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安南風起(一)

字數:4425   加入書籤

A+A-




    “陛下,周大人又上折子了!”

    周大人?周新?

    朱允炆定了定神,苦笑著將奏折接過,打開,看了一會兒,然後將奏折放在桌子上:“敬止,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微臣以為應該差不多了,太子殿下離京已經十天了。”

    “嗯,蜀王也一起上折子了嗎?”

    “......這次,蜀王殿下沒有上書。”王艮略微沉吟,然後道。

    “好吧,讓周新、蜀王離開太子的大隊,兼程趕往西安辦差;另外叮囑方孝孺、楊溥,太子年幼,心性未定,切不可讓其沾染不良習慣,切記切記!”

    說話間,朱允炆拿過毛筆,在周新的奏折上做了批示,然後對王艮叮囑了一下,王艮連忙應是。

    ......

    “陛下,戶部尚書黃大人請求覲見!”

    “黃先生?”

    朱允炆放下奏折,道:“請他進來吧!”

    “是!”

    過了一會兒,戶部尚書黃子澄快步走了進來:“臣黃子澄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嗬嗬,黃先生,快快請起,劉振,給黃先生看座,再拿一杯冰鎮的酸梅湯來!”

    “是!”

    “謝陛下!”

    黃子澄接過酸梅湯,一飲而盡,感覺渾身舒爽,在這個盛夏時節,能喝到冰鎮的酸梅湯,也算是一種享受了。

    黃子澄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然後起身道:“陛下,陳天平和裴伯耆剛才到了禮部,請求覲見陛下!”

    “哦?”朱允炆愣了一下,繼而笑道:“他們消息倒很靈通啊!”

    “陛下容稟,並非禮部官員有意泄露,”黃子澄連忙拱手道:“自陛下派使者前往安南後,陳天平和裴伯耆每日都會到禮部打探消息,從未有一日缺席。”

    “所以使者歸來的消息,他們當天就知道了,如今三天過去了,他們可能有些著急了,所以就要求覲見!”

    “......”朱允炆回頭看了看豎立在牆角的、由工學院打造的自鳴鍾,然後轉向劉振,道:“劉振,立刻通知下去,下午一點召開禦前軍事會議,軍機處、文淵閣所有人員必須參加!對了,還要叫上任顯宗和軍情局的寇天波一起參會。”

    “是,陛下!”

    “黃先生,您回去通知陳天平二人,朕明天早上早朝之後會接見他們,你到時候帶他們過來吧!”

    “是,陛下!”

    ......

    乾清宮,東暖閣。

    參謀尚書徐輝祖、監察尚書宋晟、軍需尚書吳高、戶部尚書卓敬、兵部尚書齊泰、禮部尚書黃子澄、都察院左都禦史練子寧等人按時抵達,朝上首的皇帝叩拜後,分別落座。

    “諸位愛卿,”朱允炆坐下後,望了望群臣,微笑道:“這次會議的議題大家應該都清楚了,那就是如何應對安南胡漢蒼的回書,其所言奉陳天平為主有多少可信度?朕該如何處置陳天平?”

    眾人互相看了看,卻沒有人搶先發言。

    朱允炆笑了笑,點手道:“顯宗,安南的情況,你這個使者應該比較了解,你覺得朝廷該如何應對呢?”

    任顯宗的父親任亨泰是洪武朝的禮部尚書,曾經出使過安南,與安南交涉過領土糾紛問題,隻不過當時安南比較強硬,增兵北疆,洪武帝鑒於元朝攻安南失敗,沒有輕易興兵,隻能暫時擱置。

    任顯宗本人則於建文七年中了三甲進士,然後進入翰林院學習,此次出使安南,皇帝欽點其出使安南。

    任顯宗慨然領命,出使安南,質詢安南國王胡漢蒼(胡季犛之子)廢黜陳氏,自立為王之事,朝野眾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不過好在有驚無險,三天前安全返回京師,將情況稟報了皇帝,朱允炆當即召開了禦前會議,但大家眾說紛紜,沒有形成最後結果,所以今天還要再開一次。

    “陛下,”

    任顯宗大約二十七八歲,身穿五品青色官服,身材高大,儀表堂堂,應聲出列道:“臣以為胡漢蒼所言不可信,陳天平即使回到安南,恢複王位,也不過是胡漢蒼的傀儡,甚至莫名其妙死於非命,也未可知。”

    “臣在安南待了二十多天,曾經派隨員明察暗訪,在談及胡氏廢立陳氏之事,高層官員大多含糊其辭,甚至為胡季犛張目,認為陳氏無道,安南百姓厭棄之,胡季犛撥亂反正,還百姓太平,如今陳氏無後,胡氏繼位,理所應當,持這種說法者,大多是手掌重權的高官顯爵。”

    “而陳氏的支持者,則大多為低級官員,品低職微,無足輕重,根本無力扶持陳氏。”

    “而且,在臣查訪時,臣還打聽到一些消息,胡氏向北疆增兵,同時在白鶴江一帶布防,似有預防我大明出兵之企圖。”

    “陛下,臣說完了!”

    “嗯,你坐下吧,”朱允炆點了點頭,道:“顯宗所言,軍情局方麵有補充的嗎?”

    “陛下,”軍情局局長寇天波起身道:“開海之後,駛往南洋的商船日多,為了補充淡水和食物,我大明商船常會選擇在安南沿海港口停靠。”

    “但自建文四年後,安南方麵逐漸拒絕我大明商船靠岸,此事很快引起了軍情局的注意,後來在南洋海軍的幫助下,軍情局派人潛入安南,了解安南的情況。”

    “此次任大人出使安南,軍情局也派員隨行。”

    “根據現有情報,軍情局的判斷與任大人基本相同,胡漢蒼不可信,陳天平即使到達安南,遲早會死於非命,到那時,陳氏血脈就真的斷絕了。”

    “陛下,末將的敘述完了!”

    “好的,你坐下吧!”朱允炆麵色如常,笑道:“諸位愛卿,關於胡漢蒼的回書,我大明該如何應對?”

    這次大家不發言也不行了。

    黃子澄首先站起來道:“陛下,胡漢蒼既然已經言明,願意迎還陳天平,以主君視之,那麽臣以為我大明應該盡快派人護送陳天平,前往安南,扶持陳天平登位。”

    “嗯,其他人呢?”

    “陛下,臣同意黃大人的意見,既然胡漢蒼已經同意迎還陳天平,那麽我大明就必須將其送還,否則,胡漢蒼就有理由說陳天平是假冒陳氏,否則為何不敢去安南?如此一來,陳天平即使活著,也與死無異,毫無價值。”

    “但是軍情局和任大人的顧慮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臣以為我大明應該以大軍護衛陳天平回國,這樣即使胡漢蒼包藏禍心,也可以大兵鎮之,如此可策萬全。”

    兵部尚書齊泰拱手道。

    “嗯,”朱允炆點點頭,指頭輕輕敲擊著桌麵,回憶著另一個時空曾經發生過的情節,這個陳天平,最後似乎是讓胡漢蒼以“仆役之子冒認宗室”的名義給淩遲處死了,之後就引起了大明與安南的戰爭.......

    黃子澄說的沒有錯,胡漢蒼已經開好了盤口,大明必須得走上一遭才行。

    在另一個時空,明軍派去護衛陳天平的軍隊似乎並不多,至少不怎麽精銳,沒有達到保護陳天平的目的,如果按照齊泰的建議,用大軍護送,陳天平很可能就不用死了。

    但是,這個陳天平,到底是死了好?還是不死好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