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下 巧計謀粘罕敗宋援

字數:5246   加入書籤

A+A-




    第四十九回下巧計謀粘罕敗宋援

    回到西京大同,完顏希尹立即開始了行動部署。其時,留守大同的金兵的數量不多。完顏希尹上表金太宗吳乞買,希望從其他各路募兵,調至大同,以備急用。金太宗吳乞買得知完顏希尹的用意之後,笑道:“朕離大同太遠了,要不,朕也得湊一湊完顏希尹所策劃的這一場熱鬧呢。”

    不出數日,大同已經是精兵雲集,大約有一萬多人。完顏希尹笑道:“有了這些精兵強將,足夠用了。”

    又隔一日,完顏希尹開始了行動。他將一萬餘名精騎一字兒擺開,首尾綿延有數千裏之長。也就是說,這些兵卒被部署在四軍八館之地緊靠金國一側的邊境線上,完顏希尹為其起了一個奇妙的名稱,號之曰“狩獵行動”。

    在完顏希尹的一聲號令之下,“狩獵行動”拉開了它的序幕。由一萬多精騎組成長長的橫隊,象是一排不著邊際的浪頭,齊頭並行,向西推進過來。一時間人喊馬鳴,山澗震動。那些潛藏於崇山密林,深澗草叢之中的野獸,一齊被趕了出來,驚慌失措,向西奔馳而去。也有一些因為驚恐而昏了頭腦的動物,打算從人叢中穿過向東逃命。可是,它們依然被趕了回來。這就是說,隻能讓它們往西去,卻不準他們東行。

    名為狩獵,可是,這些人多勢眾的狩獵者的行為卻有些稀奇古怪,令人不解。他們雖然手握弓箭,但卻是引而不發,他們手中雖然持有長槍,但卻是持而不刺。他們的任務好象僅僅隻是將老虎、野豹、山豬、羚羊等野獸從林中趕出來,然後趕著它們向西,再向西,這或許是一種人為驅趕野獸大遷徙的行為。

    漸漸地,那些留守四軍八館之地的夏兵也在金人的身前身後出現了。金人見了,熱情地和他們打著招呼,並誠懇地召呼他們加入到打獵的行動中來。西夏兵初時頗為驚愕,後來看到金人並無惡意,也就自覺地隨之而進。

    這次大規模的狩獵行動進行了六七天,一直推進到四軍八館之地的最西邊線,這才停留下來,並在邊界線上安營紮寨,以作久停之計。而西夏之兵要想返回原來駐守的地方,已經根本不可能了,他們隻好撤至西夏境內。至此,西夏人這才明白了金人“狩獵行動”的真正用意,連忙派人向金求和。於是,四軍八館之地便為金人順手牽羊,據為己有。

    西夏國王李乾順為了向金人表達敬順之意,又繼續出兵攻宋。派兵入寇宋之涇原路,北宋帥司調統製李庠統兵捍禦,而涇原路軍第三將曲端也在調遣之中。李庠駐軍於柏林堡,打算在此設防,阻擊夏軍。但因為派出去偵查敵情的兵卒被西夏兵的表麵現象所迷惑,提供了錯誤的消息,因而也就作出了相應錯誤的判斷和部署。為西夏兵所乘,大敗而潰。幸虧曲端能夠臨敵應變,力戰敗之,扭轉了戰局。

    此後不久,西夏兵又再次入寇,連續攻陷了西安州、懷德軍等地,兵鋒所指,直接威脅到了鎮戎軍的安全。其時,鎮戎軍沒有守將,經略使席貢因為曲端在柏林堡之戰中的卓越表現,力薦他任鎮戎軍知軍兼經略司統製官。由於曲端的竭力防禦,這才遏製住了西夏人的進攻之勢。

    這年的十一月,西夏王李乾順組織和發動了一次最大規模的進攻。他派遣太子率領重兵圍困懷德軍(即平夏城),屯兵綿亙數裏,號角驚天動地,日夜不息。宋懷德軍知軍劉詮督軍堅守,雖然多次主動出擊,並擊退了西夏兵連續不斷的進攻,但始終沒有攻破和粉碎西夏兵的圍困。後因箭盡糧絕,難以堅守,與通判杜翊世將府庫付之一炬,率眾突圍。但因眾寡不敵,兵敗譙門。杜翊世舉家****,劉詮被敵所獲,不屈而死。

