍年老體衰,奇襲漢京,貴在神速,為老將軍安全計,末將願意代勞!”都明舉話音剛落,尹峰卻立刻站起來反對。

    平心而論,將三四萬的軍隊交給都明舉,李芳遠也是不放心的,因為這些軍隊是他最後的家當,忠清道、尚州的軍隊還沒有完成最後的整編,能多大程度上執行自己的命令,李芳遠並沒有把握,而且如果自己手裏沒有軍隊,還會有人聽自己的話嗎?這一點,李芳遠心知肚明。

    “......好吧,”都明舉瞪了尹峰半晌,終於坐下道:“但憑王上吩咐。”

    “那老將軍留守青州,本王和尹將軍要一起北上如何?”李芳遠見到都明舉的樣子,有些不忍,試探著問道。

    “王上,微臣以為不可!”還沒等都明舉回答,一直沉默不語的金宗瑞突然道。

    “為何?”

    金宗瑞的插嘴,讓李芳遠有些不高興,但他仍然耐住性子問道。

    “如果大王北上,那麽慶州就會非常空虛,而慶州不僅有萬千子民,還有太王和上王,一旦慶州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哦,”李芳遠的臉色突然變了,但很快恢複正常,如果不盯著李芳遠的臉色看,根本不會注意到李芳遠的情緒變化,金宗瑞提醒了他,他身邊還有太王和上王,如果他們有別的心思,或者幹脆投降明軍,那就麻煩了。

    在這一瞬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都明舉更是被氣的臉色鐵青,望著窗外,一言不發。

    ......

    最後形成了三個方案,一個是與盛庸決戰,拖住瞿能;一個是與瞿能決戰,拖住盛庸;還有一個是拖住瞿能和盛庸,奇襲漢京。

    奇襲漢京看起來美好,但是執行起來會不會有什麽偏差呢?李芳遠徹夜難眠,無法抉擇。

    望著窗外的魚肚白,李芳遠知道,自己必須做決斷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