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小農思想
字數:4478 加入書籤
蕭秋寒走出街心,便看到大伯父蕭大海在街口樹蔭下扯起一塊破布簾子,搭起一個簡易帳篷,擺上筆墨紙硯的,正式幹起了代寫書信、抄寫書卷的營生,眼下攤位前門可羅雀,生意清冷,大伯父也隻是仰躺靠椅之上,傳來鼾聲如雷。
蕭秋寒也不打擾他,自顧健步向社學走去。
午課時分,塾師袁司道又教授了幾首千家詩,之後便讓眾學童自行熟讀成誦。
袁司道因為翌日要去縣城赴友人宴請,便在散學時分宣布休學兩天,這讓眾學童不禁歡呼雀躍。
蕭秋寒直接去經學班找王玉林借了書籍,便牽著驢子與高步蟾回到山村。
掌燈時分,高步蟾便躲在自己臥室內,拿出王玉林的那本舊《大學》,與自己的新書對照,一一抄下上麵的注釋和斷句標記,如此蕭秋寒便可以提前學完四書五經之中的《大學》,節約更多時間和精力。
抄完筆記,他又搦管鋪紙,仔細回憶出前世釀酒所用的各種器具,然後一一列出整套清單。
“煮米用大蒸籠一,煮酒用大蒸餾器一,特大號鐵鍋二,壓榨酒漿用木榨一,大竹匾、小簸箕各十,發酵用大缸二十口,大小號酒甕三十口,蒲草席、草墊、細砂袋若幹,開掘酒窖一……”
釀酒過程繁雜,每一道工序都是一項技術活,而且所用器具繁多,蕭秋寒事無巨細,將整個釀造工藝程序和所用器具全部默寫出來,整整寫了十幾頁。
其他器具都好辦,隻是後世的蒸餾器都是電氣化,以不鏽鋼製造的,密不透氣,因此蒸餾的純淨度和效率極高。但是明朝沒有不鏽鋼,若用鐵皮打製,卻是極易生鏽,釀出的酒便有鏽色,再好的酒也就成了垃圾。
唯一的辦法,便是以陶瓷代替,燒製一個陶製蒸餾器,外層再以木頭鐵箍固定,這樣密封性和蒸餾效果也會相當可觀,用以蒸餾酒精已是綽綽有餘。
蕭秋寒思索著,將特製的蒸餾器、蒸籠和木榨結構比例圖畫在紙上,準備讓龍門鎮上的木匠鋪按圖打造出來。
釀酒這一整套技法,或許對尋常人而言難尋門徑,但是蕭秋寒前世是釀酒作坊起家,自幼耳濡目染,對這整套工藝流程早已老熟於心。
釀酒的好處乃是一舉兩得,蒸餾出的酒可以chū shòu,剩下的酒糟卻是喂豬的上好飼料,因為酒糟都是以糧食發酵而來,養殖出的豬肉質地細嫩,香味濃鬱,風味別具,普通豬肉口感難以相媲。這是蕭秋寒前世的經驗。
明朝是一個龐大的農業社會體係,無論太平還是戰亂,酒和肉何時都不愁沒有市場,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財源。
母親和父親白天掃鹽土,熬製鹽鹵,忙得熱火朝天,今天晚飯吃的很晚。這段時間熬鹽換取了不少銅錢,家裏狀況明顯改善良多,以前日食兩頓飯,現在可以放心吃三頓飯,雖已然是粗茶淡飯,但是油水豐厚了許多,甚至隔三差五餐桌上還多了一樣葷菜。
就連半死不活,病入膏肓、差點咽氣的二爺蕭洪寶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和照料,居然也悠悠地緩過勁來,現在不但能下地行走,還能操持簡單家務。
蕭秋寒這段時間的努力總算讓整個家有了起色。
“爹,你喝點米粥,這粥熬透了,全是米油,很養人的!”
蕭父親手盛了一碗熬得粘稠均勻的米粥,捧到老爺子蕭洪寶手裏,語氣有些幹澀地說道。他是個憨厚樸實的孝子,既然過繼過來了,舉要按規矩改口叫爹,悉心盡孝。
蕭母鄭氏也往老爺裏碗裏夾雞蛋,老爺子差點感動得老淚縱橫,心中刹那湧起熱流,聲音沙啞地自責語氣說:“沒想到我這半截身子埋進黃土的腐朽之人,臨了還能享受這天倫之樂,真是黃天眷顧!你們夫妻二人了真是打著燈籠難找的慈善孝順後生,老大將你們過繼過來,實在是我八輩子修來的福分!隻是,卻委屈了你們了,日夜操持,還要照顧我這無用的糟老頭子,老漢我實在受之有愧……”
“爹,既然我們過繼到你的名下,永世都是你這一門的血脈,自當將你當親爹來奉養!您老就不要多想了!”