    這年的十二月,李乾順又派兵自天都寨進圍蘭州,圍攻五日五夜,但因蘭州城防堅固,未為所破。遂移兵通川、圓子諸堡,大肆擄掠,滿載而歸。金人也因西夏王李乾順能夠遵守盟約,前後數次出兵聲援,於攻破宋都汴梁、並擄掠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北歸之後,與西夏重新劃定了疆界。

    自麟府路洛陽溝東距黃河西岸;西曆綏德軍暖泉堡、鄜延路米脂穀至累勝寨;環慶路威邊寨過九星原至委布穀口;涇原路威川寨經懷德軍古蕭關至北穀川;秦鳳路通懷堡至古會州,自此直距黃河,分熙河路盡西以限封域,後又分出陝西北鄙以與天德、雲內相交換,仍以黃河為界。至此,粘罕原來的許諾也有了某些方麵的實現,西夏王李乾順的聲援行動也終於得到了一些報償,這也是西夏和金國關係之中的一段小小的插曲。

    卻說孫翊兵敗朔州,退居險要,以作長守之計。粘罕的目標是攻取太原,以為孫翊不足為慮,遂率兵南下,長圍太原。孫翊看到粘罕重兵都在太原城下,而朔、代之地兵力空虛。便與部下商議,與其退保隘阨之地,防守自固,倒不如借著粘罕無暇北顧之際,搶據天險雁門關,招兵買馬,嚴加防守。等到粘罕師老兵疲、返歸雲中之際,控製其歸途要路,必能殲敵。部下諸將都以為,與其坐而待圍,倒不如尋找戰機以求殲敵,方為上策。

    孫翊看到所部將卒士氣甚高,樂為之戰,心中甚為高興。以為雁門關乃是西京大同與太原之間的必經之地,且又是天設之險,易守難攻。遂派人潛入關內,與當地士民相結,內外夾攻,奪取了雁門關。又以代州為據點,招軍買馬,前來從軍者絡繹不絕。孫翊加緊訓練兵卒,又派兵四出進擊,一時聲威大震。粘罕得知之後,派兵守住忻州要隘石嶺關,以阻止孫翊之兵南下增援太原。

    其時太原城被金兵圍的象是鐵桶似的,內外的聯係都已斷絕。宋朝君臣召諭河東諸軍增援太原,宋府州守將折可求遣人相約孫翊共謀救援太原之事。兩人商定,合兵一處,以壯聲勢。

    孫翊雖然和折可求敲定了時日,但他是一個性急之人,當下點齊人馬,啟程南下。他已經偵知粘罕在忻州石嶺關駐有重兵。便繞道西行,經由寧化州,抵達憲州,這裏也是折可求所率府州兵的必來之路。

    孫翊在憲州駐有兩日,還不見折可求率部到達。等之不得,遂對部下說道:“諒那粘罕乃是區區一個醜虜,有何所懼。太原城中父老百姓,望援兵如望水火。我若早日抵達城下,先挫敵之軍鋒,那時折可求之軍繼至,二人合勢,必會敗金兵於太原城下了。”眾將聽了,勸阻不住。孫翊遂令軍中,拔寨南行。孫翊離開雁門之後,所據之地又重新為金人所得。

    孫翊進至天門關,守關金兵約有五百餘騎,兵力寡弱,守關金將出關迎戰,被孫翊斬於馬下。其餘兵卒被包圍於關前,幾乎被斬殺殆盡。還剩有幾個跑的快的,飛馬奔回太原向粘罕報信去了。原來粘罕以重兵防守石嶺關,而對天門關卻疏於防範,反被孫翊乘虛而入。

    天門關的敗卒奔至太原,向粘罕稟報了兵敗的經過,並說孫翊率領的軍隊克日之間就可兵臨太原城下,望都統早作準備。粘罕聞而笑道:“敵兵人多勢眾,天門關防守不住,責任不在你們。至於孫翊傾巢而來,未必不是好事。”

    婁室說道:“都統,我料想孫翊乃是一個有勇無謀之輩,這可以從他的行動之中斷定出來。所以,未必可慮。”

    粘罕聽了,笑道:“何以見得?請仔細為我說個明白。”

    婁室說道:“我軍雲集太原城下,而且一月有餘。西京大同必然空虛,這是不難預料之事。孫翊若是有謀之士,必然會率領全軍往取西京大同。都統老巢受攻,感覺如何?”

