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度日常無隔夜米 非親非故獻愛心

字數:3516   加入書籤

A+A-


    平生正直樂助人,

    勤於勞作家境貧。

    隻因常把善事做,

    不思自己怎修身。

    第二天,娘倆個去城裏,尊著白老師的吩咐,買了幾件衣服,和室內所用的東西,共花了六兩紋銀。回到家裏,陳玉成和媽媽說:“我到江邊收拾船隻,準備明天出江。”媽媽說:“去吧!勤苦著點,掙了錢還白老師。”陳玉成說:“媽媽!兒子知道。”說完,扭頭就往外走。這時,秦山從外麵闖進來,拉著陳玉成往外就走。陳玉成奇怪地說:“去哪?”秦山說:“去村西頭王秉文家,王秉文就要咽氣了,我哥叫你去張羅湊點錢給老人準備後事。”陳玉成一邊走著一邊說:“這些天舅舅連病帶去世,兩個多月,我沒去王大爺家,他得了啥病?”秦山說:“得的啥病不知道,我也是先前哥叫去的。”陳玉成說:“有人給他請郎中沒有?”秦山說:“可能是沒有,我剛才去時,院裏院外有很多人,並沒有人牽頭去請郎中。王秉文沒兒沒女,要是請郎中買藥,人家會打酒和提瓶的要錢,因此誰也不敢冒這個險。哥讓我來找你,因為你在年輕人當中有力度,你說咋著就咋著,花點錢大家分攤。”兩個人說話之間已來到了王秉文家,院外有不少人。陳玉成進屋走到王秉文床前,看王大爺還有氣。伸手一摸,覺得王大爺皮膚發燙,陳玉成低頭趴在王大爺耳邊輕聲說:“大爺,吃藥沒?”王秉文用低微的聲音說:“沒。”這時,陳玉成明白了,王大爺是得了感冒,沒人管。看起來,這個老人死不了。陳玉成看了看秦山說:“你去給王大爺拿點水來,喂幾口,我去找郎中。”秦山說:“你去吧!我在這裏。”離這裏十多裏的一個村莊有一診所,陳玉成來到診所,已跑得滿頭大汗。還好,這個先生正在家。先生看陳玉成跑得這樣,急忙問道:“小夥子,你有啥急事?”陳玉成說:“我是江邊漁村的,我們那裏有一孤寡老人,病得厲害,趕急跟我去,救人如救火。”先生說:“病人什麽症候?”陳玉成說:“高燒,無語。”先生回頭拿上藥,一前一後奔江邊而來。

    先生進屋,診脈後對陳玉成說:“老人沒事,就是重感冒,吃上藥高燒退了就能減輕。”隨後從藥兜裏拿出藥來,給病人服下。又留下一包。先生說:“這包是晚上吃,如果老人病情有所好轉,最好明天再去拿點藥。”陳玉成說:“我明天一早就去拿藥。今天藥費加出診費多少錢?”先生說:“藥費是四兩白銀,看在你這小夥子給老人無私幫助的份上,出診費就不要了。”陳玉成點頭謝過先生,從兜裏拿出四兩白銀,遞給先生。歉疚地說:“這遠的路,您還得自己走回去,我們漁村貧寒,沒有騾馬,沒有車。”先生說:“你這小夥子別鬧嘴了,七八裏的路,我一會就到家。”

    先生走了,過了一會,王秉文翻了一個身,說:“玉成,我渴。”玉成到鄰家取了半碗熱水,給老人喝下。眾人一看,老人死不了了,立時散去一大半。又過了一會,老人的呼吸好像比以前強多了。秦剛和秦山與屋裏的所有人也都走了。這時屋裏就剩陳玉成和王秉文兩個人。天快黑了,玉成媽也來看病人。陳玉成和媽媽說:“媽媽,我王大爺是重感冒,您回去做一碗薑湯來,讓他喝了出點汗就好得快。”媽媽回家不一會端來了薑湯。陳玉成把老人扶起,把薑湯給老人服下,又給他服了第二包藥。說:“媽媽,您回吧!今晚我就在這裏了。”

    第二天早晨,老人勉強坐起,低聲說:“玉成呀!你就是我的親生兒子呀!人若是到了這個時候,不用說沒錢,就是有錢自己都花不了,從明天起你不要再叫我大爺,就叫我幹爸。”陳玉成看老人的病好了八成,高興地叫了一聲:“幹爸!我回家給您做吃的。”一聲幹爸,把老人叫的立時不知了東南西北!

