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百獸之王的傳說

字數:2713   加入書籤

A+A-


    第三章百獸之王的傳說

    (1)

    那一年,楊大龍帶還在上幼兒園的女兒荷紅到動物園遊玩時,到了‘老虎山’看老虎,正好趕上飼養員在溜養區打掃衛生,周圍的遊人很多,都在等飼養員打掃完衛生把老虎從籠子裏放出來。其中有一位遊人對他的一個朋友說:“這樣掃掉太可惜了,你知道嗎,老虎糞便有個雅稱,叫做‘金不換’呢。”

    他的朋友覺得奇怪,問:“為何叫‘金不換’呢?”

    那人說:“老虎是‘百獸之王’,它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厲害,所以它‘開大開小’都十分講究,不論是‘開大’或是‘開小’,老虎總是到處找地方,從不輕易‘解決’,一旦‘解決’了,它們一定會想法把它們當成寶貝般地掩埋起來,平常人們是很少碰得到老虎大小二便的,這個‘老虎山’因為沒有足夠的地方讓它們掩埋,況且又有人伺候,所以老虎大哥也就變性了。”

    那人的朋友不解問:“埋起來就叫‘金不換’?”

    那人又說:“當然不是,你沒聽說過嗎‘天上的龍,地上的虎’,都是神物,龍遊在天,一泡‘小便’可以滋養萬物;虎巡大地,一泡‘小便’可以鎮妖驅邪。傳說天上的龍拉‘小便’也是非常小心的,當龍飛在天,它一般是不輕易拉尿的,不毛之地,它絕不‘開閘放水’,因為它拉那泡尿,若地上的野草沾了,就會變成靈芝,所以世上的靈芝都長在深山,在不見人間煙火處。老虎也同樣,傳說它的尿可以讓枯木變檀香,所以現在的‘紅木’是那樣的值錢。你說這是不是‘金不換’?”

    嘩。。”眾人聽後,一片嘩然,紛紛說這人說得太神奇了,也有的人認為他是‘亂編’。

    是不是真的,爸爸?”楊大龍的女兒聽到這兩個人的對話後,也好奇地看著自己的爸爸問。

    陶卓然搖搖頭,講:“爸爸也不知道,我們聽這位伯伯怎樣講。

    (2)

    果然,那個人繼續說:“信不信由你們。”

    那個人嘻嘻一笑:“還有一個不尋常的是,老虎和貓一樣,‘開大開小’都會想法用東西掩蓋起來,這表麵上是貓科動物的共性。其實啊,這是因為它們都是肉吃動物,它們知道如果它們的氣味讓別的動物聞到,這些動物都會一傳十、十傳百,一定會集體逃到‘爪哇國’去了,那還不把老虎自己餓死啊。所以,這些聰明的家夥就養成了這種看貌似講衛生、講環保的行為習慣。今天,如果有人不怕難聞,試試在家放點貓的那個‘東西’,自然老鼠都會少一點。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大嶺,如果帶著老虎的那些‘東西’,一般的狼啊,豹啊,都會躲著你,保你平安,你看這是不是‘金不換’?”

    哈哈哈,老吳你又在說‘車大奅’,”一位剛走到楊大龍旁邊另一位遊客打趣地說。

    我怎麽了?老李你告訴我哪地方說得不對?”那人問。

    老李說:“我可知道,過去隻有做賊的人才視這些‘東西’為寶的。。”

    伯伯,這是真的嗎?”楊大龍的女兒又好奇地問。

    是啊,小朋友。因為過去的人家守護家門多數是用狗。尤其是在晚上,人們睡覺了,就用狗守夜防小偷。一有動靜,狗應會狂吠亂叫,搞到那些專門晚上“開工”的小偷很頭痛。但由於狗怕老虎,所以那些小偷出門時就揣上一包老虎的那些‘東西’,作案的時候,往人家的院子裏一拋,那些看護院子的狗聞到氣味,以為老虎來了,就躲得遠遠的,一聲不吭,大氣也不敢出。這樣,那些小偷就可以大模大樣去偷別人的東西啦。小朋友,你說這些‘東西’成了小偷的‘工具’,能說它是‘金不換’嗎?”

    這些對話,當時就讓楊大龍覺得恍然大悟,他現在明白當年‘阿黑’懼怕的是什麽東東了,他心裏想:那年深夜在建築隊的宿舍,一定是有人揣著老虎的那些‘東西’在附近,所以天性怕老虎的‘阿黑’才被嚇得躲起來。

    那又會是些什麽人呢?他們嚇唬‘阿黑’想幹什麽?偷東西?偷什麽東西?當時那個年代務農的年輕人可沒什麽值錢的東西啊?這一連串的問號不僅沒有解開當年的謎團,反倒讓楊大龍更加迷惑不解了。

    。。

    現在,手上這小包包的氣味除了勾起了楊大龍的回憶,還讓楊大龍隱隱約約地察覺到昨晚發生的事情不是那麽簡單,難道阿球昨晚也在幹一些‘夜行人’的勾當?

    昨晚阿球去了那裏呢?楊大龍聽說是在‘能仁寺’附近找到他的。那他是去‘能仁寺’嗎?他去哪幹什麽?那些老伯最近見他在‘碧雲山’到處轉,這又是為何呢?

    楊大龍現在耳邊仿佛響起了那位早已移民到溫哥華的老朋友陶卓然的叮囑:大龍,這次我們同意讓阿球回國實習,主要是想讓他進一步了解國情民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鼓勵他盡可能多地接觸社會,希望能多多關照。

    想到此,楊大龍心裏有點忐忑不安,怕阿球有什麽意外,就有負老友所托了。

    楊大龍走出房間,見到那幾位還搭拉著腦袋打瞌睡,就沒叫醒他們,獨自出門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