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天堂悲歌54.斯者如逝(續完)
字數:5359 加入書籤
又名《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張寶同 2016.7.4
在阿伯拉爾生命的最後歲月裏,整個世界似乎都在與他為敵。但事實上,至少有一個人沒有背叛他。無論阿伯拉爾遭受了何種厄境,都有一個人堅定地站在他這邊,這個人就是愛洛伊絲。當初,阿伯拉爾以非常嚴冷的態度勸她澆滅愛火,轉而投向上帝,她就遵照阿伯拉爾的意願,在阿讓特伊女修道院做了一個真的修女,準備在禁欲中度過餘生。為了他的願望,她做到了他所希望的一切。似乎她的一生都是在為他而活著。
事實正是如此。在愛洛伊絲獲悉阿伯拉爾的死訊後,立即給羅馬教廷寫了一封信,並最終爭取到了教皇對阿伯拉爾罪行的赦免令。之後,她趕往克呂尼修道院。在修道院的禮拜堂裏,她看到了阿伯拉爾的墓地。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墓地,普通的和任何一個墓地一樣。生前他被人四處驅趕,現在他終於可以安寧歇息了。愛洛伊絲把一束剛從草地裏摘取的花放在木碑前,然後默默地站在墓前。
過去經曆的那麽多年的悲苦心酸,仿佛在心中一閃而過。原來命運就是如此地淒然短暫,仿佛就象一片野花,在風吹雨打中匆匆地開放凋零。可是,花兒今年開過明年還會再度綻放。可是,人就這麽匆匆一去,再也不能回來了。想到這些,她就悲傷落淚,以致泣不成聲。她不隻是在為阿伯拉爾落淚,也是在為她自己悲哀。
直到黃昏落日時分,與她一起同來的科妮莉亞才過來把拉著回到了她們的房間。吃完晚飯,她來到了“尊貴者”彼得院長的辦公室,把阿伯拉爾生前給她寫的信遞給了彼得院長,說,“阿伯拉爾曾要求我在他離世之後,要將他的遺體葬於聖靈修道院裏。”
尊貴的彼得院長看過信,安慰著她說,“這故世的愛人是這個時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我願意遵從他的願望,把他的遺體交還給你。”說著,便提筆給她寫了一封充滿著基督教柔和的慰問信:
“主內親愛而可敬的姐妹,你倆經由肉體的結合,借著更美好更堅固的神聖愛情之維係,聯結為一體,一同侍奉天主。而今,天主將他取去,懷抱於胸臆,以他代替你或當作另一個你。但當那日,他再降臨,在天上有天使長的聲音,並有神的號吹響,天主矜憐,會使他再回到你身邊。”
愛洛伊絲將裝著阿伯拉爾遺體的棺木運到聖靈修道院,葬於修道院的後院之中,並為他舉行了簡單的葬禮。墓前的碑文上刻著:高盧的蘇格拉底,一個多才多藝的人,精細的、敏銳的天才。
將阿伯拉爾的遺體下葬之後,愛洛伊絲回到自己的屋裏,重新將床前那個基督的神象搬起,從神像的底座裏拿起那根羽毛。羽毛的顏色已不那樣地潔白了。可不,從他們相愛到現在已過去了二十多年了。而她也已經從一個十六歲的妙齡少女成為了一位四十來歲的院長嬤嬤了。在這二十多年裏,她曾遭受過無邊的心酸淒苦,把自己最美好最鮮麗的青春獻給了空洞虛無的基督,但她至少還能把滿心的愛寄托在精神之中,因為有阿伯拉爾,有他的信件和他的書,還有再能見到他的期盼。可是現在什麽也沒有了,一切全都消失殆盡了。這樣想著,一種巨大的空虛感和恐懼感充滿在她的心間。
她曾對自己不幸的命運思考過無數次,痛悔過無數次,覺得千錯萬錯不該與阿伯拉爾結婚。如果她不與他結婚,他們隻是情人關係。這樣他們的命運就不會因此而改變,他的教師身份和他的聲譽就不會受到影響,也就不會出現他身體被殘害的悲劇。而且在中世紀,做情人比做妻子更加高尚,會更被人尊重。可是,阿伯拉爾為了她的名聲和孩子的成長,不聽她的再三勸說,非要結婚,才造成了他們一生的悲劇。所以,那句出自她手筆之下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名句就是她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
她痛恨婚姻,但她珍惜愛情,因為她的心一直都不曾屬於世俗意義上的“基督”。她心中有神,而那個她屢次稱呼的“我的主,我的上帝”卻是她的阿伯拉爾。可是,現在他已經走了,永遠地離她而去了。她不禁失聲哭出聲來。是啊,沒有阿伯拉爾,這讓她以後怎麽過呀?
