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太子西行

字數:4168   加入書籤

A+A-




    對於王艮、楊士奇、解縉、金幼孜等人,朱允炆給了他們同樣的任務,那就是秦王入京之前,拿出一份宗室製度改革的草案。

    王艮等人心氣很高,慨然領命。

    齊泰、黃子澄這些人,都是洪武中期入仕的,所以對洪武皇帝的祖製,心中一直有一些邁步過去的坎;而王艮、楊士奇這些人,都是建文朝才列位朝堂的,對於洪武舊製,並沒有那麽強的心結。

    而且在他們看來,藩王確實需要整治。

    在他們入仕的這些年,他們親眼所見,燕王、周王、楚王先後謀反,社稷幾有傾覆之危,所以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並不反對皇帝的想法。

    之後,朱允炆陸續召見了護送周新赴山西查案的錦衣衛、調查一局局長萬自成、錦衣衛指揮使劉鐵,詳細詢問了一些事情,又做了一些安排,直到深夜方才休息。

    ......

    翌日。

    天剛亮,一夜未順的蜀王就被管家叫醒,宮裏來人了。

    朱椿連忙起身梳洗,前往皇宮覲見。

    抵達乾清宮時,天光已經大亮,在那裏,朱椿還見到了一個人,那就是周新。

    雖然心裏痛恨萬分,但麵子上,朱椿還是熱情的打了招呼,周新連忙還禮,同樣執禮甚恭。

    朱允炆向他們宣布了命令,派蜀王朱椿前往西安,以行為乖張、處事莽撞、屢失皇家體麵的罪名,將秦王朱尚炳帶來京師,關在宗人府讀書;周新再次被任命為欽差,赴西安公幹,負責審清秦王偷稅一案,王府屬官,以及陝西境內所有涉案官吏,周新均有權拿問審訊。

    朱允炆著重強調,不僅要查清秦王府的貪腐,還要查清陝西稅務司的貪腐事宜,周新慨然領命,神情嚴肅。

    最後,朱允炆還拜托他們照顧一個人,隻不過等見到這個人時,朱椿、周新有些傻眼,竟然是大明太子朱文奎。

    朱文奎從後麵走出來,朝朱椿、周新二人施禮,二人連忙跪倒,連稱不敢。

    望著眼前的朱文奎,朱允炆心情有些複雜,自己還不到三十歲,竟然已經有了一個十二歲的兒子了,這個兒子長的很像自己,一樣的豐神俊朗,一樣的儒雅風流,隻不過有些,有些太文弱了,這讓朱允炆有些不滿意。

    經過黃子澄、卓敬等人的教導,朱文奎在四書五經以及曆史之類的傳統科目上,表現還是比較突出的,但在數學、物理等等的科目上,則表現的極為一般。

    為此,朱允炆不惜罷免了卓敬的太子太傅,重整了詹事府,著重加強了數理方麵的課程,另外同文館中一些新翻譯出來的阿拉伯、古希臘的書籍,經過審查、編纂後,也逐步增加到其課程中。

    對於太子朱文奎的培養,朱允炆是花了許多心血的,因為按照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能活多久;而自己的一些變革,必須得有人繼承才行,否則再走回閉關鎖國的老路,衛所、士紳、藩王的一些弊端繼續留存,那麽如今的盛世隻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

    就是在昨天,朱允炆突然想到,可以讓朱文奎跟著朱椿和周新去一趟陝西,見識一下秦王府的窮奢極欲,見識一下陝西的風土人情,對他是有好處的。

    “文奎,你過來!”

    朱允炆揮手讓朱椿、周新兩人退下,然後將朱文奎叫到身邊,柔聲道:“文奎,朕讓你去陝西,你願意去嗎?”

    “願意,父皇的旨意,文奎自當遵從。”

    “如果父皇不給你旨意,讓你選擇呢?”

