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苦衷

字數:5561   加入書籤

A+A-




    “太王,王上求見!”

    “他來幹什麽?”

    已經七十歲的李成桂推開身邊侍候的侍女英子:“你出去吧!”,然後緊了緊身上的衣服,順手拿起一把匕首,揣在腰間,又往床上靠了靠:“告訴他,我身體不舒服,讓他走吧!”說完,李成桂閉目假寐。

    過了一會兒,房門輕輕被推開,一身鎧甲的李芳遠出現在門口,進門之前,他稍微猶豫了一下,朝後麵揮了揮手,一個人走了進去,在他身後,房門無聲無息的關上。

    “父親,您好些了嗎?”

    李成桂“哼”了一聲,翻了個身,背對著李芳遠:“我還沒死!是不是很失望呢?”

    “父親這是說哪裏話?兒子希望您身體永遠康健!”

    “永遠?”李成桂沉默了一會兒:“活那麽久幹什麽?難道是看你殺掉更多的兄弟嗎?”

    “父親,”李芳遠望著父親後腦勺的白發,心中酸楚,又有些委屈:“兒子做這些都是為了李家!”

    李成桂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翻過身,要坐起來,李芳遠連忙過去扶住李成桂,將其後背墊上枕頭,讓父親舒服一些。

    望著近在咫尺的兒子,李成桂下意識的摸了摸腰間的匕首,最後卻歎息一聲,靠在了枕頭上:“逆子,你靠我這麽近?不怕我殺了你?”

    “不會的,父親睿智天聰,即使想殺孩兒,也不會是這個時候。”

    “現在什麽時候?”

    “如今明軍大軍壓境,我李家有傾覆之危,如今的李家,隻有兒子我才能力挽狂瀾,恢複李家江山,所以父親是不會殺我的。”

    “哼!”李成桂突然掀開被子,將匕首遠遠的扔到牆角:“芳遠,你真不像我,你太理智了,理智到了冷酷的地步,讓我這個做父親的都感到寒心!”

    “......所以您在開國功臣簿上抹去了我的名字?所以你一直不喜歡我?”看到李成桂扔到牆角的匕首,李芳遠瞳孔微縮,心中立刻有一股氣冒了上來,嘶聲問道。

    “不錯,事實證明,我沒有錯!”李成桂漠然道。

    李芳遠輕輕的鬆開父親的身體,後退兩步,跪在地上:“父親,兒子馬上要率軍離開慶州,去和明軍作戰,父親年事已高,需要靜養,所以兒子將尹峰留在慶州,您的安全由他來負責,他是兒子最信任的手下,請父親大可放心!”

    “去漢京?”

    聽到李成桂的聲音,李芳遠驟然色變,他下意識的回頭在屋裏掃了一眼,然後站了起來,朝窗外望了望,然後回頭道:“父親,都明舉來過了?”

    “他?”李成桂澀聲笑了笑:“沒有來過!”

    “那父親怎麽知道兒子的去向?”

    李成桂嗤笑一聲:“你放心,都明舉是個明白人,不會把寶壓在我一個老頭子身上,隻不過忠、清、尚三州光複的消息,你讓人傳播的到處都是,我當然也知道。”

    “如今瞿能和盛庸南北夾擊,你最穩妥的辦法是坐鎮尚州,指揮作戰,但是你肯定不甘心這麽做,你沒有耐心,肯定希望能夠一舉奠定勝局,如此以來,除了漢京,不會有別的目標了!”

    “......”李芳遠輕輕搖了搖嘴唇,臉上陰晴不定,良久,他轉過身來,道:“父親,最近慶州不安定,等我走了之後,恐怕會有居心叵測之徒,所以父親盡量不要出門,好嗎?”

    “......”李成桂深深的望了李芳遠一眼,沒有說話,而是閉上了眼睛。

    李芳遠朝李成桂深施一禮,反身離開。

    就在李芳遠開門的瞬間,李成桂的聲音從後麵傳來:“你要小心,漢京也許是個陷阱!”

    聽到這句話,李芳遠身體一震,緩緩轉過頭來,而李成桂繼續道:“你以為瞿能離開了漢京,漢京城內兵力不多,但是不要忘記了,明國是大國,漢京以北有樂浪,樂浪北邊有遼東,他們隨時可以調軍南下,所以你們千萬要小心。”

    “.......嗯!”李芳遠沉默了一會兒,轉身出門。

    出門之後,李芳遠立刻叫過李成桂的貼身侍女和守門的衛兵,道:“都明舉最近來過了嗎?”

    “這個,王上,沒有,沒有,您看,這個出入登記上,沒有都大人。”

    “好吧,”李芳遠看了一會兒登記冊,然後放下,朗聲道:“太王受了風寒,嗓子說話困難,從今天起,禁止任何人打擾太王修養,你明白嗎?”

    “下官明白!”

    ......

    “尹峰!”

    “在!”

