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2.5
字數:3586 加入書籤
從上了小學之後,小男孩的日常生活明顯比之前豐富了很多,因為“不知什麽時候”就會有一次令自己激動萬分的“發新書”這樣的“意外驚喜”。而在學校操場的另一側有一戶人家,本來這家的房子是在學校外麵的,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學校的圍牆在這戶人家房子的一側消失了,可能是為了節省磚頭,所以學校就幹脆把圍牆結到這戶人家的房子上,而被當作圍牆的這一側還有一個小門,這個小門通到這戶人家的院子裏,但是由於這家沒有院牆,所以小學生們都喜歡在放學回家的時候從這個小門過,也因此學校的大門似乎成了一個擺設,可為什麽小學生們不從寬敞的大門出去,而是非要從這個不到一米寬的通到別人家院子裏的小門過呢?開始的時候小男孩也不知道為什麽,小男孩隻是發現每次下課鈴一響,總會有三三兩兩、成群結伴的小孩,而且大多是比自己大一些的高年級的小孩,尤其是在放學鈴響了之後,幾乎所有的小學生都會潮湧一般地、或跑或走地往那個不遠處的小房門裏去。
終於有一天,小男孩忍不住了,懷著好奇、激動、同時還有些許的不安,走向了這個從第一天上小學就發現從而困擾了自己不知道已經多少天的黑咕隆咚的小房門,越來越近……終於,小男孩終於走了進去,以前的那個黑咕隆咚的小門霎時間變得眼花繚亂,小男孩隻是站在人群中看著發生在眼前的一切:一隻小手遞出兩毛錢給一個中年婦女,中年婦女從旁邊的一個袋子裏麵抓了一把瓜子兒放進了這個小孩衣服的布兜裏;還有各式各樣的東西,大多不是吃的就是玩的,小男孩看了一會兒之後就走了。從那以後,小男孩也偶爾會開口向媽媽要上一些零花錢。
小男孩在上課的時候從不搗亂,也盡量掌握老師所教的東西,不過小男孩起初對課堂上所教東西的好奇心開始慢慢地淡了,除了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課下作業之外,小男孩的心思幾乎完全放到了從那個小賣部買到的時興的小玩意兒上麵,能叫上名字的有陀螺和玻璃珠,其它的都是叫不上名字的,反正是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應有盡有,就這樣子小男孩開開心心地上到了小學三年級。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男孩也在發生著變化。在過去的這兩年裏,小男孩總體來說並不是一個貪玩的小學生,學習成績不壞,但也談不上出類拔萃。每升一個年級,小男孩都會有一個新的同桌。
對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孩來說,抄課文是語文作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部分的訓練可以說是對幾乎每一個人長大後寫字的“好看”與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以前小男孩寫字的時候,雖然並不潦草,但也決說不上工整。
一次自習課上,小男孩無意間發現自己的這個新同桌寫作業的速度真是快得驚人,特別是在抄課文的時候尤其得快。對很多小學生來說,抄課文本來就是一件又無趣又累人的活,所以小男孩就想知道自己的這個同桌到底有什麽絕招。終於通過不斷地觀察,小男孩發現了其中的奧妙之處:對於“普通的”小學生來說,由於很多的字不認識,當然也就不會寫了,所以在抄課文的時候,必須看一眼課本上的字,然後再回過頭來看著自己的本子,一筆一畫地寫,即使會寫這些字,也頂多每轉頭看一次課本,接著在自己的作業本上寫兩三個字,然後再轉過頭去看課本,這樣一來一回,不光一筆一畫地寫字“浪費”了大部分時間,光是畫在停下筆來回轉頭上的時間就有不少了;而這個新同桌“規避”了所有這些“浪費”時間的地方,也難怪抄課文如此的神速;為了能夠更好地說明這個“絕招”的要領,未來的小男孩將自己的這個同桌命名為“生物光學sǎo