    朱文奎猶豫了一下,低頭想了一會兒,然後又偷眼看了看自己的父親,怯怯的道:“父皇,兒子想出去看看,但是,但是,”朱文奎抹了抹眼淚,道:“兒子舍不得父皇、母後和皇奶奶!”

    “嗯,”朱允炆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笑道:“文奎,你是個孝順的孩子,但是,你是大明儲君,將來還要繼承朕的皇位,身上擔負著大明億萬百姓的福祉,還擔負著華夏文明的薪火傳承,所以朕對你要求很嚴,你明白嗎?”

    “嗯,兒臣明白,父皇早已教導過兒臣。”

    “嗬嗬,你知道就好。”朱允炆想了一會兒,道:“之前你王叔台王的事情,朕讓你回奏,還記得你回奏的內容嗎?”

    “記得,兒臣以為,台王叔封地在鯨州(北海道),卻派兵攻打倭國東北,有擴張領地之嫌,父皇應該下旨,令其返回領地,一切戰事交給瞿陶、楚錚二位將軍即可。”

    “嗯,這些話,是卓敬、楊溥教你的吧。”

    “也不全是,”朱文奎猶豫了一下,倔強的道:“兒臣以為,藩王不能統軍,更不能治民,這應該成為永製。”

    “文奎,”朱允炆愣了一下,沒想到兒子竟然說出這麽一句話,他沉默了一會兒,道:“事情沒有那麽簡單,藩王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尤其在新附地區,比如朝鮮、倭國,那裏的百姓與我大明語言不通,風俗各異,歸化甚難,如果沒有藩王坐鎮,僅靠流官,政策缺乏持續性,很容易引起變亂的。”

    “哦,”朱文奎想了一會兒,道:“兒臣知道了。”

    “嗬嗬,”看到兒子有些不服氣的樣子,朱允炆笑了笑,道:“這些事情,需要你慢慢體會才行。”

    “這次父皇讓你去陝西,主要是讓你見識一下,如果有不懂的,感興趣的,可以多向蜀王和周新請教,但即使不理解,你也隻能記下來,絕對不能幹預他們的公務,你明白嗎?”

    “兒臣明白!”

    朱文奎站起身來,躬身施禮道。

    “好吧,你去吧!”

    “謝父皇!”

    ......

    太子出京,僅次於皇帝出巡,立刻震動了朝廷,宮裏宮外立刻吵翻了天。

    許多大臣都跑到宮裏覲見,反對太子以衝齡出京,他們給出的理由無非是擔心太子的安全,擔心太子體弱,擔心水土不服,還有的擔心太子學業受到影響。

    對於這一些意見,朱允炆悉數采納。

    為保護兒子的安全,朱允炆派錦衣衛指揮使劉鐵擔任護衛統領,護衛軍隊達兩萬之眾,同時下旨給陝西都司宋瑄,令其確保朱文奎的安全,不得有任何閃失。

    對於水土不服的問題,太後呂氏非常緊張,因為當年興宗朱標就是巡撫陝西時,就因為水土不服生了病,間接造成了其英年早逝,所以太後最初是極力反對派太子出巡的,經過朱允炆極力勸說,最後才勉強同意,但她卻提出了一大堆要求,比如要本家侄子呂本隨行護衛,太醫院調集太醫隨行,甚至還要朱允炆下旨,讓陝西方麵尋找名醫,在西安候用,朱允炆當然一一聽從。

    皇後馬慧本來就有些擔心,聽了太後的話,變得更加擔心,也一股腦的塞了一些隨行人員,準備了大量的好吃、好喝的,不一而足。

    至於擔心學業問題,朱允炆則把詹事府打包,跟著朱文奎一起去陝西。

    ......

    因為諸事繁瑣,朱椿和周新等了足足五天,才和太子朱文奎一起踏上了去陝西的道路。

    經曆了這麽長的時間,一些信息已經送到了秦王朱尚炳的手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