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明朝的五糧液
字數:5168 加入書籤
午學課上,袁司道教了幾首古詩,便讓學童們練習書法,之後便去經學班講授《大學章句》。
蕭秋寒早已將《大學》全文熟背,釋義也融匯貫通,便拿出從王玉林借的舊本《論語》,照著上麵的斷句和注釋,在自己的新書上抄寫標注,不消一個時辰,便全部錄完,雖然字跡醜陋,但是隻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背誦是科考的基本功,接下來蕭秋寒就默默背誦《論語》首章學而篇。短短六七百字的文,他輕鬆背誦如流。為了加強記憶和理解,能背誦還不夠,還要默寫。
老塾師袁司道今日多留了個心眼,教完經學班便又溜到廊簷下,偷眼向講堂內窺視,盯住蕭秋寒的動靜,這個小子實在讓他難以抑製強烈的興趣。此時正見他端坐書案,聚精會神,搦管在紙上龍飛鳳舞,奮筆疾書,那摸樣根本不是在練字,別的學童都是一筆一劃,不疾不徐地書寫,這小子在畫符呢?
袁司道踮著腳,如一個蒼老的鬼魂一般飄到蕭秋寒身後。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ài rén,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是論語學而篇的內容!
袁司道再一次驚得目瞪口呆,這小子給人的震驚簡直一個接一個,連綿不絕。如果說上午他能流利背誦通篇《大學》,已經是匪夷所思了,讓他吃驚的如平地驚雷,那現在居然能默寫《論語》,已經堪稱妖孽了,其吃驚程度更是五雷轟頂了!
太不可思議了,要知道會背誦經典,隻能說他記憶力超強,三歲孩子反複多教幾遍,也能背誦一些經典,但是直接能默寫出論語,那就非同小可了!這不但證明這小子記憶力超群,而且還掌握了遠超同儕的海量漢字,能讀、能背誦、能寫!這種程度沒有七八年的苦學是無法實現的!
他才十歲啊!這小子如何做到的?難道從娘胎裏就開始認字了?
袁司道盯著蕭秋寒筆走龍蛇的書寫,吃驚的表情如同一尊雕刻雕像,如同石化了一般,心中翻騰這驚濤駭浪。
隻是這書法實在慘不忍睹!必須要督促他下一番苦功夫才好!
袁司道沉吟一番,微笑捋著胡須,並不去驚擾蕭秋寒,轉身又悄悄離去。
蕭秋寒散學回家,前幾日定做的蒸籠、木榨和蒸餾器都全都運到了院落之中,被安置在兩側的場坊之中。
萬事俱備,隻等開鍋釀酒了。蕭秋寒跟父親和母親商量了一番,他們心中倒是比自己還熱切,便打定主意立刻動手嚐試釀造。
蕭秋寒想起後世的暢銷名酒五糧液,因其酒體純正,滋味醇厚,香氣悠久,入喉勁爽,回味綿長而暢銷不衰,其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糧食混合醞釀而成,也是其口味獨特的一個因素。
既然自己要釀酒,就要釀造品質最為優良、風味最為獨特、大明朝獨一無二的美酒,按照五糧液的方子來釀造,乃是一個絕妙的主意。
首次試驗釀酒,成敗未定,而且蕭父惜糧如金,便以一百斤的糧食做底料下鍋。
“高粱三十六斤,大米二十二斤,糯米十八斤,小麥十六斤,豌豆八斤,洗淨下鍋蒸六七成熟……”
蕭秋寒吩咐著,蕭大河和鄭氏二人忙著端稱穀物,爺爺蕭洪寶忙著打下手。
憑借前世的知識,他記得五糧液“陳氏秘方”記載,糧食配比大概是: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麥16%,玉米8%。這五種糧食都是後世最普通的作物,但是玉米是在明朝晚期才從美洲傳入中土,清朝早期才普遍種植的,此時是明正統年間,自然無法找到玉米,蕭秋寒隻能以傳統作物豌豆代替。
這樣釀造的酒與五糧液口味略有不同,其實蕭秋寒也沒有打算能釀造出真正的五糧液,因為五糧液是無法被複製的,經過幾百年的積累,那許多絕密的工藝是無法模仿的,自己隻是采用了五糧液的料酒理念,即便得其皮毛,也能足夠碾壓這個時代的酒。
“寒娃子,我雖沒有親手釀過酒,但是卻在酒坊親眼見過,別人多用高粱或大米,取一種糧食來釀,你這五種糧食混在一起,能釀成酒嗎?”