二十年後,愛洛伊絲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她躺在陰冷的床上,望著那尊一直伴隨著自己的耶穌像,喃喃的念道:“他們把肉體的純潔看作是美德,然而美德不應屬於肉體而應屬於靈魂。上帝,隻有你才知道死去的人,是上了天堂,還是下了地獄。”
1164那年,在聖靈修道院裏又寂寞孤獨地生活了二十二年後,愛洛伊絲帶著對阿伯拉爾無盡的眷戀,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死時為63歲。說來也巧,阿伯拉爾死時也是63歲。人們按照她生前的願望,將她葬在了聖靈的花園裏,與阿伯拉爾為鄰。她終於再次回到了自己愛人的身邊。有傳奇說愛洛伊絲的遺體一放入墳墓,阿伯拉爾就張開雙臂擁抱她。在他們的合葬墓上,有後人為他們敬奉銘文:
“本修道院的創建者皮埃爾·阿伯拉爾生活於12世紀。他以學識淵博、成就卓越著稱。1120年,他的神學論著為蘇瓦鬆主教會議所不容。他表示服從,隨即隱退,以表明其正統立場。他讓人雕刻了這塊僅有三麵的獨一無二的石碑,代表自然的三位天王。在此隱修期間,他感到無限慰藉,並將這座帕拉克雷教堂奉獻給聖靈。他曾與愛洛依絲結合在一起,身後是至情至性的書信把他們的愛留傳後世。二人合葬於此。阿伯拉爾故於1143年4月21日,享年63歲。二人皆度過了基督徒的精神的一生。?阿伯拉爾是中世紀赫赫有名的人物,中世紀盛期文藝複興的主將,經院哲學的莫基人之一。他於1079年出生在法國布列塔尼邊境的勒帕萊鎮。其父是一名地位不高的騎士,涉獵過文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阿伯拉爾身為長子,‘最得寵愛,在教育上也最受眷顧……終於,我因為癡迷於學問而放棄了榮耀的騎士生涯,將遺產和長子繼承權讓給了弟弟們,退出了戰神瑪爾斯的殿堂,拜倒在智慧之神米涅瓦的腳下’。然而,‘自負甚高、敏感而不克製、不安分、以自我為中心’的阿伯拉爾骨子裏仍是一位鬥士:‘在所有哲學工具中,我最鍾愛的是辯證邏輯的武器,並借此選擇了在論辯中一爭高下,而不是在戰場上建立功勳。我開始周遊諸省……,一聽說哪裏對論辯之術有強烈的興趣,就到哪裏參加論辯。’天資超人、據傲不馴的阿伯拉爾以其不留情的論辯方式打倒了一個又一個偶像,其中包括他曾師從的洛色林(約1050-1112年),唯名論神學家,有人稱之為第一位經院哲學家;以及香浦的威廉(約1070一1121年),在邏輯學方麵聲名顯赫的巴黎著名教師。逐漸逐漸,他在邏輯學方麵沒有了勢均力敵的對手。”
他們的陵墓後來被曆史摧毀,但在1807年,拿破侖的妻子約瑟芬?波拿巴被他們的故事感動了,命令將兩人的遺骸移至巴黎拉雪茲公墓合葬。與巴爾紮克和他筆下的高老頭為鄰。這可能是渴望愛情的人們對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偷情故事的最後補充。墓地中有兩人的雕像,他們安詳躺臥,雙手相躬,似在同心合意向上帝祈禱。時至今日,仍不時會有戀愛中的情侶在他們的墓前獻上潔白的鮮花,感念他們真摯、永恒的愛情。
1717年,一位29歲的叫蒲柏的英國18世紀最偉大的詩人寫了一些有關阿伯拉爾和愛洛伊絲的愛情詩篇,讓人們在宗教的詠歎中體味著他們的愛情:
在這些孤獨簡陋的小房間中,
有著屬於天堂的沉思,
和永不停息的憂傷。
這樣的波瀾在修女的心中意味著什麽?
為什麽我的思想無法在這寧靜處安息?
為什麽我心中的感受到遺忘已久的熱量?
哦,我還在愛!——這愛情來自阿伯拉爾,
愛洛伊絲一定要親吻這個名字。
這個多麽親愛和不幸的名字!從來沒有被說出來過,
從來沒有穿越過被神聖的寂靜封蓋的嘴唇。
厚實的偽裝把它藏在我的心中,
那裏有著對上帝的愛,也有對他的愛:
哦,我的手啊,別把他寫出來——可是他的名字
已經出現了——我的淚水啊,快將它洗去!
愛洛伊絲所有的哭泣和祈禱都是徒勞,
她的心才是主導,她的手隻有服從。
然後,愛洛伊絲回憶了她與阿伯拉爾相識相愛的過程。但是,她已經獻身給了上帝,她感到非常矛盾,宗教的虔誠和快樂的回憶都快把她撕裂了,於是她同時向阿伯拉爾和上帝呼喊求援:
純潔的維斯塔處女是多麽快樂!
遺忘了世人,也被世人遺忘,
美麗的心靈閃爍永恒陽光!
每次祈禱都被接受,每個願望都可以放棄。
??
當合唱團高聲讚美上帝時,
巨大的犧牲也隨之而來,
如果此時有一雙同情的眼睛
看到了我們冰冷的遺骨長眠之地,
哪怕再虔誠的心,也會有一絲思緒離開天堂,
世俗的淚水將會落下,並且得到寬恕。
如果他們之間正好有一位詩人,他一定會
感受到我的悲傷,
譴責自己為什麽這麽多年無動於衷,
想象這樣的感動他一定不再遇到;
如果真有這樣一位愛得又長又深的詩人,
就讓他來說出我們悲傷和動人的故事;
精心唱出的悲哀將使我冥想的靈魂得到安慰;
他感受到了最多,他能把它們描繪得最好。
故事終了,此時我衷心乞求神靈:願逝去的情人們安然長眠,願活著的情人們相互珍惜。再會。
2016.7.30第一稿於西安
2016. 8.8第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