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縱論觀東形勝 3

字數:4867   加入書籤

A+A-


    第四十四章縱論觀東形勝(3)

    (3)

    ‘嗬嗬……’嫲嫲聽孫女這樣說,十分開心,認為孫女知道‘慎言’,懂得‘睦鄰’,是成熟的表現,因此就繼續原來的話題接著說:

    還有人認為‘東山’的稱謂起源,是因為現在的寺右路過去有座‘東山寺’,但這名稱真正流傳開來的,則是解放後的事了。

    從建國後的五十年代後期始,到前幾年止的幾十年間,‘東山’一帶曾經設為一個行政區,而中南局和觀東省委、觀州軍區等機關均在此區域辦公,宿舍也在周邊的新河浦、合群路、達道路、寺右路、煙敦路、梅花村、福今路、農林上路和農林下路一帶,所以‘東山區’又給人一個重要機關所在地及官員聚居之地的印象。但當年確實是從便於管理才設區的,僅此而已,別無他意。

    因為這些大機關本身就是領導人民群眾推翻國民黨政府的‘老爺’統治的,他們以‘人民公仆’自稱,他們本身不是‘老爺’,其後人又何來會有‘東山少爺’這一說呢?

    而當年‘上下九’那一帶,則是觀州城西邊‘關防’之外的荒郊,大戶人家從來就怕‘賊’怕‘匪’來搶劫,他們避都避不及,還怎會在此‘落腳’。

    還有,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商人’被人是瞧不起的一種身份,在‘士農工商’中,商人是排在最末尾的。有的人甚至將商人列入‘下九流’,一般稍有身份的人是不齒與之往來的。這和目前全民經商,‘重商輕工’,‘重商輕農’的情況完全不同。

    再還有,‘上下九’那裏的地名之所以稱之為‘上下九’,除了‘十八甫’的原因外,還有就是因為那個地方當時是‘上九流’和‘下九流’都在此魚龍混雜的地方,除了‘商賈’之外,更多的是比‘商賈’更等而下之的、各式各樣的‘販夫走卒’,有身份的人都不願意到這裏來的。

    因此,那個時候誰會認為此地‘商賈’的女兒是‘小姐’哦……”

    聽了嫲嫲的解釋,陶茵‘咯咯’地笑了起來,說:“原來如此……”

    嫲嫲我這也隻是一家之言,也不是貶低商家或生意人的女兒,何況你爹哋也是經商的,嫲嫲不會蠢到連自己孫女都貶到一錢不值的。

    嫲嫲我老人家隻不過是看不慣現在有些人胸中沒半點文墨,隻憑身上有幾個閑錢就自抬身價,其實這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嫲嫲這樣說,可是會得罪人的,你丫頭聽了可別到處亂說哦,弄不好要將你‘驅逐’回溫哥華呢。”嫲嫲煞有其事地告誡。

    陶茵聽了,又是一陣‘咯咯’大笑,連連說:“不敢不敢,本丫頭也是商賈之後,隻可惜當不成‘小姐'……”

    笑過之後,陶茵又問:“嫲嫲,你說‘上下九’還能重現從前盛況嗎?”

    如果政府真的要搞,那當然可以。但你認為有無此必要呢?”嫲嫲反問。

    我覺得沒必要,因為過去的‘輝煌’是有特定原因的,現在交通運輸和對外貿易等各方麵情況全部都改變了,再想恢複到以前那樣,一是沒可能,二是沒必要。”陶茵回答道。

    對囉……”嫲嫲肯定地說:“囡囡你講的觀點和嫲嫲前麵已說過的意思相同,現在已沒當年的那些條件和因素了,所以要防止勞民傷財。如果一定要搞,也隻能是選擇部分地方仿照當年的風情,保留或者恢複一些建築和景點,讓後人了解了解就行了。”

    陶茵說:“我昨天吃完中午飯在附近走了走,覺得‘荔灣湧’搞得還是很漂亮的。小巷裏有些‘古老大屋’也很吸引人,那些趟櫳門、矮腳吊扇門、天井庭院,魚池石山,簷垂芳蘭,還有鑲彩色玻璃的窗欞等等,既有地方風格,又體現出中西合璧的風情,真的是很有特色呢,如果不保留幾處,就可惜了。”

    這一點,政府早就考慮了。”嫲嫲說:“這幾年你和阿球在外邊讀書,觀州的變化很大,政府是花了很多心思,效果還是不錯的。”

    但我昨天在太陽下山前,見到珠江河太靜了,簡直是‘水靜河飛’。江麵隻見到幾條搞什麽‘珠江遊’的大船停在那,就像幾條翻了‘肚’的大魚,半死不活的在那曬太陽。嫲嫲你不是說過:太靜的地方‘不吉’的嗎?”陶茵問。

    嫲嫲回答:“是啊,現在不是已開通水上‘巴士’了嗎,以後還可能批準一些白天乘坐‘小蓬船’的觀光項目,恢複‘漁舟唱晚’的景象呢,那時珠江會熱鬧起來的,觀州到時會更‘旺’,隻不過別汙染珠江才好。”

    陶茵又說:“我在‘天字碼頭’參加珠江夜遊,上船下船時都是‘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可岸邊有不少的‘走鬼’檔在賣玉米、紅薯,還有羊肉串的燒烤檔,弄得地麵上竹簽、膠紙、煙頭、一次性食品盒等垃圾成堆,四處油漬,十分肮髒,這跟巴黎塞納河兩岸的露天咖啡座相距太遠了,一點都不像前天大伯娘說的:比塞納河還漂亮。

    嫲嫲聽陶茵這樣說,就笑了起來,說:“囡囡啊,我們國家剛剛才步入小康社會,很多人是從農村或小城鎮出來的,一下子還沒適應大城市的生活,所以有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是不奇怪的。就算是在城市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家,退下來不是廳級就是處級,能說他們沒‘素質’?但他們去市場買菜時,還不是有‘衝’紅燈的時候!