miáo、神經興奮收縮耦聯打印一體機”,因為小男孩的這個新同桌在抄課文的時候,除了在寫第一個字時會看一眼作業本之外,他不會再看作業本第二眼了,他的眼睛會一直盯在課本上,與此同時,他的右手會呈現從左至右、由上而下的運動軌跡,直至翻頁(書或者本子需要翻頁),而握筆的那幾根手指則完全已經不屬於任何人,它們仿佛已經有了自己的靈魂和意識,輕快地上下左右地動著,而它們名義上的主人也會不時的回過頭來瞅一眼它們,與其說是回過頭來檢察一眼它們的勞動成果,還不如說是huó dòng一下自己僵直的脖子來的貼切,而當這台“生物光學sǎo miáo、神經興奮收縮耦聯打印一體機”重新恢複變成一個小學生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小男孩同桌的作業大功告成了,隻不過這個同桌有時“sǎo miáo打印”的是語文課本,而有時“sǎo miáo打印”的是一個作業本,但其最後的結果都是一張張、一行行、左底右高連在一起密密麻麻的“筆跡”。
小男孩當時就想如果自己也能夠熟練掌握了這個“絕技”,那以後就再也不必但心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而被老師罰站了。讓小男孩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剛剛練習不到五行字,自己就已經開始寫得得心應手了,果然自己可以節省出一大半寫作業的時間來玩自己在小賣部買來的小玩意兒了,不過小男孩每次隻在抄課文的時候才會用這個“絕招”,而當做數學作業的時候,這個“絕招”不太奏效,主要原因是小男孩“不知道為什麽”總是不能像新同桌那樣張嘴去借其他同學的作業本來抄,而隻能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寫一寫,所以那個“絕招”也就不靈了。
有一天中午,課間的時候小男孩去向教室另一側的一個同學借小刀用,由於這個同學一時忘記把小刀放哪了,所以小男孩就隻能在一旁等著,等的過程中小男孩一不留神地看到旁邊的另一個小孩在寫作業,定睛一看小男孩發現他是在抄課文,隻見這個小孩一筆一畫、不慌不忙地寫著,小男孩看了一會兒,走到這個同學跟前,說道:“你的字寫得真好看。”
這個小孩隻是害羞地對著小男孩笑了笑。
“可是你這樣寫,也太慢了吧?什麽時候能寫完啊?”
“我能看一下你的作業本嗎?”小男孩向這個自己不太熟悉的小孩問道。
“給你。”這個小孩一邊說著一邊將自己的作業本遞給了小男孩。
小男孩接過來之後,靜靜地看著作業本上的每一個字,小男孩不自覺地開始翻看上一頁,而第一眼看到的卻是一個紅色的“優”字,小男孩出神地看著這個字,感覺這個字好看極了,小男孩呆呆地看了好一會兒,直到一個“給你小刀”的聲音,小男孩才回過神來,將作業本還了回去,接過小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小男孩打開自己的作業本,呆呆地看著上麵同樣是紅色的三個字(“不工整”),過了一會兒,一邊拿起自己的筆一邊想著剛才看到的那個小孩寫字的樣子,小男孩一筆一畫的寫了起來,這個感覺似曾相識,但又和以前的不一樣,因為小男孩這個時候的心裏非常的安靜,想的隻是如何努力地把每一字寫好。
在今後的日子裏,老師“不工整”的批語漸漸地消失了,不知道過了多久,那個一直盼望的、好看極了的字終於出現了,出現在了自己的作業本上。
從那以後,小男孩每次寫作業的時候都非常的認真,無論是語文作業還是數學作業,小男孩都樂在其中,小男孩的學習成績開始在班上數一數二,由於小男孩上的這所小學每個年級都隻有一個班,所以小男孩也成了年級數一數二的好學生。不過也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小男孩一直分不清楚“班級第一”和“年級第一”到底有什麽區別,直到上了初中才開始慢慢的理解和明白兩者並不是一回事,也是在這個時候小男孩才知道如何添寫作業本“姓名”一欄的上麵那一欄。還有一個“後遺症”,就是每次小男孩代表自己上的這所小學去參加“競賽”回來之後,總是會被老師,特別是數學老師批評,數學老師總是對小男孩說:“你寫的時候就不能快點嗎,又不是‘書法比賽’,況且咱們這兒也沒什麽‘書法比賽’,評卷的老師也不會因為你寫的工整多給你幾分,你又不是不會,每次最後那道題總是寫不完。”小男孩也不知道老師們是怎麽知道這些的,因為自己kǎo shì的時候他們也沒在跟前啊。
(本章完)