老爺子蕭洪寶一邊淘米,憋了半天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孫子雖然是讀書人,但是以他老馬識途的豐厚社會經驗,感覺孫子這種做法實在有些離譜。
“爺爺,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那種以一種糧食釀造的是純糧酒,這樣幾種糧混合的是雜糧酒,這樣釀出的酒風味更加獨特。”蕭秋寒微笑說道,他人雖小,但是出口卻頭頭是道。
釀酒第一道工序便是蒸料,爐灶之中架起劈柴,生起旺火,將五種糧食下鍋,不消半個時辰將其蒸了六七成熟,然後將熟料盛起放入竹匾之中,用冷水淋過,使熟料降溫,保持三十度的溫熱,因為這個溫度最適宜酵母菌生長發酵。
第二道工序便是製醅。由蕭秋寒在側旁指導,蕭大河和鄭氏將前幾日製好的酒曲碾成齏粉,按照比例加入五穀熟料之中,然後翻滾拌勻,裝入圓口大甕之中,加入適當比例的水,最後再夯實,將大甕以透氣的稻草蒲團蓋住封口,若是冬天還要在缸甕之外裹上一層“草衣”保暖,因為要溫度保持在二十多度,醅料才能充分良好的發酵。
之後便是醞釀發酵的過程,大約十幾天過後,酵母菌便將醅料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到時候便可以進行下一道工序。
忙完這些,天色早已黑透了,一家人皆是忙得滿身大汗,隨便吃了一頓囫圇飯,蕭父和鄭氏便拖著一身疲憊睡下了。
蕭秋寒透過木格窗欞,眺望著寂靜幽謐的夜空,月色朦朧,星空璀璨,映照滿地白銀,天高地曠之中,跌宕起伏的群山隻留下一抹暗淡的背影,蛙聲、蟲聲、風聲,聲聲入耳,這讓他心中仿佛一下子滌蕩了前世心中的塵埃,無比寧靜。
這樣寧靜的夜色,點起一盞油燈,展卷研讀也不失一種享受。
剛翻了一頁論語,便覺脖子一癢,一個毛茸茸的東西拱上肩頭,抓住他的耳朵蕩秋千,不用看便知是調皮的小墨猴。這東西真是一個懂人性的靈物,本是生性膽小謹慎的野種,如今人養了它,性情越發如人一般圓滑,會生氣、會撒嬌、會賣萌、會邀寵,越發的依賴著人,蕭秋寒去社學,它便偎依這mèi mèi露兒,自己散學歸來,便膩著自己寸步不離。
“悟空,別調皮了,過來給我掀一頁書!”
蕭秋寒順手在竹筒之中撚起幾粒黑芝麻,一邊向墨猴命令道,悟空是他給小墨猴起的名字,誰叫他和齊天大聖孫悟空是本家呢,都是屬猴的!
小墨猴悟空聞言,跳上書案,伸出小爪子,將展開的論語翻到下一頁。
“悟空,你表現不錯!賞給你的!”蕭秋寒抬手將那幾粒黑芝麻丟進悟空口中,這黑芝麻炒過之後香味濃厚,小墨猴越發的情有獨鍾,此時隻見它吃的噴噴香,一邊發出愉悅的歡叫。
“再把毛筆拿給我!”
小悟空言聽計從,立刻抱住擱在硯台上的筆杆,可是它實在太小了,力氣小的可憐,抱住毛筆如同一個醉漢,踉踉蹌蹌地摔倒在桌案上,那憨態可掬的摸樣,惹得蕭秋寒開懷大小。
“哥,悟空最近被你訓練得越發聰明了!”
mèi mèi蕭露兒閃爍著一雙水晶般的眸子,抱著小花狗花瓣走過來,如今家中境況衣食豐足,補充了營養,嘴唇和臉色泛起了嬰兒紅,又做了幾身新衣裳,用紅絲絛紮著一堆總角髻,昔日麵黃肌瘦的黃毛野丫頭不複存在,一個活波可愛的小蘿莉從天而降。
“按照哥教你的法子,你的小花瓣訓練的如何了?”蕭秋寒溫文雅爾地問道。
蕭露兒露齒一笑,將小花瓣放在案上,點著它的腦袋溫聲問答:“花瓣乖,你說說一加一等於幾?”
小狗滿臉蒙蔽,伸起小爪子萌態十足地將擺在書案上的一排小木棒撥出兩根,讓後瞪著水汪汪的眼睛,看向露兒,討好地搖著尾巴。
“對了,一加一等於二!花瓣真棒!”
蕭露兒憐愛地拍了拍它的小腦袋,丟給他一個晚上剩下的小飯團,小狗花瓣樂得在桌上直打轉。
這就是動物的本能條件反射原理,比如你反複發號施令讓一隻獅子鑽火圈,然後每一次再獎勵給它一塊肉,這樣反複鞏固,最後獅子腦中就會形成記憶,認為鑽火圈就會得到一塊肉的獎勵,以後你再次向這頭獅子發布相同的命令,獅子便會條件反射地立刻鑽火圈,能吃到肉,誰不樂意呢?
這就是後世那些馬戲團裏的動物、軍隊的警犬,之所以能對各種命令言聽計從,表演出各種奪人眼球震驚異常的節目的原因所在,就是根據條件反射地原理訓練出來的。
蕭秋寒將這方法交給mèi mèi,也是逗她開心,生在大明朝的山村孩子,不比幾百年後世的孩子,擁有千奇百怪的各色玩具和電子遊戲,mèi mèi露兒出了同村的野娃子,就是一條小狗陪伴。這樣玩耍的時候,她訓練小寵物花瓣和墨猴悟空,倒是增添了不少異樣的童趣。
“這些時日,我教你的唐詩都會背了嗎?千字文學會了多少?”
兄妹二人逗了一會寵物,蕭秋寒開始檢查mèi mèi的功課。露兒一雙剪水雙瞳透著水靈的慧光,開始一板一眼背誦唐詩,之後提筆默寫新學漢字,都是絲毫不差。
蕭秋寒滿意點頭讚許,這個速度要比社學那些蒙童還要快。
“今日我教你算術,背誦乘法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