    陳玉成回家給老人拿來了可口的飯菜,陳玉成見老人吃飯的姿勢,覺得老人的病已沒事了。等老人吃完了飯說:“幹爸,我再去診所拿點藥,回來吃上就痊愈了,今天在家歇一天,明天就可以到江邊轉了。”老人說:“我的病好了以後,你要出江捕魚,我可以幫你。別看我七十多歲了,勁頭子還有,村裏的這些人,就你的心情好。昨天我鬧病,這些人不是來幫我,是想往外抬我呀!”陳玉成說:“您覺得身體不好時,咋不找我?”老人說:“你舅舅剛去世,我不能打攪你。”陳玉成說:“幹爸,以後可別剛強了,您休息吧!我去拿藥。”

    陳玉成來到診所,先生熱情迎接。笑著說:“病人咋樣?”陳玉成說:“您真是華佗轉世,藥到病除,病人今早能吃飯了,我來再拿點藥。”先生說:“你和那個老人是啥親戚?”陳玉成說:“就是同村,啥關係也沒有。”先生說:“作為一個一點親屬關係都沒有的人,對一個沒兒沒女的老人,這樣跑腿、花錢、細心地看護,沒有一定的道德底蘊,是做不到的。”先生一邊說著話,一邊把藥包好,遞給了陳玉成。陳玉成說:“這藥多少錢?”先生說:“看在你好心眼的份上,今天的藥我就不要錢了,但願老人早日康複。”陳玉成說:“那可不行,你的藥也是有本錢的。”說完,又給了先生二兩白銀,拿上藥,別過先生,出了診所。走在回家的路上。

    過了幾天,把手裏的錢給王秉文老人買來米、麵、和各種生活用品,老師給的錢,就這樣花沒了。陳玉成見老人的病全好了,手裏沒錢花,必須盡快的出江捕魚,這回出江,小鎮上的人們發現,船上多了一位幫工的老者。

    老師前幾天走時,千叮嚀萬囑咐,叫自己置買一些家當,把院子修一修。可老師走後,王大爺病了,給大爺治病,大爺病好了以後,又給大爺買來米麵和日用品,前後耽誤了五天沒有出江,到第六天,爺倆撒網,運氣還不錯,全是大魚。第二天,王秉文老人又叫陳玉成在昨天的地方撒網,還和昨天一樣,上的全是大魚。一連三天,陳玉成賣了十兩白銀。

    陳玉成賣魚回來,老遠的見自己院外有一人在門口站立,走近一看,原來是老師。笑著說:“老師,啥時來的?”老師說:“我一早就在你家等你,這**天已過去,叫你把院子修一下,你咋沒幹?”玉成手拉老師說:“走!進屋說話。”

    其實這**天的事,玉成的媽媽已和白老師說了,老師是故意責怪學生。陳玉成對老師說:“不是學生懶惰,這幾日王大爺鬧病,誤了工、花了錢,致使想幹的活沒幹,讓老師生氣了。”老師說:“給你錢的時候,為師可說清楚了,我的錢不是給你做行善之用的。”陳玉成說:“老師,您別拷問您的學生了,就是沒有您給的錢,我也借錢辦我該辦的事。”老師笑著說:“行善就行善吧!我也不再追問了。我問你,這幾天天捕的魚賣多少錢?”陳玉成說:“總共賣了十兩白銀,這些年下網還從來沒像這幾天魚上網的多,那王大爺捕魚有兩手,他叫我下網的地方,我從來沒去過。”老師說:“賣魚的錢你們平半分?”陳玉成說:“王大爺不要,他說,以後好好幹,攢錢說媳婦。”老師說:“還有這好的事?”陳玉成說:“老人病好了以後,認我做他幹兒子,這樣我們就是一家人了。”老師說:“老人不要賣魚的錢,他手裏一定還有錢。他那屋裏都有啥東西?”陳玉成說:“一條破被子,一個滿是汙垢的枕頭,再就是做飯用的炊具。”老師說:“這就怪了……好了,不說這些了,今天我來是有這麽回事,有一賣米的商人,家住馬家莊,名叫馬占山。昨天在集市上,我們說起話來,我叫他在外麵有好姑娘當個媒人,他說還真有一個,散集後他要來咱家,我沒同意,後來我們約定,明天我到他說的姑娘家細談。”陳玉成說:“不叫他來咱家,他不多心?”老師說:“這就是當媒人的規矩,如果叫他來咱家,咱就低一等,再說,有的時候男女雙方沒見麵,媒人一看或中或不中就下了定論,那是不公平的。咱先去姑娘家,就有主動性。”陳玉成說:“老師對男女牽線還有這多心計!”老師說:“原本是來看看你把家修理啥樣了,沒成想還是老樣子,明天去了就得變著法子說了。”這時玉成媽端上飯來。這飯雖沒有山珍海味,但這幾人吃的分外香。玉成媽一邊吃著飯一邊說:“白老師,你這個當老師的這是要負責到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