    粘罕說道:“那就好象是在我的心頭插了一把尖刀,叫人難以忍受。所以,當孫翊領兵攻取雁門的時候,就成了我的心腹之患。他若率兵直搗西京大同,必然會把我們逼入兩難之地。大同是我們的後方,將士的家小都在那裏。我們是分兵去救呢,還是不救?救也好,不救也好,都是一道難解之題。如今,他自己找上門來了,我們就可以從容地與之周旋。”

    孫翊率軍兵臨太原,直至城下安營紮寨,與金軍相距甚近。粘罕看到宋軍部伍整肅,士氣極盛,心中卻也不敢有半點的鬆懈。次日兩軍接戰,從清晨直戰至傍晚,各有傷亡,勝負未分。暮色降臨,雙方各自鳴金收軍。

    又隔一日,孫翊又率部挑戰,粘罕亦以軍應戰。孫翊抖擻精神,把一個燦爛耀眼的銀槍舞的就象梨花亂落,冷風颼颼。粘罕看到金將有些招架不住,連忙命令鳴金收軍。次後一連數日,金軍隻是緊閉寨門,任憑宋軍百般叫罵,隻不出戰。這一日,粘罕忽然大開寨門,率軍而出。孫翊早已按捺不住火爆的性子,當一聽營壘門外有金軍的金鼓之聲,立即披掛上馬,率軍衝出寨門。

    兩軍對陣,正要交戰之際,忽然看到金軍向兩翼退去,從軍中推出兩三千名百姓,這些百姓呼兒喚夫,其聲哀婉淒慘,令人不忍視聽。原來,孫翊所部將卒多為朔、代二州之人。粘罕看見孫翊果毅善戰,在陣前難以取勝,就想出了這樣一條計策。派兵將朔、代一帶百姓俘掠而至,臨至交鋒之際,以武力把這些百姓逼出陣前,以動搖宋軍的軍心。

    粘罕的這一招果然十分有效,孫翊所部將卒和這些百姓大都熟識,且又沾親帶故。當他們看到親人們被逼至此,真是肝腸寸斷,當下紛紛潰去,不敢再戰。孫翊鎮壓不住,隻有單槍匹馬,拚死力戰,終被金人所圍。孫翊殺紅了眼,竟不知突圍而走,最後戰死於亂軍之中。

    折可求率部從府州出發,渡過了黃河,經由岢嵐,到達憲州。這時他才知道孫翊並沒有如約相等,心中不由得焦急萬分。他本來也打算從天門關入援,可是到了關前,看到金兵守關甚嚴,攻之兩日,難以攻破。原來粘罕已經偵知折可求率領兩萬府州兵來救太原,早已派兵加強了天門關的防守。

    折可求攻關不得,不敢在關下遷延時日,便折向西南而行。翻山越岺,從鬆子岺道而出,抵達交城。這時,宋軍將卒經過十多天的跋山涉水之苦,已經是困頓勞累,疲乏不堪,非常需要時間來作休整。

    婁室聽得折可求舉兵來援太原,來見粘罕,說道:“都統,又一個有勇無謀的宋將來了。”

    粘罕聽了,說道:“你是說,折可求和孫翊一樣,犯了兵家之大忌?如果宋取圍魏救趙之法,我軍就得顧此失彼,難以兼顧了。”

    婁室說道:“從府州渡河向東,途徑武州、朔州,直搗西京大同,皆是坦途大道,更無關隘阻攔。倘若折可求取此上策,則勝敗難以預料。如今折可求棄此上策不用,而要長途奔襲,以解太原之圍。如今已破孫翊,折可求雖然有二萬之眾,但天門關天險難破,勢必繞道而至交城。我軍若於交城待敵,以逸待勞,必然穩操勝券。”

    粘罕說道:“拔離速和突葛速之軍離交城不遠,可就近布署待敵。”

    折可求率兵到了交城,正欲安營,忽然之間聽得金鼓齊鳴,喊殺連天。隻見拔離速率領金兵從東殺來。折可求急忙分兵迎戰。正在酣戰之際,又聽得西麵殺聲又起,卻是突葛速率兵殺到。折可求以疲憊之師,那裏敵得住金軍的兩路精兵?當下拔離速和突葛速各率本部兵馬,殺出殺入,將宋軍衝了一個七零八落,潰不成軍,折傷大半,遂敗潰而去。至此,太原城依然處於金人的重兵圍困之中。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