    李芳遠騎在馬上,望著遠處的群山,沉默了許久,最後轉過頭來,盯著尹峰的眼睛:“此次出征,關係朝鮮國運,所以本王不得不親臨前線指揮;而慶州,是本王的根本,你可以一定要守好,而且要絕對保護太王的安全,明白嗎?”

    “下官明白!”尹峰拱了拱手:“下官一定竭盡全力保護太王的安全。”

    “嗯,這就好,”李芳遠轉頭,又望向了遠處的群山,口中嘟囔著:“太王在朝鮮威望甚高,千萬不能落入明軍手中,你可明白?”

    尹峰聞言,身體一震,但是他沒有猶豫,但是拱手道:“下官明白王上的意思,請王上放心!”

    “好的,尹峰,本王不會忘記你的功勞的!”

    說完,李芳遠夾了夾馬腹,輕揮馬鞭,追向不遠處的大軍。

    ......

    洛東江西岸。

    盛庸和齊王朱榑站在山頂上,用望遠鏡望著對岸。

    “看來,李芳遠沒有渡江的意思!”

    “是啊,”盛庸放下手裏的望遠鏡,語氣淡然:“不過江也好!”

    “嗬嗬,”朱榑把玩著手裏的望遠鏡,突然道:“聽說陛下對忠清道和尚州的丟失非常震怒,已經下旨申斥了盛大將軍?”

    “嗯,末將辦事不力,理當受罰!”

    “是嗎?”朱榑笑了笑,起身上馬,回頭看了看盛庸:“盛大將軍真是忠臣啊!要不要本王替您上書,說明原委啊?”

    “不必了,謝王爺!”

    “好吧,”朱榑搖了搖頭,打馬沿山坡而下,往西方跑去。

    ......

    “總指揮,齊王要為您上書,您為什麽不答應啊?”

    齊王走後,盛庸身後出現一名將軍,他望著沉默不語的盛庸,低聲問道。

    “楚智,你以為本將軍應該答應?”

    “將軍,”楚智聲音有些急促,低聲道:“忠清尚三州丟失,事出有因,陛下下旨申斥,您不上書自辯也就罷了,為什麽齊王上書,您也不願意?”

    “楚智,你還是太年輕啊,”盛庸回頭看了看身邊的愛將,沉默了一會兒道:“如果齊王真的上書了,本將軍就會有大麻煩!”

    “為什麽?”楚智有些不相信,指著齊王的方向,低聲道:“齊王被派到這裏,而且陛下還允許其在這裏重編三護衛,據臣的理解,齊王應該是類似欽差大臣的角色,欽差大臣的職責難道不應該是下情上達嗎?”

    “唉,”盛庸有些無語,他點著楚智的腦殼,沉聲道:“楚智,你真的不明白嗎?”

    “下官不明白!”

    “很好,本官告訴你,齊王在山東時,因為白蓮教妖女,造成青州失陷,朝廷出動十萬大軍,耗費大量的錢糧才最終蕩平,陛下對齊王很是惱怒,所以齊王到朝鮮來,又重編三護衛,很可能要將其封在朝鮮,原有的青州王府,恐怕要廢棄了!”

    “齊王是朝鮮的藩王,本將乃平朝的總指揮,如果兩個人走得近,引起陛下疑心,那就得不償失了。”

    “啊?”楚智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大人所言甚是,隻是即使您不讓齊王上書,齊王難道就不可以自己上書嗎?”

    “本將軍今天就會上書陛下,將今日的事情說清楚!隻要本將軍的奏疏先到陛下手中,那麽齊王做什麽都無所謂!”盛庸歎了一口氣,道。

    “但是,將軍,難道您真的要承擔三州失守的罪責?”

    “嗯!”

    “為什麽?”楚智急的大叫:“明明是陛下認為朝鮮已經平定,李芳遠旦夕可破,所以就減少了對朝鮮的補給,如今我軍隻有一個月的糧草,而忠州、清州、尚州也是因為補給原因,造成兵力偏少,所以才會讓叛軍有機可乘,從而釀成大禍......”

    “胡說八道,陛下遠在京師,他是根據我們這些前線將領的描述來做決定,是我們過於樂觀,認為朝鮮可以迅速平定,所以陛下才相信了我們,自然不需要供應過多的糧草;另外山東白蓮教猖獗,已經釀成民亂,朝廷的糧草必然要先賑濟山東,所以我們的補給慢了一些,是可以理解的。”盛庸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厲聲阻止了盛庸的話。

    “可是,沒有補給,我們就沒有能力平亂,陛下卻連連下旨申斥將軍,末將替總指揮您感到委屈。”楚智低頭想了一會兒,最後有些不甘心的開口道。

    “陛下是明君,他雖然下旨申斥,卻沒有進一步的處置,說明他還是信任我們的,這一點很重要,隻要陛下信任本將軍,那麽天大的冤屈都不值一提!”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