蕭父卻是眼圈微紅地說道,心中也一下子打翻了五味瓶,畢竟被親爹親娘嫌棄,給別人當兒子,喊別人親爹,個中滋味不好受,但是他是個實心硬漢子,既然過繼過來了,就要以誠相待。
蕭秋寒一邊吃著飯,一邊斟酌著向蕭父和蕭母提出要釀酒的事情。二人異常吃驚,就連老爺子詫異地放下飯碗,這年代釀酒可是一件技術含量極高的活計,而且極其消耗糧食,平民百姓能求個溫飽已是不易,哪還有糧食去釀酒?
“你這孩子,這年頭糧食金貴的很,就是莊戶人家的命根!這太平年間咱家能一日吃上三餐實屬不易,還有多少人家一日尚隻食兩餐,更莫說遇到災荒之年那等淒慘之狀了哪還有糧食去搞那玩意?完全是糟踐糧食!”蕭父神色嚴厲地一口否決。
“是啊,你爹說的不錯,這釀酒非比尋常!”蕭母也是神色嚴肅地說道,“且不說釀酒置辦的諸般器具,乃是一筆大開銷,且說這釀酒的技術都是別人祖傳秘方,你從何而來?再說,若是釀不成酒,一旦失手,成百上千的斤糧食便打了水漂,咱這小小門小戶人家豈不要傾家蕩產?即便釀成了酒,你就能保證一本萬利,穩賺不賠?”
“娃子,你爺爺我雖然老邁無用,但是吃過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也覺得此事不妥!你還是安心讀書,日後能博得功名,金榜題名,才是正途!”老爺子顯得老成持重,語重心長。
蕭秋寒頓時語塞,他們的想法完全與自己南轅北轍。這是典型的封建小農思想!思想落後狹隘、固步自封、目光短淺,隻求眼前溫飽,小富即安!
這完全怪不得他們,這是由於他們的生存狀態和認知水平所決定的,而自己來自幾百年後的時代,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認知水平和閱曆乃是雲壤之別!
看來要說服家裏人,還要費一番口舌,蕭秋寒便說:“爹,娘,萬事開頭難,不試試怎麽知道做不成?”
蕭父咂著嘴,皺起了眉頭說:“命裏若有自會有,命裏若無莫強求!我何嚐不想一口氣搬它幾座金山銀山回家,全家吃香喝辣?這一口吃不成胖子,釀酒成本太大,風險太高,更不是兒戲,不是隨便嚐試的!”
“是啊,我覺得咱家有了熬土鹽技術,細水長流,這日子日漸紅火,該知足了,就不必要去折騰冒險了!”蕭母也是極力反對。
蕭秋寒心平氣和地道:“爹,娘,俗活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釀酒的技術,社學塾師有一本藏書,裏麵記載得極其詳細,我借閱之後,已經全部熟悉掌握了!至於釀酒的所用的各種器具置辦,大概一兩銀子的花費便可製備齊全。為了穩妥,我們可以先用少量糧食多實驗幾次,等到完全熟練掌握全部技術之後,再大規模釀造!而且釀酒剩下的酒糟,可以大批量養豬,這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蕭秋寒故意將釀酒技術說成是書中說得,父母都是白丁,自然會深信不疑。
蕭父和蕭母聞言麵麵相覷,兩人心中皆是複雜,有幾分意動又有幾分猶豫,若是釀造成功,就等於蕭家掌握了一門可以世代相傳,經久不衰的謀生手藝,日後幾代人都不愁生計,但是若是失敗了,損失好幾兩銀子,那可是莊戶人家幾年的收成,實在令人心痛!
二人猶豫不決之間,目光看向老爺子蕭洪寶。
老爺子飽經風霜的臉龐露出沉吟之色,然後鄭重而道:“秋寒之言還是有些道理的,可以一試!若真的釀酒成功,家裏就有了可以傳承的手藝,開了一項大財源,這是惠及子孫後代的長久生計。畢竟掃土熬鹽雖然謀利不小,卻隻能偷偷摸摸,風險太大,萬一被官府知曉,便是百口莫辯的大罪!”
老爺子現在是一家之主,既然他發話了,蕭父和蕭母也就不再反對,雖然他們是過繼而來的,但是這封建家庭的主次尊卑還是要遵守的。
“秋寒,既然你爺爺發話了,那就豁出去幾兩銀子,讓你試試!”蕭父目光注視著兒子,牙疼似地說,“那你現在說說釀酒都有哪些工序,我們心中也好有個底!”
“爹,聽你那話中之意,這釀酒定會失敗似地?”蕭秋寒見父親那副肉疼之色,卻是噗嗤一笑,繼續說,“這釀酒的工序頗為繁雜,大致可分為製曲、煮糧、製醅、醞釀、壓榨、煮酒、封壇、貯藏等幾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許多小環節,絲毫不得馬虎……”
接下來,蕭秋寒將整個釀酒過程和細節詳細道來,讓一家人對釀酒這門古老的手藝初步了解,不再感覺陌生神秘,就連mèi mèi露兒也一手抱著墨猴,一手摟著小狗花瓣,聽得聚精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