    你不信?那就去你以前讀書的‘育才中學’門口看看就知道了,那些穿著校服的學生哥多數不會衝紅燈,相反是那些退休了的阿公阿婆、大叔大嬸們衝紅燈,而且這些老人家又絕大多數是住在梅花村和福今路這一帶的機關大院的。

    所以,我們還得一步步來,沒三五十年,或者是兩三代人的努力,是沒辦法的。”

    陶茵說:“對啦,嫲嫲我還想問你,‘天字碼頭’往北就是現在的‘北京南路’,沿著北京南路往北走,就是步行街,過了中山五路就是觀東省政府‘財廳’的所在地。你說在清朝以前這裏就已經是觀東的‘財位’?”

    是啊,一般人都是這樣認為的。”嫲嫲說:“在漢朝,這裏一帶還有南越王的‘禦苑’呢。民國時期,政府的‘造幣廠’是在現時黃華路省黨校裏麵,而放鈔票的‘庫房’卻是設在財廳前麵那家銀行的。”

    嫲嫲接著解釋:“從越秀山延伸出來的主‘脈’是經應元路延伸出來的,其形似‘龜’。這龜的姿勢是將頭伸向大海,構成了堪輿學中的‘神龜吸海’的格局,具王者氣象,屬於‘財運’連綿不絕之穴,是上上大吉的。

    如果我們認真勘察,可以發現,‘神龜’的頭伸出來經觀東省政府的‘北門’接‘正南路’,經省財廳那裏向前伸的。

    ‘神龜’右掌的肘部是‘中山紀念堂’,腕部位置是現在觀州市政府。左掌在‘小北路’那一帶,但因這裏有一‘北濠湧’,‘脈’到此為界,所以‘神龜’的左掌並沒伸展開來,而是往偏西方向側按的,腕部就是現在觀州市委的位置。

    現在,‘小北路’那地方至今還有一社區叫‘接龍社區’,就是因為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宗認為那個地方有‘龍脈’,所以才起這個名字的。

    其實,當時我們的老祖宗隻知看‘方位’,卻不知‘天地磁’每隔若幹年會‘轉’若幹‘度’的情況,也不清楚‘龍’會在何時‘降臨’,所以,就將小北那一帶叫‘接龍街’了。”

    陶茵又問:“什麽叫‘天地磁’?民國政府又為何會將‘紀念碑’和‘紀念堂’擺在‘右側’呢?”

    嫲嫲回答道:“第一,‘天地磁’是嫲嫲自己根據‘磁場時空’自創的概念,一般堪輿師隻知有‘地磁’,不知還有‘天磁’。地磁與指北針指示的‘北’有‘真北’和‘正北’的區別,這區別有若幹‘度’之多。但‘天磁’卻是恒定的,但在若幹年會出現變化。當年我的授業老師聽了嫲嫲的觀點後,也覺得新奇,推論後認為有道理。

    具體來說,在時空方麵,‘地磁’會在若幹年內在橫軸上出現左右角度的‘擺動’;‘天磁’會在若幹年內在縱軸上出現上下方向的‘逆轉’。

    而這兩者的‘若幹’年是不一致的,就如天幹地支一樣,所以不易掌握,是個難點。

    地磁可推測穴脈‘方向’,即來龍去脈,這是一般堪輿師都懂的。天磁呢,卻可推測‘過去與未來’,即是何時會出現變化和起作用的問題。這就構成了堪輿學中完整的‘時、空’要素,因此你必須將‘時、空’兩種磁場結合起來察究,才能找出奧妙所在。這一點,一般堪輿師是不大了解的。

    第二,平時人們都認為‘龍脈’是跟‘山脊’走的,所以民國時期就在越秀山那凸起的山崗上建了‘紀念碑’,然後又順著碑往下開辟了‘百步梯’,再下來的地方就建了‘紀念堂’。

    這些建築物的選址大體上是沒錯的,但位置向右偏了15度以上,而最關鍵的問題是:‘龍脈’和‘龍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當時可能沒留意這個問題。

    堪輿學中,尋‘龍’不易,但點‘穴’卻是更難,俗話說:‘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就是這個意思。

    能看到‘來龍’、‘去脈’走勢的可以稱為‘師傅’,能找到‘龍穴’的算是‘大師’,能將它發揮作用的時間上推斷出來的,可稱為‘上師’。”

    所以,‘紀念碑’和‘紀念堂’屬於順勢而為的,它們雖然都建在‘脈’上,但一是沒建在‘主脈’上,二是沒建在‘穴位’上,所以不能算是上上吉地,可見這些選址功夫應該不是大師所為,更不可能是上師所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